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①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用化学符号表示)
②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
的性质。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1)从宏观角度看:它含有几种物质,含有一种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的是混合物;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或技巧所在,那就是只要它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或合金时,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混合物;
(2)从微观角度看:如果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分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分子的是混合物;如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那么含有一种原子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原子的是混合物。
【典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B.自来水C.矿泉水D.冰水
【答案】D。
【解析】A、河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冰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2】已知“〇”、“●”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所表示的气体物质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 CD ②属于纯净物的是 AB 。
【答案】①CD;②AB。
【解析】A图中只有一种分子,说明是纯净物,该分子由一种相同的原子构成,所以A物质是单质;
B图中只有一种分子,说明是纯净物,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所以B物质是化合物;
C图中有两种分子,说明C中有两种物质,是混合物;
D图中含有两种分子,说明D中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①CD;②AB。
【变式训练1】以下各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示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
B、图示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
C、图示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图示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变式训练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③④⑥⑧ ,属于纯净物的是 ②⑤⑦ .(均填序号)
①海水 ②铜 ③食盐水 ④空气 ⑤氮气 ⑥泥水 ⑦二氧化碳 ⑧矿泉水.
【答案】①③④⑥⑧;②⑤⑦。
【解析】①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②铜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③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
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⑤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⑥泥水中含有水和泥沙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⑦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⑧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填:①③④⑥⑧;②⑤⑦.
考点2 空气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用途
1、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4比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
3、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78%),氧二一(21%);零点九四(0.94%)稀有气;还有两个零零三(0.03%),二氧化碳气杂唤”
【典例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氢气 B.用于生产氮肥的氮气
C.用于气焊气割的氧气 D.用于填充飞艇的氦气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不存在氢气,故A正确;
B、空气中最多的是氮气,故B错;
C、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故C错;
D、氦气属于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故D错。
故选:A。
【典例4】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氧气 ,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二氧化碳 ,
③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水蒸气 .
【答案】(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蒸气。
【解析】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故答案为:(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蒸气
【典例5】便携式分子筛制氧机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供氧设备。该设备采用分子筛技术从空气中提取氧气:
(1)多层致密滤网过滤掉可吸入颗粒物,分子筛吸附掉大部分,制得的氧气浓度可达90%以上,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均为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肺部氧浓度大于70%对人体有害。已知:到达肺部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公式中的“21%”指的是病患吸氧时同时吸入的空气中的 氧气 的浓度,某重病患者应使用5L/min的氧流量,到达肺部的氧浓度是 41% 。
【答案】(1)物理;(2)氧气;41%。
【解析】(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根据题意:到达肺部氧浓度=21%+4×5%=41%。
故答案为:(1)物理;(2)氧气;41%。
【变式训练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选:A。
【变式训练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题中“易溶于水”的描述是错误的描述。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维持粮食、瓜果呼吸,常用作瓜果、粮食的保护气。此句描述是正确的描述。
③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能燃烧,所以题中“用途火箭的高能燃料”的描述是对氧气的错误认识。
④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常用作金属焊接的保护气。此句描述属于正确描述。
故选:D。
【变式训练3】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 ④ ;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② ;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的气体是 ③ ;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① ;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 ④ 增多.
【答案】④;②;③;①;④。
【解析】(1)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0.03%,故答案为:④
(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能够支持燃烧.故答案为:②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能做保护气又可制多种电光.故答案为:③
(4)氮气可以制氮肥,做化工原料.故答案为:①
(5)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答案为:④
考点3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一、空气组成的测定主要是指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当然,也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通过离开了空气,人和动物就无法呼吸,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氧气;
2、通过放置在空气中的酥瓜子(或花生米、或饼干等)会变软,铁制品会生锈(也能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氧气),敞口的氢氧化钠会潮解且质量增大(也能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二氧化碳),敞口的浓硫酸会变稀且质量增大,敞口的浓盐酸在瓶口会形成白雾,等等;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水蒸气;
3、通过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说明空气组成中含有二氧化碳。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用定量的方法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原理 红磷在密闭空间中燃烧消耗氧气,使得密闭空间中压强减小,打开
弹簧夹,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压入的水的体积=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白磷同红磷燃烧的反应原理和现象相同,只是二者能够燃烧的温度不同,白磷40C,红磷240C)
(3)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
(补充:烟:固体的小颗粒;雾:液体的小液滴)
点燃
点燃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P + O2 P2O5
(6)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的体积/被测定空气的体积】x100%
(7)注意事项
①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测量结果偏小]
②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否则瓶内剩余气体仍然膨胀,剩余气体体积偏大,使得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偏少。测量结果偏小]
③装置的气密性要好。[漏气会使外面空气漏进来,测量结果偏小]
④要先夹紧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瓶塞。
[红磷伸入过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或未夹紧弹簧夹,导致燃烧时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测量结果偏大]
(8)药品选择
①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
答: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改进: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不占体积的前提下还是可以测量的。
②可否换用铁丝?答: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③可否换用金属镁?答:不能。金属镁能够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发生燃烧。
小结:药品选择: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燃烧后的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9)误差分析
实际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10)集气瓶中水的作用:(1)主要是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固体)。(2)还可以吸热加快降温,和防止热的
燃烧物溅落炸裂瓶底。
(11)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物理性质:难溶于水)
(12)燃烧过程中的集气瓶压强变化:
从燃烧开始,消耗氧气使得压强减小,但同时燃烧放出的大量热使瓶内的剩余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压强增大。燃烧放热引起的压强增大大于消耗氧气的压强减小,所以总的效果是压强增大。待燃烧结束后,剩余气体慢慢冷却,压强减小,减小到比初始压强更小(减少的部分就是被消耗的氧气体现的压强)。打开弹簧夹或者打开装置后,水流入集气瓶,瓶内压强迅速恢复到和大气压相同。
其他的测量装置
【典例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D.吸入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
【答案】C。
【解析】A、在燃烧匙内加入过量的红磷,以消耗掉装置内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C、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吸入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典例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 集气瓶中预先要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 辅助降温、吸收五氧化二磷 .
【答案】气密性;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辅助降温、吸收五氧化二磷。
【解析】(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良好;故填:气密性;
(2)为了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红磷应该过量;红磷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所以加水可以吸收热量辅助降温,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故填: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辅助降温、吸收五氧化二磷.
【典例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 。若红磷量不足,最后测得结果会 偏低 (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其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P+O2P2O5 ,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达到刻度1处 ,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五分之一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否,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不变 。
【答案】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偏低;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P+O2P2O5;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达到刻度1处;五分之一;难;不活泼;否,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不变。
【解析】(1)红磷过量,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若红磷量不足,就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最后测得结果会偏低;故填: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偏低;
(2)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后会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达到刻度1处,由此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P+O2P2O5;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达到刻度1处;五分之一;
(3)该实验中由红磷的熄灭和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结论。故填:难;不活泼;
(4)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否,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不变。
【变式训练1】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此实验证明,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答案】C。
【解析】A、实验现象为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其容积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量的红磷消耗完氧气后不再燃烧,说明瓶内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水进入集气瓶其容积的不再进入,说明剩余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实验中的红磷不能用硫来代替,因为硫在空气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使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变式训练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 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
(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 上升至1刻度处 。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 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5)评价优点: 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
【答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上升至1刻度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解析】(1)闭合电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故填: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故填:上升至1刻度处。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故填: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优点是防止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同时防止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故填: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变式训练3】某科学研究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时,发现教材中的实验方案误差较大,他们重新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连接仪器,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测出整个集气瓶的容积,在集气瓶里装适量的水,燃烧匙里放足量的白磷,用凸透镜点燃;
③观察到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待白磷燃烧熄灭后,振荡至白烟消失;
④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测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⑤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烧杯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先上升后下降 。
(2)集气瓶中原有水的作用是 ABC 。
A.使装置密封 B.吸收燃烧释放的热量 C.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3)下面哪些操作可能会导致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BD 。
A.瓶塞没塞紧 B.白磷的量不足
C.实验前集气瓶中原有水量过少 D.集气瓶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就测量水的体积
【答案】(1)先上升后下降;(2)ABC;(3)BD。
【解答】(1)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集气瓶中的压强增大,导致集气瓶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烧杯,当白磷燃烧完并且降温至室温时,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因此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烧杯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先上升后下降;故填:先上升后下降;
(2)集气瓶中原有水的作用是其一是为了液封导气管末端;其二是加快集气瓶冷却;其三是吸收反应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故选:ABC
(3)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小于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白磷不足、装置漏气等,瓶塞没塞紧,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大于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BD。
故答案为:(1)先上升后下降;(2)ABC;(3)BD
考点4 空气的污染和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
①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②可吸入颗粒物如烟尘
2.污染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4.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其他如甲烷等也能造成)、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制冷剂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重点: 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但不是空气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5.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
6.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7.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和能,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典例9】近几年来,部分大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①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引起污染;②工业废气的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③动植物的呼吸不会引起大气污染;④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汽车尾气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故选:A。
【典例10】空气中的污染主要是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 CO 、 SO2 和 NO2 三种物质,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多步行、不放鞭炮等(合理即可) 。
【答案】CO;SO2;NO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多步行、不放鞭炮等(合理即可)。
【解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CO、SO2、NO2和O3(臭氧);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多步行、不放鞭炮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CO;SO2;NO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多步行、不放鞭炮等(合理即可)。
【变式训练1】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气 D.氮气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全部为污染物,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其中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故B错误;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其中氮气和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故C错误;
D、氮气、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其中氮气不是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A。
【变式训练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禁止雾天焚烧固体垃圾
B.能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鼓励燃煤发电比太阳能发电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答案】C。
【解析】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防止污染,节约资,禁止露天焚烧固体垃圾,防止对空气的污染,故A利于“保卫蓝天”;
B、能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B利于“保卫蓝天”;
C、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且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不利于“保卫蓝天”;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随时调查空气污染情况,能及时防止空气的污染,故D利于“保卫蓝天”。
故选:C。
【变式训练3】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洁净的空气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1)手机上都有天气APP,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PM10、PM2.5、O3等;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 差 ;
(2)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 。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酸雨这三大环境问题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3)为了使天空更蓝,人类正在行动起来,如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使用清洁能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等,以保护大气。
【答案】(1)一氧化碳;差;(2)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效应;(3)使用清洁能;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解析】(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PM10、PM2.5、O3等;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2)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3)了使天空更蓝,人类正在行动起来,如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保护大气。
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差;(2)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效应;(3)使用清洁能;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主要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不可燃,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无色、无味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易和别的物质反应)。
用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
①作保护气②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③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或医疗上冷冻麻醉④制硝酸和氮肥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等③氦气充气球(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④氦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相关试卷
初中课题1 空气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1 空气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主要成分,物质的分类,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主要成分,物质的分类,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物质,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