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题2 氧气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 色、味、态:标准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1.429g/L
3.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4熔点:-218℃;沸点:-183℃
在1标准大气压下,一183 ℃时,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一218℃时,可以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化学性质
(1)氧气的检验
检验方法: ;
验满方法: 。
(2)氧气与几种物质的反应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结论: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思考:集气瓶中放有少量水的原因?
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实验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且集气瓶中要加少量水,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结论: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结论: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操作注意事项:
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
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无法燃烧
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防止高温的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④磷与氧气反应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结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⑤石蜡与氧气反应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 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2)表达式:A + B→A B
(3)判断依据:多变一
2.氧化反应
(1)定义: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1)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如: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2)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注意: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金属生锈等。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关系
答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氧气已集满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液面不要低于漏斗边缘
D.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答案】C
【解析】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确的,故不可选;
B、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是正确的,故不可选;
C、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就会导致滤液浑浊,所以错误,故可选;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故不可选,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取用液体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给液体试剂加热
【答案】C
【解析】A、试管需竖直悬空在试管正上方,以避免污染,操作错误;B、需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需紧靠烧杯内壁,操作错误;C、若有气泡,气密性好,若无气泡,气密性不好,操作正确;D、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免沸腾时喷出,操作错误。
3.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故答案为C
4.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下面可选用的物质是( )
A.硫 B.木炭 C.石蜡 D.红磷
【答案】D
【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 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A、硫燃烧产生气体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木炭燃烧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石蜡燃烧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产生固体五氧化二磷,符合题意;选D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应左物右码。故A错误。B.应用玻璃棒蘸取滴加到试纸上。故B错误。C.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故C错误。D.平视。故D正确。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答案】A
【解析】氧气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是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物质。故选A.
7.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B.硫粉
C.红磷D.铁丝
【答案】C
【解析】A、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状态,产生无色气体,故A不符合;
B、硫粉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不符合;
C、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C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出现红热现象,故D不符合。
故选C。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故选A。
9.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产生火焰B.都放出热量C.都是化合反应D.都会生成氧化物
【答案】C
【解析】A、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故正确;
B、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都放出热量.故正确;
C、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D、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A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烧,但是氧气并没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A的说法错误;
B、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占21%,故B的说法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水中溶有少量氧气,(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使水中的生物能够生存.故C的说法正确;
D、氧气有助燃作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的说法正确.
故选A.
1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分别为硫、炭、铁在氧气中燃烧,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答案】A
【解析】A、三个反应均为燃烧,故均有热量放出,选项正确;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选项错误;D、硫和炭属于非金属,铁属于金属,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
1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
【答案】C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A、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 B、酿酒属于缓慢氧化. C、红磷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D、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故选C.
13.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C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且该反应不是其中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
14.为了保护空气,某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三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氮的氧化物转变为氮气,从而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物理变化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①和②都有其他物质生成,因此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二、填空题
15.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 ;
② 。
【答案】 氧气具有助燃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集气瓶口向上放置,且在甲瓶中燃烧得比在乙瓶中剧烈,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木条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说明氧气有助燃性。
16.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 请填空:
(1)A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增大受热面积和增大与O2反应的接触面积
【解析】(1)S燃烧生成SO2,是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A图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2)铁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产生黑色的高温固体,B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3)铁丝绕成螺旋状是增大受热面积和增大与O2反应的接触面积。
17.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
(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氧气 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硫+氧气二氧化硫
【解析】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D为二氧化碳;A能助燃,说明A为氧气;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明B为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说明C为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二氧化硫;
三、简答题
1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_。
(3)上述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____。
【答案】都是化合反应 都与氧气反应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 液态 硫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气体,另外两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固体
【解析】(1) 所发生的三个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由图可知三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有氧气,都是与氧气反应;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铝燃烧生成氧化铝。三种生成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都是氧化物;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烟;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是液态;
(3) 硫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气体二氧化硫,另外两个反应的生成物是固体五氧化二磷、氧化铝。
19.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人盛有足量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__________________;
(2)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足量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图乙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答案】铁丝的温度下降,没有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解析】
(1).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人盛有足量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的温度下降,没有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故铁丝不能燃烧; (2). 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表达式为: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四、实验题
20.小明用如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结合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燃烧匙内放有红磷。该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结论。
(2)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瓶内剩余气体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
(3)若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则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2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理由是________。
(5)图2是小花对实验的改进装置:
小花用白磷代替红磷燃烧进行实验,(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实验的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2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
(6)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填写序号)
A.冷却集气瓶 B.液封导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答案】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烧杯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难溶于水或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红磷不足 装置漏气 不成功,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不成功 先下降后上升 70ml A,B,C
【解析】
(1)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实验中消耗氧气的体积等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故通过对烧杯的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结论;
(2)实验中剩余气体的性质为难溶于水或不能燃烧或不支持燃烧;
(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则可能的原因有红磷不足,装置漏气,为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反应前后集气瓶中压强几乎不变,故不能成功;
(5)白磷燃烧放热会导致空气膨胀,使水进入导管中,使液面下降,冷却后,集气瓶中压强减小,使水进入集气瓶中,导致液面上升,故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150mL-50mL)×1/5=20mL,故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20mL+50mL=70mL;
(6)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冷却集气瓶,液封导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燃烧
缓慢氧化
区别
剧烈;发光、需点燃
不易觉察;不发光、不需点燃
共同点
都有氧气参加,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精练</a>,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氧气一课一练</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鉴别,氧气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氧气同步训练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