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课件
展开2. 实验主要器材及作用 玻璃板、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等 (1)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作用(便于对比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选择薄玻璃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白纸(或坐标纸)(在白纸或坐标纸上标注平面镜、物、像的位置) (5)光屏(观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判断成像虚实)
玻璃板透明,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 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5.实验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即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
6.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应在________的环境下进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_______放置(确保像与物能够完全重合)(3)观察像的大小时,应在______________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4)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的方法(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光屏置于蜡烛的位置,用光屏去承接前面蜡烛成的像)(5)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为了使结论具有________)
7.实验的评估与改进(1)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使像与物完全重合的原因(玻璃板与桌面没有垂直放置)(2)实验中观察到重影的原因(玻璃板太厚,前后表面各成一个像)(3)测得蜡烛和像到平面镜距离不相等的原因(①测量有误差;②玻璃板太厚;③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时,没有与像完全重合)
例题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利用如图甲的装置进行实验.
(1)除了图甲中画出的器材,本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实验时小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______________.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该选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3)现有厚度分别为5 mm和2 mm的两块玻璃板,你认为应选择______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取两支__________的蜡烛.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___桌面放在白纸中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________的位置.
(5)接着小强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____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这两个蜡烛的位置.此过程中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6)移动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标记像和物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并用刻度尺测量物距与像距,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选填“无关”或“有关”).
(7)测量结束后,小强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8)实验结束后,小强将图乙的白纸沿玻璃板位置对折后,用一根细针分别在A1、A2、A3处扎眼,打开白纸,发现B1、B2、B3处也有了针眼,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9)在实验中,小强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 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_____cm,观察到像的高度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0)实验中小强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11)若玻璃板如图丁所示放置,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________ (选填“偏高”或“偏低”)
(12)如题图,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看清蜡烛的像,小强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小石同学用物理课本挡在玻璃板的后面,小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13)实验结束后,小强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戊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________.A.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例题2 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 。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能/不能)呈现出像;(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 。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
【答案】(1)垂直;大小;(2)不能;(3)不变;先变大后变小。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面且______(只填字母代号)。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 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2)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3)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______;(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故有蜡烛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
【答案】 (1) A (2) 相同 (3) 刻度尺 (4) A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必考实验: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表格,近视眼,同一高度,最小最亮,照相机,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投影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第25讲探究类实验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第25讲探究类实验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限时训练,自下而上,水没有立即,保持不变,不需要,转换法,上窄下宽,没有控制探头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不同密度的液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第24讲测量类实验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第24讲测量类实验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限时训练,没有调零,长度或路程,零刻度线,向右移动游码,如图所示,电压表内部断路,调节滑片P至A端,优化提升,3×1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