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一 古代文明的产生和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训练(讲义+试题)(含解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世界史)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2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训练【宋-清朝前期】(解析版)--202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二 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训练(讲义+试题)(含解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世界史)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三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训练(讲义+试题)(含解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世界史)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四 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训练(讲义+试题)(含解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攻破重难点(世界史)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训练(教师卷)(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
展开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2023·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商业活动的衰退
3.(2021·湖南卷·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 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 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 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4.(2022·重庆卷,6)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 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 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5.(2021·全国乙卷,25)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6.(2021·山东卷·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7.(2023·全国乙卷·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 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 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 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 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8.(2023·全国甲卷·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兼并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口自然增长 D. 移民流入数量
9.(2022·广东卷·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10.(2022·山东卷·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B. 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 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 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11.(2022·重庆卷,6)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 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 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12.(2021·浙江1月卷)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
A. 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 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 “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 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13.(2021·山东卷)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14.(2021·浙江1月卷)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2021·浙江6月卷)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16.(2021·河北卷·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
A. 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 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 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17.(2022·湖南卷·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
A. 体现以农为本 B. 服务于汉初战事 C. 意在藏富于民 D. 解决了财政危机
18.(2023·广东卷·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 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 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 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19.(2022·湖北卷,3)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20.(2022·全国乙卷,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1.(2023·全国甲卷·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 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 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 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 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22.(2024·临沂模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假如某天你穿越到材料所反映的时空,就你所看或所听的历史信息,任选一例,并加以简要阐释。(要求:信息选取需符合时代特征与场景设定,阐释完整,逻辑清晰。)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唐代、北宋三个时期南方、北方人口变化情况表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材料一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哪一经济现象并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专题02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训练【宋-清朝前期】(解析版)--202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02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训练【宋-清朝前期】(解析版)--202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训练,文件包含专题02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宋-清朝前期原卷版docx、专题02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宋-清朝前期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题:经济与社会生活(上海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题:经济与社会生活(上海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经济与社会生活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经济与社会生活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训练):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训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西晋鲁褒在《钱神论》中写到, 中国茶文化成“学”,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