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高考冲刺生物大刷题之常考生物技术实践部分
展开(2017高二下·淮北期中) 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的拟南芥种子,播种后长成植株并编号,单株收获各植株种子,标志着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过程,历时48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 . 将各编号植株性状与野生型对比,可以发现全部突变基因的表现
C . PCR技术扩增突变基因所用一对引物的碱基序列不同
D . 通过测交实验可以判断突变性状的显隐性
(2)
(2020高一下·瓦房店期末)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
A .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 .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 .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 . 需要酶的催化
(3)
(2023五上·大田期中)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 )
A . 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
B . 转基因抗虫棉能杀死害虫就一定对人有毒
C . 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
D . 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都不一样,肯定不是亲生的
(4)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述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 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
C . 用取样后的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
D . 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5)
(2020高二下·北京期末) 幽门螺杆菌是急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主要致病菌,它能将热稳定性低的尿素分解成氨气等物质。若从携带者胃黏膜样本中分离幽门螺杆菌,相关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 配制培养基时,先加入尿素然后再灭菌
B . 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实验
C . 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本中活菌数量
D . 可利用酚红指示剂鉴定幽门螺杆菌的菌落
(6)
(2022高二下·汕头期中) 禾草灵(FE)是一种现代农业常用除草剂,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获得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W1菌株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对FE的降解效果(FE特征吸收峰在239nm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中获取菌株
B . 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C . 应使用以FE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D . 据吸收光谱可知,W1菌株对FE有明显降解能力
(7)
(2020高二下·南昌期末) 新疆野生油菜(P1)具有低芥酸、抗病虫等特性,为了改良甘蓝型油菜(P2),研究人员将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进行融合获得了属间杂种F1 , 然后加入1对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亲本的体细胞
B . 用电击可促进两个亲本的原生质体融合
C . 引物能与DNA上多个不同位点结合
D . 电泳结果表明F1-1具有P1、P2的全部遗传信息
(8)
(2023八上·庄浪期中) 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 . 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 .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 .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9)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已知某种细菌以CO2为唯一碳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推测该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B . 无机盐是该细菌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C . 培养过程中碳源同时充当该细菌的能源物质
D . 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氮源
(10)
(2021高二下·郫都期中) 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 . 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 . 实验还需设计用2 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 . 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11)
(2017高三上·密云月考) 下列有关细菌纯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B . 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C . 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都是一个细菌细胞的克隆
D . 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
(12)
(2024七上·天桥期末) 四膜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营养成分不足时,进行接合生殖,过程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用高浓度的DDT处理不耐药的野生型四膜虫,经筛选获得了纯合的耐药四膜虫.为研究四膜虫耐药的机理,进行了相关实验.
(1) 高浓度DDT处理四膜虫可获得耐药个体,原因是DDT对四膜虫具有作用,使耐药的个体被保留.
(2) 为研究耐药性的遗传,科研人员将四膜虫分为80组进行实验,每一组两只四膜虫,一只是纯合的耐药四膜虫,另一只是野生型四膜虫.每一组的一对四膜虫接合生殖后得到的四膜虫均耐药.若每一组接合后的四膜虫再次相互接合,在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组,则表明耐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耐药为性;若80组实验结果中,出现耐药四膜虫的组数约为组,则表明耐药性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这两对基因独立分配.
(3) 为研究基因A与四膜虫的耐药性是否有关,科研人员提取耐药个体的DNA,用图2所示的引物组合,分别扩增A基因的A1片段、A3片段.
①据图分析,用引物Ⅰ、Ⅱ组合扩增后,得到的绝大部分DNA片段是图3中的.
②将大量N基因片段与扩增得到的A1片段、A3片段置于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得到的绝大多数扩增产物是.
③回收的PCR扩增产物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转入耐药四膜虫细胞,并用加入的培养液筛选,获得A基因的四膜虫,这种四膜虫在高浓度DDT处理下生长速率明显下降,表明A基因是耐药基因.
(4) 从进化角度分析,营养成分不足时,四膜虫进行接合生殖的优势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 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 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 μg/mL青霉素+100 μg/mL蛋白质H
死亡
2024北京高考冲刺生物大刷题之常考稳态与环境部分: 这是一份2024北京高考冲刺生物大刷题之常考稳态与环境部分,共28页。
2024北京高考冲刺生物大刷题之常考生物科学与社会部分: 这是一份2024北京高考冲刺生物大刷题之常考生物科学与社会部分,共27页。
2024北京高考冲刺生物大刷题之常考分子与细胞部分(二): 这是一份2024北京高考冲刺生物大刷题之常考分子与细胞部分(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2和P3中,P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