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720680/0-1715487820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720680/0-17154878205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720680/0-17154878205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720680/0-171548782056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课件
数学北师大版第四章 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第四章 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课文内容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SSS,ASA,AAS,SA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对应角 .2.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 ”“ ”“ ”.3. 要测量圆形工件的外径,工人师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卡钳,点O为卡钳两柄的交点,且有OA=OB=OC=OD,若圆形工件恰好通过卡钳AB,则此工件的外径必是CD之长,其中的依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A.“SSS”B.“SAS”C.“ASA”D.“AAS”
1. 下列对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绝对准确B. 误差很大,不可信C. 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D. 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2. 如图,太阳光线AC与A′C′是平行的,AB表示一棵塔松,A′B′表示一棵小杨树,同一时刻两棵树的影长相等,已知小杨树高3 m,则塔松高( )A. 大于3 mB. 等于3 mC. 小于3 mD. 和影子的长度相等
3. 已知△ABC≌△DEF,BC=EF=6 cm,△ABC的面积为18 cm2,则EF边上的高为
cm.4. 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点C
是AD的中点,也是BE的中点,若DE=20 m,则AB= m.5. 如图,要测量河岸相对两点A,B的距离,可以从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BC=CD.过点D作DE⊥BF,且A,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若测得DE=15 m,即可知道AB也为15 m,请你说明理由.
由题意可知ABC=∠EDC=90°,
BC=CD,∠BCA=∠DCE,从而
△ABC≌△EDC(ASA),故AB=DE=15 m.
【基础训练】1. 下列对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把不能直接测量的距离转化成能直接测量的距离B. 要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C. 有误差,所以不能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D. 有误差时,可重复几次,求平均数2. 已知AB=DE,AC=DF,要说明△ABC≌△DEF,有以下思路:①BC=EF;②∠A=∠D;③∠B=∠E;④∠C=∠F.这4种思路中,错误的有( )A. 4种B. 3种 C. 2种 D. 1种
3. 如图,AB,CD表示两根长度相等的铁条,若O是AB,
CD的中点,经测量AC=15 cm,则容器的内径长为( )A. 12 cmB. 13 cmC. 14 cmD. 15 cm4.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点B的AB的垂线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在过点D的BD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ABC,所以测得ED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这里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A. “SAS”B. “ASA”C. “SSS”D. “AAS”
5. 如图,要测量河岸相对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先从B处沿着与AB成90°角的方向,向前走50 m到C处立一根标杆,然后方向不变继续朝前走50 m到D处,在D处转90°沿DE方向再走17 m,到达E处,这时,A,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m.
【提升训练】6. 把含45°的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放置,顶点A在桌面上,若另外两个顶点C,B到达桌面的距离EC,BD分别为 3 cm和5 cm,则垂足之间的距离ED= cm.7. 如图,要测量A,B两点的距离,可以先选取两个可以直接到达的点O,C,使得BO=CO,∠AOB=∠AOC,连接AO,CO,AC,那么A,C两点的距离等于A,B两点的距离.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因为AO=AO,∠AOB=∠AOC,BO=CO,所以△AOB≌△AOC(SAS).所以AB=A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DE=AB,解这个方法可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背景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所以BCCD,归纳总结,方案一,方案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精品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所以BCCD,归纳总结,方案一,方案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