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解析第1页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解析第2页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解析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下列古代发明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骨刻字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D.陶瓷烧制
    2.(1分)我省很多地方种植有山楂树,山楂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1分)“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4.(1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硫粉B.铁丝C.镁条D.木炭
    5.(1分)构成下列物质的粒子与构成C60的粒子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氮气、氦气B.氨气、干冰
    C.铁、金刚石D.氯化钠、硫酸铜
    6.(1分)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倾倒液体
    C.稀释浓硫酸D.蒸发盐水
    7.(1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水和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C.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后变成纯水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8.(1分)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之一是“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B.KNO3
    C.K2SO4D.Ca(H2PO4)2
    9.(1分)将生产中产生的CO2转化为甲醇可减少CO2的排放。如图是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甲醇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4:16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质量比为3:22
    10.(1分)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碱:烧碱、纯碱、消石灰
    B.合成材料:合金、塑料、合成纤维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钾、铁、碘
    D.氧化物:氧化铜、过氧化氢、二氧化硫
    11.(1分)下列鉴别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
    B.CO2与O2:燃着的木条
    C.棉线与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
    D.KNO3和NH4NO3:加熟石灰
    12.(1分)某金属混合物由Mg、Al、Zn、C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6.5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到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
    A.MgB.AlC.ZnD.Cu
    13.(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薄膜:4Al+3O2═2Al2O3
    C.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H2CO3
    D.盐酸除去铁锈:Fe2O3+HCl═FeCl2+H2O
    14.(1分)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用符号表示,下同);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16.(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17.(2分)如表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碳酸氢钠与胃酸(含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8.(3分)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相等”或“不相等”);
    (2)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方法为 ;
    (3)t2℃时,将100g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入硝酸钾 g。
    19.(2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有8.8g丙烷(C3H8)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17.6gCO2、14.4gH2O和一定量的CO,则丙烷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比)。
    20.(3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B属于碱,C属于盐,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A→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
    (1)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2)若将盐酸滴入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22.(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简述使B装置反应停止的原理 。
    23.(3分)金属用途广泛,金属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如图中将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某同学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并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3分)为了除去粗食盐中所含有的CaCl2、MgSO4杂质,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粗食盐溶于水;
    ②加入过量的X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④过滤;
    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⑥蒸发、结晶。
    (1)请确定X的化学式 。
    (2)写出加入Na2CO3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3)步骤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其作用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
    B.氢离子
    C.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3)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氢氧化钠,同时得到氯气(Cl2)和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被称为“工业的骨骼”。实验室可利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反应。
    ①写出B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虚线框内选择D装置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装置的连接顺序是:c接 , 接d;
    ③请设计实验证明C装置烧杯中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5)工业废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某造纸厂欲排放100t含NaOH的废水,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用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来处理该废水至中性,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下列古代发明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骨刻字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D.陶瓷烧制
    【答案】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甲骨刻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火药爆炸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D、烧制陶瓷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1分)我省很多地方种植有山楂树,山楂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答案】B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山楂中富含维生素,山楂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1分)“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答案】C
    【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进行解答;
    B、根据新能源无污染进行解答;
    C、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
    D、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解答】解: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既节约资源,可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A做法正确;
    B、新能源无污染,所以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故B做法正确;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可造成水体污染,故C做法错误;
    D、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做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1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硫粉B.铁丝C.镁条D.木炭
    【答案】C
    【分析】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故选项不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故选项不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为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无色气体,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1分)构成下列物质的粒子与构成C60的粒子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氮气、氦气B.氨气、干冰
    C.铁、金刚石D.氯化钠、硫酸铜
    【答案】B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了解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倾倒液体
    C.稀释浓硫酸D.蒸发盐水
    【答案】C
    【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量筒口与试剂瓶口要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如果水注入浓硫酸,易使水沸腾而引起浓硫酸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1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水和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C.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后变成纯水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答案】A
    【分析】A、根据硬水的定义分析;
    B、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分析;
    C、根据净水的方法分析;
    D、根据微粒的观点分析。
    【解答】解:A、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故A说法正确;
    B、冰是固态的水,冰块和水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说法错误;
    C、天然气经过沉淀、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纯水,故C说法错误;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
    8.(1分)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之一是“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B.KNO3
    C.K2SO4D.Ca(H2PO4)2
    【答案】B
    【分析】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O(NH2)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
    B、KNO3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正确;
    C、K2SO4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D、Ca(H2PO4)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1分)将生产中产生的CO2转化为甲醇可减少CO2的排放。如图是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甲醇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4:16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质量比为3:22
    【答案】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再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和方程式的意义、催化剂的定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A、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2)=3:8,所以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A说法不正确;
    B、由甲醇的化学式CH3OH可知,甲醇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4:1,故B说法不正确;
    C、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故C说法不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质量比为(2×3):44=3:22,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1分)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碱:烧碱、纯碱、消石灰
    B.合成材料:合金、塑料、合成纤维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钾、铁、碘
    D.氧化物:氧化铜、过氧化氢、二氧化硫
    【答案】D
    【分析】A.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B.根据合成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人体必需的元素种类来分析。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说法错误;
    B.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C.钾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说法错误;
    D.氧化铜、过氧化氢、二氧化硫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分)下列鉴别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
    B.CO2与O2:燃着的木条
    C.棉线与羊毛线:点燃后闻气味
    D.KNO3和NH4NO3:加熟石灰
    【答案】A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稀硫酸和稀盐酸均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B.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而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燃烧,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C.棉线的主要成分是棉纤维,燃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D.硝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而硝酸铵能与熟石灰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2.(1分)某金属混合物由Mg、Al、Zn、C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6.5g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到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
    A.MgB.AlC.ZnD.Cu
    【答案】C
    【分析】根据一定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一定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生成0.2g氢气需要消耗金属镁的质量是m,m×=0.2g,则m=2.4g。同理,生成0.2g氢气消耗的Al、Zn的质量分别是1.8g、6.5g。铜与稀盐酸不反应。
    由于金属混合物样品由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由于6.5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与镁、铝混合,生成氢气的质量会大于0.2g;与铜混合,生成氢气的质量会小于0.2g,则此合金中一定不含的金属是锌;该可能由Mg、Al中的一种和铜组成。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一定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金属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1分)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薄膜:4Al+3O2═2Al2O3
    C.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H2CO3
    D.盐酸除去铁锈:Fe2O3+HCl═FeCl2+H2O
    【答案】B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故选项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4.(1分)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分析】稀释碱性溶液,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解: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程中固体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3分)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N (用符号表示,下同);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Ca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C 。
    【答案】N;Ca;C。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空气中有约78%体积的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元素符号为:N;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元素符号为:Ca;先发现的上亿种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有机物,有机物都含碳,所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元素符号为:C。
    故答案为:N;Ca;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需要学生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16.(3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3 周期。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表示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硅原子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
    故答案为:28.09;;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2分)如表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碳酸氢钠与胃酸(含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 减少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NaHCO3+HCl=NaCl+H2O+CO2↑;减少。
    【分析】根据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结合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84 36.5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73
    42 36.5
    则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消耗的碳酸镁的质量少,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减少。
    故答案为:
    NaHCO3+HCl=NaCl+H2O+CO2↑;减少。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反应反应的质量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3分)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2)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方法为 降温结晶 ;
    (3)t2℃时,将100g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入硝酸钾 5 g。
    【答案】(1)相等;
    (2)降温结晶;
    (3)5。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解答】解:(1)t℃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方法为降温结晶。
    (3)6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110g,100g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100g×50%=50g,溶剂质量是100g﹣50g=50g,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质量是55g,将100g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55g﹣50g=5g。
    故答案为:(1)相等;
    (2)降温结晶;
    (3)5。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9.(2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现有8.8g丙烷(C3H8)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17.6gCO2、14.4gH2O和一定量的CO,则丙烷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2:9 (填最简比)。
    【答案】CH4+2O2CO2+2H2O;2:9。
    【分析】根据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现有8.8g丙烷(C3H8)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17.6gCO2、14.4gH2O和一定量的CO,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8.8g丙烷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7.2g;17.6gCO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100%=4.8g,则一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7.2g﹣4.8g=2.4g,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4g÷(×100%)=5.6g。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7.6g+14.4g+5.6g﹣8.8g=28.8g,丙烷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9。
    故答案为:
    CH4+2O2CO2+2H2O;2:9。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3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B属于碱,C属于盐,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改良酸性土壤 ;A→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
    (2)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答案】(1)改良酸性土壤;化合反应;
    (2)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所以A是氧化钙,B属于碱,氧化钙会转化成B,所以B是氢氧化钙,C属于盐,氧化钙、氢氧化钙都会转化成C,所以C是氯化钙,氯化钙和D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所以A是氧化钙,B属于碱,氧化钙会转化成B,所以B是氢氧化钙,C属于盐,氧化钙、氢氧化钙都会转化成C,所以C是氯化钙,氯化钙和D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改良酸性土壤;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2)D→C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1)改良酸性土壤;化合反应;
    (2)CaCO3+2HCl=CaCl2+H2O+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
    (1)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
    (2)若将盐酸滴入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由红色变成无色 。
    【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由红色变成无色。
    【分析】(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显酸性溶液和显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解答】解:(1)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故答案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若将盐酸滴入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红色变成无色。
    故答案为:由红色变成无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简述使B装置反应停止的原理 当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时,产生的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到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分离,反应即停止 。
    【答案】(1)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2)当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时,产生的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到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分离,反应即停止。
    【分析】(1)根据气体的发生装置确定反应的原理;
    (2)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解:(1)A为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于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也可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由图示可知,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是:关闭活塞,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内,固液分开。
    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2)当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时,产生的气体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到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分离,反应即停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制取的原理和装置,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3分)金属用途广泛,金属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如图中将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大小
    (2)某同学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并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2AgNO3=Zn(NO3)2+2Ag 。
    【答案】(1)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大小。
    (2)银、铜或银、铜、锌;Zn+2AgNO3=Zn(NO3)2+2Ag。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反应。
    【解答】解:(1)如图中将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大小。
    故答案为: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大小。
    (2)某同学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溶质是硝酸锌,硝酸银和硝酸铜都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成分是银、铜或银、铜、锌;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2AgNO3=Zn(NO3)2+2Ag。
    故答案为:银、铜或银、铜、锌;Zn+2AgNO3=Zn(NO3)2+2Ag。
    【点评】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4.(3分)为了除去粗食盐中所含有的CaCl2、MgSO4杂质,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粗食盐溶于水;
    ②加入过量的X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④过滤;
    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⑥蒸发、结晶。
    (1)请确定X的化学式 Ba(OH)2 。
    (2)写出加入Na2CO3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写出一个即可)
    (3)步骤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其作用是什么? 除去氢氧化钠、碳酸钠
    【答案】(1)Ba(OH)2;
    (2)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3)除去氢氧化钠、碳酸钠。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X的目的是除去MgSO4,X的化学式为Ba(OH)2。
    (2)加入Na2CO3溶液,能与溶液中的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能与溶液中过量的Ba(OH)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
    (3)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Na2CO3和NaOH,步骤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其作用是除去氢氧化钠、碳酸钠。
    故答案为:
    (1)Ba(OH)2;
    (2)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3)除去氢氧化钠、碳酸钠。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虑除杂的顺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 B (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
    B.氢离子
    C.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盐酸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氯化钠、氯化氢 。
    (3)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氢氧化钠,同时得到氯气(Cl2)和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
    (4)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被称为“工业的骨骼”。实验室可利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反应。
    ①写出B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②虚线框内选择D装置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装置的连接顺序是:c接 b , a 接d;
    ③请设计实验证明C装置烧杯中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5)工业废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某造纸厂欲排放100t含NaOH的废水,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用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来处理该废水至中性,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B;
    (2)①盐酸;
    ②氯化钠和氯化氢;
    (3)2NaCl+2H2O2NaOH+H2↑+Cl2↑;
    (4)①Ca(OH)2+CO2═CaCO3↓+H2O;
    ②b;a;
    ③取C装置中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
    (5)19.6t。
    【分析】(1)根据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进行分析;
    (2)①根据pH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②根据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pH<7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原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5)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行计算。
    【解答】解:(1)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选:B。
    (2)①根据图示判断,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降低至小于7,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pH<7,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氢。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氢氧化钠,同时得到氯气和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4)①B装置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②选择D装置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要求剩余气体不能从D装置中导出,所以连接的次序为c接b,a接d;
    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先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方案为:取C装置中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
    (5)设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100t×1.6% 10%×x
    x=19.6t
    答: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为19.6t。
    故答案为:(1)B;
    (2)①盐酸;
    ②氯化钠和氯化氢;
    (3)2NaCl+2H2O2NaOH+H2↑+Cl2↑;
    (4)①Ca(OH)2+CO2═CaCO3↓+H2O;
    ②b;a;
    ③取C装置中溶液,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溶质只有Na2CO3;
    (5)19.6t。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主要成分:碳酸氢钠、淀粉
    每片含量:200mg碳酸氢钠
    适应证:用于缓解胃病
    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慎用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淀粉
    每片含量:200mg碳酸氢钠
    适应证:用于缓解胃病
    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慎用

    相关试卷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共1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