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计量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第1页
    化学计量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第2页
    化学计量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计量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计量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l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C.8.4g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5 NA
    D.235g核素 发生裂变反应: +→ ++10;净产生的中子( )数为10NA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g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5NA
    B.标准状况下,0.5NA个CH3OH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
    C.标准状况下,22.4LCl2参加化学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都是2NA
    D.6.2g白磷(分子式为P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中所含P-P键的数目为0.15N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m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2×6.02×1023
    B.常温常压下,11.2 L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6.02×1023
    C.常温下,铁片能溶于浓硝酸
    D.常温下,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
    4.决定气体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 ②所含微粒数目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压强
    A.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设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l 雄黄(As4S4),结构如图,含有NA个S—S键
    B.17 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8NA
    C.标准状况下,33.6 L二氯甲烷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3NA
    D.高温下,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的溶液中含有和的总物质的量为0.9ml
    B.当1L水吸收22.4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只有当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
    C.10℃时,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D.在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和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常见分子中键、键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与结构相似,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B.与结构相似,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
    C.与结构相似,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
    D.已知反应,若该反应中有键断裂,则形成的键数目为
    8.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7.8gNa2O2与过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B.1 ml OD-离子含有的质子、中子数均为9NA
    C.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l﹣1,当有3NA个电子转移时,△H变为﹣46.2kJ·ml﹣1
    9.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1mlKHSO4晶体中含有H+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SO3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A
    C.33.6gFe与足量的水蒸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6NA
    D.5.6gFe投入100mL3.5 ml • L-1硝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3NA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
    B.1 m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 NA
    C.常温常压下,22.4 L H2中含有氢分子的个数为NA
    D.1m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二、判断题
    11.臭氧含有的质子数为(____)
    12.60℃时,92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13.14g聚丙烯中含C—H键总数目为2NA (____)
    14.1ml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约为22.4L。(____)
    15.31gNa2O溶于水,配成1L溶液,c(Na2O)=0.5ml·L-1。(_______)
    三、解答题
    16.既是一种化工产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氨气作原料可制备叠氮化钠(NaN3)可用于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药物和汽车安全气囊的气源。
    Ⅰ.实验室中制备NaN3分2步进行:
    ①制备氨基钠:,装置如下图。已知氨基钠极易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且易被空气氧化。
    ②制备叠氮化钠:将得到的与在210~22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和。
    (1)盛放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 ,B的作用是 。
    (2)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试剂,然后应先 。
    a.向A中加入浓氨水 b.加热装置C
    (3)若无B装置,C中生成的氨基钠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装置中长导管不伸入液面的目的是 。
    (5)可由(熔点169.6℃)在185~200℃分解制得,最好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
    a. b. c.
    Ⅱ.测定的纯度
    精确称量样品,设计如图乙所示装置,连接好装置后使锥形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样品与M溶液接触,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从而测定其纯度(不考虑溶剂的挥发)。已知:(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6)常温下测得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5.00mL (的密度为1.400g/L),计算样品的纯度为(质量分数) 。
    17.过碳酸钠()是工业上常用的漂白剂和氧化剂。该产品中可能含有纯碱杂质,实验室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并测定样品中过碳酸钠的纯度。图中C中装有碱石灰,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图安装好仪器,打开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1)仪器A的名称为 。
    (2)过碳酸钠易溶解于水,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写出过碳酸钠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利用装置Ⅱ测出气体的总体积与装置Ⅰ对比,若Ⅱ读数与Ⅰ读数比值约为 即可判断样品中无。
    (4)读取装置Ⅰ中量筒的体积为,用含m、V的表达式表示样品中的百分含量为 。
    (5)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操作有_______。
    A.若在导管B加一个止水夹并关闭止水夹
    B.反应结束后,量筒液面高于水槽液面
    C.反应结束后立即对量筒读数
    D.称量样品时,有样品粘在滤纸上
    1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环境消毒是极其关键的,常常喷洒“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 ml·L-1。(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此消毒液。
    ①配制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
    ②关于配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C.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 g
    D.按如图所示转移烧杯中的溶液,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
    E.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可能导致结果偏高
    F. 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有残缺可能导致结果偏高
    (3)曾有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4)用氯气和烧碱溶液制备此消毒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B的质子数为5,当质量数为11时,其中子数为6,故0.1 ml的11B中的中子数为0.6NA,A正确;
    B.18gD2O的物质的量为,质子数均为9NA,18gH2O中,质子数为10NA,B错误;
    C.0.15mlFe与水蒸气反应,,0.15mlFe转移0.4NA电子,C错误;
    D.在反应中,净产生的中子数为9,则235g发生裂变产生的中子数为9NA,D错误;
    故答案为:A。
    2.A
    【详解】A.一个H218O含中子数是10个。10gH218O,即0.5ml,含有的中子数为5NA,A项正确;
    B.标准状况下, CH3OH是液态物质,不可代入22.4L/ml计算,B项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Cl2,即1ml,当1ml Cl2参加化学反应全部转化为Cl-时,转移的电子数是2NA,当1ml Cl2发生歧化反应,如跟H2O的反应,一部分化合价升高,一部分化合价降低,即电子转移数目是NA,C项错误;
    D.白磷分子式为P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1ml P4,含6个P-P键,则6.2g白磷,即=0.05ml,含P-P键0.05ml×6=0.3ml,即0.3NA,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3.D
    【详解】A、Cl2与NaOH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1ml氯气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l,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因此无法直接运用22.4L·ml-1,故B错误;C、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故C错误;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故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选项A和B,选项A学生忽略了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歧化反应,氯气本身既得电子又失去电子,因此1mlCl2与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l,选项B,学生没有审清楚条件是常温常压,直接应用22.4L·ml-1,进行计算,忽略了22.4L·ml-1应在标准状况下使用。
    4.D
    【解析】气体的体积主要由微粒数目和微粒之间的距离决定,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是由温度和压强决定的。所以,决定气体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所含微粒数目、温度和压强。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其自身的大小,因此微粒自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据此作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决定气体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①②④;
    故答案选D。
    【点睛】固体和液体的微粒间是紧挨着的,微粒本身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气体微粒之间的距离非常大,微粒本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
    5.B
    【详解】A. As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能够形成3个共价键,而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只能形成2个共价键,根据图示可知,白球表示S原子,黑球表示As原子,雄黄分子中不存在S—S键,故A错误;
    B. 17 g甲基(—14CH3)的物质的量为1 ml, 每个—14CH3中含有8个中子,所以所含中子的数目为8NA,故B正确;
    C. 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
    D. 16.8 g铁的物质的量为 0.3 ml,而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变为+价,0.3 ml 铁失去0.8 ml 电子,即0.8NA个,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C
    【详解】A.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A错误;
    B.温度和压强未知,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l,B错误;
    C.饱和溶液蒸发掉一部分水后仍然是饱和溶液,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正确;
    D.溶液中n(Na+)=n(Cl-),n(K+)=2n(),若n(Na+)=n(),则n(K+)=2n(Cl-),也即c(K+)=2c(Cl-),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A
    【详解】A.叁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与结构相似,所以一个中含有一个三键,因此中含有个键,A正确;
    B.与结构相似,则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三键,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B错误;
    C.与结构相似,1个分子中含有一个键和一个键,因此1个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3个π键,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C错误;
    D.若该反应中有键断裂,即参与反应,则生成,中含有键,故形成π键的数目是,D错误。
    故选A。
    8.D
    【分析】根据题中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可知,本题考查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运用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的组成结构分析。
    【详解】A.依据计算物质的量,结合1ml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电子转移为1ml,0.1ml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电子转移为0.1ml,即0.1NA,故A正确;
    B.1个 OD-离子含有的质子、中子数均为9个,因此1 ml OD-离子含有的质子、中子数均为9NA,故B正确;
    C. 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46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1ml,故原子总数为3NA,故C正确;
    D.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l﹣1,表示当此反应完全进行时,反应中有6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92.4 kJ的热量,但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因此当有3NA个电子转移时,△H>﹣46.2kJ·ml﹣1,故D错误;
    答案选D。
    9.C
    【详解】A.硫酸氢钾为离子化合物,晶体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不含有氢离子,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为固态,无法计算5.6L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和含有的电子总数,故B错误;
    C.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消耗3ml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l=8ml,33.6g铁的物质的量为=0.6ml,则0.6ml铁与足量的水蒸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6NA,故C正确;
    D.5.6 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l,100mL3.5 ml • L-1硝酸得物质的量为0.35ml,若0.1ml铁完全转化为铁离子,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l,若完全转化为亚铁离子,消耗硝酸ml,则0.1ml铁与0.35ml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硝酸亚铁的混合物,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总数小于0.3NA,故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A.Mg的物质的量为,则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A正确;
    B.1m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B错误;
    C.常温常压下,无法计算22.4L H2的物质的量,C错误;
    D.因没有提供体积,故无法计算1m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 D错误;
    故答案为A。
    11.错误
    【详解】由题中信息可知,由于缺少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l这个数值来计算臭氧的物质的量,所以上述判断是错误的;答案为错误。
    12.正确
    【详解】混合气体抽出特定组合“NO2”,其摩尔质量为46 g·ml-1,故正确。
    13.正确
    【详解】由聚丙烯的结构简式可知,聚丙烯的最简式为CH2,14g聚丙烯中氢原子数目为×2×NAml-1=2NA,所有的H均与C以单键相连,则14g聚丙烯中含C-H键总数目为2NA,上述判断正确;答案为正确。
    14.错误
    【详解】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所以1ml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不是22.4L,所以该说法错误。
    15.错误
    【详解】Na2O会与水反应生成NaOH,则Na2O溶于水后的溶质为NaOH,所以将31gNa2O溶于水,配成1L溶液,c(NaOH)=1ml·L-1,故答案为:错误;
    16.(1) 分液漏斗 干燥氨气
    (2)a
    (3)
    (4)防倒吸
    (5)c
    (6)65.0%
    【分析】A装置中CaO和浓氨水反应制备氨气,B中为碱石灰,目的是干燥氨气,C中金属钠和NH3反应制备NaNH2,D中稀硫酸吸收未反应完的氨气,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之下是为了防倒吸,气球可以收集未被吸收的氢气。
    【详解】(1)盛放浓氨水的仪器叫分液漏斗,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氨气;
    (2)金属钠、NaNH2与空气中的氧气很容易反应,故先向A中加入浓氨水,利用产生的氨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干净,在进行加热,故选a;
    (3)若无B装置,生成的氨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分析,D装置中长导管不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倒吸;
    (5)硝酸铵的熔点为169.6℃,在185~200℃分解得到N2O和水,为了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同时防止加热过程中硝酸铵熔化流下,应选择装置c;
    (6)常温下测得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5.00mL (的密度为1.400g/L),收集到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关系式,NaN3的物质的量为:,样品的纯度为。
    17.(1)分液漏斗
    (2)
    (3)3
    (4)或或
    (5)ABC
    【分析】该实验测定原理是:稀硫酸和过碳酸钠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和,杂质纯碱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利用Ⅰ装置,气体经过C中的碱石灰吸收,收集测量反应生成的体积;利用装置II,生成的气体使气球Q变大,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排出,通过量气管可测气体总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过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求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详解】(1)装置名称A与B是分开的,由仪器构造可知,A是分液漏斗,若A与B合在一起,就是恒压滴液漏斗了,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根据过氧离子,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生成物为硫酸钠、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写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由过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当II中测得生成3体积的气体时(2体积和1体积),I中测得除被碱石灰吸收外还剩1体积,若样品中无,则无其它,两者体积比为3:1,故答案为:3。
    (4)I中气体就是,这些与过碳酸钠的关系式为:,根据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为=ml,过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2ml,则过碳酸钠的含量为:100%=,故答案为:或或。
    (5)过碳酸钠的含量表达式为,其中V是Ⅰ中量筒收集的体积,m为样品的质量。由表达式可知,测量的气体体积的大小决定纯度的高低;
    A.若在导管B加一个止水夹并关闭止水夹,硫酸占有体积,气体体积变大,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A选;
    B.反应结束后,量筒液面高于水槽液面,说明量管内气体压强小,气体体积变大,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B选;
    C.由于反应放热,反应结束后立即对量筒读数,气体体积变大,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C选;
    D.样品粘在滤纸上,样品用于产生气体的体积就变小,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D不选;
    答案选:ABC。
    18. 0.04 500mL容量瓶 BE ClO- + Cl-+ 2H+ = Cl2↑+ H2O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详解】(1)根据c===4.0ml·L-1;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于消毒,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可知,稀释后的溶液中c(Na+)=0.04
    ml·L-1;
    (2) ①配制480 mL此消毒液,需要使用500 mL容量瓶;配制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500mL容量瓶;
    ②根据c= 进行分析,
    A.容量瓶属于精量器,配制过程需要加水,因此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用于溶液配制,不能烘干,故A错误;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会有损失,可导致所配溶液的偏低,故B正确;
    C.配制480 mL此消毒液,需要使用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因此需要NaClO固体的质量为0.5L×4.0ml/L×74.5g/ml=149.0g,故C错误;
    D.按如图所示转移烧杯中的溶液,容量瓶刻度线上方有残留溶液,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E.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E正确;
    F.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有残缺,导致溶质的量减小,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F错误;
    故选BE;
    (3)“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说明两种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 Cl2↑+H2O;
    (4)氯气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相关试卷

    化学式与化合价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化学式与化合价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电解质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电解质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二化学计量: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二化学计量,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