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淮北市,若处于图中阴影区间,反映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状况一直比较稳定,其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B.河湖分布C.经济格局D.国家政策
2.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合理措施是( )
A.鼓励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B.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C.实施移民搬迁,分散大城市职能D.完善信息网络,监测人口流动
省内流入人口是指居住在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在本省其他地区的人口;省际流入人口是指居住在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在外省的人口;二者之和为总流入人口。下图为四省市2020年流入人口规模图。完成下面小题。
3.2020图中四省市流入人口状况,正确的是( )
①上海省际流入人口规模最大 ②浙江总的流入人口规模最大
③安徽省内流入人口占比最大 ④重庆省内流入人口占比最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2020年安徽省内流入人口比2010年增加736.9万,其主要原因是( )
A.沿海经济趋于下滑B.土地资源逐渐增加
C.省会城市不断发展D.省内交通条件改善
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系数,完成下面小题。
5.造成该区域人口承载系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分布B.矿产资源C.消费水平D.经济水平
6.缩小该区域东西部人口承载系数差异的可行性措施包括( )
①加大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
②加快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③调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
④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安徽省淮北市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1960年因煤炭产业而立市,2009年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00年以后进行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城市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和城乡聚落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演变(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安徽省淮北市城乡聚落空间演变的顺序是( )
A.acbB.cabC.bacD.cba
8.淮北市( )
A.a阶段为低速均衡模式B.b阶段为多中心组团模式
C.c阶段为单中心集聚模式D.由城矿乡三元发展转变为融合发展
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划分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如下图所示),并发现中国的城镇化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若处于图中阴影区间,反映区域( )
A.城镇化速度提升B.城镇化速度降低
C.城镇化水平提升D.城镇化水平降低
10.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可能使西南地区城镇化( )
A.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镇吸引型B.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乡扩张型
C.从城镇吸引型转为乡村流失型D.从城镇吸引型转为城乡收缩型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 )
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 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
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持续减少 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持续增加
1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
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
D.中西部地区环境改善,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某研究基于百度系列APP(百度地图、浏览器等)用户的实时GPS数据,统计广州中心城区职住比(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越秀区职住比较其他区域高,其原因可能是该区( )
A.生态环境质量优良B.人口数量较少
C.生活配套设施完善D.岗位吸引力强
14.为缓解区域间职住比差异大带来的问题,广州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人口丰度指某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所属国家人口密度的比值。根据人口丰度的数值可将中国边境地区分为人口极端稀疏区、人口绝对稀疏区、人口相对稀疏区、人口密度均下区、人口密度均上区五类。下图示意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时期中国边境人口集中分布于( )
A.东北边境外B.东北边境内C.西北边境内D.西南边境内
16.在中国东北边境内,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是( )
A.气候B.地形C.文化D.历史
17.2000~2010年,中国边境人口丰度的变化趋势是( )
A.边境内整体呈减少趋势B.边境外整体呈减少趋势
C.东北边境涨幅较小D.西南边境减少较明显
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见图中“绝对均衡线”)。如图示意东北三省不同年份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1990~2010年,东北地区的人口( )
A.逐渐趋于集中 B.逐渐趋于分散 C.先分散后集中 D.先集中后分散
19.图中M~N表示的区域可能是( )
A.边远山区B.河流沿岸C.内陆地区D.城镇地域
20.有助于东北三省人口洛伦兹曲线接近绝对均衡线的措施是( )
A.推进乡村经济振兴B.引导人口向沿海迁移
C.加快第三产业发展D.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埃及政府从2021年12月开始迁往新的行政首都。新首都位于开罗以东约45公里沙漠中的甲地,可容纳650万人口。下面左图示意新首都的位置。
材料二:新首都Q区内有非洲第一高楼(高385.5米的“标志塔”)及20多栋高层建筑。绿河走廊由中央花园、河边花园等组成(由开放的水域与绿化植物相结合),总长35千米。下面右图示意新首都核心区的土地利用。
(1)说明埃及建设新首都的目的。
(2)推测右图中Q区最可能的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说明Q区建筑物特点产生的作用。
(3)说明右图中绿化用地的特点。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市城市人口增长率差异较大。图为江苏省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图。
(1)描述江苏省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特征。
(2)推测盐城等三市人口增长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
(3)说出大量人口迁人对苏州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德国联邦内政部2020年2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德国共正式收到11.1万份外国人避难申请。申请避难者来源国前三名分别为叙利亚、伊拉克和土耳其。
材料二 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再将工作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家庭成员来欧洲团聚。
材料三 图1为叙利亚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图2为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
(1)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拥入将会给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3)说明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的突出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二大淡水湖,为联系非洲东、南、西、北部的枢纽。环湖地区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环湖三国曾经受英国殖民统治,经济基础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环湖三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截至2020年,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肯尼亚城镇化率分别为35.23%、24.95%和28%。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是肯尼亚,人均生产总值为1838.21美元,基础设施发展较快。在人口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背景下,基础设施的供给成为这三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环湖三国地理位置。
(1)说明维多利亚湖环湖地区成为非洲人口密集区的原因。
(2)分析环湖三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分析环湖三国基础设施供给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的原因。
地理答案
1.C 2.B
【解析】
1.据图,结合所学知识,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格局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导因素,C正确;江苏省内自然环境、河湖分布差异不大,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B错误;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南部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C。
2.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B正确;鼓励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实施移民搬迁,分散大城市职能、完善信息网络,监测人口流动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ACD错误。故选B。
3.C 4.C
【解析】
3.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浙江省际流入人口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浙江总流入人口规模最大;安徽省内流入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上海省内流入人口占比最小,②③正确,排除①④。故选C。
4.结合题干信息可知,2020年安徽省内流入人口比2010年增加736.9万,主要在于安徽省省会城市不断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人口在省内就业,C正确;沿海经济并没有下降,安徽土地资源并没有明显增加,排除AB;省内交通条件改善可以促进人口迁移,但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即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提高,排除D。故选C。
5.D 6.C
【解析】
5.由材料“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可知,人口承载数与实际人口密度呈正相关,与理论承载密度呈负相关。由所学可知,理论承载密度与资源总量、经济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读图,图示区域东部人口承载系数小,西部人口承载系数大。图示区域实际人口密度东多西少,故人口承载系数应东大西小,A错误;图示区域矿产资源东部较西部少,因此理论承载密度东小西大,人口承载系数就应该东大西小,B错误;图示区域消费水平东高西低,因此理论承载密度东小西大,故人口承载系数东大西小,C错误;图示区域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因此理论承载密度大,人口承载系数小,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人口承载系数大,D正确。故选D。
6.图中显示,该区域西部人口承载系数大,东部相对较小。结合人口承载系数概念,缩小人口承载系数差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西部实际人口或增加东部实际人口,以及提高西部理论承载密度。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加大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升西部地区理论承载密度,①④对,C正确;加快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调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会增加东部地区的理论承载密度,减小东部地区的人口承载系数,扩大东西差距,②③错,ABD错误。故选C。
7.C 8.D
【解析】
7.由材料和示意图可知,1960年因煤炭产业而立市,城市初期发展主要围绕煤炭开采业进行,形成多个矿业城镇,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此阶段矿区发展较快,而主城区缺乏优势产业带动,因此矿区的发展弱化了主城区的集聚效应,对应b图;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矿业城镇衰退,人口和产业向主城区集聚,对应a图;2000年以后进行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城市转型升级,主城区和矿区转型发展,对周边乡村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发展模式和城乡聚落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演变这一阶段,对应c图。因此,安徽省淮北市城乡聚落空间演变的顺序是bac,故选C。
8.安徽省淮北市城乡聚落空间演变的顺序是bac。b阶段为低速均衡模式,A错误;c阶段为多中心组团模式,B错误;a阶段为单中心集聚模式,C错误;由城矿乡三元发展转变为融合发展,城市和乡村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调整优化,各自发挥自我优势,促进本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D正确。故选D。
9.D 10.A
【解析】
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了城镇化的水平。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域,横轴以下部分城镇人口变化量为负值,代表城镇人口减少,说明区域城镇化水平降低;横轴以上的阴影部分,城镇人口变化量和乡村人口变化量均为正值,但乡村人口增加的比重更多,也说明区域城镇化水平降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过去由于西南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主要由乡村迁往城市,属于乡村流失型,CD错误;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实施,西南地区乡村流失的人口减少,部分人口回流,但乡村仍然属于净迁出区,属于城镇吸引型城镇化,A正确,由图可知,城乡扩张型城镇化乡村人口变化量为正值,B错误。故选A。
11.A 12.C
【解析】
11.据图分析,东部地区占比1982年-2005年上升,2005年之后占比下降,A正确。中部地区占比是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地区占比是向上升后下降再上升,B错误。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应该是1982年-1987年较快,1987年-1990年较慢,1990年至2008年增长最快,之后增长率下降,D错误。故选A。
12.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是流动人口总量在增加,这和交通条件改善关系不大,主要是经济差距加大、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引起的,A错误,C正确。各地户籍则放开,会促进人口流动,但不一定向大城市集中,主要是向东部地区集中,B错误。2014年流动人口数量规模减少,应该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且不必远距离流动到东部,中西部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D错误。故选C。
13.D 14.A
【解析】
13.本题考查职住比的影响因素。据材料“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数值越大,表示能为本区以外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越多,越秀区职住比高说明本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岗位吸引力强,就业人数就多,故选D;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以及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到此居住,即居民就业人口数量增大,职住比应该更低,与图示和题干不符,AC错误;人口数量较少对职住比影响不大,B项错误。本题选D。
14.在郊区建立快速交通有利于郊区人口就近就业。将中心城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有利于实现相关产业中居住在郊区的就业人群就近工作,平衡城区与郊区的职住比。①③正确,选择A项;在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和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反而会加剧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职住失衡,给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②④错误,BCD项错误。本题选A。
15.D 16.A
17.B
【解析】
15.读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图分析可知,中国边境地区人口分布基本格局是南密北疏;境内外人口密度相比较,东北和西北边境是境内大于境外,西南边境则相反。图示时期中国边境人口集中分布于西南边境内,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在中国东北边境内,中蒙边界多高原,地形相对平坦;中朝边界多山地、河流,地形起伏大,平坦地形利于人口分布,但中蒙人口丰度低于中朝,B错误。中蒙边界内外的文化相似、中朝边界内外的文化也相似,所以文化不是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C错误。中蒙和中朝都在建国初期建立了外交关系,历史不是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D错误。中蒙边界距海较远,降水少,较干旱,环境承载力低,不适合人类大量分布;中朝边界为季风气候,气候较湿润,适宜人口分布,气候是形成中蒙与中朝人口丰度差异的原因,A正确。故选A。
17.读2000~2010年中国边境内外人口丰度及变化图分析可知,中朝边境外升内降(上升幅度小),中俄、中蒙边境内外均降,西北4国边境内升外降,西南7国边境内外升降比例相当,C错误、D错误。境内东北人口丰度显著减少,西北边境、西南边境人口丰度增幅整体大于0,边境内整体不呈减少趋势,A错误;境外东北边境、西北边境及西南边境大部分地区人口丰度增幅整体小于0,所以边境外整体呈减少趋势,B正确。故选B。
18.C 19.D 20.A
【解析】
18.读图可知,在1990-2000年之间,东北地区的洛伦兹曲线越来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趋于分散,而在2000-2010年之间,距离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分布越来越集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读图可知,图中MN区域距离绝对均衡线最远,说明该地人口分布最不均衡,集中程度最高,应为城镇地区,由于城镇地区就业条件及医疗和教育水平较高,吸引大量人口集聚,D正确,边远山区、河流沿岸、内陆地区人口集中程度陡较低,ABC错误。故选D。
20.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东北地区人口洛伦兹曲线反映出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大多数人口分布在城镇地区,而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分布较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可使人口向乡村回流,促进人口分布均衡,A正确;引导人口向沿海迁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完善交通设施建设都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使人口向城镇集中,人口分布更不均衡,BCD错误。故选A。
21.
【答案】
(1)缓解大开罗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分散开罗的行政职能;促进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宜居条件,创造就业机会。
(2)类型:中心商务区(商业区)。
作用:建筑物高大密集,有利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的付租能力;吸引商业、金融等经济活动集聚,扩大辐射范围,增强影响力。
(3)绿化用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分散在公共设施及各功能区周围;绿河走廊横穿城区。
【解析】
(1)结合材料信息:由“新的行政首都”可知,新首都分散大开罗的行政职能;由“新首都位于开罗以东约45公里沙漠中的甲地”可知,新首都促进埃及国土资源的开发,促进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由“可容纳650万人口”可知,新首都缓解大开罗地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的问题;“新首都核心区的土地利用”可知,新首都为人们提供宜居条件,创造就业机会;城市中绿地面积广大,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2)Q区位于城市市中心,是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有非洲第一高楼(高385.5米的“标志塔”)及20多栋高层建筑”可知,建筑物高大密集,有利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中央商务区各项经济活动的土地付租能力最强;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商业、金融等经济活动集聚,辐射范围大,影响力强。
(3)读图可知,新首都绿化用地分布广泛,用地面积大;由中央花园、河边花园、绿地等多种类型,绿地类型多样;在公共设施及各功能区周围都有分布;绿河走廊横穿城区之中。
22.
【答案】
(1)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不均衡;大多数城市人口增长率为正值,盐城、淮安、泰州城市人口增长率为负值。
(2)盐城等三市经济增长缓慢,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小;其他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就业机会多,盐城等三市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增多。
(3)有利影响: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第二、王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繁荣;有助于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给当地带来就业压力;可能影响社会治安。
【解析】
(1)读图可知,人口增长率有的城市为正值、有的城市为负值,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口增长率为正值的城市较多,只有盐城、淮安、泰州三城市人口增长率为负值。
(2)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盐城、淮安、泰州三城市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小,人口迁入少;周边其他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人口迁入,导致盐城、淮安、泰州市大量人口迁出,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增多,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值。
(3)苏州市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活跃城市经济,带动经济繁荣;不同地域的人口流入,有助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但是随着大量人口迁入,也会给当地带来就业压力;流动人口增多,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等。
23.
【答案】
(1)德国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宽松的难民政策等。
(2)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弥补劳动力不足;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在住房、交通、教育、城市环境和就业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3)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多个国家。
原因:距离近,路费少;可走陆路,易于到达;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方面差异小。
【解析】
(1)从德国有利于避难(人口迁入)的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德国经济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较为完善;德国社会稳定,人身比较安全;难民政策比较宽松、友好;德国离叙利亚较近,交通便利。
(2)结合德国的人口现状(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就业机会、社会负担、社会治安等),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影响:能够为德国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弥补劳动力不足;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活跃市场,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在住房、教育、交通、医疗、就业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城市环境压力,加重环境污染等问题。
(3)读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分布图,可以发现避难地主要为叙利亚的邻国,而且国家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上距离近,所需的路费少;陆路交通可以到达,比较容易实现;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方面差异较小。
24.
【答案】
(1)淡水资源丰富,可为环湖地区居民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用水;为联系非洲东、南、西、北部的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淡水渔业资源丰富,众多渔村环湖分布。
(2)带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加快人口和资本向城市集聚,形成地区经济引擎;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国内经济发展差距。
(3)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人不足;受殖民统治时间长,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已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服务功能有限;人口城镇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协调。
【解析】
(1)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二大淡水湖,环湖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可为环湖地区居民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用水;维多利亚湖为联系非洲东、南、西、北部的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湖泊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吸引众多渔村环湖分布。
(2)城镇化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可以带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城市化过程伴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加快人口和资本向城市集聚,形成地区经济引擎;环湖三国曾经受英国殖民统治,经济基础较薄弱,城镇化进程加快,可以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国内经济发展差距。
(3)环湖三国曾经受英国殖民统治,二战后才获得民族独立,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经济基础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人不足;环湖三国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建设标准低,服务功能有限;环湖三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人口城镇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协调。因此基础设施供给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文化区,2017—2019年,老挝水力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象鼻岩的形成过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