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原卷版)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原卷版)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原卷版)第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州阿图什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4页。要求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作答选择题时,请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字母,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前,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认真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学校。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人类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卷发与黑发B. 双眼皮与蓝眼C. 有耳垂与毛耳D. 能卷舌与不能卷舌
    【答案】D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人类的卷发与黑发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人类的双眼皮与蓝眼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人类的有耳垂与毛耳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人类的能卷舌与不能卷舌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一词,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
    A. 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 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 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D. 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答案】C
    【解析】
    【分析】豌豆花是两性花,在未开放时,它的花粉会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从而完成受粉。这种传粉方式叫作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详解】ABCD、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在花蕊期,即未成熟时去掉雄蕊。豌豆异花授粉的过程。首先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属于其研究过程中“演绎”的是( )
    A.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表型比为1:1
    D. 测交结果:87株高茎,79株矮茎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这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假说内容,B错误;
    C、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相当于测交,预期结果为:高茎:矮茎接近于1:1,这属于“演绎”,C正确;
    D、测交结果:87株高茎,83株矮茎,这是实验验证,D错误。
    故选C。
    4.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种类比
    ②F2基因型之比
    ③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F2表型之比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为:纯种高秆豌豆×纯种矮秆豌豆→F1代均表现为高秆→F2有高秆,也有矮秆,且高秆∶矮秆=3∶1。为了验证假说正确与否,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即F1代×隐性个体杂交→子代高秆∶矮秆=1∶1,这证明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为1∶1。
    【详解】①F1(Aa)产生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种类比为A∶a=1∶1,①正确;
    ②F1(Aa)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之比为AA∶Aa∶aa=1∶2∶1,②错误;
    ③杂种Aa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1∶1,符合题意,③正确;
    ④杂种Aa自交后代的表现型高茎∶矮茎=3∶1,④错误。
    故选C。
    5.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 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
    6. 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根据以下杂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红花为显性性状
    B. 红花①的基因型为Rr
    C. 红花③与红花④的基因型不同
    D. 白花②的基因型为Rr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BD、分析表格,实验一中,红花①×白花②→后代均为红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则①的基因型为RR,②的基因型为rr,A正确,BD错误;
    C、实验二中,红花③×红花④→后代性状分离为3:1,说明红花③与红花④的基因型相同,都是Rr,C错误。
    故选A。
    7. 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判断其是否是纯合子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性状表现
    B. 让其做母本,与矮茎豌豆植株杂交,观察后代性状表现
    C. 让其做父本,与矮茎豌豆植株杂交,观察后代性状表现
    D. 让其与纯合高茎豌豆植株杂交,观察后代性状表现
    【答案】A
    【解析】
    【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A、高茎豌豆自交后若出现性状分离,则可判断高茎为杂合子,若稳定遗传,则高茎为纯合子,即高茎豌豆自交即可判断是否为纯合子,A正确;
    B、让高茎豌豆做母本,与矮茎豌豆植株杂交,观察后代性状表现可以判断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但该方法不是最简便的方法,B错误;
    C、让高茎豌豆做父本,与矮茎豌豆植株杂交,观察后代性状表现可以判断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但该方法不是最简便的方法,C错误;
    D、让该高茎豌豆与纯合高茎豌豆植株杂交,后代均为高茎,该性状表现与待测高茎豌豆是纯合子或杂合子无关,因而不能通过观察后代性状表现达到目的,D错误。
    故选A。
    8.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②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方法; ③运用统计学方法; ④实验工具较先进; ⑤科学设计实验程序、运用假说—演绎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⑤B. 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优点是:①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详解】①豌豆有诸多的优点,选用豌豆(自然状态下是纯种)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原因之一,①正确;
    ②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研究方法是其成功的原因,②正确;
    ③运用统计学方法,实验结果更可靠,是其成功的原因,③正确;
    ④实验工具并不先进,④错误;
    ⑤科学设计实验程序,运用假说-演绎法(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是其成功的原因,⑤正确。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9. 牵牛花的开红花(A)对开白花(a)为显性,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牵牛花植株M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型之比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是3∶3∶1∶1,那么M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 )
    A. Aabb 红花窄叶B. AAbb 红花窄叶
    C. AaBb 红花宽叶D. aaBb 白花宽叶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杂交结果,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是3∶3∶1∶1,可知两对性状分离比分别是红花∶白花=3∶1,宽叶∶窄叶=1∶1,分别是自交和测交实验的结果,因此可判断亲本基因型。
    【详解】根据题意,某牵牛花植株M与另一红花宽叶牵牛花植株AaBb杂交,其后代中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是3∶3∶1∶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花=3∶1,宽叶∶窄叶=1∶1,说明前者是自交Aa×Aa,后者是杂合子测交Bb×bb,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植株M基因型为Aabb,表型为红花窄叶。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
    A.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 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 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B. 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C.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受精作用;成熟的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有丝分裂形成多细胞个体。所以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 下列属于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
    B.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同源染色体分离
    D. 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详解】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与后期,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A、C、D都是减数分裂的特征。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都会出现,B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可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的是( )
    A. 洋葱根尖分生区B. 马蛔虫受精卵
    C. 百合花药D. 人皮肤生发层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数量。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象,一般选择雄性个体。
    【详解】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减数分裂,A错误;
    B、马蛔虫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减数分裂,B错误;
    C、由要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一般选择雄性个体的精巢或植物的花药,百合花药是理想的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C正确;
    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但不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故选C。
    14. 下图所示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花粉母细胞(2n=12)减数分裂的部分分裂图像。图中各细胞图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丁→甲→丙→乙B. 丁→丙→甲→乙
    C. 甲→丁→丙→乙D. 甲→丙→丁→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甲图中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中染色体彼此分离,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将要形成4个子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中两个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裂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图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图示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甲→丁→丙→乙,C正确。
    故选C。
    15. 若图所示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配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A. aXB、AY、AYB. AXB、aY、aYC. AXB、aY、AYD. AY、aXB、aXB
    【答案】A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可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
    【详解】由图可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XBY,根据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形成的配子之一基因型为aXB,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基因所在染色体和XB染色体组合到了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Y染色体组合到了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可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故与基因型为aXB的配子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XB、AY、AY,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 图①∽④表示人类精子产生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
    B. 图①中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 图③所示行为发生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发生图④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①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染色体片段,导致交叉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染色体的着丝粒和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③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④发生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据图分析,图①为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染色体片段,导致交叉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染色体的着丝粒和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③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④发生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图中各行为出现的先后顺序应为①③②④,A正确;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常发生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对应图③所示的行为变化,C正确;
    D、图④有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
    故选D。
    17. 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A. n
    B. 2n
    C. 3n
    D. 4n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ab表示减数分裂间期,bc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不变,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答案B。
    18. 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C. 摩尔根所做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WY
    D. 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只有XWXW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果蝇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
    C、根据图形分析可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摩尔根所做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wY,C正确;
    D、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WXW和XWXw,D错误.
    故选D.
    19. 下列某一真核生物的物质从结构层次看,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 )
    A. 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B. 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C. 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D. 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还有少量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生物都含有基因。
    【详解】ABCD、真核生物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所以真核生物的物质从结构层次看,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A错误;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适宜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观察;如果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会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B错误;
    C、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21. 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对本实验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 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型菌落出现
    C. 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 本实验结果表明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详解】A、本实验通过加蛋白酶和DNA酶解去相应的物质,将DNA、蛋白质分开,用单一成分进行研究,A正确;
    B、甲组是混合培养,乙组是去除蛋白质后再混合培养,均能发生转化,但转化率低,故甲、乙组培养基中既有S型菌落出现,也有未转化的R型菌落,B错误;
    C、乙组实验中加蛋白酶处理后,培养皿中有S型菌落,则说明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C正确;
    D、丙组实验中加入DNA酶后,没有S型菌落,说明DNA的结构被破坏了,若是结构完整,则有S型菌落,进一步对照说明DNA 使R型菌发生转化,D正确。
    故选B。
    22. 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毒株,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中,实验过程与结果不对应的是( )
    A. 实验①B. 实验②C. 实验③D. 实验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重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后,病斑由重组病毒的RNA决定,烟草中的病毒也是由重组病毒的RNA控制合成。
    【详解】A、实验①a型TMV→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a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a型,A正确;
    B、实验②b型TMV→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b型,B正确;
    C、实验③组合病毒的RNA来自b型TMV的RNA,由于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b型,C错误;
    D、实验④组合病毒的RNA来a型TMV的RNA,由于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病斑类型是a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是a型,D正确。
    故选C。
    【点睛】
    23. 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 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 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 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
    B、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
    C、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C正确;
    D、F2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共6份,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共2份,因此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F2高秆基因型为A_B_共9份,纯合子为AABB共1份,因此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误。
    故选D。
    24. 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下列有关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科学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详解】A、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
    B、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自变量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B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分别带有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故选B。
    25. 对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 乙图中的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C. 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 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丁图中果蝇能产生AXW、aXW、AY、aY四种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A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
    C图中第二代中患病男女婚配,他们的女儿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图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甲图生物自交产生Aadd的概率为1/2×1/4=1/8,A错误;
    B、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而图示为有丝分裂的图像,没有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
    D、由D图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XWY,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D图中果蝇能产生AXW、aXW、AY、aY四种配子,D正确。
    故选D。
    【点睛】
    二.简答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 下列是有关于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
    (1)由甲图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填“雌”或者“雄”)性,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细胞③中含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条。
    (2)如果图乙中①→②过程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则乙图中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选填“DNA”、“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甲图中细胞①产生的子细胞内的a、b、c数量分别为____。
    (3)丙图曲线C~D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在甲图①、②、③细胞中,与丙图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____。
    (4)若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____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____个四分体。
    【答案】(1) ①. 雌 ②. 初级卵母细胞 ③. 0 ④. 4
    (2) ①. 染色体 ②. 姐妹染色单体 ③. DNA ④. 4、0、4
    (3) ①.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②. ①和②
    (4) ①. 16 ②. 4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细胞①中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其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说明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③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乙中①表现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该细胞可能对应的是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其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图丙中AB表示间期,此时发生的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C段对应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CD段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E对应的是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小问1详解】
    图甲中细胞②的细胞质不均匀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雌性,在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说明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称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③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说明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据此可知该动物体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小问2详解】
    图丙中AB段表示间期DNA复制,DNA复制后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单体在复制后由0增加为8,因此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核DNA,所以如果图乙中①→②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图甲中细胞①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其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①中共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4条DNA,故其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分别为4、0、4。
    【小问3详解】
    图丙中C~D段发生的数量变化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引起的,导致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2变为1。丙图B~C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即一个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见,甲图①、②细胞处于该时段。
    【小问4详解】
    由于卵细胞是配子,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若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则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8条,当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多有16条染色体;由于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则存在4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4个四分体。
    27. 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1)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DNA的结构示意图。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图中④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NA的外侧由____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DNA的内侧为碱基对,碱基对通过⑨____(填名称)连接。
    (2)图2为DNA复制示意图。酶1为____,其作用是____。酶2为____,作用于图1中的____(填图中序号)。子链延伸的方向是____(选填“5´→3´”或“3´→5´”)。
    (3)若图1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溶液中复制1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
    【答案】(1) ①. 脱氧核苷酸 ②. 不能 ③. 脱氧核糖和磷酸(或磷酸和脱氧核糖) ④. 氢键
    (2) ①. 解旋酶 ②. 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 ③. DNA聚合酶 ④. ⑩ ⑤. 5´→3´
    (3)100
    【解析】
    【分析】分析图1: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⑤⑥⑦⑧为含氮碱基,依次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⑨为氢键,10为磷酸二酯键。
    【小问1详解】
    图1为DNA的结构示意图。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图中④不能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NA的外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DNA的内侧为碱基对,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
    【小问2详解】
    图2为DNA复制示意图。酶1为解旋酶,其作用是破坏假戏键,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酶2为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脱氧核苷酸链,在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健,即DNA聚合酶
    作用于图1中的⑩;子链延伸的方向是5´→3´;
    【小问3详解】
    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溶液中复制1次,得到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含有一条31P脱氧核苷酸链,一条32P脱氧核苷酸链,相当于增加100个脱氧核苷酸,所以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100×1=100。
    28. 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过程中,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子代出现四种性状表现类型,对每对性状分别作出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定律,子叶的颜色和种子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定律。
    (2)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绿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
    (3)子代中属于双隐性性状的是____,该性状的个体是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4)杂交后代中共有____种基因型,其中表型为黄色皱粒豌豆占后代的比例为____。
    (5)若将后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答案】(1) ①. 分离(定律) ②. 自由组合(定律)
    (2) ①. YyRr ②. yyRr
    (3) ①. 绿色皱粒 ②. 纯合子
    (4) ①. 6 ②. 1/8
    (5)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根据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可知,子代中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推知亲本的两对基因为Yy×yy,Rr×Rr,故亲本的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绿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性状发生了自由组合,性状分离比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3:1)(1:1),因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1详解】
    图中子代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分离定律。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性状发生了自由组合,性状分离比是黄色圆粒3: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3:1:3=(3:1)(1:1),因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根据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可知,子代中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推知亲本的两对基因为Yy×yy,Rr×Rr,故亲本的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绿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
    【小问3详解】
    黄色、圆粒为显性性状,绿色、皱粒为隐性性状,子代中属于双隐性性状的是绿色皱粒,绿色皱粒的个体是纯合子。
    【小问4详解】
    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杂交后代中共有2×3=6种基因型,其中表型为黄色皱粒豌豆(Y_rr)占后代的比例为1/2×1/4=1/8。
    【小问5详解】
    亲本基因型是YyRr和yyRr,因此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如果将F1中的全部黄色圆粒豌豆(1/3YyRR、2/3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黄色圆粒豌豆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R:Yr:yR:yr=2:1:2:1,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2:1:2:1,即数量比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29. 现有甲、乙两个家族,每个家庭只发现一种遗传病(两家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现已知甲家族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的红绿色盲,用字母B、b表示:乙家族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的白化病,用字母A、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家族Ⅲ3的致病基因来自本家族第Ⅰ代的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Ⅱ3的基因型为____。Ⅱ1和Ⅱ2再生一个儿子是红绿色盲的概率为____。
    (2)乙家族的白化病属于____(显性或隐性)遗传病。这种病在遗传过程中遵循____定律。Ⅲ4的基因型为____,是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
    (3)如果甲家族Ⅲ4与乙家族Ⅲ4结婚,生出患病子女的概率是____。
    【答案】(1) ①. 1 ②. XBXb(或AAXBXb) ③. 1(100%)
    (2) ①. 隐性 ②. 基因分离 ③. AA或Aa ④. 2/3
    (3)1/8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用字母B、b表示;乙家族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白化病,用字母A、a表示。且两家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根据两种病的特点分析家庭成员的基因型,进行必要的计算。
    【小问1详解】
    已知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根据伴性遗传的交叉遗传特点,则III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其母亲II3,其表现正常,且不携带白化病基因,故基因型为AAXBXb(XBXb),I2正常,其基因型为AAXBY,因此II3携带的色盲基因来自于第I代的1号个体,所以甲家族III3的致病基因来自本家族第I代的1;图中II1是色盲女性,其基因型为XbXb,II2正常,基因型为XBY,则再生一个儿子,其基因型为XbY,一定患色盲,即再生一个儿子得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00%。
    【小问2详解】
    已知乙家族的遗传病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的白化病,根据乙图中II3和II4正常,后代有患者,故乙家族的白化病属于是隐性遗传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III3是患者,其基因型为aa,所以其父母都是携带者Aa,则III4的基因型为AA或Aa,两者比例为1:2,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小问3详解】
    两家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甲图中III3患病,其基因型为XbY,II3和II4的基因型为XBXb,XBY,因此甲家族III4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乙家族III4基因型为1/3AAXBY或2/3AaXBY,他们生一个患病子女的概率是1/2×1/4=1/8。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红花①×白花②
    全为红花

    红花③×红花④
    红花与白花数量比约为3:1
    实验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病斑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b型TMV→感染植物
    b型
    b型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b型
    a型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a型
    a型
    选项
    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
    A
    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果蝇杂交实验
    假说-演绎法
    B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自变量控制的“加法原理”
    C
    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和克里克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模型建构法

    相关试卷

    北京宏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宏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北京宏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北京宏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梅州市宪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宪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梅州市宪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广东省梅州市宪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