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解放路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书写检测。(将下列语句正确、整洁、美观地抄写下来)
读了《陶罐和铁罐》与《北风和太阳》,我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书写时要注意“罐”“陶”“尺”“寸”“与”等易错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字要写在格子的中间,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第二部分 积累运用
2. 看拼音,写词语。
xiū jiàn jù jí jiā à shì jiè nuò ruò
( ) ( ) ( ) ( ) ( )
zī shì zhì huì shè jì xīn shǎnɡ fǎnɡ fú
( ) ( ) ( ) ( ) ( )
【答案】 ①. 修建 ②. 聚集 ③. 骄傲 ④. 世界 ⑤. 懦弱 ⑥. 姿势 ⑦. 智慧 ⑧. 设计 ⑨. 欣赏 ⑩. 仿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建、聚、懦、慧”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选择(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匀称(chèng) 尽管(jìn)B. 旗杆(gān) 捧着(pěng)
C. 努力(nǔ) 投掷(zhì)D. 大概(gài) 干燥(z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匀称(chèng)——chèn,尽管(jìn)——jǐn。
故选A。
4.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吹拂 花瓣 相题并论B. 历史 莲篷 无精打采
C. 冲击 废品 阿拉柏D. 倒映 破裂 阅览室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相题并论——相提并论;
B.莲篷——莲蓬;
C.阿拉柏——阿拉伯。
故选D。
5. 下列词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 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B. 迟日江山丽(春日)
C. 因释其耒而守株(解释,说明)D. 独怜幽草涧边生(唯独喜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C.“因释其耒而守株”出自于《守株待兔》,意为农民在兔子自己撞死在木桩上后,放下他耕种的农具天天守在树桩旁边。释:放下。
故选C。
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
B. “迟日江山丽”描写的是春天的美景,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绝句》。
C. 东汉的毕昇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D. “雅人四好”是梅兰竹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以及古诗的积累。
B.“迟日江山丽”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诗句描写的是春天的美景。
C.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D.“雅人四好”是琴、棋、书、画。
故选A。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B.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的歌曲。
C. 小狗的鼻子真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D. 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荡漾:水波微动的样子,形容起伏不定。符合句中形容水面的圆晕。运用恰当;
B.轻巧:轻便灵巧,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句中“轻巧的歌曲”搭配不当,应改为“轻快的歌曲”。
C.灵敏:敏捷灵活,反应迅速。符合句中小狗的反应。运用恰当;
D.嫩蓝:浅浅的蓝色。符合句中形容的春天,春天的天空就是淡淡的蓝色。运用恰当;
故选B。
8. 下列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俗和诗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节 贴春联、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清明节 扫墓、踏青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 中秋节 吃月饼、赏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 重阳节 登高、插茱萸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古诗句的积累。
B.选项中与“清明节”相关的诗句不正确。“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的是重阳节,与“清明节”相关的诗句应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故选B。
9.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子》是按照“外形——飞行——休息”的顺序来写的。
B.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C. 在《赵州桥》一文中,作者为了说明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的特点,采用了列数字、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D.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绝句,运用工笔手法描摹燕子与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A.课文《燕子》一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观察顺序写的,作者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表达了作者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情。题干表述错误。
故选A。
10. 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啊,太阳升起来了!
②放眼向东望去,茫茫的天际弥漫着一层轻飘飘的白雾。
③白雾远处,挂着一片淡淡、桃红色的云霞。
④忽然,桃红色云霞的正中,出现了一个红得可爱的圆球。
⑤此时,它还收敛着自己的光芒,所以我可以直视它。
⑥不一会儿,太阳放射出灼目的亮光,给祖国大地披上了一件美丽的金装。
A. ④①②③⑥⑤B. ②③④①⑤⑥C. ④①②③⑤⑥D. ①⑤⑥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这几句话写了日出的过程,一开始只是白雾,②为第一句;根据关键词,“白雾”中出现“云霞”,③为第二句;根据关键词,“云霞”中出现“圆球”,④为第三句;出现“圆球”,意味着太阳升起,①为第四句;由“收敛”和“放射”可知太阳的光芒由弱到强,因此⑤在前,⑥在后。故顺序为:②③④①⑤⑥,选B。
1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_____________,一对____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__________可爱的小燕子。——《燕子》
(2)大自然是个了不起的画家,他挥笔画下了一池荷花;有的才展开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出了嫩黄色的_____________,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________________。——《荷花》
(3)诗中有景: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置身这样的美景,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有情:每逢过节,远在英国的舅舅总会不由主地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节日习俗: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 。诗中有小孩乐趣: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乌黑的羽毛 ②. 轻快有力的翅膀 ③. 剪刀似的尾巴 ④. 凑成 ⑤. 活泼 ⑥. 两三片花瓣儿 ⑦. 花瓣儿全展开了 ⑧. 小莲蓬 ⑨. 破裂似的 ⑩. 迟日江山丽 ⑪. 春风花草香 ⑫. 独在异乡为异客 ⑬. 每逢佳节倍思亲 ⑭. 总把新桃换旧符 ⑮. 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黑、翅、膀、剪、尾、凑、泼”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瓣、展、莲、蓬、裂”的正确写法。
(3)根据关键词“江山秀丽”“花草的芳香”,结合所学可知,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本句出自唐代杜甫《绝句》。诗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根据关键词“每逢过节”“王伟”,结合所学可知,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一个人独自漂泊在他乡作异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书写时注意“异、逢、思、桑”的正确写法。
快乐读书吧。
12. 下列哪个成语不是出自寓言故事( )
A. 自相矛盾B. 画蛇添足C. 叶公好龙D. 羿射九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成语的理解和积累。
A.自相矛盾: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抵触。出自寓言故事。
B.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出自寓言故事。
C.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或拥护,实际上害怕或反对。出自寓言故事。
D.羿射九日: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出自神话故事。
故选D。
13.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中狮子捉住老鼠后,把老鼠( )
A. 吃了B. 放了C. 杀死D. 捉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积累。
《狮子与报恩》的故事中,狮子捉住老鼠后,老鼠请求饶命,并承诺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虽然觉得老鼠的承诺很可笑,但最终还是放走了老鼠。从原文“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可知,狮子捉住老鼠后,把老鼠放了。
故选B。
14. 《樵夫与赫尔墨斯》中赫尔墨斯第三次捞到了( )
A. 金斧B. 银斧C. 铜斧D. 普通斧头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神话故事的理解。
《樵夫与赫尔墨斯》是一个来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赫尔墨斯因为同情一个贫穷的樵夫,三次帮助他捞起掉入河中的斧头。樵夫诚实地说出自己的贫穷,并没有贪图赫尔墨斯捞起的金斧、银斧,最后赫尔墨斯把所有斧头都给了他,包括最初掉入河中的普通斧头。这个故事强调了诚实和善良的重要性。由原文内容“神仙第三次下去,捞起一把铁斧子,樵夫说:‘这才是我掉下去的那一把斧子。’”可知答案。
故选D。
15.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 东施效颦B. 邯郸学步C. 刻舟求剑D. 螳螂捕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东施效颦:比喻盲目地胡乱模仿,效果适得其反。
B.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倒把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C.刻舟求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D.螳螂捕蝉: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邯郸学步》。
故选B。
16. 《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
A. 珍珠B. 箱子C. 包D. 盒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寓言故事的掌握。
《买椟还珠》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可知其中“椟”的意思是盒子。
故选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花
①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②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我起初不相信,拔起一株太阳花剪掉它的根,插进花盆里做实验。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太阳花的生命力真是顽强。
③太阳花还耐旱。有一次,一连好几天我忘了给月季花和太阳花浇水。月季花已失去了昔日的娇艳,太阳花却仍旧精神抖擞,并向月季花微微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
④太阳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它向人们要求的却极少极少。一捧泥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给天地增添生机。
17. 文中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句写出了___________ 的特点。
18. 仔细读短文,判断选择,对的打“√”,错的打“×”。
(1)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可见它的生命力很强。 ( )
(2)太阳花是一种木本植物花。 ( )
(3)“太阳花精神抖擞地向月季花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这句话是比喻句。( )
(4)“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这句话是说太阳花既比水仙清雅,也比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 )
19. 第①自然段作者写太阳花的样子时,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写的。
【答案】17. ①. 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 ②. 太阳花叶子很小、弯弯
18. ①. √ ②. × ③. × ④. ×
19. ①. 茎 ②. 叶 ③. 花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第①段中“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这句话把叶子比喻成小香蕉,写出了太阳花的叶子既小又弯弯的特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从第②段第一句“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和最后一句“太阳花的生命力真是顽强。”可以看出这句话是正确的;
(2)从第①段第一句“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可以看出,这句话是错误的;
(3)“太阳花精神抖擞地向月季花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这句话是拟人句,从“点头”“笑”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是拟人句。故本句错误;
(4)“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这句话是说太阳花没有水仙清雅,也没有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故本句错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提取。
从第①段第二句“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看出是写太阳花的“茎”;第①段第三句“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看出是写太阳花的“叶子”;第①段第四句“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可以看出是写太阳花的“花”。
差不多先生传
①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②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③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④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⑤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⑥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⑦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⑧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 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⑨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
⑩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⑪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⑫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⑬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⑭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
20. 和“差不多先生传”的“传”读音相同的是( )
A. 传记B. 传家宝C. 传奇D. 传说
21. 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 )
A.质地精密 B.细致周密 C.结构严密
(2)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 ( )
A.争论 B.打算 C.计算比较
22. 和“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意思相同的是( )
A. 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的。B. 红糖白糖是差不多的。
C. 红糖白糖不会差不多。D. 红糖白糖不可能差不多。
2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 表示语意未尽C. 表示列举的省略
24.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章写了差不多先生的五件事:
①帮妈妈买糖,颜色不分;
②学地理知识,东西不分;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外出办事,时间不分;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读完文章,你认为作者对差不多先生是持赞扬态度还是持批评的态度?你从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 A 21. ①. B ②. C 22. B 23. A
24. ①. 在钱铺算账,数字不分 ②. 生病求医,生死不分
25. 持批评态度。做人不能马马虎虎,要一丝不苟。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多音字读音的辨析。
差不多先生传(zhuàn)
A.传(chuán)家宝
C.传(chuán)奇
D.传(chuán)说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意思是:他的思想不是很细致周密。细密:细致周密。故选B。
(2)“他一生不肯计较”意思是他不计量比较。计较:计量比较。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意思。
“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是一个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本句意思是:红糖白糖是差不多的。
故选B。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
根据文中句子“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可知,引述的语言是差不多先生临死前,断断续续说的,所以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故选A。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第⑧段“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可知,他在钱铺做伙计,数字不分。
根据文章第⑫段“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可知,他生病找大夫,生死不分。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理解及拓展分析。
通读文章可知,本文讲了差不多先生帮妈妈买糖,不分红白糖;学习地理知识,不分东西;在钱铺做伙计,数字不分;外出办事,时间差不多,生病求医,生死不分的故事。可以看出差不多先生因为事事不认真造成的严重后果。文中第⑬段“有德行”实际是讽刺差不多先生是一个没有德行的人。用“圆通大师”称呼差不多先生,运用反语,讽刺了他遇事敷衍的人生态度。故作者对差不多先生持批评态度。
我从文章得到的启示是:做人、做事都要认真严谨,不能随意应付。
第四部分 习作表达
26. 习作表达
春天到了,万物生机勃勃。瞧,小草绿油油的,桃花红艳艳的,柳树碧绿碧绿的多可爱呀!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用心把它描写出来吧。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 300字。2.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例文:
油菜花
春天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在乡间田野,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油菜花的茎是嫩绿色的,十分纤细却很坚韧,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它们笔直地挺立着,努力向上生长,支撑着那一朵朵金黄的小花。叶子呈长圆形,边缘有一些锯齿,叶片上还带着一些细小的绒毛,摸起来十分柔软。
而油菜花的花朵无疑是最吸引人的。每一朵花都小巧玲珑,由四片呈十字形排列的花瓣组成,花瓣质地轻薄,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透明的质感,仿佛是用琉璃雕琢而成。花蕊细细的,如同金色的丝线般点缀在花朵中央。油菜花虽小,但它们一朵挨着一朵,一团团、一簇簇,挨挨挤挤地形成了一片浩瀚的花海。远远望去,那灿烂的金色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漫步在油菜花田边,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那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清新中带着甜蜜,让人沉醉其中。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着,嗡嗡地唱着欢快的歌。蝴蝶也被吸引而来,在花间翩翩起舞。油菜花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还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当油菜花凋谢后,会结出许多细长的果实,里面包含着小小的黑色菜籽,这些菜籽可以榨出香喷喷的菜籽油。
油菜花,它普通却不平凡,用自己的绚烂和芬芳装点着春天的大地,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希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通过描写表现出万物的生机勃勃。首先围绕话题确定作文题目,也可以直接用“我喜欢的植物”作为题目。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叙述自己和喜欢的植物之间发生的事情,从中体现对这个植物的喜爱。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中间:在叙事时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要抓住植物的外形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情感。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东辛中心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东辛中心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东辛中心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东辛中心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解放路实验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解放路实验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解放路实验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解放路实验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