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安徽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秋安徽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单选题, 实验题, 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填空题 (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30分)
1.(5分)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1)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请你完成单位换算:2.5μm=______m;
(2)“安全从头开始!”,骑行电动车要求戴头盔,同时要求电动车上路行驶限速最高不得超过25km/h,25km/h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完成单位换算:25km/h=________m/s (保留一位小数)
2.(5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它说明了发声的音叉正在______,若要让正在发声的音叉立即停止发声,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
3.(4分)“同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图所示,收割机与载谷车辆“同步”是指它们的运动快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战斗机能加上油,它与加油机之间必须保持“同步”,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
4.(3分)学会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仪器你“会认”、“会读”吗?
(1)如图 1所示,用它测得物体 A 的长度是______cm.
(2)如图2所示,表的读数为______秒
5.(3分)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速度,比值越大,运动越快。小明突发奇想,如果用“时间与路程”的比值来定义速度,则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6.(5分)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合肥旅游,在合肥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合肥,最快需要________________h。
7.(5分)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如图是小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物体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乙物体是______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请你在图中画出乙物体运动的 v-t 图像
二、 单选题 (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14分)
8.(2分)人们对长度、时间、速度的认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一指甲盖”宽约 1cm;B.“一步”长约 50cm;
C.“步行”速度约 10m/sD.“一次心跳”时长约 1s
9.(2分)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他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向后退去了,对这个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产生幻觉
B.一定是小明爸爸在“倒车”
C.小明乘坐的汽车一定是静止的
D.以小明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右侧汽车向前运动
10.(2分)甲乙两车在同一路段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为 3:4,通过路程之比为 2:3,则通过的时间之比为( )
A.1:2B.2:1C.8:9D.9:8
11.(2分)小明沿陶冲湖晨跑,手机“微信运动”显示一圈平均速度为 4.2m/s,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小明每秒钟都跑4.2m
B.小明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可能大于 4.2m/s
C.小明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可能小于 4.2m/s
D.小明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可能等于 4.2m/s
12.(2分)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 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 O 的距离 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 O 点同时运动B.A做速度为2m/s 的匀速直线运动
C.B做速度为2m/s 的匀速直线运动D.3-5s 这段时间A比B运动的快
13.(2分)在我国北京有座大钟寺,寺内悬挂着一口我国最大的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永乐大钟”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停止振动B.人的听觉发生“延”C.钟还在振动D.声的回音
14.(2分)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参加了百米赛跑项目,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时间为 12s,那么小明的真实成绩是( )
A.12sD.无法计算
三、 实验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16分)
15.(6分)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 13.82cm、13.83cm、13.8cm、15.82cm、13.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______,这个是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______同学,这个是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______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 1mm,则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
16.(6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点和 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除了刻度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
(2)小明测得 AB 段通过的时间 tAB=1.6s,tAC=2.4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cm/s,vBC_______cm/s;
(3)小明测得 AB 段平均速度为 V1,BC 段平均速度为 V2。则AC 段的平均度v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v1+v22来计算
(4)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陡”或“缓”)些
(5)实验中,测量小车在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目的是______ (填字母)
A.求速度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B.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变化的规律
17.(4分)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
(1)实验基础: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2)推理过程: 如果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则;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真空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四、 计算题 (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10分)
18.(6分)一列长为 600m 的火车以 108km/h 的速度匀速驶过一长直隧道,小雨坐在车内座位上测得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60s,求:
(1)隧道的长度;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19.(4分)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5 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若要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则障碍物距听者至少为多少米?(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试通过计算来说明。
答案
一、 填空题 (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30分)
1.(5分)(1)2.5×10-6
(2)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25km
6.9
2.(5分)【答案】振动
用手按住音叉使其停止振动;
3.(4分)【答案】相同
静止
4.(3分)(1)1.50(1.49、1.52皆可)
(2)228.7
5.(3分)【答案】慢
6.(5分)【答案】限速50km/h
2
7.(5分)【答案】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图略
二、 单选题 (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14分)
8.(2分)【答案】C
9.(2分)【答案】D
10.(2分)【答案】C
11.(2分)【答案】A
12.(2分)【答案】D
13.(2分)【答案】C
14.(2分)【答案】B
三、 实验题 (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16分)
15.(6分)(1)误差;不可以
(2)丁,可以;
(3)分度值。
(4)丙。
16.(6分)(1)机械停表;
(2)25,50;
(3)“不能”
(4)“缓”
(5)B
17.(4分)(1)小;
(2)听不到电铃的声音;
(3)介质,不能。
四、 计算题 (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10分)
18.(6分)(1)1800m
(2)40s
19.(4分)【答案】25.5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秋安徽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选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秋)(初中)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期中检测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