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学习目标
02
预习导学
(一)课前阅读:
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二)基础梳理
(三)预习作业
1.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
A.可选用半径不同的两小球
B.选用两球的质量应满足m1>m2
C.小球m1每次必须从斜轨同一位置释放
D.需用秒表测定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
(3)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将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止放在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还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4)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答案 (1)BC (2)C (3)ADE (4)m1·OP=m1·OM+m2·ON m1·OP2=m1·OM2+m2·ON2
解析 (2)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H=eq \f(1,2)gt2知t=eq \r(\f(2H,g)),即小球的下落时间相同,则由v=eq \f(x,t)知初速度可用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表示,选项C正确.
(3)本实验要验证的是m1·OM+m2·ON=m1·OP,因此要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和m2以及它们的水平射程OM和ON,而要确定水平射程,应先分别确定两个小球落地的平均落点,没有必要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和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故应完成的步骤是ADE.
(4)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落地高度相同,则运动时间相同,设落地时间为t,则:v0=eq \f(OP,t),v1=eq \f(OM,t),v2=eq \f(ON,t),
而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m1v0=m1v1+m2v2
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需要验证表达式m1·OP=m1·OM+m2·ON即可;
若为弹性碰撞,则碰撞前后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eq \f(1,2)m1v02=eq \f(1,2)m1v12+eq \f(1,2)m2v22,
即满足关系式:m1·OP2=m1·OM2+m2·ON2.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滑块A和B相碰的端面上装上弹性碰撞架,它们的上端装有等宽的挡光片.
(1)实验前需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借助光电门来检验气垫导轨是否水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两滑块所组成的系统在两种情况下的动量关系,实验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将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左侧,滑块B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A与B碰撞后又分开,滑块A再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2,滑块B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3.
第二次:在两弹性碰撞架的前端贴上双面胶,同样让滑块A置于光电门1的左侧,滑块B静置于两光电门间的某一适当位置.给A一个向右的初速度,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4,A与B碰撞后粘连在一起,滑块B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5.
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挡光片的宽度d
B.滑块A的总质量m1
C.滑块B的总质量m2
D.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距离L
(3)在第二次实验中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4)在第一次实验中若滑块A和B在碰撞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答案 (1)使其中一个滑块在导轨上运动,看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导轨水平 (2)BC (3)m1eq \f(1,Δt4)=(m1+m2)eq \f(1,Δt5) (4)m1(eq \f(1,Δt1))2=m1(eq \f(1,Δt2))2+m2(eq \f(1,Δt3))2
解析 (1)使其中一个滑块在导轨上运动,看滑块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导轨水平.
(2)本实验需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所以在实验中必须要测量质量和速度,速度可以根据光电门的挡光时间求解,而质量通过天平测出,同时,挡光片的宽度可以消去,所以不需要测量挡光片的宽度,故选B、C.
(3)在第二次实验中,碰撞后A、B速度相同,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m2)v2,根据速度公式可知v1=eq \f(d,Δt4),v2=eq \f(d,Δt5),代入则有:m1eq \f(1,Δt4)=(m1+m2)eq \f(1,Δt5).
(4)在第一次实验中,碰撞前A的速度为v0=eq \f(d,Δt1),碰撞后A的速度为vA=eq \f(d,Δt2),B的速度为vB=eq \f(d,Δt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q \f(1,2)m1v02=eq \f(1,2)m1vA2+eq \f(1,2)m2vB2,代入则有:m1(eq \f(1,Δt1))2=m1(eq \f(1,Δt2))2+m2(eq \f(1,Δt3))2.
03
探究提升
环节一 实验原理
思考:如图甲,某实验小组采用常规方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完成后,该小组又把水平木板改为竖直木板再次实验,如图乙所示.图中小球半径均相同、质量均已知,且mA>mB,B、B′ 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1)若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必需测量BN、BP和BM的距离
B.必需测量B′N、B′P和B′M的距离
C.若eq \f(mA,\r(B′P))=eq \f(mA,\r(B′M))+eq \f(mB,\r(B′N)),则表明此碰撞动量守恒
D.若eq \f(mA,\r(B′N))=eq \f(mA,\r(B′M))+eq \f(mB,\r(B′P)),则表明此碰撞动量守恒
答案 (1)OM、OP和ON的距离 (2)BC
解析 (1)如果采用题图甲所示装置,由于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故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进行验证,故需要测量OM、OP和ON的距离;
(2)采用题图乙所示装置时,利用水平距离相等,根据下落的高度可确定飞行时间,从而根据高度表示出对应的水平速度,故需测量B′N、B′P和B′M的距离,小球碰后做平抛运动,速度越快,下落高度越小,单独一个小球下落时,落点为P,两球相碰后,落点分别为M和N,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mAv1+mBv2,而速度v=eq \f(l,t),根据h=eq \f(1,2)gt2可得t=eq \r(\f(2h,g)),解得:v=eq \f(BB′,\r(\f(2B′P,g))),v1=eq \f(BB′,\r(\f(2B′M,g))),v2=eq \f(BB′,\r(\f(2B′N,g))),代入动量守恒表达式,消去公共项后,有:eq \f(mA,\r(B′P))=eq \f(mA,\r(B′M))+eq \f(mB,\r(B′N)),故选C.
环节二 数据处理
问题探究1: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和B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松开手的同时,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到C、D挡板时计时器结束计时,分别记下A、B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b.在A、B间水平放入一个轻弹簧,用手压住A、B使弹簧压缩,放置在气垫导轨上,并让它静止在某个位置。
c.给导轨送气,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B的右端至D板的距离l2。
(1)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解析:(2)还需用天平测滑块的质量。
(3)两滑块脱离弹簧的速度为v1=eq \f(l1,t1),v2=eq \f(l2,t2),
由动量守恒得m1v1=m2v2,即m1eq \f(l1,t1)=m2eq \f(l2,t2)。
答案:(1)cbda (2)天平 A、B两滑块的质量m1、m2
(3)m1eq \f(l1,t1)=m2eq \f(l2,t2)
环节三 误差分析
问题探究2:现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A的质量m1=0.310 kg,滑块B的质量m2=0.108 kg,遮光片的宽度d=1.00 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50.0 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B=3.500 ms,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eq \b\lc\(\rc\)(\a\vs4\al\c1(\b\lc\|\rc\|(\a\vs4\al\c1(\f(碰撞前后总动量之差,碰前总动量)))×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解析] 按定义,滑块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
v=eq \f(Δs,Δt)①
式中Δs为滑块在很短时间Δt内走过的路程。
设纸带上打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ΔtA,则
ΔtA=eq \f(1,f)=0.02 s②
ΔtA可视为很短。
设滑块A在碰撞前、后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0、v1。将②式和图给实验数据代入①式得
v0=2.00 m/s③
v1=0.970 m/s④
设滑块B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v2,由①式有
v2=eq \f(d,ΔtB)⑤
代入题给实验数据得
v2=2.86 m/s⑥
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和p′,则
p=m1v0⑦
p′=m1v1+m2v2⑧
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
δp=eq \b\lc\|\rc\|(\a\vs4\al\c1(\f(p-p′,p)))×100%⑨
联立③④⑥⑦⑧⑨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得
δp=1.7%<5%⑩
因此,本实验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 见解析
04
体系构建
利用平抛、利用气垫导轨、利用打点计时器、利用光电门、利用频闪照相
05
记忆清单
一、经典方案
★学习聚焦:
基本原理与操作
核心关键——数据处理
1.碰撞找点: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标出碰撞前、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M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2所示。
2.验证: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二、拓展创新
★学习聚焦:
方案(一) 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游标卡尺等。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数据处理]
1.滑块速度的测量:v=eq \f(Δx,Δt),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方案(二) 利用等长摆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实验器材]
带细线的摆球(两套,等大不等重)、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胶布等。
[实验步骤]
1.测质量和直径: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m1、m2,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d。
2.安装:把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并用刻度尺测量悬线长度l。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
4.测角度:用量角器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和碰撞后两小球摆起的角度。
5.改变条件重复实验:①改变小球被拉起的角度;②改变摆长。
[数据处理]
1.摆球速度的测量:v=eq \r(2gh),式中h为小球释放时(或碰撞后摆起)的高度,h可由摆角和摆长计算出。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1v1′+m2v2′。
方案(三) 利用两辆小车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实验器材]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小车B静止,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两小车连接成一个整体运动。
4.改变条件重复实验:①改变小车A的初速度;②改变两小车的质量。
[数据处理]
1.小车速度的测量: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eq \f(Δx,Δt)计算。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1+m2)v2。
归纳共性实验关键
1.不变的实验原理
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测量出两个物体的质量以及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速度。
2.通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计算碰撞之前的总动量m1v1+m2v2和碰撞之后的总动量m1v1′+m2v2′。
3.共同的注意事项
(1)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即m入>m被碰。
4.一致的误差分析思路
(1)主要来源于质量m1、m2的测量。
(2)小球落点的确定。
(3)小球水平位移的测量。
0601
强化训练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下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AvA+mBvB=_____kg·m/s;碰后mAvA’+mBvB’=______kg·m/s.并比较碰撞前后两个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解析] (1)小车A碰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在纸带上的点应该是间距均匀的,故计算小车碰前速度应选BC段;CD段上所打的点由稀变密;可见在CD段A、B两小车相互碰撞.A、B撞后一起做匀速运动,所打出的点又应是间距均匀的.故应选DE段计算碰后速度.
(2)碰前mAvA十mBVB==0.420kg·m/s.
碰后 mAvA/十mBvB’=(mA十mB)v=0.417kg·m/s.
其中,vA=BC/Δt=1.05m/s。
vA’=vB’= DE/Δt = 0.695m/s.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之和是相等的.
[答案] (1)BC DE (2)0.420 0.417
2.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受到一水平向右的冲量。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
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则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甲、乙两车的质量之比m甲∶m乙=__________。
解析:由图乙可得碰前甲车的速度为
v1=eq \f(12×10-3,0.02) m/s=0.6 m/s
碰后两车的共同速度
v2=eq \f(8×10-3,0.02) m/s=0.4 m/s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甲v1=(m甲+m乙)v2
由此得甲、乙两车的质量之比
m甲∶m乙=v2∶(v1-v2)=0.4∶(0.6-0.4)=2∶1。
答案:0.6 2∶1
3、如图所示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O点下方桌子的边缘有一竖直立柱.实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右端接触且两球等高.将球1拉到A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释放球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a、B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b、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弹性球1、2的质量m1、m2.
(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测量的数据,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小球的大小)
答案 (1)立柱高h 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2)2m1eq \r(a-h)=2m1eq \r(b-h)+m2eq \f(c,\r(H+h))
解析 (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须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根据弹性球1碰撞前后的高度a和b,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故只要测量弹性球1的质量m1,就能求出弹性球1的动量变化;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只要测出立柱高h和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就可以求出弹性球2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故只要测量弹性球2的质量m2、立柱高h、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就能求出弹性球2的动量变化.
(2)根据(1)的解析可以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方程为:
2m1eq \r(a-h)=2m1eq \r(b-h)+m2eq \f(c,\r(H+h)).
4.利用气垫导轨做实验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得到如图所示的两个滑块A、B相互作用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频闪的频率为10 Hz。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 g、300 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A、B离开弹簧后,A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本次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图可知,绳子烧断后,A、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有:vA=0,vB=0,A、B被弹开后有:vA′=eq \f(0.009,\f(1,10)) m/s=0.09 m/s,vB′=eq \f(0.006,\f(1,10)) m/s=0.06 m/s,mAvA′=0.2×0.09 kg·m/s=0.018 kg·m/s,mBvB′=0.3×0.06 kg·m/s=0.018 kg·m/s,由此可得mAvA′=mBvB′,即0=mBvB′-mAvA′。结论是: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
答案:0.09 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1.理解实验原理,认识实验装置
2.掌握实验步骤,会进行数据分析
3.会进行误差分析
一、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 及碰撞后的动量p′= ,看碰撞前、后 是否相等.
答案:m1v1+m2v2 m1v1′+m2v2′ 动量
【拓展补充】如何测速度?
【即学即练】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长木板上放置甲、乙两辆小车,长木板下垫有小木块用以平衡两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甲车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着纸带,纸带穿过位于甲车后方的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某时刻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推动甲车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乙车相碰并粘在一起,然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
(1)现得到如图所示的打点纸带,A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测得各计数点间的距离AB=8.40 cm,BC=10.50 cm,CD=9.08 cm,DE=6.95 cm.则应选________段计算甲车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___段计算甲车和乙车碰后的共同速度(选填“AB”“BC”“CD”或“DE”).
(2)用天平测得甲车及橡皮泥的质量为m1=0.40 kg,乙车的质量为m2=0.20 kg,取甲、乙两车及橡皮泥为一个系统,由以上测量结果可求得碰前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碰后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_ kg·m/s.
答案 (1)BC DE (2)0.420 0.417
解析 (1)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BC段计算甲车碰前的速度;
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而甲车和乙车碰后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甲车和乙车共同的速度.
(2)由题图可知, BC=10.50 cm=0.105 0 m,DE=6.95 cm=0.069 5 m,
碰前甲车的速度为:v1=eq \f(BC,t)=eq \f(0.105 0,0.02×5) m/s=1.05 m/s;
碰前系统的总动量为:p=m1v1=0.40×1.05 kg· m/s=0.420 kg·m/s;
碰后甲车和乙车的共同速度为:v=eq \f(DE,t)=eq \f(0.069 5,0.02×5) m/s=0.695 m/s;
碰后系统的总动量为:p′=(m1+m2)v=(0.40+0.20)×0.695 kg·m/s=0.417 kg·m/s.
【微点拨】注意速度的测量
二、实验方案及过程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 、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2.实验过程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 .
(4)改变条件,重复实验:
①改变滑块的 ;
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 .
3.数据处理
(1)滑块速度的测量:v=eq \f(Δx,Δt),式中Δx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 .
方案二: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两个)、 、复写纸、白纸、 、铅垂线等.
2.实验过程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 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按照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 .
(3)铺纸:白纸在 ,复写纸在 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 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 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 .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 ,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3.数据处理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答案: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天平
2.实验过程(3)速度
(4)①质量
(5)验证:动量守恒
3.数据处理 (2) m1v1+m2v2=m1v1′+m2v2′
方案二: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天平 圆规
2.实验过程
(1)测质量:大
(2)安装: 水平
(3)铺纸:下,上
(4) 固定,尽量小
(6)验证:m1·OP=m1·OM+m2·ON
【拓展补充】注意各种方案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即学即练】A、B两滑块在同一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用闪光照相,闪光4次摄得的闪光照片如下图所示。已知闪光的时间间隔为Δt,而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B恰好通过x=70cm处,问:
(1)碰撞发生在何处?
(2)碰撞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多长时间?
(3)设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mA:mB=2:3,试分析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答案:(1)60cm(2)Δt/2(3)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相等.
【微点拨】碰撞前后均为匀速运动
三、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 ”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确保导轨 .
(2)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
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 ;
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 高度由 释放;
③选质量 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1.前提条件:水平
2.方案提醒
(1) 水平
(2) ① 水平
② 同一 静止
③ 较大
【即学即练】如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
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图中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sM、sP、sN.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两小球的质量m1、m2应满足m1________m2(填写“>”“=”或“<”);
(2)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______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________点;
(3)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答案 (1)> (2)M N (3)m1eq \r(sP)=m1eq \r(sM)+m2eq \r(sN)
解析 (1)为了防止入射球碰撞后反弹,一定要保证入射球的质量大于被碰球的质量,故m1>m2;
(2)碰撞前,小球m1落在图中的P点,由于m1>m2,当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M点,m2的落点是图中N点;
(3)设碰前小球m1的水平初速度为v1,当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小球m1落到M点,设其水平速度为v1′,m2的落点是N点,设其水平速度为v2′,斜面BC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α,由平抛运动规律得sMsin α=eq \f(1,2)gt2,sMcs α=v1′t,解得v1′=eq \r(\f(gsMcs2 α,2sin α)),同理可得v2′=eq \r(\f(gsNcs2α,2sin α)),v1=eq \r(\f(gsPcs2 α,2sin α)),因此,只要满足m1v1=m1v1′+m2v2′,即m1eq \r(sP)=m1eq \r(sM)+m2eq \r(sN).
【微点拨】学会推导
原理装置图
碰撞前:p=m1v1+m2v2
碰撞后:p′=m1v1′+m2v2′
操作要领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球的质量。
(2)安装:斜槽末端切线必须沿水平方向。
(3)起点: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4)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
(5)测距离:用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替代速度,用刻度尺量出O到所找圆心的距离。
高中2 简谐运动的描述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wl/tb_c16318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 简谐运动的描述精品练习</a>,共11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机械振动1 简谐运动精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16318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机械振动1 简谐运动精品当堂检测题</a>,共9页。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16290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优秀测试题</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从vt图像看加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