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1—15题每小题2分,16—30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苍南县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属于中度缺水地区。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禁用农药、化肥B.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C.洗手时一直开着水龙头D.大量抽取地下水
    2.“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若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小车发生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3.下面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草鱼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一片山林中的所有动物D.一只生态瓶中所有的生物
    4.小科在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他的以下几个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5.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183℃和—196℃。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来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6.以下几种土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有草的坡地B.裸露的坡地C.栽满果树的林地D.长满野草的荒地
    7.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雾是汽化现象B.露是液化现象C.霜是升华现象D.雪是液化现象
    8.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组合能得到生理盐水的是( )
    A.9g氯化钠和100g水B.9g氯化钠和1000g水
    C.4.5g氯化钠和495.5g水D.9g氯化钠和991g酒精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水、牛奶都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D.溶液中不可能有两种溶质
    10.如图所示,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盛放汤料的“纸锅”,用酒精炉给“纸锅”中的汤料加热时,“纸锅”不易被烧坏。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
    A.汤料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B.“纸锅”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C.汤料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D.水汽化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锅”着火点
    11.将一块—4℃的冰放入密闭隔热的盛有0℃水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
    A.冰的质量增加了B.冰的质量不变C.水的质量增加了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2.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D.南极冰川地区
    13.下列哪项事实,不能说明存在空气的是( )
    A.挥挥手,感受到有些凉意B.来电了,整个山城又亮起来了
    C打开电扇,有风徐徐吹来D.夏日夜晚,流星划破天空,留下一条光亮的尾巴
    14.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
    A.山坡较干的砂土地B.湿润的黏土地
    C.比较干旱的黏土地D.河边湿润的砂土地
    15.火一旦失去控制,会带来财产和生命的巨大损失,因此,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处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翻译开关
    16.如图是小明探究水沸腾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不需要吸收热量
    1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18.在t℃时,要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温度;(2)升高温度;(3)增加溶质;(4)加水。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是( )
    A.(1)(3)B.(2)(4)C.只有(3)D.只有(4)
    19.2023年7月,超强台风“杜苏芮”北上经过广东省东部海域,给全省大部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台风过境”和“台风雨”分别属于水循环的( )
    A.②降水;①水汽输送B.①水汽输送;②降水
    C.⑦蒸发;①水汽输送D.①水汽输送;⑦蒸发
    20.在研究土壤成分的过程中,兴趣小组同学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
    A.B.C.D.
    21.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22.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蘸有酒精的棉花,下列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能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
    A.B.C.D.
    23.在室温下,小乐完成了如下实验,若固体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室温下,溶液①为饱和溶液B.在t℃时,A的溶解度一定为50克
    C溶液②和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溶液③和溶液④的溶液质量相同
    24.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⑤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
    25.下表为硝酸钾(KNO₃)和氢氧化钙(Ca(OH)₂)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蔗糖D.氯化钠
    26.如图是某地区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最多的是乙,毒素最多的是丁B.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甲
    C.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D.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先增加,一段时间后会减少
    2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甲、7,饱和溶液均从t₂℃降到t₁℃,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₂℃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降温;
    D.t₁℃时,甲、乙饱和溶液各100克,则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28.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与普通铁在氧气中燃烧相似),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29.如图,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接着,用软木塞把瓶口塞紧,并把烧瓶翻过来,这时水已经停止沸腾。然后碎冰渣撒在朝天的烧瓶底上,这时瓶内的水就又重新沸腾起来了。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把热量传给了水,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B.瓶内的气压变大,水的沸点升高,所以水再次沸腾
    C.底部热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腾了
    D瓶内的气压变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再次沸腾
    30.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若把质量分数为32%的该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
    A.0℃~10℃B.10℃~20℃C.20℃~30℃D.30℃~40℃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3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后,形成溶液的有__________,形成悬浊液的有________,形成乳浊液的有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白糖b.食用调和油c.面粉
    d.味精e.食盐f.汽油
    32.南江上游气候适宜,环境优美,含有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就连白鹭也留恋这里的环境,每年冬季到这里越冬。其中上游南江水库的水中生长着硅藻、水蚤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有鲢鱼、鳙鱼等鱼类。其中水蚤以硅藻为食,鳙鱼以水蚤为食。
    (1)南江水库是一个________(选填“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
    (2)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3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入下列空格。
    第33题图
    (1)溶质的质量____;溶剂的质量____;
    (2)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第34题图
    35.如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2)图中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蛇获得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处于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36.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请回答:
    (1)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________的气温较高。
    (2)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37.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氧气、硫、二氧化碳、红磷、木炭和铁丝中的一种。其中A是无色龙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非常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边浑浊;D在A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体。根据上述现象推断:A是______,B是______,写出D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__式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38.近期,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再次引起关注。小宏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甲、乙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
    米幼苗,甲盆正常浇水,乙盆浇等量的、含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
    (1)这是一组______实验,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______。
    (2)实验重复做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为_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mL。
    (2)称取氯化钠:调节天平平衡后,在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再用镊子移动游码调整到所需刻度。然后向天平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天平指针左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量取水:用___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讨论】若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多选)。
    A.氯化钠晶体不纯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40.小科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在广口瓶内加入少量水;
    步骤二:将______(选填“水面上方体积”或“广口瓶总体积”)分为5等分,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步骤三:待燃烧停止并__________后,打开弹簧夹。
    小科测得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将步骤二、三补充完整。
    (2)发生图乙中a—c段对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图乙中的e点对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如果广口瓶中的水位高于理论的水位高度,可能的原因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步骤一中加入的水太多
    B.加入的红磷量不足
    C.当瓶内气压为图乙中的b点时就打开弹簧夹
    D.当瓶内气压为图乙中的d点时就打开弹簧夹
    四、解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41.现有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
    (1)200g该溶液中有溶质硝酸多少g?
    (2)要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20%,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多少g?A
    B
    C
    D
    实验装置
    探究燃烧的条件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①加热铜片②隔绝空气
    温度(℃)
    10
    20
    40
    60
    80
    氢氧化钙的质量(克)
    0.173
    0.165
    0.121
    0.120
    0.095
    硝酸钾的质量(克)
    13.3
    31.6
    63.9
    110
    169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科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科学试题,共2页。

    42,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42,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3个大题,54个小题,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