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12月12日,我国某乡村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如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校最可能位于( )
A. 北京B. 杭州C. 成都D. 南京
2. 该日,教学楼沐浴阳光的时长约为( )
A. 8小时B. 10小时C. 12小时D. 14小时
3 该日后一个月,α角( )
A. 一直变小B. 先变小后变大C. 一直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12月,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昼长接近最短,日落时间(当地地方时)应早于地方时17点58分(昼夜平分时,日落为地方时18时),北京经度为116°E,杭州、南京位于120°E附近,地方时基本和北京时间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一致,此时应该已经日落,排除A、B、D;成都在120°E的西边,经度为105°W附近,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个多小时,此时可能正在日落时刻,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成都的经度约为104°E,其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7点58分,与120°E的经度差约为16°,估算时差约为1小时,则成都日落地方时为16点58分,昼长约为(16:58 - 12)✖2 ≈ 10小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α角是日落时太阳方位与正西方位之间的夹角,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00时,日落时太阳方位位于正西,因此日落时刻越接近地方时18时α角越小,日落时刻与地方时18时相差越大,α角越大,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昼最短夜最长,日落时刻全年最早,日落时刻与地方时18时相差最大,α角最大,之后再向北移,所以α角应该先变大后变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昼长=24-夜长=(12-日出时数)×2=(日落时数-12)×2=日落时数-日出时数。
新疆和田因盛产和田玉而闻名。几亿年前,在昆仑山脉北缘沉积了大量的白云岩,后来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古生代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和田玉最终形成。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图1为和田市位置,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和田籽料磨圆度较好主要得益于( )
A. 岩浆冷凝B. 冰川沉积C. 流水侵蚀D. 风化作用
5. 图1中和田河上和田籽料富集最多的地段可能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6. 图2中能够正确表示和田玉籽料形成过程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D. ④-⑤-⑦-③
【答案】4. C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籽料主要是指河床中磨圆程度较好的石料,主要是靠流水搬运过程的磨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但不使其磨圆,A错误;冰川的堆积物一般磨圆度差,B错误;风化不能使岩石磨圆,只会使岩石崩解,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和田籽料沉积、富集。图中丙处为河流出山口,和田籽料最易富集,C正确;甲乙均位于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流速快,和田籽料不易沉积,AB错误;丁地位于沙漠地区,流水少,只有少数细小颗粒物沉积,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根据右图中各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相互关系可推知,甲乙由岩浆形成,乙与沉积物均位于近地表,为喷出型岩浆岩,则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丙由沉积物形成,是沉积岩;则丁为变质岩。图中的各个环节分别是:①是形成岩浆的重熔再生作用,②是形成岩浆岩的冷却凝固,③是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④是固结成岩,⑤是变质作用,⑥是重熔作用,⑦是沉积岩和变质岩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田玉籽料为变质岩,其形成过程如下:首先,沉积物固结成岩(④)形成白云岩,然后经过变质作用(⑤)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之后,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最后,和田玉在流水作用(⑦)下于中下游地区沉积下来(③),形成籽料。因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⑤-⑦-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地区缺失地层的地质年代及可能原因是( )
A. 古近纪——断层错位B. 三叠纪——外力剥蚀
C. 白垩纪——地壳下降D. 奥陶纪——气候变化
8. 二叠纪之后,该地区可能发生过的地质现象及先后顺序是( )
A. 地壳隆升—褶皱—地壳下降—断层—岩浆活动
B. 地壳下降—地壳隆升—褶皱—岩浆活动—断层
C. 地壳隆升—地壳下降—褶皱—断层—岩浆活动
D. 地壳下降—地壳隆升—岩浆活动—褶皱—断层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古近纪地质年代晚于侏罗纪,图示只显示了志留纪到侏罗纪的地层剖面,从图示信息无法判断出断层错位是引起古近纪地层缺失的原因,故A选项错误;根据地质年代顺序可知,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还有三叠纪,图中未出现三叠纪地层,可能当时形成了三叠纪地层,由于地壳抬升,外力剥蚀,导致三叠纪地层缺失,故B选项正确;一般,地壳下降伴随着外力沉积作用加强,不会导致地层缺失,故C选项错误;奥陶纪地质年代早于志留纪,图示只显示了志留纪到侏罗纪的地层剖面,无法判断出奥陶纪地层是否缺失,故D选项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据图可知,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的三叠纪地层缺失,可能是二叠纪后,地壳隆升,地势抬高,沉积过程终止,未形成三叠纪地层,后来地壳下降,物质沉积形成侏罗纪地层(地壳下降伴随着外力沉积作用加强);根据所学知识及图可知,褶皱出现在侏罗纪地层形成之后(褶皱晚于弯曲的沉积岩),断层出现在褶皱之后(断层晚于断裂的岩层,图示褶皱的右翼出现断裂、错位),侵入岩体未发生断裂、错位,说明岩浆活动出现在断层之后。因此,二叠纪之后,该地区可能发生过的地质现象及先后顺序是:地壳隆升—地壳下降—褶皱—断层—岩浆活动,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地质过程先后顺序判断:1.常见顺序——沉积岩层中上部岩层晚于下部岩层;褶皱晚于弯曲的沉积岩;断层晚于断裂的岩层;侵入作用晚于被侵入的岩层;变质作用晚于侵入作用;侵蚀作用晚于被侵蚀的岩层。2.一般后发生的地质作用,要对原来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或岩石进行破坏(或覆盖)。判断时,要特别注意看交界面(或接触面)。
嘉陵江的某支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形成V型谷、U型谷、瀑布等地形,其中“V型谷”河段河床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型谷”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顶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瀑布丰水期的水落差可达30m以上,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m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如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汇水口处向上依次形成V型谷、U型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流量、植被B. 岩性、流速C. 流量、地形D. 岩性、流量
10. 在现有变化趋势下,未来瀑布的位置和落差变化是( )
A. 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小B. 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小
C. 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大D. 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大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U型谷”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顶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形成“砂岩在上,泥岩在下”的岩层分布”可知,该河段河床上层覆盖岩性较硬的砂岩,抗侵蚀能力强,下蚀较弱,以侧蚀为主,形成“U型谷”;“V型谷”泥岩岩性较软,抗侵蚀能力差,由左图可以看出,河流较上游变窄,流速加快,下蚀强,形成“V型谷”。因此是由于岩性不同导致侵蚀效果不同,加上流速由上游到下游的变化,从而汇水口向上依次出现“V型谷”、“U型谷”,B正确;该地区植被均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此植被不是影响因素,A错误;该河段属于支流,且该区域范围不大,流量的上下游差别不大,因此流量不是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据题意及所学知识,按照河流现有的作用情况,瀑布将发生溯源侵蚀,其位置有向该河上游移动的趋势。河流上游地区海拔较高,瀑布向上游溯源侵蚀移动的同时,因底部泥岩岩性较软,仍然不断被侵蚀,使瀑布高差增大,流水下泄速度加快,下蚀作用也增强,进一步增大高差,最终瀑布落差变大。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
【点睛】瀑布存在的一个常见原因:岩石类型的差异。河流对软硬不同的岩石产生差异侵蚀,较坚硬的岩石不容易遭受侵蚀,而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河流从较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较松软的岩石河床时,在河流的下蚀作用下,瀑布逐渐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源头方向延伸,由于侧蚀,瀑布逐渐加宽。
稳定和适当提升水稻种植面积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之一。江苏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如图为“1992~2021年江苏及省内三大区域水稻种植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代表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曲线依次为( )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①③D. ③②①
12. 近年来,苏南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稻种植技术提高B. 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 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13. 制约苏北水稻生产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资源B. 水资源C. 经营规模D. 机械化水平
14. 苏中地区进一步扩大稻田面积的有效途径是( )
A. 缓坡修筑水田B. 改良滨海盐土C. 开垦河湖滩地D. 复垦矿区土地
【答案】11. A 12. D 13. B 14. B
【解析】
【11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知识可知,三大区域内的苏北地区自“江苏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经济”后,由于灌溉条件改善,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出现波动变化,后期呈上升的趋势,故判断①为苏北;苏南地区距离上海最近,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最快,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所以水稻种植面积最小,故判断③为苏南;苏中地区介于两者之间,故判断②为苏中,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水稻种植需要的劳动力多,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造成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D正确;不是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不会引起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A错误;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则热量条件更好,有利于发展双季稻,B错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可能改种其他农作物,而不是季节性撂荒,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所以农业生产需水量上升,导致温带季风区的苏北水资源更加紧张,故B正确;苏北以平原为主,土地资源丰富,故A错误;水稻种植业本就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所以跟水稻生产进一步提升关系不大,故C、D错误,所以选B。
【14题详解】
苏中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缓坡地面积较少,A错误;苏中地区滨海面积大,结合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苏北推行‘旱改水’耕作制度改革,将旱地改为水田”可知,随着对滨海盐土的持续改良、耐盐水稻的深入开发和沿海旱地灌溉设施的改良,使得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因此可以通过改良滨海盐土来扩大耕地面积,而不是通过矿区土地复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B正确,D错误。开垦苏中地区河湖滩地虽会增加稻田面积,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是有效途径,C错误。故选B。
【点睛】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陆域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12%。
永暑岛(9°37/N,112°58/E)是我国在南海永暑礁某区域完成吹沙填海作业建成的人工岛。目前,永暑岛面积达2.8平方千米,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并建有永暑岛机场、永暑医院等。2016年,我国地质堪探队在永暑岛发现水质较好的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未建岛前的永暑礁水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推测永暑岛建设在永暑礁的( )
A. 东部区域B. 东南区域C. 西北区域D. 西南区域
16. 永暑岛短时间内在地下形成淡水,主要是因为( )
①降雨量十分充沛②岛屿砂石透水性强
③地表汇水面积较大④海水淡化技术先进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15. D 16. A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永暑礁西南部面积大,且水深较浅,易于填海造陆,减少建设成本。D正确,其他区域面积较小,水深较深,填海造陆工程量大,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永暑岛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大,降雨量十分充沛;永暑岛填岛材料是海底砂砾,有助于雨水下渗,①②正确。地表汇水面积较大利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岛上淡水为自然形成,与海水淡化无关,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永暑岛是我国在永暑礁西南礁盘上开发建设的人工岛,人工岛面积2.8平方公里,面积小于美济岛和渚碧岛,是南沙群岛的第三大岛屿,三沙市南沙区人民政府驻地就设立在此岛上。
粮食生产碳排放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直接排放,以及粮食种植过程中的化肥施用、能源使用等。粮食生产碳减排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绿色生产及提升粮食供给品质。如图为“我国2020年粮食生产过程碳排放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就碳排放空间分布而言,我国高排放省区多分布在中部地区,主要是由于当地( )
①人口密度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②为粮食主产区,对高碳农资的依赖度较高
③耕地面积广阔,秸秆处理量大
④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复种指数最高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8. 江苏与浙江陆地面积相当,但江苏粮食生产碳排放量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B. 热量C. 土壤D. 水源
19. 为减轻粮食生产碳排放对环境的压力,则我国碳排放量较大地区应( )
A. 普及农业机械B. 提高灌溉技术C. 改变耕作制度D. 适度规模经营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华中地区为粮食主产区,对高碳农资的依赖度较高、耕地面积广阔,秸秆处理量大,使得碳排放量较大,②③正确;华中地区人口稠密,①错误;地处亚热带,复种指数不如热带高,④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江苏与浙江陆地面积相当,但江苏平原面积较多,耕地比重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使用量更大,因此排放量较大,A正确;热量、土壤、水源对粮食生产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普及农业机械会增加能源消耗,A错误;提高灌溉技术主要是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减轻粮食生产碳排放作用不大,B错误;耕作制度受制于气候,不是随意可以改变的,C错误;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粮食生产碳排放对环境的压力,D正确。故选D。
【点睛】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最初是一片沼泽地,后来渐渐成了贫民窟。现在是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末端处理地区之一。欧美发达国家每年都有高达21万吨的电子垃圾运往该地.每年大约有4万加纳人通过进行电子垃圾处理来维持生计。图1为加纳某电子垃圾小镇,图2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A. 海陆交通便利B. 闲置土地较多C. 环境标准较低D. 工业原料紧缺
21. 7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A. 东南B. 西南C. 东北D. 西北
22. 下列关于跨国污染物转入对阿格博格布洛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损害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区域发展潜力下降
B. 污染物处理主要污染大气,对水源影响较小
C. 产品零部件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D. 通过获取高价值的回收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20. C 21. C 22. A
【解析】
【20题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原本是一片沼泽地,故该地闲置土地不多、海陆交通不便,AB错误;加纳处理电子垃圾的技术水平低,从中获取的工业原料有限,与工业原料紧缺无关,D错误;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接收了大量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C正确。故选C。
【21题详解】
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北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受其影响,当地焚烧垃圾烟尘应向东北方向扩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跨国污染物转入到该国会加剧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使得区域发展潜力下降,A正确;电子垃圾处理不仅会污染大气,也会对水源产生污染,B错误;电子垃圾末端处理是提取金属资源,很少会对其它品零部件回收利用,也无法获取高价值的回收品,CD错误。故选A。
【点睛】电子垃圾的危害:电子废弃物被填埋,其中的重金属渗入土壤,进入河流和地下水,将会造成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对当地的居民及其它的生物造成损伤;如果进行焚烧,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56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流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对地貌发育以及人类迁徙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3)分析河流袭夺后对村镇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1) (2)甲河袭夺乙河。
甲河流经地区岩石质地较疏松,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弱;甲河河源段整体落差大,流水侵蚀能力强。
(3)袭夺之后,甲河水量加大,水源更加充足,更有利于河谷地区发展农业;
袭夺之后:流速加快,洪水更加迅猛,村庄面临的洪水风险增大;为趋利避害,聚落可能向高处(阶地)迁移。
【解析】
【分析】本题以小组对河流的调研为背景,涉及根据河流数据绘制曲线图、河流袭夺判断及理由分析、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额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用横轴表示距河源的距离,纵轴表示水位的高程,根据表格的数据逐一描点,然后连线,用实线表示甲河,虚线表示乙河,即可得出曲线如图示:
【小问2详解】
甲河最终会袭夺乙河。由上题图可知,甲河河源段的落差更大,流水(溯源)侵蚀能力强于乙,由材料“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可知,甲河流经地区岩石质地较疏松,节理发育。岩石更容易被侵蚀,因此,导致甲河最终会袭夺乙河。
【小问3详解】
河流袭夺后对村镇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要紧密结合袭夺后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关键在于流量加大带来的利弊和人类的适应策略。有利方面:甲河袭夺乙河,甲河上游来水更多,水量加大,水源更加充足,有利于河谷地区发展农业;不利方面:袭夺之后,甲河上游来水更多,水量加大、流速加快,面临的洪水风险增大;聚落可能向高处(阶地)迁移,以避免被洪水淹没。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起,我国对国内镓及关联产品实施出口管制。镓是一种稀散金属,以微小的含量主要伴生于铝土矿中,主要从炼铝工业的副产物中回收和提取,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已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是金属镓的最大生产国,镓产业一直处于出口粗镓产品占比过高,进口核心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尴尬境地。下图为2019~2022年我国镓产量变动情况示意图。
(1)简述金属镓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原因。
(2)从资源安全角度,说明我国对国内镓及关联产品实施出口管制的积极意义。
(3)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有人建议我国矿业应该走出国门。请为该观点提供理论依据。
【答案】(1)金属镓稀散伴生于铝土等其他矿产中,含量少;开采、提取难度较大,产量少,可供应量少;镓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而半导体产业是战略性高新产业;随着相关产业迅速发展,镓产品需求量快速上升,供应紧张。
(2)加强镓资源战略储备,保障国内供应稳定;有利于缓解金属镓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减少镓矿的消耗,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与经济利益。
(3)我国生态环保要求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性下降;矿产资源在全球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矿产需求量上升,矿产品价格上涨,到国外开发矿产可能盈利;我国矿业走出去,有利于国际产能合作,通过优势产能走出去推进制造业升级;我国矿业走出去,有利于提高我国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以金属镓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矿产资源生产与消费特点、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镓是一种稀散金属,以微小的含量主要伴生于铝土矿中”可知金属镓稀散伴生于铝土等其他矿产中,含量少;据材料“主要从炼铝工业的副产物中回收和提取”可知镓的开采、提取难度较大,产量少,可供应量少;据材料可知镓是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而半导体产业是战略性高新产业;随着半导体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对于镓产品需求量会快速上升,供应紧张,所以金属镓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小问2详解】
资源安全包括供给安全和消费安全,也包括开展、加工、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安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源安全角度应当加强镓资源战略储备,保障镓资源国内供应稳定;有利于缓解金属镓开采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减少镓矿的消耗,从而维护国家资源安全与经济利益。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我国生态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开发成本也随之提高,经济性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矿产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随着矿产需求量上升,矿产品价格也会跟着上涨,所以去到国外开发矿产可能盈利;我国矿业走出去,能够提高国际产能的合作,通过优势产能走出去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我国矿业走出去,可以让我国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变得多元,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高寒生态系统属于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三江源地区独特的高寒草原、草甸、湿地生态系统。三江源地区湿地总面积7.33万平方千米,约占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的20%。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这里山川壮丽,水丰草美,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地区对当地及河流中下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2000年8月,三江源自然保区正式设立。2003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示意图。
(1)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自然地理背景。
(2)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却成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天堂。试分析其原因。
(3)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若继续恶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带来哪些影响?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答案】(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该地生态环境脆弱。
(2)夏季水草丰富,食物充足;天敌较少;远离人类居住区,有大面积的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国家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藏羚羊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环境。
(3)三江源地区径流量减少,会导致长江水源地枯竭,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河流沿岸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草地沙化、草场退化直接会导致河流上游含沙量增加,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频繁。
(4)保护自然界的天然“本底”——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自然物种的“基因库”——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储备物种
自然资源的“宝库”——水资源的持续供给
提供生态服务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三江源自然保区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生态脆弱区、地理环境整体性、动物与环境、自然保护区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所在地,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条件差,生物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位于高寒气候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该地生态环境脆弱。
【小问2详解】
夏季气温相对较高,冰雪融水较多,水草丰富,为藏羚羊提供较为充足的食物来源;能适应高寒区大型野生动物较少,藏羚羊的天敌较少;由于自然环境恶劣,该地人烟稀少,远离人类居住区,有大面积的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国家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保护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藏羚羊能适应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环境。
【小问3详解】
长江发源于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若继续恶化会导致长江源头的径流量减少,会导致长江水源地枯竭,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三江源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但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会导致河流沿岸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植被覆盖度下降,草地沙化、草场退化又会加剧水土流失,直接会导致河流上游含沙量增加,中下游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洪涝灾害频繁。
【小问4详解】
三江源地区山川壮丽,水丰草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利于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界的天然“本底”;三江源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储备物种,保护好这个自然物种的“基因库”;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持续供给提供生态服务,成为自然资源的“宝库”。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169
2.0
167
167
2.5
164
166
3.0
163
162
3.5
161
155
4.0
157
154
4.5
151
153
5.0
142
152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