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0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02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2024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材料题,默写题,单选题,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与欣赏,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材料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rú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xīn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点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①相rú_________以沫②温xīn_________③点缀_________
    2.“你”是指《简·爱》中的哪个人物?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3.惺园退士评论《儒林外史》说:“它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魑魅魍魉,毕现尺幅;而复以数贤人砥柱中流,振兴世教。”在整部小说中王冕作为贤人的代表,他的“贤”体现在何处,结合具体情节说一说。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下宋江看视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A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A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的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的哪些思想性格?
    二、默写题
    5.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③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____________,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⑤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____________》)
    ⑥遇到困境要看到希望,此时我们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来自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敢于攀登人生高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选题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___________。
    ①又如“修己而不贵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这样的格言,都包含了克己、忍耐、收敛的意思。
    ②这些都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漫长岁月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特有的一套哲学思想。
    ③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
    ④在这方面,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包含了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
    A.②④①③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②①④③
    7.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常用字、号等命名著作,如《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笺》分别用了字、号来命名。
    B.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如“江阴”位于长江的南面,曾是一座驰马冲杀的军事要塞。
    C.《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D.散文诗《海燕》作者是高尔基,苏联作家,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四、综合性学习
    班级拟举行“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8.语文老师准备带大家编写一本名为“似水流年”的班史纪念册,请你参照“班级影像”板块,为“似水流年”班史纪念册补充三个编写板块。
    ①班级影像②_____③_____
    9.下面两幅图,你准备选用哪一幅做班史纪念册的封面?请说明理由。
    (甲)(乙)
    五、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②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选自《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编著,中华书局2018年6月版)
    【乙】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③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尽,特故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言情能尽者,非尽言之为尽也。尽言之则一览无遗,惟含蓄不尽,故反言之,乃足使人思。盖人情本曲,思心至不能自已之处,徘徊度量,常作万万不然之想。今若决绝,一言则已矣,不必再思矣。故彼弃之矣,必曰亮④不弃也;见无期矣,必曰终相见也。有此不自决绝之念,所以有思,所以不能已于言也。
    (选自《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版)
    【注释】①驾言迈:驶向远方。言,语气助词。迈,远行。②奄忽:倏忽,忽然。③慊慊(qiè qiè):内心不满足的样子。④亮:同“谅”。诚信,忠诚。
    10.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悠悠/涉/长道B.人情/莫不/思得志
    C.则人人/本自有/诗也D.即/能言/而言不尽
    11.下列各组加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四顾何茫茫顾野有麦场(《狼》)
    B.则此愁难已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C.徘徊度量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D.今若决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13.试结合“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这句话,谈谈你对《回车驾言迈》中画线诗句的理解。
    14.“惟含蓄不尽,故反言之,乃足使人思。”如“见无期矣,必曰终相见也”便是“反言之”的典型例证。请简析下面的诗句如何通过“反言之”来表达含蓄的情思。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各题。
    走进乌龙潭
    【公园概况】
    在南京城西,群山之中镶嵌着一颗明珠,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乌龙潭。它是一座集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古典文化园林。
    乌龙潭公园位于清凉山东麓,占地约7万平方米,其中乌龙潭水面2.69万平方米。乌龙潭三国时为南京水系入江的一段通道,原名清水大塘、芙蓉池。相传晋时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涌不息。某年六月十九日,潭中出现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以后,每年乌龙准时出现,乌龙潭由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园内花木扶疏,亭阁错落,一派诗情画意。【A】这里植物资源丰富,花木品种达70余种,沿岸广种桃柳,潭内遍植莲花。【B】潭岸肥月亭、妙香阁、放生庵、锁龙桥、武侯祠等建筑,古朴典雅,布局和谐。
    相传当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在金秋之夜约友人魏源泛舟潭上赏月,陶公诗兴大发云:“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即和之曰:“有此妙处,何必西湖?”乌龙潭从此便有了“小西湖”之美誉。
    千百年来,乌龙潭先后汇集了颜真卿、曹雪芹、魏源、吴敬梓、袁枚等名师大家,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如《海国图志》《随园诗话》等扛鼎之作,滋润了诸如《红楼梦》《儒林外史》《桃花扇》等名篇巨著。
    乌龙潭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风姿绰约,令人神往,被誉为“西城之冠”。
    (根据相关材料改编)
    【重要景点】
    武侯祠:与诸葛亮有关之历史遗迹,有诸葛饮马处、驻马坡等,皆为诸葛亮出使东吴时所留。因仰诸葛之德,清代薛桑根于此建武侯祠,江宁知府赵公任在祠右立一石碑,上刻“诸葛武侯驻马处”。
    放生庵:唐代著名书法大家颜真卿曾任昇州(今南京)刺史,在乌龙潭建放生池,亲笔书写《天下放生池碑铭》。乌龙潭即以放生名世。此庵面积虽小,但寄托了后人对颜的缅怀之情。
    曹雪芹塑像:鉴于南京乌龙潭东首曾为曹家花园一角,为纪念曹雪芹,1985年,23位著名学者倡议在乌龙潭为曹塑像,并建纪念馆。塑像坐姿,身着长袍,手持文卷,气宇轩昂,饱含文豪神韵。
    魏源故居:魏源系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此处撰写的《海国图志》对近代影响久远。人们称他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之先驱。
    【网站调查】
    游客游览乌龙潭公园的原因调查表(目前共有282名游客参与本次调查)
    【他山之石】
    事件: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
    这一调查,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网友甲:游客喜欢登临埃菲尔铁塔,欣赏的是它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网友乙:埃菲尔铁塔的魅力在于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网友丙: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
    (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15.阅读【公园概况】第三段,说说画线句【A】【B】两句不能颠倒的原因。
    16.阅读【重要景点】,想一想四个景点有哪些共同点,写出你的发现。
    17.选出对乌龙潭公园解说准确的一项( )。
    A.乌龙潭公园位于清凉山东麓,占地约2.69万平方米。
    B.乌龙潭三国时名叫芙蓉池,晋代改名乌龙潭,后来不断更名,现在沿用晋代古名。
    C.乌龙潭从清代开始获得了“小西湖”的美称。
    D.乌龙潭公园就是因为有很多历史人文景观,被誉为“西城之冠”。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网站调查】表格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19.当前很多旅游城市,为吸引游客,获取经济收益,一方面拆掉了很多文化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建造仿古建筑。请写出你的看法,并运用【他山之石】的材料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家有斑鸠
    陈忠实
    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
    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尽管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授还是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儿,在人刚打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它们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甲]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辣的年月,已无法计算。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还是说我家的斑鸠。
    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在我家乡的鸟类中,斑鸠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儿。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仅由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再也看不到斑鸠了。
    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
    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抛撒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门出来。[乙]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心里一动,它们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们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
    我将等待。
    (选自《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
    20.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
    21.有同学对文中[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
    (1)[甲]处“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辣的年月”语句很长,没用标点停顿,强调了什么?
    (2)[乙]处的“探头探脑”好像有丑化斑鸠的感觉,去掉是不是更好些?
    22.本文题为“家有斑鸠”,二、三两段却没有写“斑鸠”。这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23.文章以“我将等待”结尾,“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
    六、写作题
    24.作文。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战吗?战啊!以最孤高的梦。
    《孤勇者》中的这两句歌词引起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最_______的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答案:①濡;②馨;③zhuì。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相濡以沫(xiāng rú yǐ mò):比喻同处患难中的人能够相互扶持,给予力量,甚至彼此维系生命。后常被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相依相偎、不离不弃的感情。温馨(wēn xīn):温暖,馨香,客气,体贴。点缀(diǎn zhuì):衬托,装饰;应景儿,凑数儿;指衬托、装饰的东西。
    2.答案:罗切斯特。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选段中的“你”是罗切斯特,“我”是简·爱。这是简·爱要离开罗切斯特时两人的一段对话。简·爱与桑菲尔德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相爱并准备结婚,在婚礼当天,梅森先生突然出现,指证罗切斯特早已结婚,而他的妻子就是被关在阁楼的疯女人。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他们两人都很痛苦,简·爱因此离开了罗切斯特,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3.答案:示例: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学问无不精通,当时很多人传说朝廷要征聘他做官,他连夜逃往会稽山。/知县亲自到王冕家约请,因当时的知县仗势欺人、酷虐百姓,王冕不屑与他相处,拒绝去拜见危素。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王冕是《儒林外史》中少数几个贤人的代表,他不慕名利,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令人敬佩,可举一个具体情节来作答。
    4.答案:武松。不爱钱财、不恋权贵、看破红尘。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熟读名著《水浒》,识记其相关故事情节,结合武松的人物形象即可解答此题。
    5.答案:①山河破碎风飘絮;②奉命于危难之间;③老夫聊发少年狂;④千嶂里;⑤年少万兜鍪;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飘絮、聊、嶂、兜鍪、复、凌。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通读各个句子可知,④句中的“在这方面”中的“这”指代前文的内容;然后举例说明我们的先辈留下了那些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从③句中的“比如”①句中的“又如”可知,先③后①;②句是总结,放在最后;故排序顺序为:④③①②;故选C。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稼轩长短句》是用号来命名,错误;故选A。
    8.答案:①班级纪事;②班级素描。
    解析:考查活动设计。围绕班史纪念册,参照示例“班级影像”四字表述方式,写出两个版块即可。
    9.答案:(示例1)我选图甲。画面上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向日葵是向往光明之花,给人带来美好希望,寓示我们积极向上,未来充满希望。(示例2)我选图乙。画面上是一条鼓满帆的航船,初中生活虽然临近结束,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的又一个起点,寓示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解析:考查图片理解和表达。两幅画各有特点,选取任何一幅都可,要根据图片内容讲明理由,理由可以和同学们的未来、理想、前程、人生态度等等相关。
    10.答案:C
    解析:C.句意:那么人人自己就有诗啊。故停顿应为:则/人人本自/有诗也。故选C。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看\看;B.停止\停止;C.推测,估计\推测,估计;D.断\独一无二的;故选D。
    12.答案:《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以来最好的诗文,是因为它能表达人们共同具有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成,成为。至,最好的。以,因为。言,说。
    13.答案:诗人眼前看到的都已经不是过去的事物,由此感慨时光飞逝,人生易老(年命如流);诗人又想到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盛不衰,在短促的人生中,自己的志向尚未实现(志不可得),应及早地建功立业。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画线句意为:眼前看到的都不是过去的事物,人怎么能够不迅速衰老?人生的盛衰各有不同的时间,只恨建立功名的机会来得太迟。这是诗人由眼前景物引发出对人生的联想和感慨,一路上,昔日来时的景物都不见了,当然这里的故物,不仅仅局限于物,也应指人,如亲朋古旧。“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是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时光飞逝,容颜易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任何事物的盛衰都有时定,不可能长盛不衰,自己此时还未“立身”,有所成就,所以应早早的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的抱负。
    14.答案:“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思妇以花寄情,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简要阐述前两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两句则“反言之”,(指出“反言”的诗句)感情发生转折:路途遥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远行人的手中。攀折的花会很快枯萎,就像她的青春年华会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对“反言”的诗句加以分析)诗人通过“反言之”,引发读者去体会思妇内心含蓄不尽的情思:她的思恋,她的苦楚,她的期盼和哀怨……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这两句诗意为: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一朵,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闺中妇人想折下花枝,送给远行的丈夫,但是相隔遥远,又怎么能送到他的手上,即使送到了,花枝也会枯萎。明为写花,实则写人,妇人苦等丈夫不归,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年复一年的等待中日渐流逝,就如同这枯萎的花枝一样。深刻的表达了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是经不住几番风雨的。这种“反言之”,比“直言”更能深刻的表现人物心理,对于丈夫的无比思恋,独居深闺的无限愁怨,对于丈夫归来的强烈期盼都自然流溢于字里行间。
    15.答案:[A]句对应第一句中的“园内花木扶疏”,[B]句对应第一句中“亭阁错落”(或这两句与第一句的顺序一一对应)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阅读【公园概况】第三段,[A]句提到了“这里植物资源丰富,花木品种达70余种,沿岸广种桃柳,潭内遍植莲花。”这与第三段开头中提到的“园内花木扶疏”相呼应,说明了公园内植被的丰富和美丽景观。[B]句描述了“潭岸肥月亭、妙香阁、放生庵、锁龙桥、武侯祠等建筑,古朴典雅,布局和谐。”这与第三段开头中的“亭阁错落”相呼应,强调了公园内古典建筑的风格和布局。即[A]句对应于第一句中的“园内花木扶疏”,而[B]句对应于第一句中的“亭阁错落”。这两句与第一句的顺序一一对应,因此不能颠倒。
    16.答案:(1)四个景点的历史都很悠久(或都是文化古迹);(2)都与古代文化名人有关;(3)都寄托着人们对历史文化(或历史名人)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由【重要景点】首段“武侯祠:与诸葛亮有关之历史遗迹”“清代薛桑根于此建武侯祠”,第二段“放生庵:唐代著名书法大家颜真卿曾任昇州(今南京)刺史,在乌龙潭建放生池”,第三段“曹雪芹塑像:鉴于南京乌龙潭东首曾为曹家花园一角,为纪念曹雪芹,1985年,23位著名学者倡议在乌龙潭为曹塑像”,第四段“魏源故居:魏源系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可知,每个景点都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文化古迹;诸葛亮、颜真卿、曹雪芹和魏源,都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说明这些景点都与古代文化名人有关;由【重要景点】首段“因仰诸葛之德”,第二段“寄托了后人对颜的缅怀之情”,第三段“为纪念曹雪芹”,第四段“人们称他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之先驱”可知,这些建筑或雕塑不仅是作为古迹而存在,还体现了后人对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人们通过建立纪念馆、塑像、保留遗迹等方式来缅怀这些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由【公园概况】第二段“乌龙潭公园位于清凉山东麓,占地约7万平方米,其中乌龙潭水面2.69万平方米”可知,应为乌龙潭水面2.69万平方米;B.由【公园概况】第二段“相传晋时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涌不息。某年六月十九日,潭中出现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以后,每年乌龙准时出现,乌龙潭由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可知,应为晋代改为乌龙潭,并一直沿用至今;D.由【公园概况】尾段“乌龙潭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风姿绰约,令人神往,被誉为‘西城之冠’”可知,选项“就是因为有很多历史人文景观”错误;故选C。
    18.答案:游客因为“人文历史”游览乌龙潭占的比例最高,超过一半;因为“园区环境”游览乌龙潭的人数比例位列第二;出于“他人推荐”或“其它原因”到乌龙潭游览的人数比例最少。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由“游客游览乌龙潭公园的原因调查表”中,项目“人文历史”占比最高为“53.90%”,由此可知,游客因为“人文历史”游览乌龙潭占的比例最高,超过一半;
    项目“园区环境”占比排名第二,为40.43%,据此可得:因为“园区环境”游览乌龙潭的人数比例位列第二;项目“他人推荐”“其他”占比最少,分别为3.55%、2.12%,据此可得:出于“他人推荐”或“其它原因”到乌龙潭游览的人数比例最少。
    19.答案: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理由:(1)乌龙潭公园和埃菲尔铁塔等古迹,价值不菲,可见文化古迹价值比仿古建筑更有价值;(2)文化古迹附着其上的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更有魅力,更能吸引游客;(3)保留文化古迹,可以反映出当地人民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极富文化品位。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拓展运用。首先,结合【公园概况】首段“它是一座集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古典文化园林”以及【他山之石】“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可知,乌龙潭公园和埃菲尔铁塔的例子表明,文化古迹本身具有极高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历史、艺术和文化上。因此,文化古迹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仿古建筑。其次,结合【公园概况】第四段“相传当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在金秋之夜约友人魏源泛舟潭上赏月”以及第五段“千百年来,乌龙潭先后汇集了颜真卿、曹雪芹、魏源、吴敬梓、袁枚等名师大家,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如《海国图志》《随园诗话》等扛鼎之作,滋润了诸如《红楼梦》《儒林外史》《桃花扇》等名篇巨著”,【他山之石】“埃菲尔铁塔的魅力在于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可知,文化古迹之所以吸引人,不仅仅因为它们的建筑艺术,还因为它们承载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和历史赋予了文化古迹独特的魅力,这是任何仿古建筑所无法复制的。最后,保留文化古迹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的体现。这种尊重和热爱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承诺,即我们将继续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态度和情感是无价的,它们为一个城市增添了文化品位和深度。因此,拆除文化古迹以建造仿古建筑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忽视了文化古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魅力,以及保留这些古迹所体现的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护和修复现有的文化古迹,同时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它们价值的认识,从而吸引更多游客,获取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收益。
    20.答案:(1)“我”认识并记住斑鸠(2)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3)“我”看到斑鸠很惊喜,斑鸠见人就飞走。
    解析:本题考查行文思路。(1)结合“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可概括:“我”认识并记住斑鸠。(2)结合“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再也看不到斑鸠了”可概括: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3)结合“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可概括:“我”看到斑鸠很惊喜,斑鸠见人就飞走。
    21.答案:(1)强调了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伤害鸟兽的手段数不胜数,突出了作者的愤慨之情。(2)不能去掉。“探头探脑”并没有丑化斑鸠,而是生动地表现了斑鸠的小心、机警,对人类怀有戒备之心。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甲]处句子罗列了人类多种伤害动物的多种的方法,没有标点的一气读完,可以充分感受到人类伤害动物方法之多,并且在语气上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愤慨之情。(2)[乙]处的“探头探脑”是贬义词,在这里是对斑鸠的情态描写,结合“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可知,这个词写出了斑鸠看到人类时的机警、小心,并非是丑化斑鸠,故不能去掉。
    22.答案:不多余。第二段讲述了“我”在波士顿城郊见到人鸟兽共存共荣的景象,第三段写了我们对鸟兽的伤害,造成了鸟兽对人类的警惕。这两段文字与前后文关系密切,既回应了“我”重见斑鸠时的惊喜,又对后文斑鸠难以跟“我”建立信任关系的原因做了交代;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重,行文具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1)概括二、三段内容。结合“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可知,第二段讲述了“我”在波士顿城郊见到人鸟兽共存共荣的景象,结合“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可知,第三段写了我们对鸟兽的伤害,造成了鸟兽对人类的警惕。从写作顺序上看,这两段文字属于插叙。(2)作用一。从第二、三段内容可知,作者一方面非常喜爱动物,渴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对人类伤害动物的行为非常气愤。结合“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可知,这两段文字回应了第一段“我”重见斑鸠时的惊喜,结合“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可知,这两段文字对后文斑鸠难以跟“我”建立信任关系的原因做了交代。(3)作用二。在正常的行文中,插入了两段六年前的往事,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重,行文具有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故这两段和前后文关系密切,不多余。
    23.答案:示例1:能等来。从文中看,“我”与斑鸠的关系已有了突破性进展,“我”觉得假以时日斑鸠会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现实生活中人们尊重自然保护鸟兽的意识已越来越强,经常见到人鸟兽和谐相处的情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斑鸠定能慢慢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示例2:不能等来。文中写过去人们对鸟类的伤害,让“斑鸠”一直对人类保持戒心;生活中还有不少人缺乏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伤害鸟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斑鸠要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还很困难。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要点:结合文章的内容,结合现实社会的环境氛围,做出判断,给出理由。示范:我认为能等来。在文章后半段,经过“我”的努力,“我”和斑鸠的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从原来的充满警戒,到现在的可以稍微靠近,虽然还是不够信任,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在尝试和努力,而且现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的增强,人们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相信通过努力,斑鸠能够逐渐的信任人类,实现更亲密的接触。
    24.答案:范文:
    最伟大的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伟大的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然而每个人的梦想都必须要以国家的强大为坚强后盾,因为每一个人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就是最伟大的梦——我们的中国梦。
    上个世纪火得一塌糊涂的美国梦,都是以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为依托的,而那正是美国经济最繁荣的一段时期。综合国力的同样,随着我们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我们现在完全有资本、有能力畅谈“我的梦,中国梦”。
    以前我们国家积贫积弱,饱受欺凌,那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梦想自己的祖国强大。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让祖国强大起来,让人民站立起来,这是我们上辈人执着追寻的梦,我们祖辈的中国梦!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上辈人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作为上辈人梦想的见证者,我们感到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把更大的梦想交给了我们。
    时至今日,我的梦就是要将这中国梦继承下去。我们的祖国现在强大了,人民富足了,我们没有理由做得比上一辈差。我的梦,也是中国梦,就是继承上一辈人的执着,让祖国更强大,人民更富有。同时,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更好的条件实现他们的梦,他们的中国梦。中国梦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继承上一辈人的中国梦,为下一代人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的梦,中国梦!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的执着!
    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响应时代的号召,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光荣的未来,前进!为实现我的梦而奋斗,早日圆我的中国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1.审题。“最________的梦”指追求某种梦想。“梦”显然不是指睡觉时做的梦,而应该指梦想、追求;“梦”激励我们要实现梦想,就要为梦想而奋斗。就个人层面而言,“梦”可以指成功,要为了成功,敢于拼搏。从国家层次来说,“梦”可以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我们要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无私奉献,无悔坚守,至诚报国。“梦”是一个过程,写作时,我们应以“追逐梦想”为文章的落脚点,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阐明为梦想付诸行动的重要。“梦”是文章的主要核心,因此,在我们的作文时,我们要围绕“梦”写一写自己有什么样的梦。补题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最难圆的梦”“最伟大的梦”“最卑微的梦”“最振奋人心的梦”等。2.立意。要围绕“梦”来写,这个梦是如何产生的,自己是如何为这个梦而努力的,在努力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收获等都可作为文章的立意点。可以写追逐个人梦想,可以谈对追梦的感悟,可写“追梦”的意义;也可以写要做什么样的追梦人,追什么样的梦;还可以如何追逐梦想等。注意围绕一个与“追逐梦想”有关的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3.构思。文体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写作时,我们要打开写作思路。这个梦可以是个人的小想法,小愿望,如对个人品德、生活、前途、命运等的构想;也可以是关于国家甚至世界的大构想、大想法,如针对和谐社会的构想、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期盼、对自然环境综合治理的渴望等。还可以将个人梦想与家国大梦想结合起来,例如,文题可拟“最伟大的强国梦”,开篇写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个“我的梦”组成的,我们火热的中国情,自强不息的蓝色中国梦;紧接着描述时代在召唤,青春在舞动;结尾抒发情感,发出倡议: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项目
    人数
    比例
    人文历史
    152
    53.90%
    园区环境
    114
    40.43%
    他人推荐
    10
    3.55%
    其他
    6
    2.12%
    时间
    有记事能力的时候
    (2)
    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
    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
    关系
    (1)
    “我”未见过斑鸠
    (3)
    “我”给斑鸠喂食,斑鸠敢到院里啄食
    相关试卷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六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4月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4月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4月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4月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八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七校联考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七校联考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名著阅读,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问题,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