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三)(安徽)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给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2024•宣城一模)蒿子粑粑是皖南地区传统的时令美食,下列有关制作蒿子粑粑的原材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面粉B.碎蒿沫C.食用油D.腊猪肉
2.(2024•蜀山区一模)2023年世界环境日我国主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
B.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低碳甲醇燃料
C.节假日肆意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D.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3.(2024•宣城一模)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其所用的伞状天线是用镀金钼丝编织而成。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钼元素的符号为Mu
B.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C.钼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42
D.金属钼有较好的延展性
4.(2024•无为市模拟)银杏果中含有的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有抗病毒的功效,下列有关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臭氧分子
B.原子总数为49
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D.充分燃烧会生成空气污染物
5.(2024•安徽一模)初中化学很多实验都要使用胶头滴管,下列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挤压取液B.转移药品
C.滴加药品D.搅拌均匀
6.(2024•黄山一模)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紫色石蕊试液和5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右边试管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产生
C.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7.(2024•庐阳区校级一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木柴着火可以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木柴的着火点
C.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
D.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2024•宣城一模)劳动教育,伴随终身。下列劳动项目所对应的化学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9.(2024•东至县一模)若用实验证明Fe2(SO4)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SO42−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2SO4溶液的颜色呈无色
B.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足量无色硝酸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2(SO4)3溶液黄色变浅
10.(2024•安徽一模)如图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气体。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铜不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B.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
C.相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质量:Zn比Fe多
D.如果把盐酸换成硫酸也会发生类似的实验现象
11.(2024•瑶海区校级模拟)某同学在室温下(20℃)称7.5g固体物质M,加入50mL水中(物质M不与水反应,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充分搅拌,最终得到无色溶液,同时通过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M一定易溶于水
B.a、b两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C.a、b、c三点时所得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
D.b→c的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2.(2024•蜀山区一模)如图a所示,向NaOH稀溶液中缓缓通入HCl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溶液温度先升高再恢复至室温
B.C点溶液中的微粒有Na+、OH﹣、Cl﹣
C.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Cl﹣
D.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浓度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2024•马鞍山校级一模)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LixN可用于化学储氢。
(1)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 (填序号)。
(3)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4)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D.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低
14.(5分)(2024•蜀山区一模)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反应仓中H2O2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实验室中用该反应制氧气的优点是 。
(2)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3)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从图2框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净,可能的原因是 。
15.(6分)(2024春•蒙城县校级月考)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海水可制得氯化钠进而可以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2为甲、氯化钠和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结晶池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海水制盐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 。
(3)工业上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
(4)①t4℃时,80g甲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
②将t4℃时甲、NaCl、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分别用甲、NaCl、丙代表各自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6.(6分)(2024•蒙城县模拟)某“暖宝宝”取暖贴的透气无纺布袋内装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物质,兴趣小组同学对此展开探究。
【活动一】用铁钉探究铁的锈蚀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中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 。
(2)经过一周的观察,试管B和试管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A中的铁钉明显锈蚀,说明铁锈是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
【活动二】用“暖宝宝”中的物质探究铁的锈蚀
用无纺布袋装入干燥的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分别放在锥形瓶底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3)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在短时间内发烫,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打开无纺布袋,黑色粉末有部分变成 色,图2和图3所示实验均无明显现象。
(4)与【活动一】所示实验相比较,图1所示实验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除了铁粉的因素外,你对活性炭与氯化钠作用的合理猜测是 (写出1点即可)。
【活动三】用“暖宝宝”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5)利用【活动二】中图1所示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①实验时,需要获得的数据有锥形瓶内空气的体积、 ;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写出1点即可)。
②与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相比,实验利用“暖宝宝”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优点是 (写出1条即可)。
17.(5分)(2024•庐江县一模)空间站解决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从空间站的空气分离出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CO2+4H2一定条件¯¯催化剂CH4+2H2O。
(1)现要处理一名宇航员每天呼出880g的二氧化碳,请计算需消耗氢气的质量;
(2)空间站要永久除去硫化氢气体,下表是除去硫化氢气体的两种药品的相关信息:
请结合上表信息回答空间站除去硫化氢气体选择LiOH药品的理由 。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答】解:A、米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错误;
B、碎蒿沫(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B错误;
C、食用油中富含油脂,故C错误;
D、腊猪肉中富含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防止环境污染,符合该主题,故A不符合题意;
B、使用低碳甲醇燃料,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该主题,故B不符合题意;
C、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加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该主题,故C符合题意;
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既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该主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D
【解答】解: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钼元素的符号为M,不是Mu,故A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钼的原子序数是4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2,不能确定钼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42,故C错误;
D、金属有较好的延展性,金属钼有较好的延展性,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答】解:A、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不含臭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银杏酸分子的个数,无法确定分子所含的原子总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3)=11: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银杏酸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生成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答】解:A、打开瓶塞,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胶头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烧杯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不能用胶头滴管进行搅拌,应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右边试管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右侧二氧化碳反应消耗的量远大于左侧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的量,所以右侧的气压变的比左侧低,所以右侧液面上升,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量不大,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解答】解: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木柴着火可以用水浇灭,水能降低温度到木柴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熄灭,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被降低,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以免发生触电,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木材充分燃烧,可以增加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氧气浓度,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解答】解: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可在冰箱中放置活性炭去除异味,故A解释正确;
B、工人用铝合金制成门窗,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B解释错误;
C、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能防止铁生锈,故C解释正确;
D、硝酸钾(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可以提供植物生长必须的K、N两种营养元素,故D解释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答】解:A、硫酸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钾离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可以与硫酸铁溶液中的离子分析比较,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A正确;
B、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将铁离子转化成了沉淀,只有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留下来了,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B正确;
C、加入硝酸钡后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溶液的黄色未消失,可以得出显色的不是硫酸根离子而是铁离子,故C正确;
D、加水后改变了硫酸铁溶液的浓度,而对离子不会造成消除,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答】解:A、铜不能和盐酸反应,因此不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故选项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故选项正确。
C、相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时消耗铁和锌的质量分别是56份、65份,生成H2质量:Zn比Fe少,故选项不正确。
D、如果把盐酸换成硫酸也会发生类似的实验现象,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性质相似,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答】解:A、20℃时,向50mL水中加入7.5g固体,最终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固体全部溶解,则该温度下,100g水中至少可溶解7.5g×2=15g固体M,该20℃时M的溶解度大于10g,则M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程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溶解放热,b点温度比a高,说明b点溶解的固体比a多,则a、b两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意可知,20℃时,7.5g固体就能全部溶解在50mL水中,溶解过程中放热,导致温度升高,物质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b、c三点时溶液温度均大于20℃,则a、b、c三点时所得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b→c的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解答】解:A、向 NaOH 稀溶液中缓缓通入 HCl 气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放热,则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待氢氧化钠反应完全,继续通入氯化氢,溶液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故A正确;
B、由图可知,A→B段导电能力下降,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点导电能力最低,表示氢氧化钠和氯化氢恰好完全反应,C点时,盐酸过量,溶液中含有水、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则溶液中的微粒有H2O、Na+、Cl﹣、H+,故B不正确;
C、由图可知,A→B段导电能力下降,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忽略,则相当于相同数目的氢氧根离子替换为氯离子,导电能力下降了,则导电能力:OH﹣>Cl﹣,故C正确;
D、B→C段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通入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且不再发生反应,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加了,但溶液体积不变,所以BC段导电能力增加,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的浓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B。
13.【答案】(1)2H2O通电¯2H2↑+O2↑。 (2)A。
(3)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变小。 (4)C。
【解答】解:(1)水通电时,产生氢气、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2)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
(3)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变小;
(4)A、氢能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是一种清洁能源,说法正确;
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说法正确;
C、由于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运输困难,目前使用较多的仍为化石能源,氢能还未完全替代化石能源,说法错误;
D、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 CO 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说明氢气的沸点比一氧化碳的低,说法正确。
14.【答案】(1)2H2O2MnO2¯2H2O+O2↑;不需要加热,操作简便,节约能源;
(2)AB
(3)B;没有等到气泡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
【解答】解:(1)反应仓中H2O2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在实验室中用该反应制氧气,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可以节约能源。
(2)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故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过滤仓中的水可以降低氧气温度,故正确;
C、过滤仓中的水不能加快氧气的生成,故错误。
(3)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则应选B固液反应常温型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刚开始产生的气泡是排出的装置中的空气,若没有等到气泡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或收集前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混有部分空气,也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15.【答案】(1)饱和。(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3)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4)70;NaCl>丙>甲。
【解答】解:(1)由结晶的概念可知,饱和溶液才能够发生结晶,则结晶池析出氯化钠晶体后得到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海水制盐时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
(3)工业上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时,氯化钠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4)①由图可知,t4℃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则t4℃时8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甲的质量为30g,将t4℃时8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稀释后溶液的质量=30g÷20%=150g,则需要加入水的质量=150g−80g=70g。
②由图可知,甲和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t4℃时甲、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减小,溶液都为t1℃时的饱和溶液,且t1℃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所以将t4℃时甲、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NaCl>甲;由图可知,物质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t4℃时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t1℃时NaCl的溶解度,将t4℃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丙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将t4℃时甲、NaCl、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Cl>丙>甲。
16.【答案】(1)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2)氧气和水;
(3)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内;红棕;(4)加快铁锈蚀的速率;
(5)①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保持装置气密性良好;②更环保。
【解答】解:(1)(1)该实验中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2)连续观察一周,只有A试管中的铁钉明显锈蚀,说明铁锈蚀是铁与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
(3)图1所示实验,铁粉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放出热量,锥形瓶在短时间内发烫,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由于消耗了 氧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观察到烧杯中导管液面上升,高于烧杯内液体的高度,打开无纺布袋,黑色粉末有部分变成红棕色;图2中只与氧气接触,图3中只与水接触,铁均不会生锈,故图2和图3所示实验均无明显现象;
(4)与活动一相比较,图1所示实验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除了铁粉的因素外,也有可能是活性炭与氯化钠加快铁粉的锈蚀;
(5)①实验时,需要获得的数据有:锥形瓶内空气的体积、倒流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干燥的铁粉要足量,保证氧气消耗完全,装置要保证不漏气或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保持装置气密性良好等;
②与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相比,实验利用“暖宝宝”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优点是在密闭空间进行,实验更准确,更环保等。
17.【答案】(1)160g
(2)等质量的氢氧化锂比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吸收硫化氢多一些。
【解答】解:(1)设需消耗氢气的质量为x。
CO2+4H2一定条件¯催化剂CH4+2H2O
44 8
880g x
448=880gx 解得:x=160g
答:需消耗氢气的质量为160g。
(2)由题意可知,消耗1kg硫化氢,需要氢氧化锂的质量为1.4kg,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4kg,即等质量的氢氧化锂比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吸收硫化氢多一些,所以空间站除去硫化氢气体选择氢氧化锂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解释
A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有吸附性
B
用铝合金制成门窗
铝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C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
防止铁生锈
D
给农作物施用硝酸钾肥料
为农作物补充需要的K和N元素
价格(元/kg)
质量/kg(处理1kg硫化氢所需药品的质量)
氢氧化锂(LiOH)
105
1.4
氢氧化钠(NaOH)
2.2
2.4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安徽):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密卷(二)(安徽),共13页。
中考化学押题密卷03: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押题密卷03,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流程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押题密卷02: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押题密卷02,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