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鲍鱼肉质细嫩,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鲍鱼适宜在水温10~20℃、盐度2.1~3.5%的海水中生长.图为我国南方某河口附近的人工鲍鱼养殖网袋吊养笼,该吊养笼需根据海水性质的变化调节其深度和水平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 调节养殖笼的深度位置主要考虑是( )
A. 海水盐度B. 海水密度C. 海水温度D. 海水透明度
2. 推测该养殖笼离河口最远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1. C 2. B
【解析】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鲍鱼适宜在水温10~20℃、盐度2.1~3.5%的海水中生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温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为了保障鲍鱼有适宜生长的温度,表层海水温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表层海水温度较高,鲍鱼笼应调深一点;冬季表层海水温度较低,鲍鱼笼应调低一点。因此调节养殖笼的深度位置主要考虑是海水温度,C正确;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不明显,排除A;海水密度和好水透明度对鲍鱼养殖影响较小,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鲍鱼适宜在水温10~20℃、盐度2.1~3.5%的海水中生长。河口处通常有淡水排入,会影响附近的温度和盐度,养殖笼离河口最远表明该季节淡水排入多,河口处盐度大幅度降低。夏季为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汛期,入海径流量大,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
【点睛】鲍鱼是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一般为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岩礁海域。鲍鱼的最适合生长水温为10-20℃。以福建主要鲍鱼品种黑鲍为例,温度达到26-29℃时,生长变得缓慢,14℃以下则停止生长。所以,农户们在冬天的时候,把鲍鱼送往我国南方养,夏天的时候,南方的养殖户则把鲍鱼送往北方避暑。养殖技术鲍鱼养成方式有多种,有底播养殖(又称自然增殖),有筏式笼养,还有工厂化养殖和坑道养殖等等,无论哪种养殖方式,选择清新水质尤为重要。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夏季为雨季,气候炎热,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天气。灵石县境内民居多为单坡顶式屋顶,屋顶只有一侧是斜平面,斜面向院内倾斜,外侧墙体高,且窗体较小。下图示意灵石县某单坡顶式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民居仅单坡外侧留小窗体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光照面积B. 节省建筑材料C. 减少风沙进入D. 增强通风效果
4. 屋顶单斜面向院内倾斜,有利于( )
A 储存生活用水B. 向外排泄雨水C. 预防火灾D. 减弱院内光照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灵石县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天气,外侧墙体高,且窗体小,利于减少冬春季冷空气进入室内,减轻受风沙灾害的影响,C正确;窗体小,不利于采光和通风,A错误。窗体小并不能节省建筑材料和增强通风效果,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灵石县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屋顶内斜便于夏季收集雨水,储存生活用水,A正确;内斜利于向院内排泄雨水,B错误;内斜顶与预防火灾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灵石县内斜顶利于增加院内光照,冬季利于采光,D错误。故选A。
【点睛】山西民居普遍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外墙高,从宅院外面看,砖砌的不开窗户的实墙有四五层楼那么高,有很强的防御性;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无论厢房还是正房、楼房还是平房,双坡顶不多。由于都是采用单坡顶,外墙又高大,雨水都向院子里流,隐含“肥水不外流”之喻意;三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对于富奢的山西民居而言,比较典型的代表都是富裕人家的住宅,通常被冠以“大院”的名称,比如王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何家大院、乔家大院等等,建筑上都颇具山西民居的传统特色。
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左下图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图,右下图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与苏州相比,南通受上海辐射强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资源禀赋B. 人口规模C. 产业类型D. 交通联系
6. 为更好地接受上海辐射,南通当前最应该( )
A.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B. 完善跨江通道C. 引进高新技术D. 优化城市布局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苏州与上海比邻,交通便利,而南通与上海隔江而望,交通不便,故与苏州相比,南通接受上海辐射强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联系,D正确;资源禀赋、人口规模、产业类型与接受上海辐射强度高低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南通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较小的主要因素是隔着长江,交通联系相对较弱,因此完善跨江通道是当前最应该加快的措施,故排除ACD,选择B。
【点睛】城市辐射力,指城市对周围地区,以及其它城市的影响能力。辐射力的大小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就越大,与其它城市的交流也越广泛, 城市的辐射力也就越强。
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之后,鲁尔区面临着如何实现产业转型、重振辉煌的问题。如今,鲁尔区已经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高新技术与创业中心文化与旅游产业已经取代传统的钢铁、冶金行业,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发动机。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推断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 煤炭、钢铁工业B. 电子、钢铁工业
C. 机械工业、旅游业D. 钢铁、电力工业
8.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④世界性钢铁产能过剩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9.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是( )
A.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煤钢基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B. 煤钢基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 煤钢基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D. 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煤钢基地—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7. A 8. D 9. C
【解析】
【7题详解】
由图可知,鲁尔区以煤炭资源为核心,发展形成以钢铁和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在外界及自身因素影响下,衰落最为明显,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由于世界性钢铁产能过剩,煤炭地位下降,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工人大量失业,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该区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本地区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综上所述,②④说法是正确的。故选D。
【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鲁尔区依托自身优势优先发展了钢铁工业,成为钢铁基地,排除A、D;20世纪50-60年代,进行传统产业结构整;20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排除B;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区域整体规划下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C正确。故选C。
【点睛】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煤炭资源丰富,离法国东北部铁矿较近;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经济,为鲁尔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长江上游量大面广的陡坡耕地,既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区域粮食自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基于对当地农民采用的“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如下图)的调查,专家分析了其优点,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地势高,气温低B. 夏季降水集中C. 耕作习惯落后D. 石灰岩分布广
11. 横坡沟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 提高肥力B. 方便耕作C. 沉积泥沙D. 提高产量
12. 与坡地改梯田工程相比,该模式( )
A. 水土保持效果较差B. 劳动力需求量大
C. 资金需求量更多D. 需要更深厚的土壤
【答案】10. B 11. C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地势高、气温低不会对水土流失产生重大影响,A错误;该地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雨水侵蚀能力强,B正确;由材料可知,陡坡耕地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精耕细作,当地耕作习惯具有优势,且不是自然原因,C错误;岩石性质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类型的形成,同时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的抗蚀能 力,但长江上中游坡耕地土壤不一定是从石灰岩发育而来的,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横坡沟的生态功能主要是缩短坡长,避免坡面侵蚀细沟的发生,拦截、滞留上部地块产出的径流,沉积泥沙,C正确;每年冬天,农民还要将水平沟道内沉积的泥沙送回到耕地内,因此提高肥力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同时也可以供田间行走,方便耕作,但这不属于生态功能,B错误;提高产量也不属于生态功能,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修筑梯田需要将坡地改为阶梯状的平地,需要当地土层较厚,对资金和劳动力需求更多,但梯田比横坡沟截留水分和土壤的能力强。因此与坡地改梯田工程相比,该模式水土保持效果较差、劳动力需求量少、资金需求量更少、不需要更深厚土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心是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丹水北运是指利用北煤南运专用通道“浩吉铁路”将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淡水运至西北缺水地区的项目,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2023年12月5日,丹江口水库饮用水首次通过铁路运往鄂尔多斯地区,其采用了尼龙材质的敞顶箱复用液袋及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与传统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铁路集装箱运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A 水量较大B. 水价较高C. 水质较好D. 连续性好
14. “丹水北运”利于沿线缺水城市( )
A. 消除大气污染B. 缓解河湖水污染C. 发展水产养殖业D. 保障生活饮用水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传统的水渠运水东线工程相比, 密封的集装箱,优质的尼龙液袋运输可以保证水质,从而为西北地区提供优质的饮用水,C正确;集装箱运水水量较小,连续性较差,AD错误;水价较高不属于优势,B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运输的水源主要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的沿线缺水城市,随着水资源的调入,有利于保障沿线缺水城市生活饮用水的供给,D正确。水资源对消除大气污染作用小,A错误;其运水量有限,并不能缓解河湖水污染,B错误。西北缺水城市并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C错误。故选D。
【点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自然原因:区域分布不均匀;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 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历史重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全球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某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对沿线国家整车出口的销售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我国该企业在印度设立了生产铁路电机的合资企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减少用工成本B. 提升持续经营能力C. 提高产品质量D. 契合当地经济政策
1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该企业产品( )
A. 高端化趋势明显B. 逐渐转回国内生产C. 低价化趋势明显D. 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读我国某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对沿线国家整车出口的销售占比图可知,城轨和客车、机车销售占比上升,货车占比下降。铁路电机生产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减少用工成本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我国该企业在印度设立了生产铁路电机的合资企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持续经营能力,B正确;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提高产品质量,C错误;契合当地经济政策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读我国某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对沿线国家整车出口的销售占比图可知,城轨占比提升最大,货车占比下降,反映我国该企业产品高端化趋势明显,A正确;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历史重任,我国该企业的产品并没有逐渐转回国内生产,B错误;没有体现出低价化趋势,C错误;也没有体现出生产成本降低,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区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蒙古气旋发源于蒙古国中部和东部高原地区,属于温带气旋。下图为2023年4月10日某时刻蒙古气旋位置及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图中露点温度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受蒙古气旋影响,图中甲地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 气温低B. 多降水C. 有扬尘D. 风力小
18. 蒙古气旋东、西两侧冷锋与暖锋的势力及移动速度特征有( )
①冷锋势力强于暖锋②暖锋势力强于冷锋
③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④暖锋移动速度快于冷锋
A. ②④B. ①④C. ②③D. ①③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且图中显示其附近站点温度为19℃,故气温较高,A错误;但露点温度为-13℃,故该区域属于暖干气团,无降水,B错误;4月为春季,北方地区沙尘暴多发,甲地位于大风区,且等压线较为密 集,故其风力大,可能出现扬尘天气,能见度低, C正确,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一侧风力比暖锋一侧更大,冷锋势力强于暖锋,冷锋移动速度更快,①③ 正确,②④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沙尘天气的形成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沙尘源。这是形成沙尘天气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指那些地面沙尘物质丰富的地区,如沙漠、沙地、戈壁、干涸湖泊、无植被覆盖的荒漠化土地等。(2)强风。这是沙尘天气形成的动力条件,通常需要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平均风速在12米/秒以上。 (3)不稳定的大气层结。这是形成沙尘天气的重要气象条件,在不稳定的热力条件下,更有利于风力加大和强对流发展,从而卷扬更多的沙尘到更高的空中。
墙状山是一种“壁如刀削,形似板薄”的山体,在许多不同岩性的山体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福建省龙岩市冠豸山中就有典型的墙状山。该山体高70多米、长300多米、顶宽不到10米,岩体中垂直节理发育,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天墙”。下图为墙状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冠豸山“天墙”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 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B. 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地壳抬升
C.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
D.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重力崩塌—流水侵蚀
20. 该山体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形成( )
A. 风蚀柱B. 孤峰C. 石笋D. 角峰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岩层层状构造明显,应为沉积岩,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与岩浆侵入无关,CD错误;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并深埋于地下。 之后受内力挤压,地壳抬升,沉积岩出露地表接受流水的侵蚀,由于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受重力作用而崩塌,形成该地貌类型,所以形成过程是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 A正确,B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冠豸山赤壁单崖,其山体垂直裂隙发育,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岩层经雨水、河水的长期侵蚀综合作用下,发生自然崩塌,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逐渐向孤峰过渡,最终消失变平,所以该山体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形成孤峰,B正确;风蚀柱受风力侵蚀形成,该地地貌主要受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形成,A错误;石笋指在溶洞中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属于地下喀斯特淀积地貌,C错误;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D错误。故选B。
【点睛】不同岩石特点归纳如下:①侵入型岩浆岩:由于冷凝速度较慢,矿物晶体颗粒较大;②喷出型岩浆岩: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晶体颗粒较小,有气孔或流纹构造;③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④变质岩:岩石结构致密,矿物定向排列,具有片理构造。
碧罗雪山(39°N)属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受季风、地形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该山东、西坡自然带差异显著。某科考队前往碧罗雪山开展植被考察。下图示意碧罗雪山主峰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科考队员发现怒江河谷树木葱郁,而澜沧江河谷则是灌丛广布。推测上述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澜沧江河谷( )
A. 受季风影响,土壤侵蚀强B. 地形封闭,受冷空气影响小
C. 受焚风影响,土壤水分少D. 植被稀疏,有机质含量低
22. 与澜沧江河谷灌丛相比,该山西坡海拔3600米以上的灌丛( )
A. 因光照充足,垂直结构复杂B. 受大风影响,多贴地生长
C. 因降水丰沛,植株密度较大D. 受气温影响,多肉质叶片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横断山区的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截留较多的雨水,背风坡少雨,风在背风坡的下沉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怒江河谷树木葱郁,而澜沧江河谷则是灌丛广布,主要原因是澜沧江河谷地处干热河 谷,受焚风影响,土壤水分少,C正确。 形成树木或灌丛,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跟土壤、地形和有机质含量关系小,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与澜沧江河谷灌丛相比,该山西坡海拔3600米以上的灌丛海拔高,气温较低,垂直结构简单,A错误。 高海拔地区更容易受大风影响,多贴地生长,B正确。 高海拔地区降水较少,植株密度较小,C错误。 肉质叶片多分布在夏季高温的地区,不是在高海拔地区,D错误。故选B。
【点睛】干热河谷在横断山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按照自然地理水平带的划分,横断山区中部与南部都属于湿润气候带,而北部属于高原气候带的温暖 和亚热带半湿润一湿润带。可是金沙江、澜沧江、 怒江流域的干热河谷中,一条条河谷,就像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镶嵌的“干旱带”,景色与横断山区的湿润地区大相径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6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省铜陵市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在经历几十年重工业发展后,即使有土地也无法开展新项目,于2009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十一五以来,铜陵市提升了冶金、电力、建材等产业的规模和档次,确立“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发展思路,谋取发展新空间。目前,铜陵市转型效果明显,已形成铜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发展之路。下图示意铜陵市位置。
(1)分析铜陵市在经历几十年重工业发展后,出现了“即使有土地也无法开展新项目”的原因。
(2)推测铜陵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铜陵市产业升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开采铜矿,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矿坑未治理,地表易塌陷;工业三废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地修复困难,难以开展新项目等。
(2) 产业链深度不够,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区位优势受限,高端人才匮乏;行业内同质竞争激烈,企业运营风险大;产业竞争力较弱,品牌竞争力不强等。
(3)加快涉铜产业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优化投资营商新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对铜矿业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依托地缘优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铜陵市矿产资源开发为背景,涉及工业的区位条件、传统工业发展的问题和转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铜陵市在经历几十年重工业发展后,大量开采铜矿,会使破坏地表植被,从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开采后的矿坑未治理,容易造成地表易塌陷;产业都是以铜矿开采为主的重工业,工业三废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铜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使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地修复困难。
【小问2详解】
由于铜陵市长期依赖重工业,产业转型难度较大,产业链深度不够,高附加值产品较少;该地传统工业长期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区位优势受限,高端人才匮乏;随着国内其他地区铜矿的开采,行业内同质竞争激烈,企业运营风险大;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竞争力较弱,品牌竞争力不强等。
【小问3详解】
铜陵市产业升级可对传统优势工业进行改造创新,创新生产工业产品,延伸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良好投资营商新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对铜矿业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着力打造循环经济;靠近东部沿海地区,依托地缘优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越南与我国广西接壤,和广西同濒北部湾。2023年底,越南人口突破1亿大关,是东南亚第三人口大国。广西常住人口5047万,居全国第11位,面积居全国第9位。下图为北部湾沿岸及周边地区示意,下表为越南、广西人口结构和劳动力概况。
材料二: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许多跨国公司近年把制造生产线从珠江三角洲转移到了越南。越南政府重视外资引入,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政策降低关税,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发展出口加工业。广西制造业基础较好,以机械、电子、纺织、化工、食品、饮料、建材等为主,与越南制造业有较强的互补性。针对越南产业链不完善的现状,广西进一步从长三角等地区承接相关上游产业,积极建设面向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区域供应链中心。
(1)当前越南承接的主要是____密集型产业,从人口角度评价其产业承接条件____。
(2)从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角度,分析越南在此轮产业转移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
(3)分析广西针对东盟建设区域供应链中心的合理性。
【答案】(1) ①. 劳动 ②. 有利条件: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人均工资较低,劳动力成本低;不利条件:人口素质较低
(2)生产要素:利用地价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吸引产业转移;
地理位置:充分利用靠近珠三角和国际贸易通道优越地理位置;
政府政策: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充分发展出口加工业;
市场环境:抓住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机遇,积极融入全球市场。
(3)广西制造业基础和承接的产业与越南具有较强互补性,能有效实现与东盟(越南)产业的分工协作;广西地理位置优越(与越南或东盟相邻),利于(产品的运输与销售,)降低供应(供货)成本;广西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完善,利于提高供应(供货)效率;广西(土地、水、矿产、人力等)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越南、广西人口结构和劳动力概况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表可知,越南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成本低,其承接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劳动力成本低,人均工资水平较低,利于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但越南每10万人大学文化程度人数少,人口素质较低。
【小问2详解】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生产要素、地理位置、市场环境、政府政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从生产要素方面看,越南可以利用土地价格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降低其生产成本;从地理位置方面看,越南可以充分利用靠近珠三角和国际贸易通道的优越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吸引产业转入;从政府政策方面看,越南政府重视外资引入,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政策降低关税等合理的产业政策,充分发展出口加工业;从市场环境看,越南政府抓住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机遇,吸引许多跨国公司把制造生产线转移到越南,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等。
【小问3详解】
据材料“针对越南产业链不完善的现状,广西进一步从长三角等地区承接相关上游产业,积极建设面向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区域供应链中心”可知,供应链是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衔接的关键,即广西不仅能够弥补越南(东盟)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因地理位置优势也利于形成针对越南(东盟)制造业上下游产品的物资集散枢纽;广西基础设施完善,水路、陆路交通运输体系较发达,通过便利的交通运输,利于提高供应(供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广西土地、水、矿产、人力等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制造业基础好,与越南制造业有较强的互补性等。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河道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4种类型。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探寻黄河的治理措施,先后摸索出“宽河固堤”、“束水攻沙”等技术。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应时代发展,设计出“分区治理”模式,将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的流域空间依次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等功能区,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技术手段实施滩区再造,建设嫩滩、二滩和高滩,以达成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的水沙调控目标。下图为黄河下游河道相关地理信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中黄河下游河道不同平面形态,分别指出最能体现“宽河固堤”和“束水攻沙”的河段类型。
(2)分析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及入海口的有利影响。
(3)从功能利用角度分析“分区治理”模式下的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的区域差异。
【答案】(1)宽河固堤——游荡型河段;束水攻沙——顺直微弯河段。
(2)有效减缓了黄河下游河床的抬升,下游河道防洪能力提 升;下游防凌汛压力减小;湿地面积明显增加;改善海水入侵状况,遏制了海岸线蚀退;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3)生态移民安置区:泥沙淤积,地势较高,安置生态移民;高效生态农业区:区域面积较大,地形平坦,土壤比较肥沃,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湿地:临近大堤,地下水位较浅,土壤水分较多,适宜建设生态湿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下游河道为背景材料,涉及黄河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黄河的治理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观察图形可以得出,对游荡型的河段,河道断面宽浅,下切侵蚀明显减弱,侧蚀增强,堤坝易被侵蚀,为了防洪,采取“宽河固堤”。对顺直微弯河段,可以采取束水攻沙,修筑堤坝控制河流宽度,可以增加河水流速。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冲刷明显,可以有效遏制小浪底一利津段河床的抬升,提升下游河道应对洪水的能力;由于下游河槽受冲刷,凌汛封河期河道 过流能力增强,减小了防凌汛压力;调水调沙使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及入海口沿岸沉积,形成了大面积的三角洲和滩涂湿地;调水调沙期间,大量淡水和泥沙进入河口地区,海水入侵的问题得到改善,有效遏制了海岸线的蚀退;调水调 沙带来大量淡水和泥沙,增加了下游的水量,满足了黄河口的生态用水需求,改善了黄河口的生态环境,湿地生态功能增强,生物多样性增加。
【小问3详解】
分区治理要将防洪、土地利用和人们生活紧密结合,合理规划。具体措施为将滩地分区设定不同的防洪标准;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在这些滩地安置群众。生态移民安置区位于泥沙淤积,地势较高的滩地,受洪水威胁小,可安置生态移民;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因此高效生态农业区位于区域面积较大,地形平坦,土壤比较肥沃的地区;生态湿地主要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防洪等,因此位于临近大堤,地下水位较浅,土壤水分较多的地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可以起到蓄滞洪水的作用。国家或地区
0~14岁占比
15~64岁占比
65周岁及以上占比
每10万人大文化程度数
文盲率
劳动力成本(月工资:美元)
越南
22.4%
68.5%
9.1%
2021年目标为3500~4000人
5%
292
广西
23.62%
64.18%
12.2%
10806人
2.37%
471
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原卷版docx、河南省南阳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地理试题,共6页。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