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挑战模拟卷【海南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挑战模拟卷【海南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
B.生活中常用纯碱和洗涤剂去油污,二者去油污原理相同
C.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
D.向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可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
2.原始瓷是中国乃至世界出现最早且初步具有瓷器特征的一种器物。考古工作者对某原始瓷文物分析发现,其中含有石英颗粒,还有一定量的莫来石()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英的主要成分由大量的硅氧四面体基本单元构成
B.瓷器质地均匀,硬度高,是纯净物
C.莫来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物
D.瓷器烧制前后颜色不同的现象称为“窑变”,“窑变”属于物理变化
3.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浓溴水可鉴别溴乙烷、乙醛和苯酚
B.用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C.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
D.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空间结构模型为
B.钠、镁、铝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均为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D.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5.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6.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研究深海冷泉环境细菌氧化硫代硫酸钠形成单质硫新型途径取得了成果,其原理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单质硫的总反应是
B.3.2 g (八元环结构)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0.1
C.的溶液中含有数目少于
D.1 ml 发生反应1时转移2个电子
7.下列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书写错误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出现蓝色沉淀:
B.酸性条件下,电解丙烯腈()生产己二腈[]的阴极反应:
C.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D.用纯碱溶液除去锅炉水垢中的:
8.科研人员新研发了一种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时,中的和个数之比为2:3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C.充电时,电极发生脱嵌,从右室移向左室
D.充电时,理论上左室电解质的质量减轻4 g,电路中有0.2 ml电子转移
9.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多选题
10.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W的单质可用来制取漂白剂和自来水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Z2属于酸性氧化物
B. 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弱于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C. X、Y、Z与氢元素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
D. Z分别与W、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不止一种
11.锰酸钾()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强碱性环境下,氧化性:
B.装置Ⅰ中的漂白粉可以用代替
C.装置Ⅱ中盛放浓硫酸,以提高的产率
D.装置Ⅳ不需要防倒吸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速率较慢
12.关于结构如图所示的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B.1ml此有机物与足量Na发生反应,有3ml生成
C.分子中杂化的原子个数比为1:1
D.1ml此有机物与足量发生加成反应,有2mlπ键断裂
13.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各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与反应温度如下表所示,反应过程中容器Ⅰ、Ⅱ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20min内,容器Ⅰ中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12ml/(L·min)
B.达到平衡后,容器Ⅰ中再充入0.20mlCO和0.20ml,此时v(正)>v(逆)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D.将容器Ⅱ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小于50%
14.工业生产中常通过生成氟化物沉淀除去,为探究溶液酸碱性对沉淀的影响,常温下用盐酸分别调节和浊液的,在不同条件下,测得体系中与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与的变化曲线
B.
C.c点溶液中:
D.e点浊液中加入固体,阳离子沿向d点移
三、填空题
15.硫酸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是锰行业研究的热点。一种以高硫锰矿(主要成分为含锰化合物及FeS)为原料制备硫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混合焙烧”后烧渣含及少量;
②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平衡浓度的对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25 ℃);
③;
④此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的pH为7.54;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离子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浸出”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出两条)。
(2)若省略“氧化”步骤,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
(3)“中和除杂”时,生成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中和除杂”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氟化除杂”时,若使除杂的目标离子沉淀完全,需维持不低于__________。
(5)“沉锰”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6)“系列操作”指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7)是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碱性锌锰电池放电时正极生成MnOOH,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16.卤族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卤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Ⅰ.将稍过量的氙气和氟气导入硬质玻璃反应器中,以等为催化剂,光照2 h,可生成,再经数周,可制得晶体,与继续反应可生成和。已知:和下,各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及如表所示(为压强平衡常数,以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分压替代相应组分的浓度)。
回答下列问题:
(1)Xe(g)与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填“>”“v(逆),故B正确;
C.由图示可,容器Ⅱ中最先达到平衡,则>,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即平衡时,容器Ⅰ中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Ⅱ中的小,故C错误;
D.容器Ⅱ达到平衡状态,甲醇物质的量为0.10ml,CO转化率,将容器Ⅲ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CO的转化率小于50%,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14.答案:AB
解析:分析:由可得,随着增大,也增大,即随增大,减小,则表示与的变化曲线:根据图像,当相同,即相同时,表示的离子浓度大,表示的离子浓度小,已知,所以代表与的变化曲线,表示与的变化曲线。
A.表示与的变化曲线,A正确;
B.由a点坐标可知,,则,由b点坐标可知,,此时,故可求出此时溶液中,故,故B正确;
C.c点,物料守恒,则有,故C错误;
D.e点浊液中加入固体,浓度增大,阳离子浓度减小,增大,故D错误;答案AB。
15.答案:(1)将烧渣粉碎、适当增大溶液浓度、升温、搅拌(任写两条)
(2)完全沉淀时,已形成沉淀,造成产品损失(或去除不完全,影响产品纯度)
(3)
(4);
(5)
(6)冷却结晶
(7)
解析:(1)提高“浸出”速率的措施有将烧渣粉碎、适当增大溶液浓度、升温、搅拌等。
(2)具有氧化性,可将溶液中的氧化成,以便通过调节pH将其除去且不引入新杂质,若省略“氧化”步骤,除净时pH达到7.95,而此实验条件下在pH为7.54时开始沉淀,若要使不损失,则不能完全去除。
(3)“中和除杂”过程中加主要是为了将和转化为,同时会有生成,所以生成沉淀的主要成分为。
(4)“氟化除杂”主要是将除去,由于,则沉淀完全时已沉淀完全,设所需的为,要想使沉淀完全应当满足,解得。
(5)“沉锰”时转化为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6)硫酸锰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锰的水合物。
(7)碱性锌锰电池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生成MnOOH,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16.答案:(1);O>C
②
③N和O;4
(3)小
(4)①;
解析:(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数为11,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其价电子排布式是,其所失去的第一个电子是4s电子,该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是球形。
(2)①该配合物涉及的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有C、N、O,又由于N的2p轨道半充满,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反常,大于O,故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N>O>C。②与三个原子相连的C原子(如苯环中的C原子)是杂化,与四个原子相连的C原子(如中的C原子)是杂化。③该配合物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N和O;形成4个配位键,故的配位数是4。
(3)和分子中,中心原子均为杂化,形成配离子后,中N原子上无孤电子对,中O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大于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作用,故键角H—O—H比H—N—H的小。
(4)①由晶胞结构和由上而下的透视图可知,每个晶胞中平均含7个Cu和1个Sn,故铜的质量分数是。②,故,故,故。
19.答案:(1)
(2)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3)羧基、醚键氯气,氯化铁
(4)
(5)16;、
(6)
解析:有机合成与推断
由A→B的条件、B的结构简式及A的分子式可知A为,由B→C的条件、C的分子式及E的结构简式可知C为,由C→D的条件可知,D为,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D在氯化铁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发生已知信息的反应生成F,F为。
(4)由J一K的反应可知,“”结构在LiC/DMF中可转化为“”结构,则D在此条件下转化为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可发生缩聚反应。
(5)在C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反应,需要含有羟基,则苯环上的三个取代基可以是—OH、、(10种同分异构体);也可以是、、(6种同分异构体),因此满足条件的共有16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2:6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即可得到,要先由对甲基苯酚合成,需要将酚羟基保护起来,再氧化对位的甲基。
选项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不能大量共存,只因产生FeS沉淀而不能共存
B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水解反应
C
能大量共存,钠盐、铵盐可溶于水
D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检验中的键
向中滴加酸性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B
检验某液体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取少量该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C
除去中混有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
D
验证氧化性:(酸性条件)
将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色
容器
温度/°C
起始物质的量/ml
CO(g)
(g)
(g)
Ⅰ
0.2
0.4
0
Ⅱ
0.2
0.4
0
反应序号
化学方程式
①
a
②
b
③
36.0
c
实验序号
反应物初始浓度
初始速率/
①
0.100
0.100
②
0.100
0.050
③
0.050
0.100
④
0.050
0.0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挑战模拟卷【浙江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挑战模拟卷【安徽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挑战模拟卷【重庆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