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5)热学实验(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97893/0-17150683135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实验题(5)热学实验(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97893/0-17150683136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实验题(5)热学实验(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697893/0-1715068313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实验题(5)热学实验(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
展开
这是一份实验题(5)热学实验(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强化,共11页。
(1)如图B甲、乙所示,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C所示,是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
(3)在本次实验中,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 ,(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进一步通过表格可得到:水的沸点为 ℃;
(4)通过实验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
(5)实验结束后,小丽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 (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2.实验小组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加热时,缓慢地搅动玻璃棒,这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 ;
(2)实验中,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甲、乙两种液体,通过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 来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3)在图甲、乙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4)经实验得到了如表格记录的两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5)实验后,同学们交流后对图甲、乙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甲、乙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 。
3.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操作如下: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某时刻水的温度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2)由图乙可知,加热至t时刻,沙子升高的温度较 ,由此可见 (选填“沙子”或“水”)的比热容较大;
(3)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这里应用了 法。
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1)在此实验中用 (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 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 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5.某同学想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1)加热前,如果在一个烧杯中倒入160mL的水,则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 mL的煤油;()
(2)实验中应采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加热装置;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图像分析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 的吸热能力强些;
(4)由图像可知,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升高温度之比为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则煤油的比热容是 。
6.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请结合使用过的实验仪器解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刻度尺的一部分,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小海用此刻度尺测量一段铅笔的长度,测得铅笔长度为
(2)如图乙所示是一种仪表的刻度盘,你可能没有见过,但只要仔细观察,你一定能知道,这是一只测量 的仪表,表中的示数为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可以说明 可以传声∶也可以说明声能传递 。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7.如图甲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给其加热。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b物质是 。 (选填“水”或“煤油”)
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 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煤油”)
③煤油的比热容是: [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8.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 相同;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
(4)若乙液体的比热容为,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
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实验中烧杯内水上方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这是 (选填物态变化)现象。
(3)如图甲所示 a 是小明记录的时间与温度图像,小明的同桌也用这套装置给更多质量的水加热,则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 (选填“a”“b”“c”或“d”);图乙所实验中若在烧杯上加盖密闭,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0.小明经常帮妈妈做家务烧开水,为了探究水的沸点,他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测量仪器是 ;(选填“秒表”或“刻度尺”)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图是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
(4)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数据;由表中数据的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在这次实验中,如果要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11.小伟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实验中,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内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所示。
(1)实验前必须要控制甲、乙两种液体的 相同;这里用到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是 ;为了方便观察,实验前还可以让二者的 也相同;
(2)在此实验中,用 (选填“加热时间长短”或“液体升高的温度”)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里用到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是 ;
(3)如图所示,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液体 (选填“甲”或“乙”)是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水的比热容为]
(4)如图所示,“沙滩温度低,海水温度高”,此时是一天中的 (选填“中午”或“夜晚”)。
1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2)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到水沸腾。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度应为 ℃;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选填“C”或“D”)图;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
13.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测出A、B、C、D四个图中水变干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00s、100s、50s、80s
(1)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的关系.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
(3)分析A、D两图所示实验能得出 的结论.
(4)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14.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 ℃。由此可知,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3)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
15.小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的吸收热量本领,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时酒精灯相同,即每秒释放的热量相同。)
①小杨可通过比较 来判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②若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均可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则选用液体 作为冷却剂效果最佳(选填“甲”“乙”“丙”或“丁”)。理由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温度/℃
甲
20
22.2
24
26
28
乙
20
21
22
23.1
24
液体
次数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
甲
1
0.1
5
1
2
0.1
10
2
3
0.2
10
4
乙
4
0.1
10
1
5
0.1
20
2
6
0.2
20
4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7
98
9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克)
液体初温(℃)
液体末温(℃)
加热时间(分钟)
甲
10
20
35
3
乙
10
20
35
5
丙
10
10
25
3
丁
10
10
30
3
参考答案:
1. 甲 97 小水珠 98 吸收 保持不变(或不变) 温度低于沸点
2. 自下而上 受热均匀 温度升高量 等于 乙 甲乙吸收热量完全相同,且使甲乙受热均匀
3. 质量 92 多 水 加热时间 转换
4. 加热时间 质量 甲
5. 200 相同 加热时间 水 1∶2 2.1×103
6. 1mm (或0.1cm) 2.50cm 温度 36°C 空气 能量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7. 质量 加热时间 煤油 水 2.1×103J/(kg·℃)
8. 质量 吸收热量 乙 2.1×103
9. 低于 液化 c 升高
10. 秒表 自下而上 a 9 98 不变 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
11. 质量 控制变量法 初温 加热时间长短 转换法 乙 夜晚
12. 68 98 C 见解析 温度保持不变
13. 表面积 AC 液面上方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 控制变量
14. 46 BC 48 晶体 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15. 加热时间 乙 吸热本领最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专题重点题型专练实验题02 热学(含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提高练习题型08 声光热学实验(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特性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训练—热学实验,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标准大气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