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16 内能与热机(课件)
展开(2)影响因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______,内能越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此外,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有关.
(2)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易失分点1.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2.由于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含有)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放出)热量”.
(2)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调节气温(人工湖、滇池),取暖(秧田里灌水防冻),作冷却剂等.
1.热机(1)定义: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叫做热机.(2)分类: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等.
(3)能量转化:燃料的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____能再转化为______能.
2.内燃机(1)定义: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2)分类:汽油机和柴油机.
(3)汽油机的四个冲程
易失分点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汽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利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汽缸顶部是喷油嘴,吸气冲程吸入的只有空气,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点火方式是压燃.柴油机对空气的压缩程度比汽油机高,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
提分指南进气阀打开的是吸气冲程,排气阀打开的是排气冲程,在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两气阀都关闭.吸气、压缩、排气三个冲程,依靠飞轮惯性完成.
易失分点由于克服摩擦做功、热传递损失能量等无法避免,故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即无法将全部能量都用于做功.
例1 [2023营口中考]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例2 [2023北京中考]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例3 [2022福建中考] 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______,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的.
[解析] 当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套筒时,推杆压缩套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时艾绒燃烧.
解题通法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1.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2.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不考虑物体同时在对外做功)3.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液体沸腾时)4.物体内能增加,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
5.物体的温度升高,并非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例4 [2023福建中考] 城市中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可以调节气温,这主要是利用水的( )
A.密度较大B.沸点较高C.比热容大D.流动性好
例5 [2023广州中考] 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 )
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解析] 对图像的分析如下.
A.汽油是化石能源B.该冲程为做功冲程C.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20次D.热机的功率越大,效率就越高
例8 [2023无锡中考] 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会立即燃烧.下压过程中活塞对筒内空气______,空气的____能增大,该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的______冲程相同.
[解析] 用力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放在筒内的棉花因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上述过程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它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例9 关于燃料及其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燃烧的燃料,热值等于零B.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C.燃料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D.燃料燃烧时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解析] 燃料的热值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热值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状态(是否燃烧、燃烧是否充分)、温度等因素无关.综上所述,C正确.
例10 [2023随州中考]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示意图和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例 一题通关 [2023、2022、2017福建中考改编]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保证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相同
确保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7)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分析与论证】(8)分析实验数据可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说明____(选填“水”或“沙子”)的吸热本领大.
(9)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某同学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丙所示.与原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用水浴法加热,水和沙子受热更均匀并且不需要搅拌
【交流与合作】(10)此实验中把沙子或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11)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有下列选项中的___.
A.控制变量法B.比值定义法C.类比法
【拓展】(12)根据实验结论推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____.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
(2)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
(3)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
(4)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了热量.( )
(5)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水和水蒸气的总内能增加.( )
(7)热量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 )
(8)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 )
(9)热量不能从内能少的物体传到内能多的物体.( )
2.[2023连云港中考] 下列事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古人钻木取火B.冬天双手摩擦取暖C.一杯热水慢慢变凉D.人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3.【跨学科实践】炎炎夏日,小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她发现,在这里白天的风常常从海面吹向陆地,而夜晚风却从陆地吹向海面.她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画出了陆地和海面之间空气流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的密度小于砂石的密度B.海水的密度大于砂石的密度C.海水的比热容小于砂石的比热容D.海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
避雷针(避雷装置)
6.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7.[2023徐州中考] 在汽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9.部分地区用砖砌成炉灶,通过烧煤来加热水(如图甲).小明同学将这些普通的炉灶壁改装成装水的容器(如图乙).这样在加热水壶内的水时,也加热了炉灶壁内的水.这样做有利于( )
A.提高煤的热值B.煤的充分燃烧C.提高炉子的效率D.水壶内水吸收热量
A.热值B.比热容C.密度D.体积
2.夏季,混凝土护栏被太阳晒得很热,池塘中太阳下的水却不很热,主要原因是( )
A.水不吸热B.混凝土初温高C.水的比热容大D.混凝土放热
3.[2023长沙中考] 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
4.[2023烟台中考]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关键知识).给水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压缩空气、搓手取暖、钻木取火均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综上可知A符合题意.
5.[2023福州一检] 如图是某种内燃机工作的某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内燃机是柴油机B.它表示的是压缩冲程C.此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在此过程燃气的内能增大
8.[2023苏州中考] 工地上太阳暴晒的钢筋热得烫手,钢筋内能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增加的.用切割机切割钢筋,切割片温度急剧上升,该过程内能变化情况与热机的______冲程相同.
[解析]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做功是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钢筋被太阳暴晒后热得烫手,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钢筋的内能;切割机切割钢筋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钢筋的内能的,此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热机压缩冲程中内能的变化情况相同.
11.汽车尾气带走的能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汇集回来转化成燃料的化学能,这反映了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
[解析] 汽车尾气带走的能量不能自动汇集回来转化成燃料的化学能,这反映了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
12.[2023三明一检] 在“比较甲乙两种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本实验除了需要相同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搅拌器、铁架台各2个,甲、乙液体和火柴等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______.
(2)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______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判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分析图像可知,____液体吸热能力更强,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4)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大,则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区的更____.
(3)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如图所示,小宇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弄清楚“热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图中①处应为________,②处应为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知识点1内能,考点突破,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典例分析,温度差,改变量,完全燃烧,焦每千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课件:第四讲内能与热机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课件:第四讲内能与热机 (含答案),共30页。
中考物理复习第21课时内能与热机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第21课时内能与热机教学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度差,知识点2比热容,Jkg·℃,cmt末-t初,cmt初-t末,知识点3热机,机械能,Jkg,Jm3,Q放=mq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