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024年4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答案请填至答题卡)
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蓝月亮”应属于( )
A. 行星B. 恒星C. 彗星D. 卫星
2.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 恒星B. 地球C. 行星D. 太阳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据所学可知,能够发光发热的为恒星,围绕恒星运行的是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是卫星,彗星是拖着长长尾巴的围绕恒星运行的特殊天体。据图可知,行星围绕恒星运行,蓝月亮为围绕行星运行的一个天体,因此其应该属于卫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蓝月亮位于图中恒星天体系统,该系统只有恒星能够发光发热,行星与卫星不发光,因此光照来自图中的恒星,A正确。图中蓝月亮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外星天体,距太阳遥远,光照不可能来自太阳,地球和图中行星都不能发光发热,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天体是宇宙空间中运行的一切物质的总称,包括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散发着淡淡光亮的星云,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卫星,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天空一闪即逝的流星体和宇宙空间的一切杂质和尘埃。
3. 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
A. 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B. 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C. 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 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木星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之外,但由于其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不被撞击,被称为“地球的盾牌”,A正确,D错误;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B错误;木星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但八大行星均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故公转方向一致与木星为“地球的盾牌”的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A。
4. 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 花岗岩和页岩B. 大理岩和砂岩C. 砾岩和砂岩D. 玄武岩和板岩
【答案】C
【解析】
【详解】只在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砾岩、砂岩是沉积岩;大理岩、板岩是变质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 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 )
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空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B正确,土壤肥力与矿物质、水分、空气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6. 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其主导因素是( )
A. 成土母质B. 生物C. 气候D. 地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东北平原相对与南方地区而言,纬度高,气温低,动植物残体不易腐烂,所以大量腐殖质堆积使得土壤肥沃,南方地区气温高,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导致土壤贫瘠,故主导因素是气候。故选C。
7.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同点是( )
A. 周期相同B. 方向相同C. 旋转中心相同D. 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是1恒星日,公转周期是1恒星年,A错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正确;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围绕太阳公转,C错误;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的差异、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而公转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D错误。故选B。
8.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A错误;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C错误;西经度数值向东减小,东经度度数向东增加,则B图地球自转方向正确,D图错误,故B正确,D错误。故选B。
9. 2024年的高考期间(6月7日~6月8日),下列城市的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哈尔滨市、北京市、上海市B. 哈尔滨市、上海市、北京市
C. 上海市、北京市、哈尔滨市D. 上海市、北京市、哈尔滨市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月7~8日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越向北白昼越长,选项中三个城市从北向南依次为哈尔滨市、北京市、上海市,因此此期间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哈尔滨市、北京市、上海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 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选项各图中,面对阳光的为昼半球,背对阳光的为夜半球。A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a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天,a线应为晨线,b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b线应为昏线,选项A正确;B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a线应为昏线,b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天,b线应为晨线,选项B正确;C、D图为侧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大致自左向右,C图中b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天,b线应为晨线,D图中a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a线应为昏线,选项CD错误。故选B。
11. 下列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昼夜温差较小地区一般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CD在内陆昼夜温差大,CD错误;AB选项都在海上,A为阴天,B为晴天;阴天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保温作用强,因而白天温度较低夜晚温度高,而晴天的情况与阴天刚好相反,故而阴天的昼夜温差小于晴天,B错误,A符合题意;故选A。
12. 下图是平原地区某河流横剖面示意图,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该河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则该河段位于( )
A. 南半球B. 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图可知,河流东岸河床较深,坡度较陡,故东岸河流流速较快,地转偏向力偏向东岸,若河流自南向北流,则东岸位于河流的右岸,故地转偏向力偏向右,所以河流位于北半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 读下图,该河河段甲处冬季相对最易结冰,其原因是( )
A. 位于凸岸,水浅B. 位于凸岸,水深C. 位于凹岸,水浅D. 位于凹岸,水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河段为河流曲流处,甲处位于河流凸岸,为淤积岸,水流慢,且水浅,容易结冰,故选A。
2023年1月9日,中国在吉布提共和国建立了首个海外航天发射场。下图示意吉布提奥博克地区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国内酒泉航天发射场相比,奥博克太空港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A. 邻首都,设施完善B. 多晴天,能见度高
C. 临海域,交通便利D. 发射时,初速度快
15. 1月9日,游客在奥博克地区看到了日出景观,此时北京时间接近( )
A. 1月8日10:30B. 1月8日12:30
C. 1月9日12:30D. 1月9日11:20
【答案】14. D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航天发射场选址主要受地理纬度、气象条件、火箭航区及落区的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邻首都,人口密度大,并非优势,A错误;我国国内酒泉航天发射场降水少,更具备能见度高的自然条件,B错误;我国国内酒泉航天发射场交通也便利,C错误;奥博克地区的地理纬度比我国国内酒泉航天发射场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火箭发射时初速度快,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奥博克地区地处43°E以东,其地方时接近东三区区时(以45°E地方时为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北京时间早奥博克地区5个小时。1月9日为北半球冬季,因当地纬度较低,昼长略短于12小时,日出应在当地时间1月9日6:00后不久,则北京时间应为1月9日11:00后不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纬度因素。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因素: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16.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依据是( )
A. 北极星的周年视运动B. 地球自转
C. 地球公转D. 星空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因此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依据是地球公转运动,C正确;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二十四节气”不是以北极星、地球自转、星空变化为参照的,ABD错误。故选C。
二、综合分析题(共68分,答案请填到答题卡上)
17. 走!挺近大别山
进才中学的高二学生将于4月22日前往大别山区的金寨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下图为“金寨县地理位置简图”。
(1)大别山区的天柱峰如巨柱擎天,山体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天柱峰的主要岩石及其特点与下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B—可被用作建筑材料
B. C—表面有气孔
C. D—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 E—形成物质来自地球内部
(2)大别山地区常年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天气预报,请为高二同学写一则出行温馨提示。
材料一:4月22日,高二的小黑同学在大别山观察到日出之前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这种现象在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百姓则称之为“曙暮光”。
(4)晨昏蒙影的成因主要是( )
A. 大气吸收作用B. 大气反射作用C. 大气散射作用D. 大气折射作用
(5)4月22日,小黑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 )
A. 正北方B. 正东方C. 东北方D. 东南方
(6)描述学生在大别山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
材料二:下图我国大别山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7)图中A与B两点之间最大高度可能为( )
A. 300米B. 280米C. 350米D. 200米
(8)桥梁所在的河段,其河流的流向为( )
A. 自东向西B. 东南向西北
C. 自西向东D. 西南向东北
(9)学农时,学生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别山东坡的土壤类型逐渐发生变化(如下图)。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从上到下依次为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山顶的暗棕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原因可能是( )(多选)。
①气候湿润,植被种类繁多 ②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
③夏季高温,有机质易分解 ④冬季寒冷,腐殖质积累多
(10)开车返程途中, 师生经过了大别山东面的两个大水库——梅山水库和响洪甸水库。水库改变了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效益。水库的出现使得水库周边出现了明显的湖陆风,白天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
【答案】(1)A (2) ①. 暴雨、旱灾、寒潮的影响; ②. 山区可能受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影响;病虫害的影响。
(3)注意带雨具、注意防滑、温差大注意防寒保暖;提前了解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灾御灾方法。
(4)C (5)C
(6)①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②高纬度地区有极昼出现;③活动期间,昼逐日增长
(7)B (8)C
(9) ①. 有机质 ②. 淋溶 ③. ①②④
(10) ①. 地表径流 ②. 灌溉 ③. 旅游 ④. 水产养殖/发电 ⑤. 水库 ⑥. 陆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自然灾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视运动、等高线中相对高度的计算、地图方向、河流水文特征、土壤、水库作用、大气的热力循环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天柱峰是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岩石坚硬,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读图可以判断,D为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E为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A为岩浆,B、C为岩浆岩,C出露出地表为喷出岩,表明有气孔,B为侵入岩。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2详解】
大别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暴雨和旱灾,山体高度大阻挡南下冷空气,可能会有寒潮的影响。山体海拔高,岩石破碎,降水多的季节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地区处于湖北、河南、安徽交界处,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业发展较好,农业发展可能会受到病虫害影响。
【小问3详解】
根据天气预报可知,4月22日-4月26日多阴雨天气,需要携带雨具,注意防滑,昼夜温差大,要注意防寒保暖;山地降雨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了解自然灾害的防御办法、学习逃生方法,以保障人身安全。
【小问4详解】
日出前和日没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的现象,又称曙暮光。日出前和日没后太阳光虽然不能直接射到地面,但可以射到地球的大气层,由于高空大气层里的质点和尘埃对太阳起散射作用而引起这一现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小问5详解】
4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看到的太阳日出日落方位都相同,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小黑位于山顶看日出,要比正常低海拔地区看到的日出时间稍早,所以小黑在看到日出时太阳在东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小问6详解】
时间活动期间为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且活动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小问7详解】
由图可知,A点海拔为600m,B点海拔为300m--400m,所以图中A与B两点之间最大高度差为200m--300m,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问8详解】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根据图中方向标可以确定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小问9详解】
成熟土壤剖面由上到下是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与该地的生物数量有关,海拔高气候较为湿润,植被种类丰富可以提供大量的枯枝落叶;降水少,淋溶作用差可以保持土壤肥力;冬季寒冷,微生物分解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故①②④正确。
【小问10详解】
水库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水库有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效益。水库会改变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水库水量大, 白天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风由水库吹向陆地。
18. 地球运动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问题。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乙图中______(填字母)表示晨线,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______。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A. 12小时B. 24小时C. 0小时D. 8小时
(3)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时。
A. 9:00B. 12:00C. 14:00D. 15:00
(4)在下图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1) ①. NM ②.
(2)C (3)A
(4)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及北极上空俯视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由图乙可知,地球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由此可知此俯视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星逆时针方向自转,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此可知图中MN为晨线。地球自转方向如下图所示:
【小问2详解】
M地在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昼长0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小问3详解】
M地所在的经线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是应为12:00,Q地此时位于昏线上,正在日落,Q低于M地经度相差45°,由此可知Q地日落时刻为15时,可以推断出该地日出时刻为12-(15-12)=9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4详解】
P点位于赤道,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连接这些点即可的下图:
19. 汤加火山喷发
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火山猛烈喷发,致使汤加全境迅速被火山灰遮蔽。
(1)汤加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主要来源于( )
A. 地壳B. 岩石圈C. 软流层D. 地核
(2)“海丝一号”卫星对汤加火山喷发区域进行应急拍摄,使用了( )
A. 遥感B. 地理信息系统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 数字地球
(3)在下列对流层垂直气温变化图中,哪种情况最不利于汤加火山灰的扩散( )
A. B. C. D.
(4)研究发现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大气温度降低,形成“阳伞效应”。结合图2,火山喷发使气温异常降低,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减少(填写数字),并简要分析形成过程________。
(5)汤加火山喷发后,附近海面上惊现许多会“游泳”的石头(见图),这些石头按成因来分是________岩,他们能“游泳”是因为有________(结构)。
【答案】(1)C (2)A
(3)C (4) ①. ② ②. ③ ③. 大气中的尘埃颗粒物增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降温,地面辐射减弱。
(5) ①. 岩浆岩(喷出岩); ②. 气孔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图及大气受热过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内外部圈层结构、三大类岩石、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汤加火山喷发物质主要为岩浆、气体和灰尘,一般认为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C正确;地壳、岩石圈和地核都不是岩浆的来源地,ABD错误。故选C。
【小问2详解】
卫星对汤加火山喷发的重点区域进行应急拍摄属于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灾区遥感影像,监测各地区受灾情况,A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灾情并制定具体的施救方案,B错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为定位,不能进行应急拍摄,CD错误。故选A。
【小问3详解】
近地面气温低,随高度的增加气温上升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不利于火山灰的扩散,C正确; 近地面气温高,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有利于火山灰的扩散,AB错误;D项的逆温范围较小,对火山灰的扩散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小问4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射向大气上界的大气辐射。汤加火山喷发的产生的大量火山灰、烟尘和水汽,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直接减少,地面温度因而降低,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当地面长波辐射(③)减弱时,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减少,气温自然降低。
【小问5详解】
岩石根据其形成原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由图可知,汤加附近海面上“游泳”的石头是具有气孔结构的玄武岩,按成因来分属于岩浆岩。
20. 千姿百态的陆地环境
万峰林位于贵州省,景观奇特,“从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下图为中国各地景观示意图。
(1)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中,最有可能是万峰林地貌景观的是______(填字母),主要的外力作用为______(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海浪堆积 D.流水溶蚀)。
(2)该万峰林景观的形成过程依次为下图中的( )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①③④D. ③①②④
(3)图中甲地区典型的地貌景观,主要的外力作用为______(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
A.千沟万壑,地表支离破碎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图中乙地区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当地常年受大风的“雕饰”,在天山红河谷地区形成了类似“耳朵”形态的巨石,被人们称为“大风耳”。与“大风耳”形成原因相同的地貌有( )
A. 曲流B. 冲积扇C. 风蚀蘑菇D. 黄土塬
图中乙地区常见到草方格沙障。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以削弱风力的侵蚀,该工程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5)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
A.旱生植被生长 B.涵养水源 C.降低风速 D.减少风沙侵蚀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答案】(1) ①. A ; ②. D (2)B
(3) ①. D ②. A (4)C
(5) ① C ②. D ③. A ④. B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万峰林和草方格沙障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典型的地貌景观与形成过程、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1四种地貌景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峰林地貌,B为新月形沙丘地貌,C为海蚀地貌,D具有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为黄土高原,所以图1四种地貌景观中最有可能是万峰林地貌景观的是A;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为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地区,流水溶蚀作用比较明显,万峰林地貌为地上喀斯特地貌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D正确;万峰林位于贵州省,无冰川分布,A错误;贵州省为内陆省份,无海浪作用,C错误;万峰林位于贵州省,为我国南方地区,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小,B错误。故选D。
【小问2详解】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为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地区,流水溶蚀作用比较明显,所以与万峰林地貌景观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主要有石灰岩与高温多雨,万峰林地貌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故地表的岩石慢慢的被流水溶蚀掉,所以该万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依次为图3中的①③②④,B正确,排除ACD。故选B。
【小问3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位于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作用明显,D正确;主要特点是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A正确,排除BCD。故选A。
【小问4详解】
乙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明显,当地常年受大风的“雕饰”,在天山红河谷地区形成了类似“耳朵”形态的巨石,所以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典型地貌为风蚀蘑菇,C正确;曲流、冲积扇属于河流堆积地貌,黄土塬属于风力堆积地貌,ABD错误。故选C。
【小问5详解】
据材料可知,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以削弱风力的侵蚀。说明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同时植物秸秆还能够截留水分,增加沙层水分,有利于固沙植物成活。故①对应C,②对应D,③对应A,④对应B。日期
4月22日
4月23日
4月24日
4月25日
4月26日
天气
多云
中雨
多云
多云
阴天
气温
14~23℃
14~23℃
14~24℃
14~23℃
15~24℃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等级考)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等级考)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文件包含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等级考期中考试地理试卷docx、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等级考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