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泡菜是我国的传统发酵食品。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酱腌菜食品的国家标准是20mg·kg-1以下)与腌制时间和食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腌制过程中,坛中溶液量增多的原因是细胞呼吸产生水
B.由图可知,食盐浓度越高,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出现得越早、越高
C.腌制12d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此时比较适合食用
D.NaCl含量越高亚硝酸盐含量越低,故腌制泡菜时食盐浓度越高越好
2.2023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正在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其中易腐垃圾(以厨余垃圾和餐饮垃圾为主)是我国城乡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获得能分解易腐垃圾的微生物,可以在易腐垃圾集中处寻找
B.获取土壤样本后先进行灭菌处理,再将其中的微生物扩大培养
C.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3.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开始前,需要对发酵罐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处理
B.糖化过程中,温度会影响淀粉的水解速度
C.蒸煮可以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也可以对糖浆进行灭菌
D.当发酵液中的糖分被完全消耗后,酵母菌的发酵才会终止
4.病毒可以使人患病并危及生命安全,但合理利用病毒,也可以造福人类。下列有关病毒的应用实践,应当禁止的是
A.引入兔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的数量以保护澳洲草原
B.在适当条件下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C.将外源基因与噬菌体基因融合并使其表达以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
D.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这种病毒
5.影印培养法是指确保在一系列平板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接种并培养出相同菌落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某小组筛选抗链霉素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①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K12菌种接种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1的表面,进行培养;②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影印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2上,随即影印到含链霉素的培养基3上,进行培养;③在培养基3上,出现了几个菌落,将培养基2中相应位置的菌落挑选出,接种到培养基4中继续扩大培养,再接种到培养基5上,以此类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培养大肠杆菌等细菌的培养基的pH为酸性
B.从功能上看,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3、7、11属于固体培养基
C.原始菌种接种到培养基1、5、9的方法类似稀释涂布平板法
D.该实验可以证明链霉素是诱发大肠杆菌发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因素
6.育种工作者运用相关工程技术,快速培育出抗除草剂的水稻(2N=24),育种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代表花药离体培养,利用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单倍体幼苗定向突变产生抗除草剂基因
C.过程③需要用除草剂处理,进而筛选出抗除草剂的叶片
D.过程⑤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二倍体
7.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青蒿素是黄花蒿的次生代谢物,黄花蒿的芽和苗中均有青蒿素,但是愈伤组织中没有。研究人员欲运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大量的青蒿素,并进行了思考与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黄花蒿植株中青蒿素含量很低,直接提取的成本较高②愈伤组织中没有青蒿素,可能是愈伤组织细胞中缺乏控制合成青蒿素的基因③可取黄花蒿植物的茎尖等分生区组织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④诱导愈伤组织生根和生芽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是相同的⑤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时,不需要大量培养黄花蒿成熟植株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8.ADC即抗体—药物偶联物,如图所示,其能精准定位肿瘤细胞释放高效细胞毒素。ADC药物不仅能准确识别靶点,而且对非癌细胞不造成影响,相较于其他化疗药物,ADC药物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药效并减少了毒副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C由三部分组成,其中③代表细胞毒素物质
B.ADC通过自由扩散或者主动运输进入癌细胞
C.ADC的制备是在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上实现的
D.ADC进入细胞后抗体会与靶细胞中的抗原结合
9.细胞融合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c、d表示相关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b是两种植物的细胞,则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获得d
B.若a是MⅡ期的卵母细胞,d是受精卵,则b表示刚排出的精子
C.若d是受精卵,体外条件下完成图示过程的技术叫作人工授精
D.若d是杂交瘤细胞,b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则a能分泌抗体
10.科学家将小鼠多能干细胞的4种基因Oct3/4、Sx2、c-Myc和Klf4,同时导入已分化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结果后者被诱导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类细胞,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的获得及用其培育不同种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比于成纤维细胞,iPS细胞的分化程度更低
B.小鼠成纤维细胞中不含Oct3/4、Sx2、c-Myc和Klf4基因
C.若诱导iPS细胞定向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则可用于濒危物种的克隆研究
D.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能被诱导为iPS细胞
11.早期胚胎形成后需要发育到不同的阶段才能进入子宫,不同动物受精卵进入子宫的时间有明显的差别,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条件下,上述动物的受精卵进入子宫前均在输卵管中发育
B.将小鼠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时,应选择至少发育到桑葚胚阶段的胚胎
C.可以取用马囊胚内细胞团中的细胞进行胚胎移植前的性别鉴定
D.同物种胚胎移植时,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2.某国批准了首例“三亲婴儿”的申请,其大致技术路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三亲婴儿”的培育用到了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B.图中的“去核”指的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C.核移植完成后可用物理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D.利用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13.基因工程中,常用PCR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下列有关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模板边解旋边合成子链
B.PCR的缓冲液中一般要添加Mg2+
C.PCR需要DNA聚合酶但不需要解旋酶
D.复性过程中引物会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模板链结合
14.DNA连接酶是“分子缝合针”。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B.E.cliDNA连接酶不具有专一性,T4DNA连接酶具有专一性
C.E.c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的
D.E.cliDNA连接酶只能将有互补黏性末端的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15.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根据DNA片段的大小(常以碱基对数计)对其进行分离,提取某哺乳动物和其母本以及几只可能为其父本的待测定雄性个体的DNA,经处理后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M代表母本,C代表该哺乳动物,F1~F4代表待测雄性个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PCR扩增技术利用了DNA热变性和半保留复制的原理
B.凝胶中DNA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有关
C.由结果可知,PCR扩增后的产物中仅有12个DNA片段
D.由结果推测,待测雄性个体中的F2是该哺乳动物的父本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培养过程中,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分瓶之后的培养称为传代培养。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代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增殖
B.进行分瓶培养的原因之一是贴壁细胞发生接触抑制
C.体外培养时,动物细胞所需营养物质从培养液中获取
D.体外培养时,需将培养瓶放在含有95%O2和5%CO2的混合培养箱中
17.欲探究氨苄青霉素(Amp)和卡那霉素(Kan)对大肠杆菌的选择作用,某研究小组将大肠杆菌菌液直接加入培养基中,摇匀后倒平板,冷却后在相应区域放置相应的圆形滤纸片,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圆直径。从抑菌圆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富集培养,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培养三代,I、Ⅱ、Ⅲ代筛选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A.平板中不含抗生素的滤纸片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B.Kan较Amp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强,且随培养代数增多两者抑菌效果均减弱
C.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是由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引起的
D.抑菌圈边缘出现菌落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18.科学家通过一定技术使T4溶菌酶的第3位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于是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从而使T4溶菌酶的耐热性得到了提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造后的T4溶菌酶肽键数不变但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参与新的T4溶菌酶合成的tRNA种类可能不变
C.T4溶菌酶耐热性改造设计思路与天然蛋白质的合成方向相反
D.对T4溶菌酶的改造应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
19.PCR定点突变技术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它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引物,使目标DNA序列发生特定的突变,从而实现对基因的精确编辑。PCR定点突变技术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字母为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片段1所需要的引物为F和R_m,且一次循环即得片段1
B.获得片段2所需要的引物为R和R_m,且一次循环即得片段2
C.图中两种引物F_m和R_m之间,不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D.图中PCR扩增所需要的引物F和R最好不配对
20.pU702是一种常用质粒,其结构如图所示,Sr为硫链丝菌素(一种抗生素)抗性基因,SacI、SphI和BglⅡ分别为相应三种限制酶在pIJ702上的识别位点。以限制SacI和SphI切取目的基因,与质粒pIJ702上长度为0.4kb的SacI/SphI片段进行建亚组质粒pZHZ8,再用限制酶BglⅡ切割两种质粒,得到DNA片段长度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酶SacI和SphI切割形成的末端一定相同
B.限制酶SacI和SphI切取的目的基因长度为1.4kb
C.上述目的基因中不含有限制酶BglⅡ的切割位点
D.含pZHZ8的细菌不能在含硫链丝菌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研究人员用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甘蔗榨糖后含较多蔗糖的废弃液糖蜜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PHA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图所示,PHA可从发酵液中获取。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__________,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罐内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其中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
(2)为获得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较高的菌株H,可将蔗糖作为液体培养基的_________,并不断提高其浓度,多代培养选择。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并对菌落进行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
(3)基于菌株H的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其培养基的盐浓度设为60g·L-1,pH为10,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d以上。推测该系统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答出2点)。
(4)榨糖后的甘蔗渣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为高效降解甘蔗渣废弃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3株纤维素分解菌,在37℃条件下进行甘蔗渣降解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在该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是菌株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2.(11分)烟草是喜光作物,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其光合作用。突变体甲、乙不能在大于800klx的光下生长,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杂交所得F1都能在大于800klx的光下生长,F1自交所得F2中有9/16的植株能在大于800klx的光下生长。研究者继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①~⑦表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常用到_________酶;过程②若采用化学法,除PEG融合法外,还有_________等。
(2)实验1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过程称为再分化,通常包括诱导_________和________诱导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所用培养基成分有差别。
(3)分析可知,突变体甲、乙不能在大于800klx的光下生长与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关;最多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的融合,再生植株1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植株1自交,则能在大于800klx的光下生长的子代植株中,基因型与植株2相同的约占________。
(4)已知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实验2中,若采用花药而不是花粉离体培养,则获得的植株2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3.(12分)研究表明,转铁蛋白受体(TfR)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其在肿瘤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是参与铁离子吸收,而铁离子对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的生产和代谢至关重要。由转铁蛋白(T)和TfR参与的铁运输过程如图1所示。TR单克隆抗体能与TfR特异性结合,可阻止肿瘤细胞对铁离子的吸收,进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因此可用于控制肿瘤增长。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简述TfR单克隆抗体控制肿瘤增长的机理:_________。
(2)制备TfR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①过程I中,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表示的内容是__________。
②由于密度差异导致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不能长时间混匀、__________(答出1点)等原因,得到的少数是杂交瘤细胞,因此需要进行筛选1。
③筛选2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____,要进行筛选2的原因是__________。
24.(10分)某小组进行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部分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其中B为可能会加入的某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利用酒精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的原理是__________。
(2)该小组向滤液C中加入了适量的嫩肉粉(含有木瓜蛋白酶)并将其置于55~60℃下5~10分钟,推测嫩肉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将上述滤液C冷却后加入____________溶液,静置几分钟后得到的白色丝状物就是粗提取的DNA。将丝状物处理后溶于适量____________ml·L-1的NaCl溶液中进行鉴定。鉴定时所用的是_______试剂,DNA遇该试剂会呈现________色,该试剂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答出1点)。
25.(11分)研究者培育出了转K基因的植株。图1、图2分别表示在该培育过程中构建的含K基因的DNA片段和Ti质粒。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组成T-D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为使K基因定向连接到质粒中,应选用的限制酶组合为___________,不选用EcRI或NtI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扩增含K基因的DNA片段时,需要在PCR仪中加入的引物是___________。
(3)培育转K基因植株的过程中,K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法;由图可知,在培养该转基因植物时,为得到含K基因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中须加入____________进行筛选。
高二考试生物学试卷参考答案
1.C2.B3.D4.D5.C6.B7.A8.C9.D10.B11.C12.B13.A14.D
15.C16.BC17.CD18.D19.ABC20.ACD
21.(1)扩大培养(1分) 发酵罐内发酵(2分)
(2)唯一碳源(和能源)(1分)
(3)盐浓度为60g·L-1的条件下,其他杂菌因失水过多而死亡;pH为10的条件下,其他杂菌的酶变性失活,生长繁殖受抑制(合理即可,4分)
(4)C(1分)接种菌株C后,纤维素降解率最高(2分)
22.(1)纤维素酶和果胶(2分) 高Ca2+—高pH融合法(2分)
(2)⑤(2分) 生芽(或生根)(1分) 生根(或生芽)(1分)
(3)5(1分) 1/9(1分)
(4)2(1分)
23.(1)TfR单克隆抗体与TfR特异性结合,阻止全铁转铁蛋白与TfR结合,从而阻止肿瘤细胞吸收铁离子,进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3分)
(2)①PEG融合法(1分) 能分泌TfR抗体的杂交瘤(2分) ②细胞融合成功率低、细胞融合是随机的(答出1点即可,2分)
③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2分) 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到的B淋巴细胞有多种,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有多种(2分)
24.(1)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2分)
(2)促使部分蛋白质水解(合理即可,2分)
(3)(预冷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分) 2(1分) 二苯胺(1分) 蓝(1分)需要沸水浴加热、需要现用现配(答出1点即可,2分)
25.(1)驱动目的基因(或K基因)转录出mRNA(1分) 脱氧核苷酸(1分)BamHI和SacI
(1分)若选用EcRI或NtI,则会破坏K基因(2分)
(2)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2分) 引物2和引物3(2分)
(3)农杆菌转化(1分) 潮霉素(1分)
动物种类
进入子宫时受精卵的发育时间及发育阶段
时间/d
发育阶段
小鼠
3
桑葚胚
山羊
4
10~16细胞
马
6
囊胚
牛
4~5
8~16细胞
质粒
DNA长度
限制酶
pIJ702
pZHZ8
BglⅡ
5.7kb
6.7kb
菌株
甘蔗渣总重/g
甘蔗渣残重/g
甘蔗渣失重率/%
纤维素降解率/%
A
2.00
1.51
24.50
16.14
B
2.00
1.53
23.50
14.92
C
2.00
1.42
29.00
23.32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共5页。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这是一份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