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六下-第15课 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六下-第15课 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教案第1页
    六下-第15课 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十五课 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十五课 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
    学 校
    授课教师
    日期
    课 型
    理论+实践课程
    授课班级
    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课程面向学生群体,特征如下:
    学生已经知道了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如何精确的定位
    2、会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教学目标
    1、了解传感器
    2、了解无人驾驶汽车常用的传感器
    3、知道不同传感器的特点与融合使用
    活动主题
    课堂互动:思考
    互动话题:如果要识别车前面是否有障碍物,需要什么传感器呢?
    活动指导思想
    建议时间:约2分钟左右
    建议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活动目的:通过小活动,培养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互相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传感器的概念
    2、常用的传感器
    3、传感器的特点与使用
    教学难点
    程序错误调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重点知识教师讲授
    2、问答法,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用具
    1、网络:不低于10M的网络
    2、显示:电脑、投影仪或大电视屏


    教 学 过 程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5分钟
    课前导入:(3分钟)
    无人驾驶汽车虽然不会迷路,但是如果其前面有障碍物的话,无人驾驶汽车会怎么办呢?
    无人驾驶汽车也像我们人类一样,是有一双“眼睛”的。
    课前导入
    讨论思考
    导入新课,用对话的形式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兴趣。
    35分钟
    新课讲授:(10分钟)
    (一)知识站
    机器人只有靠传感器才能像人类一样获取外界信息。传感
    器是机器设备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味觉传感器等。它
    们可以满足智能机器看、听、触、感、嗅等功能。
    思考营:
    如果要识别前面是否有障碍物,需要什么传感器呢?
    人类的感知主要通过眼睛、耳朵等器官,自动驾驶则主要
    通过摄像头、电磁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获
    取信息。
    1. 摄像头。
    摄像头可以采集图像信息,与人类视觉最为接近。摄像头
    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经过计算机的算法分析,就能够识别丰富
    的环境信息,如车道线、障碍物、行人、自行车、机动车、道
    路轨迹线、路牌、信号灯等。
    摄像头的优势是成本低,采集信息丰富;摄像头的缺点也
    较为明显,主要是三维立体感差,受雾霾等气象环境影响大。
    2. 电磁波雷达。
    电磁波雷达主要利用无线电波对物体进行探测和定位,通
    过发射无线电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定距离。电磁波雷达的优点是穿透烟雾、灰尘能力强,传输距离远。
    3.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反射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分析后,可以精确获得目标
    的有关信息,如位置、速度,甚至形状等参数。
    由于现实中路况复杂,为保障安全,无人驾驶汽车一般应
    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相互补充。
    (二)操练场
    设计巡线无人驾驶汽车
    1. 打开“爱熊图形化编程”,选择舞台栏中的“绘制”工具。
    2. 用“矩形”工具绘制背景。
    3. 用“橡皮”工具擦出道路。
    4. 上传角色“汽车”,并绘制左、右传感器两个角色。
    5. 设计汽车程序。
    6. 设计左、右传感器程序。测试效果。
    (三)智慧谷
    无人驾驶汽车感知环境的四大步骤:
    第一步,环境监测。摄像头将监测到的道路画面传递给核
    心计算机。
    第二步,语义分割。将获取图像中的影像进行区分匹配,
    分辨出道路、汽车、行人等并找出物体在环境中的位置。
    第三步,算法分析。核心计算机将当前画面与上一次画面
    进行对比,确定道路前方物体及其移动趋势。
    第四步,预测路线。摄像头及雷达跟踪定位周围障碍物,
    观察障碍物移动趋势并预测其移动路径。
    本课小结:(3分钟)
    讲解过程:
    1、学生先小组讨论回忆。
    2、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考一考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内容,同时让大家都具有参与感。
    3、总结完成之后,也可以鼓励同学们自己举手来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点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加深同学们对课程的印象。


    知识讲授

    讨论活动

    知识讲授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