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且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合计48分。)
数据中心是用于安置计算机系统和一系列配套装置的复杂设施。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各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保障。世界的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北纬约30°~60°的地区。下图示意全球数据中心数量的经度分布。据此完成1-2小题。
1.全球数据中心的核心聚集区主要包括( )
A.西欧、东亚、北美 B.西欧、北美、大洋洲
C.东亚、北美、拉丁美洲 D.西欧、北美、拉丁美洲
2.影响全球数据中心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土地成本
C.政府政策 D.市场需求
2024年2月7日,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第五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在考虑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秦岭站的建设采用了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图为我国建成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完成3-4小题。
3.秦岭站选择2月开站的主要原因是( )
A.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
B.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C.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人照明
D.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
4.秦岭站建设采用装配式、模块化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
A.装配式、模块化便于长途运输 B.便于在当地的窗口期快速施工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便于生产 D.距离我国较远,节省运输成本
下图为欧洲局部地区自然植被分布图。完成5-6小题。
5.自然植被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亚寒带针叶林 B.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③-寒带苔原 D.④-温带荒漠
6.受植被和气候影响,图中土壤最肥沃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岛上到处可见奇形怪状的“醉汉树”。当地传统民居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和“醉汉树”景观,完成7-8小题。
7.受强风影响,火地岛“醉汉树”倒向(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从火地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①森林密布 ②湿热多雨 ③台风肆虐 ④冬季降雪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天然气是现代社会主要的能源。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对天然气开发的投资处在世界前列水平。该地区的多个国家在天然气的扩能项目上投入巨大,液化天然气产能也显著提高、下图为西亚北非及周边区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0小题。
9.与德法等西欧国家相比,西亚国家液化天然气产能不断扩大的优势在于( )
A.经济成本低 B.技术先进
C.地域辽阔 D.劳动力丰富
10.西亚国家向德国供应石油时需要经过( )
①直布罗陀海峡 ②土耳其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小题。
11.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B.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C.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12.丁处板块运动可能形成( )
A.海岭和海岸山脉 B.海岭和海沟
C.岛弧和海沟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读日本、德国、印度、巴西四国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3-14小题。
甲 乙 丙 丁
13.关于四国气候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国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农产品有柑橘、油橄榄等
B.甲国为热带草原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
C.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丙国最大平原人口稀少
D.乙国北部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14.关于四国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国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
B.甲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贫乏
C.丁国的能源极其短缺,需要从中东进口石油
D.丙国水能资源丰富
下图示意亚洲某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据图,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6.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故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内陆,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O℃以上
D.降水稀少,导致该国典型植被为草原和荒漠
二、综合题。(共四大题,合计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3年2月上旬,一列载有有毒化学物品的货运火车在途经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村时发生脱轨,引发火灾。俄亥俄州位于美国是五大湖地区,耕地占全州面积2/3以上,1850年以来该州农产品产量一直居美国前列,下图为俄亥俄州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州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6分)
(2)简析此次有毒化学物品泄露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数百万年前,墨累河从上游流入曼侬湖(古湖泊),在南澳州穿过狭窄的河谷汇入大海通过对有12000多年历史的地层的钻探,人们发现墨累-达令河流域洪水和干旱的宝贵记录6000年前,墨累河河口的高海平面发挥着水坝的作用,导致河面升高,形成曼侬湖(咸水湖)。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墨累河的长度经历几度变化,后曼侬湖转为盆地。如今墨累河河口附近设立了五个拦河坝。下图示意墨累-达令河流域地形、河流分布。
(2)说明现今墨累河下游的汛期及其形成原因。(6分)
(3)墨累河流域荒漠化速度较快,试简析其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墨西哥被誉为“玉米的故乡”、“仙人掌的国度”。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折射出墨西哥人的性格特征。下图示意墨西哥地形及大草帽。
(1)说出墨西哥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2)判断A、B、C三地夏雨率最高的地点(2分)分析大草帽成为墨西哥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必备用品的原因。(6分)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距索契市中心约50公里的红波利亚纳高山滑雪中心是俄罗斯著名的滑雪胜地,本届冬奥会所有雪上项目的比赛都在这里进行。图中甲示意索契地理位置,乙为索契的气候资料。
甲 乙
(1)描述索契的地理位置。(4分)
(2)简述索契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3)简析红波利亚纳高山滑雪中心滑雪场建设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答案
1.A 根据“全球数据中心数量的经度分布”可知全球数据中心数量主要分布于30°W-30E,集中在西欧;90°E-150E,集中在东亚;120°W-60°W,集中在北美,A正确;据材料可知,世界的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北纬约30°~60°的地区,大洋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均位于南半球,BCD错误。
2.D 由上题可知,全球数据中心主要分布于西欧、东亚、北美。结合所学知识,三个地区都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量大,D正确;数据储存、处理需求是影响全球数据中心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科技水平、土地成本以及政府的政策都会影响数据中心的分布,但不是最主要因素。
3.D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是一年最高的季节。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不容易靠岸,A错误;2月份当地为暖季,海域解冻不利于施工车辆通行,并且此时会出现极昼,BC错误;此时为暖季和极昼期间,热量相对充足,气温相对较高,河流可能解冻,有淡水可供直接使用,D正确。故选D。
4.B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采用装配式、模块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与是否便于长途运输关系不大,A错误;2月南极为极昼现象,属于暖季,但暖季时间较短,适合施工建设的时间较短,采用装配式、模块化建造,便于在当地的窗口期快速施工,B正确;南极自然环境恶劣,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便于生产,C错误;南极距离我国较远,使用该方式建造不能节省运输成本,D错
5.D 由图可知,①地位于欧洲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误。②位于乌克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草原植被,B错误。③地位于60°N以北的俄罗斯地区,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C错误。④位于里海低地,地处中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降水少,形成了温带荒漠植被,D正确。故选D。
6.B 根据所学知识,有机质的含量:草原植被 >森林植被 >荒漠植被。①地和③地均为森林植被,由于森林生长需要大量的有机质,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生成后很快就转移到植物体内,故土壤中的有机质较少,肥力较低,排除A、C选项。②地以草原为主,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每年草类植被枯黄日积月累形成大量的腐殖质,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B正确。④地区为荒漠植被,植被稀少,形成的有机质少,D错误。故选B。
7.A 读图可知,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处于50°S以南区域,全年受南半球盛行的西风影响,风力强劲,由于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因此火地岛“醉汉树”顺盛行风向倒向东南方向。
8.C 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传统民居认木屋为主,木屋的建材来源于森林,因此当地应该森林密布,①符合题意;读图可知,当地纬度较高,处于西风带,周围海洋广阔,冬季降雪量大,因此当地民居具有房顶坡度较大的特征,④符合题意;根据当地民居特征不能推测出当地湿热多雨,当地纬度较高,也不具有湿热多雨的特征,②不符合题意;当地纬度较高,位于东南太平洋附近,而台风是西北太平洋活跃的热带气旋,因此当地不受台风影响,且当地民居特征不能反映受台风影响,③不符合题意。
9.A 经济成本包括地价、劳动力、资源开采成本等,与西欧国家相比,卡塔尔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都比较低,因此卡塔尔液化天然气产能扩建的优势在于经济成本较低,A正确;与西欧国家相比,卡塔尔技术不先进,不是其优势;卡塔尔国土面积小,人口较少,劳动力数量没有优势
10.C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其所产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首先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到印度洋,经曼德海峡进入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经英吉利海峡到达德国,①③正确;土耳其海峡是进入黑海的必经海域,马六甲海峡是抵达东亚地区的必经海域,西亚国家向德国供应石油无需进入黑海和途经东亚,②④错误。故选C。
11.B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甲为欧亚板块,乙为太平洋板块,B正确。
12.C 消亡边界是两个板块相遇时,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最终消失,一般在海洋形成较深的海沟,而在陆地上形成海岸山脉;而生长边界是新的板块的诞生处,多是海底的海岭、火山,或附近是正在生长的大洋和海。图示丁处位于海底的消亡边界,为海岭或者海沟。
13.C 依据图中四国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表示印度、乙表示德国、丙表示巴西、丁表示日本。日本的气候类型为季风气候,故A错误;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巴西最大的平原为亚马孙平原,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不利于人类生存,故人口稀少,C正确;德国北部土壤贫瘠,纬度较高,光热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14.A 乙国表示德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石油资源需大量进口,A选项说法错误;甲国印度的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贫乏,B选项说法正确;丁国日本的能源极其短缺,需要从中东进口石油,C选项说法正确;丙国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落差较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D说法正确。
15.C 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应位于自然条件最好的地点,从图中信息看,该地降水较少,故水资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图中四地相比,甲、丁两地年降水量大约在100mm,降水少,不是人口居住的理想地,A、D错误;乙虽然靠近河流,但海拔高,地形复杂,故人口分布少,B错误;丙地降水较多,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开阔,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为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C正确。故选C。
16.D 有内流河不是判断内陆国的依据,是否临近海洋才是判断内陆国的依据,A错误;根据水系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该国中东部地势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B错误;由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国位于温带地区,根据海陆轮廓可知该国为蒙古国,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C错误;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判断该国降水量在400mm以下,部分地区降水量在200mm以下,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D正确。故选D。
17.(10分)(1)(6分)该地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起伏小,土壤肥沃深厚,降水较充沛,生长期热量充足,自然条件优越。(2分)该州水、热、土、地形组合单一,条件优越,适宜规模化的农产品种植。(2分)该州地处东北工业区、临近乳畜带,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交通便利。(2分)
(2)(4分)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污染土壤、耕地、水源、大气等;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浪费资源,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医疗等社会负担加重;民众恐慌,社会不稳定。(每点1分,任答四点4分)
18.(16分)(1)(6分)①东部山地隆起,背风带焚风效应增强,降水减少(1分)河流入湖水量下降,湖水水位下降(1分)②气候变干,(1分)湖水蒸发量增大,加剧了湖面的下降(1分);③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湖内沉积(1分),使湖床升高成为陆地。(1分)
(2)(6分)汛期: 12月一次年2月为夏汛(1分),6月一8月为冬汛(1分)
形成原因: 墨累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1分),夏季降水丰富,形成夏汛(1分)
墨累河下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1分),冬季降水丰富,形成冬汛(1分)。
(3)(4分)①气候干燥,降水较少且不稳定(1分)
②气温较高,加上全球变暖,蒸发量大,加剧干旱(1分);
③人类活动剧烈,开发强度高,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会破环地表植被(1分);
④人类过度开采水资源,使水资源减少。(1分)
19.(12分)(1)(4分)分布特点:沿海少,内陆多(1分),集中分布在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地区) (1分);原因:①纬度低,沿海低地气候湿热(1分);②高原地区气候凉爽(1分)。
(2)(8分)B地(2分)。
①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强(1分),戴大草帽可以防晒(1分)
②纬度低、气温高(1分),草帽通风散热性好(1分)
③雨季降水丰富(1分),便于避雨(1分)
④草类资源丰富,(1分)便于就地取材,制作成本低,价格便宜(1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20.(14分)(1)(4分)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濒临黑海,亚洲与欧洲交界处附近(2分)俄罗斯西南部,大高加索山脉西南侧。(2分)
(2)(4分)特点:夏季凉爽(1分),冬季温和。(1分)
原因:位于黑海之滨,受海洋影响,夏季凉爽(1分);大高加索山阻挡南下的寒冷气流,且受黑海影响,冬季温和。(1分)
(3)(6分)①离黑海较近(1分),水汽充足(1分);
②冬季受西风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1分),降雪量大(1分);
③地处山区,气温较低(1分),积雪时间较长(1分);
④地势起伏较大(1分),适合高山滑雪(1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