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①地区降水( )
A. 冬季多雨B. 夏季多雨C. 秋冬多雨D. 全年多雨
2. ②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 )
A. 玉米制乙醇B. 橡胶加工C. 甜菜制糖D. 橄榄榨油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图示①地区在5-9月降水累积量增加快,其它月份降水累积量小,即5-9月降水量大,属夏季多雨型。故选B。
【2题详解】
②地区是10月-次年4月间降水累积量大,应是冬季多雨,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代表植被是橄榄;玉米不属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农产品,橡胶主要在热带,甜菜主要在温带。故选D。
【点睛】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气温特征包括全年均温,气温的季节差异,气温的昼夜差异。降水特征包括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差异,降水的年际变化。此外,还可从水热组合、光照、风力等角度进行描述。
3. 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A. 土地质量比较差B. 耕地破碎C. 水稻土肥力下降D. 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少,加上河网密集,土地分割破碎,所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B对。长江三角洲土壤为水稻土,河流冲积土,土地质量较好,AC不对。水网密集、河湖众多不是导致其粮仓地位下降的直接原因,D不对。故选B。
4.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A. 雨热同期的气候B. 黏重的土壤
C. 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 地势平坦
【答案】B
【解析】
【详解】雨热同期的气候、地势平坦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较黄河中下游平原低,故光热条件充足,则农作物品种多;而黏重的红壤较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而黄河中下游平原土层深厚,较肥沃,适宜农业生产。选B。
南宋初期,古徽州地区是古代徽商的发源地,当地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与区外发展商贸,徽商自此兴起。下图为古徽州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古徽州境内( )
A. 地势平坦,湖泊广布B. 起伏较大,交通不便
C. 河流平缓,水运便利D. 人口众多,聚落密集
6. 在古徽州早期贸易中,流向古徽州的主要是( )
A. 竹木B. 茶叶C. 粮食D. 中药材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为多条河流发源地,且有1629m高的山峰,说明古徽州境内以山地为主,起伏较大,河流流速较快,交通不便,人口较少,ACD错误,B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古微州地区为山地地形。森林资源丰富,耕地资源短缺,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因此该地缺少粮食在徽商早期贸易中,流向古徽州地区最多的商品可能是粮食,A错误,C正确;南方山区适宜茶叶、药材种植,BD错误。故选C。
【点睛】对地形特征的描述: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势特点(变化趋势、海拔高低、地势的起伏状况即坡度大小);③主要地形区分布或地形分布,延伸方向;此外,有时还要描述特殊地形地貌、海岸线(长短、曲直)、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7. 2022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24°27'N-26°10'N,50°45'E-51°40'E)顺利举办,中国针对当地自然环境进行特殊设计的888辆“特制”纯电动客车,为卡塔尔“绿色世界杯”贡献了中国力量。我国针对当地自然环境设计的纯电动客车具有( )
①耐高温、散热设计②防风沙、密闭设计③耐浸泡、防水设计④防冻融、加热设计
A. ②④B. ①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卡塔尔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多风沙天气,耐高温、防风沙都是必要设计,①②对;降水稀少,无严寒天气,对防水和防冻融没有太大需求,③④错;C对,A、B、D错。故选C。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8.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玩具制造B. 汽车产业
C. 石化工业D. 钢铁工业
9. 该产业部门属于( )
A. 劳动密集型工业B. 技术密集型工业
C. 原料指向型工业D. 资金密集型工业
10.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劳动力价格B. 技术
C. 交通运输D. 原料
【答案】8. A 9. A 10. A
【解析】
【8题详解】
图示反映了该类产业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逐步转移,因此最可能为劳动密集型工业,A正确。故选A。
【9题详解】
从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可知,该产业部门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A正确。故选A。
【10题详解】
影响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布局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的价格水平,A正确。故选A。
产业同构系数是对产业相似程度的一种测度,指数越低,代表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越小,反之,两区域产业结构有趋同现象。下表为泛珠三角部分省区产业同构系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 与广东省存在最强互补关系的省级行政区是
A. 云南B. 贵州C. 四川D. 湖南
12. 2001年—2006年,产业同构系数的变化,说明泛珠三角地区
A. 产业结构趋于一致B. 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
C. 产业分工逐步深化D. 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答案】11. A 12. C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断能力。根据表格分析广东省和云南省的产业同构系数最低,两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最小,说明产业互补关系最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从2001-2006,产业同构系数在变小,说明区域产业相似度降低,区域产业分工明显,产业分工逐步深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差异越大,产业互补关系越明显,越容易形成产业转移现象。
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将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B. 棉花种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
C.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D. 主要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
14. 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有( )
A. 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B. 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
C. 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D. 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
【答案】13. D 14. A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50°E到80°E,40°N到50°N,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A错误;棉花种植业不符合对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B错误;由图可知,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但主要以矿产资源的出口为主,工业不发达,且工业情况不符合对自然特征的描述,C错误;主要河流的补给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夏季较多,冬季较少,季节变化大,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亚洲到欧洲的重要陆上链接纽带,地理位置优越,A正确;深居内陆,水运不便,B错误;资源丰富,但工业不发达,C错误;地广人稀,D错误。故选A。
【点睛】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读一般从区域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其气温和降水情况,结合地形特征推导其他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例如我国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
B. 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
C.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发生联系
D. 区域内的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6. 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 区域面积的大小B. 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
C. 区域年降水量的多少D.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7. 与东部季风区相比,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 高寒B. 多雨C. 干旱D. 炎热
【答案】15. D 16. B 17.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15题详解】
区域形形色色,有大有小,A错误;区域有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界线模糊,B错误;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并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C错误;域内的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我国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其依据是区域内部地貌和气候特征的相对一致,故选B。
【17题详解】
与东部季风区相比,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远,且受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因此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故选C。
【点睛】区域的基本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建筑是人类适应自然的具体反映,各地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建筑。我国南方海岛地区的传统建筑很少使用金属材料,其主体结构材料一般分为两种:砖石和木材。这些建筑整体布局紧凑,高度一般大于建筑间距。渔村聚落常位于自然植被的包围中,或将自然植被置于建筑的主导风向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我国南方海岛地区传统建筑很少使用金属材料的原因是金属材料( )
A. 易被侵蚀B. 过于笨重C. 坚固性差D. 美观度低
19. 我国南方海岛地区传统建筑整体布局紧凑的主要目的是( )
A. 节约用地B. 降低成本C. 减少暴晒D. 减小温差
20. 自然植被对渔村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护农田B. 减轻强风C. 抵御台风D. 抵御风暴潮
【答案】18. A 19. C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海岛地区风力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盐度高,建筑材料易受腐蚀,金属材料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被侵蚀,因此我国南方海岛地区传统建筑很少使用金属材料,A正确。与砖石和木材相比,金属材料并不笨重,坚固性也较好,美观度也不低,B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我国南方海岛地区地价比较便宜,人口密度较小,不需要房屋布局紧凑来节约用地,A错误。房屋布局是否紧凑对建筑成本和温差影响不大,BD错误。南方海岛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照强烈,建筑布局紧凑可以借助建筑阴影,减少阳光暴晒,C正确。故选C。
【20题详解】
材料信息显示“渔村聚落常位于自然植被的包围中,或将自然植被置于建筑的主导风向上”,据此可知,植被的布局与风有关。夏秋季节,台风会登陆南方海岛,台风来临时,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渔村聚落周边的自然植被,可以减小风速,减轻强风对渔村的影响,但不能影响暴雨和风暴潮,因此B正确,C错误。自然植被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聚落,不是保护农田,A错误。抵御风暴潮的植被应布局在海岸地区,而不是布局在聚落周围,D错误。故选B。
【点睛】民居具有空间性,是人们在适应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总结一些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①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②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③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小。反映的环境特点: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④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⑤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⑥云南傣族竹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⑦青藏高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反映的环境特点:高寒、光照强。⑧东南亚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大,多木桩支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亿人。表为我国四大区域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变化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表四大区域第七次人口普查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变化
(注:“+”为上升,“-”为下降)
21. 关于表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区域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东部地区 乙—中部地区 丙—西部地区 丁—东北地区
B. 甲—中部地区 乙—西部地区 丙—东北地区 丁—东部地区
C. 甲—东北地区 乙—中部地区 丙—西部地区 丁—东部地区
D. 甲—西部地区 乙—中部地区 丙—东部地区 丁—东北地区
22. 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历史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策因素D. 教育水平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人口迁入最多,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迁出较多;结合图可知,丁地区人口上升最多,人口迁入多,是东部地区,AD错误。近年来,东北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人们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不高,导致人口外迁,所以迁出率最高,甲是东北地区;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以及工矿、道路建设,也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所以丙是西部地区,那么乙是中部地区,B错误,C正确。故选C。
【22题详解】
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经济发展缓慢,人们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不高,导致人口外迁,D正确。历史因素、政策因素、教育水平对东北地区人口外迁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平原农业发展较为落后,却形成俄罗斯的重化工业基地。下图示意俄罗斯部分区域地形区和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所示不同类型的区域( )
①按照自然特征划分②按照人文特征划分③边界是明确的④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4. 推测导致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农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以及西西伯利亚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气候资源禀赋B. 土壤自然要素
C. 市场地理位置D. 劳动力社会资源
【答案】23. D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图示区域类型有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按照自然特征(地形特征)划分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①④正确,②③错误,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气温位于山脉背风一侧,所以降水相对少,不利于农业发展。因此导致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农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而土壤、市场、劳动力对其差异影响较小。西西伯利亚工业基地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重化工业的发展。因此西西伯利亚工业基地形成主要依靠其资源禀赋,西西伯利亚工业基地距离欧洲西部发达地区更远,地理位置不优越;气候等自然要素比较恶劣;西西伯利亚地区较东欧平原人口更少,社会资源更少,A正确,BCD错误,该题选A。
【点睛】该区域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即西风带背风坡,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降水少,东欧平原位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且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西侧的大西洋较远,到达的水汽较少,因此降水少。
区域是指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5.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
A. 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B. 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 差异性和整体性D.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26. 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影响
B. 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排泄和屋内通风纳凉
C.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的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 建高度相同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广人稀
【答案】25. A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因此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6题详解】
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A错误;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B正确; 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C错误;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D错误,故选B。
【点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大致可分为两种: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南北传统民居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特点,其中也蕴含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27.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生产统计表。下列关于四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B. 乙国的粮食生产发展方向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 丙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大
D. 丁国平均每人收获量最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甲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不属于季风水田农业,A错误;乙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单位面积产量最低,粮食生产发展方向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正确;丙国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较高,而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收获量均较小,说明农业生产规模小,以小农经营为主,C错误;丁国平均每人收获量较小,D错误,故选B。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区域内矿产、森林等资源开采及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我国当前的碳排放体量中,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占比达85%,因此碳中和的目标将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将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能源使用方式上迎来重大变革。下图示意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入新生期的阻力主要来自( )
①土地 ②资金 ③人才 ④交通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9. 资源型城市老年期的特点是( )
A. 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B. 城市失业率上升
C. 资源保障能力强D.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30. 为避免经济衰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必须早于( )
A. 幼年期B. 中年期C. 老年期D. 新生期
【答案】28. C 29. B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和人才的缺乏,这往往会导致资源型城市缺乏转型能力,进而使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②③正确。土地和交通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阻力不大,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资源型城市老年期资源趋于枯竭,资源保障能力下降,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压力大,矿工失业,城市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进入不良轨道,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需要在到达老年期之前找到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重新回到新生期,才能避免走向衰退。C正确。幼年期、中年期正是城市发展水平上升阶段,此时暂可不必转型,AB错误。城市转型要早于老年期,才可进入新生期,D错误。故选C。
【点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可以借鉴鲁尔区的整治措施:改造煤炭和钢铁企业,通过合并扩大企业规模;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西北地区大多选择面积广大的沙漠、戈壁处进行光伏电站建设,南方地区则在水上建起了光伏电站。
材料二:安徽省淮南市是国家重要能源城市,是全国6个煤电(火力发电)基地之一。淮南市持续几十年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并形成面积广阔的闲置水域,2019年6月,淮南将采煤沉陷区约6000亩的闲置水面改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见下图),该电站使用“一体化浮筒”设计,水体对组件有良好的冷却效应,可降低组件表面的温度,提高组件发电量。
(1)分析西北沙漠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2)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对水域环境要求较高,请列举较为理想的选址条件。
(3)与西北沙漠中发展光伏电站相比,分析淮南市发展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天;西北地区纬度较高,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白昼)时间长。
(2)水域面积较大;水位相对稳定;水面相对静止(风浪小);无结冰期;无大规模航运等。
(3)离东部(用户)较近,输电距离短;基础设施(如电网等)相对较好;由于光伏发电不稳定,该市是煤电基地,火力发电可以起到调节、控制发电作用,保证电网输电平稳;水体对组件有良好冷却效应,发电效率较高;光伏面板少沙尘且便于清洗。
【解析】
【分析】本题以安徽淮南光伏电站为载体,通过对比分析西北和安徽发展光伏电站的条件,考查能源的合理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分析太阳能是否丰富可以从海拔高低 、晴天多少、太阳高度角大小、日照时间长短等方面进行分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多晴天;再加上西北地区纬度较高,夏季太阳高度角大,且日照(白昼)时间长,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就多。
【小问2详解】
首先,从图中可以看出水面漂浮式电站占地较多,因此需要水域面积要大;其次,所在水域降水要较多,水位要保持相对稳定,以提供较稳定的可支持漂浮的水面;第三,当地风力要相对较小,使水面保持相对静止,保证光伏发电的效率;第四,水域不能结冰,保证漂浮式光伏电站不受影响;第五,要求受人类活动干扰要少,特别是没有大规模航运等。
【小问3详解】
从自然条件看:相比西北沙漠中发展,该地在水体表面发展,对组件有良好的冷却效应,发电效率较高;相比西北风沙天气多,该地光伏面板少沙尘且便于清洗,提高发电效率。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与西北相比,淮南市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输电距离短;位于中部地区,经济相对较发达,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建设和维护条件相对较好;由于光伏发电不稳定,该市是煤电基地,火力发电可以起到调节、控制发电作用,保证电网输电平稳。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位于雪峰山脉东麓,是著名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梯田集中分布在山体海拔500~1200米之间,1200米以上坡度较大,植被丰富,层次分明。当地地质结构为花岗岩,基岩完整无缝,土壤以花岗岩风化而形成的砂壤土为主。梯田对水极度依赖,紫鹊界山头没有一座水库,可水源又无处不在,就像一座“隐形的水库”,即使周边地区旱情肆虐,当地村民却很少因水而发愁,素有“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说。下图为新化位置示意图。
(1)分析紫鹊界梯田形成巨大“隐形的水库”的原因。
(2)“天下大旱,此地有收”。分析紫鹊界梯田山下大旱,山上收成更好的原因。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梯田开垦高度不断增加, 分析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4)近年来紫鹊界梯田弃耕现象日趋严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紫鹊界梯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提供丰富水源保障;山顶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地表砂壤土为主,土壤疏松,有利于水源下渗和贮存;底部基岩为花岗岩,坚硬无缝,水体不易渗漏,有利于保护水源,地下水丰富,形成“隐形的水库”。
(2)紫鹊界梯田水源充足,干旱年份保证充足灌溉水源;干旱年份,晴天多,光照充足;持续晴热天气让水温升高,更有利于催苗增产。
(3)梯田开垦的高度不断增加,首先使山上较高海拔处原有植被和生态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率减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导致水源减少;影响居民饮水和梯田灌溉,农业减产;由于山上坡度更大,植被破坏,会使坡面水流流速加强,侵蚀作用加强,导致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4)梯田田块小、有坡度,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价格低,经济收益低,种植积极性不高;东、中部地区城市化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减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紫鹊界梯田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农业区位分析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此题分析要抓住“隐形的水库”,要说清“水是从哪儿来的”,“隐在哪儿”,“为何能隐在这儿”。首先,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处在雪峰山东麓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其次,1200米以上植被丰富,层次分明,截留涵养水源能力强;第三,地表是疏松的砂壤土为主,利于水分下渗和贮存;第四,底部基岩为花岗岩,坚硬完整无缝,水体不易渗漏,有利于贮存,使地下水丰富,形成“隐形的水库”。
【小问2详解】
由“天下大旱,此地有收”,说明当地水源补给丰富,且地下水丰富,形成“隐形的水库”。使得紫鹊界梯田水源充足,干旱年份也能保证充足的灌溉水源;“天下大旱,山上收成反而更好”,这说明当地在干旱年份,晴天多,光照更充足;持续晴热天气让梯田内水温升高,更有利于催苗增产,作物长势反而更好。
【小问3详解】
梯田开垦高度增加,使原有植被和生态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率减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导致地下隐形水库的水源减少;由于水源减少,会进一步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和梯田灌溉,使农业减产;由于山上坡度较大,植被破坏后,会使山上坡面水流流速加快,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
【小问4详解】
紫鹊界梯田弃耕撂荒的原因分析可以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两方面展开。从地形自然条件来看:此梯田位于湖南雪峰山东坡,地形起伏大,导致耕地坡度大,耕作不便;地形起伏大,导致梯田破碎,耕作地块小,只能人力和畜力操作,不便于使用小型农业机械;从社会经济方面看:务农人群年龄可能多为老人或小孩,青年男性基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明显不足;农业种植收益太低,使得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当地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运费较高;当地虽然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但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产品推销困难。
【点睛】2001年
广东
云南
贵州
四川
湖南
2006年
广东
云南
贵州
四川
湖南
广东
1
0.27
0.47
0.76
0.58
广东
1
0.24
0.45
0.75
0.57
云南
0.27
1
0.89
069
0.77
云南
0.24
1
0.79
0.63
0.75
贵州
0.47
0.89
1
0.91
0.94
贵州
0.45
0.79
1
0.90
0.91
四川
0.76
0.69
0.91
1
0.96
四川
0.75
0.63
0.90
1
0.93
湖南
0.58
0.77
094
0.96
1
湖南
0.57
0.75
0.91
0.93
1
区域
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变化(%)
甲
乙
丙
丁
第七次人口普查
6.98
25.83
27.12
39.93
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比较
-1.2
0.79
+0.22
+2.15
国家
甲
乙
丙
丁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收获量(公斤)
1956
977
2495
3150
平均每人收获量(吨)
121.7
140.6
6.1
79.2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
145.6
186.6
2.1
37.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高二地理试卷pdf、高二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