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先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时期 课件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展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考点1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022·北京卷·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 多元性:从文化遗址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从文化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农作物种植上为南稻北粟;从区域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一体性:从社会生活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等;从遗址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2023·湖南卷·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 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力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
考点2 早期国家的特征
(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1.积极:①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②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③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④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⑤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和华夏民族意识的形成。2.消极:①中央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②诸侯国具有独立性,为割据混战埋下隐患。3.后世影响皇权分封、姓氏的起源、地方行政的简称。
(2019·全国Ⅰ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具有相对性(君臣/兄弟);③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家国同构;④形成森严的等级秩序。
(2020·全国Ⅲ卷·41,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3)①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②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③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④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野制(乡遂制):“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封诸侯或征战的过程中建立的,居住着大小贵族和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者、商人等,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称“遂”,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 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中六乡的居民多为贵族阶层,负担兵役、力役;遂中的居民大体为平民阶层,负担农业劳役和其他徭役。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历史理解:提炼宗法制影响的关键词。[提示] 维护稳定、宗族观念、尊卑秩序、奠定民族心理、儒家文化的源头。
1.宗法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人心,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形成。2.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造就了一批忠孝之士。3.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和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4.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雅言: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在通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后人将古汉语通用的上古音系称为“雅言”。其音系为上古音系,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就出现了“雅言”。而夏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这一点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历时四千多年。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022·全国乙卷·24)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重难点突破: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政治:(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2)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3)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4)原始民主传统一定程度上制约君主权力。(5)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中央集权。经济:(1)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仍以木石工具为主。(2)集体劳动,土地国有。(3)奴隶制。(4)区域联系加强。文化:(1)产生早期民本思想。(2)出现成熟文字(甲骨文、金文)。(3)人文意识增强。(4)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是小“国”,“国”是大“家”。西周依礼制宗法原则建构起来的大宗、小宗结构,构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政治实体,它使族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使家族和宗族同时享有政权和族权的双重权力。将在家“孝亲”的血缘情感转化为为国“孝忠”的爱国情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重要概念】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家国一体:指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同时家族势力在国家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如在西周,通过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周王姬姓家族世代垄断着国家各级权力,可以说姬姓家族控制着国家,国家就是姬姓家族的放大。这种政治局面称之为“家国一体”。
考点3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题组一 政治变革与华夏认同
名师点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动及原因。(1)变动:宗法制名存实亡(鲁国三桓四分公室、晋国六卿倾轧、齐国田氏专政、小宗取代大宗);分封制名存实亡(诸侯不由周天子分封而自立),礼乐制名存实亡(卿大夫以下犯上)。(2)原因:①生产力进步与经济发展对原有政治体制造成冲击;②旧秩序瓦解,周王室衰微,失去对诸侯国控制;③诸侯国内部权力纷争。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地区把自己称为华夏,称居住在其四周的为戎狄蛮夷。随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民族交流交融更加密切,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认同发展的时期,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华夏认同贯穿中国古代,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融。
(2017·全国Ⅰ卷,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据《史记》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②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③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①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 江南的认识;②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2023·海南卷·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题组二 经济变革与各国变法
(2022·江苏卷·1)据学者考证,春秋末年,陈国司徒辕颇向封疆内所有的田地征取赋纳。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逃亡到郑国。这一考证可以说明( ) A.官僚政治的腐朽 B.贵族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 C.土地制度的变动 D.诸侯权威遭到卿大夫挑战
关联思考:由铁器牛耕引发的经济变革。(1)生产力: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土地制度:由奴隶主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3)生产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经营。(4)户籍管理:强化发展。(5)商业发展:由“工商食官”制度到独立手工业、商人诞生。
历史理解:试以商鞅变法为例,谈一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为后世中国历史哪些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构建知识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经营,有的以租入土地经营,亦有两者兼之。 其主要特点是:在小块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所以在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容易破产。
【重要概念】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
三者在封建社会下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但三者的本质特征还是不一样。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其最本质特征就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是相对集体经济而言的,其最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自耕农经济是相对佃农经济而言的,农民自己拥有小块土地,从事个体生产,劳动所得归自己支配。
(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2021·山东卷·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 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大变革,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诸侯争霸,各国诸侯为争雄竞相招揽人才。(3)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4)阶级上: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5)思想文化上:专业文化阶层“士”崛起;私学兴起。 总之,文化觉醒根源于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造就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23·全国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图解历史:百家争鸣中的“争鸣与共鸣”
争鸣:①性善性恶之辩:孟子是性善论者,认为人性本善,品质之所以会变坏,是环境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②德治、法治之辩:法家强调国君依靠国家权力实行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乎自然,儒家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天下。 ③义利之辩: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把义、利对立起来,荀子冲破儒家义利观樊篱,将义、利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认为对利的追求为人的本性,但要有度,用礼制约束欲望。……
共鸣:①诸子立论的中心议题为如何得到统治者重视从而治理国家,重整社会秩序。②诸子坚持己见,思想具有排他性,主张思想统一为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③强烈的托古心态,以古老的传统、先圣先贤的名号,增强本派学说的权威性。④普遍主张立君为民、天下为公。突出强调君主存在的前提在于有助于实现天下苍生的福祉和利益。
1.(2023·全国新课标卷·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2.(2023·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3.(2022·福建卷·1)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 A.血缘政治的完善 B.铸铜技术的进步 C.分封制度的成熟 D.中原文化的扩展
4.(2021·全国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5.(2021·全国甲卷·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6.(2019·全国Ⅱ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复习课件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可能性,必要性,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讲 辽宋夏金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继续发展时期 课件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这是一份第4讲 辽宋夏金元: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继续发展时期 课件 -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定位,阶段特征,思维导图,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重要概念文官政治,宋朝科举制的完善,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重要概念台谏合一,王安石变法的举措,农业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课件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这是一份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课件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