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错题】备战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
最新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 易错点26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不准确,推断出错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 易错点26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不准确,推断出错,文件包含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易错点26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不准确推断出错原卷版docx、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易错点26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不准确推断出错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首先,冲刺阶段的易错题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的查缺补漏,总结经验教训,知识梳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其次,通过对错题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考点的分析与总结,它能够减少我们复习过程当中同类型的题或者是同一知识点的犯错频率。
第三,对于错题集的复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盖住答案,然后重新来做一遍,从分析的角度条件的分析以及技巧的使用三个方面进行逐一的排除。
第四,在这些错题当中,并非所有的错题都是每个同学易错的,那么在第一遍的错题复习当中,我们就要进行排除,筛选出符合自己特点错题及其针对性也才更强。
如果自己已经完全掌握的,那么就当是对于知识点的再一次复习。这样的错题对于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说也才是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备战语文高考易错点快攻
易错点26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不准确,推断出错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常山赵云,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备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十九年夏五月,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流克巴东。至江州,破巴郡太守严颜,生获之。飞呵颜曰:“大军既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容止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备围城①数十日,使从事中郎涿郡简雍入说刘璋。时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与简雍同舆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备迁璋于公安,尽归其财物,佩振威将军印绶。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有删改)
(注)①城,这里指成都。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古代行政区域名称,秦朝实行郡县制,郡比县等级高。
B.汉室,汉朝。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C.孤,中国古代王侯自称为孤,也指幼年丧母,这里指前者。
D.戎,泛称中国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这里即此意;还称兵器。
【易错点警示】
【易错点快攻】
【易错点通关】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李渊备法驾迎代王即皇帝位于天兴殿,时年十三。大赦,改元,遥尊炀帝为太上皇。甲子,渊自长乐宫入长安。以渊为大丞相,进封唐王。屈突通与刘文静相持月余,通复使桑显和夜袭其营。文静与左光禄大夫段志玄悉力苦战,显和败走,尽俘其众,通势益蹙。或说通降,通泣曰:“吾历事两主,恩顾甚厚。食人之禄而违其难,吾不为也。”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一刀。”丞相渊遣其家僮召之通立斩之及闻长安不守家属皆为渊所虏乃留显和镇潼关引兵东出将趣洛阳通适去显和即以城降文静文静遣窦琮等将轻骑与显和追之,及于稠桑,通结陈自固。窦琮遣通子寿往谕之,通骂曰:“此贼何来?昔与汝为父子,今与汝为仇雠。”命左右射之。显和谓其众曰:“今京城已陷,汝辈皆关中人,去欲何之?”众皆释仗而降。军人执通送长安,渊以为兵部尚书,赐爵蒋公。戊辰,隋恭帝诏以十郡益唐国,仍以唐王为相国,总百揆。唐国置丞相以下官,又加九锡。王谓僚属曰:“此谄谀者所为耳。孤秉大政,而自加宠锡可乎?必若循魏、晋之迹,彼皆繁文伪饰,欺天罔人。考其实不及五霸,而求名欲过三王,此孤常所非笑,窃亦耻之。”但改丞相府为相国府,其九锡、殊礼皆归有司。夏四月,炀帝凶问至长安,唐王哭之恸,曰:“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敢忘哀乎!”五月戊午,隋恭帝禅位于唐,逊居代邸。甲子,唐王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遣刑部尚书萧造告天于南郊,大赦,改元,罢郡置州,以太守为刺史。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元:指历史上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B.甲子:甲为天干之首,子为地支之首。古代以天干和地支递次相配来纪日或纪年。
C.兵部:官署名,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屯田等事宜。
D.九锡: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如车马、衣服等,是一种最高礼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隋主既立,待突厥礼薄,突厥大怨。千金公主[注]伤其宗祀覆没,日夜言于沙钵略,请为周室复仇。沙钵略谓其臣曰:“我,周之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乃与故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合兵为寇。隋主患之,敕缘边修保障,峻长城,命上柱国武威阴寿镇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并州,屯兵数万以备之。(至德元年)夏四月,突厥数为隋寇,于是命卫王爽等为行军元帅,分八道出塞击之。爽督总管李充等四将出朔州道,己卯,与沙钵略可汗遇于白道。李充言于爽曰:“突厥狃于骤胜,必轻我而无备,以精兵袭之,可破也。”诸将多以为疑,唯长史李彻赞成之,遂与充帅精骑五千掩击突厥,大破之。沙钵略弃所服金甲,潜草中而遁。其军中无食,粉骨为粮,加以疾疫,死者甚众。甲午,突厥遣使入见于隋。隋秦州总管窦荣定帅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前上大将军京兆史万岁,坐事配敦煌为戍卒,诣荣定军门,请自效。荣定素闻其名,见而大悦。壬戌,将战,荣定遣人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而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荣定遣万岁出应之,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请盟,引军而去。沙钵略素忌阿波骁悍自白道败归又闻阿波贰于隋因先归袭击北牙大破之杀阿波之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达头达头大怒,遣阿波帅兵而东,其部落归之者将十万骑,遂与沙钵略相攻,屡破之,复得故地,兵势益强。二年春二月,突厥苏尼部男女万余口降隋。突厥达头可汗请降于隋。秋九月,突厥沙钵略可汗数为隋所败,乃请和亲。千金公主自请改姓杨氏,为隋主女。隋主遣开府仪同三司徐平和使于沙钵略,更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突厥朝隋》)
[注]千金公主:突厥佗钵可汗向北周请求讲和,北周皇帝宇文赟封赵王宇文招的女儿为千金公主,嫁给佗钵可汗为妻。下文的“可贺敦”也是指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尹,文中指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称京兆尹管辖的地区。
B.己卯,古代用干支纪日的方法,其前一天是戊寅日,后一天是庚辰日。
C.秦州,古代九州之一,其他八州为荆、豫、梁、青、徐、扬、冀、兖。
D.和亲,封建君主为了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例如昭君出塞。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九月己酉,上面定勋臣爵邑。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等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遂皆悦服。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闰三月,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佯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毋惜尽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爵邑,指爵位和食邑。《礼记·王制》中记载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万户侯即拥有食邑一万户的侯爵。
B.社稷,即是国家。“社”指农作物之神,“稷”指土地神。古代国家的国君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指“国家”。
C.太子少师,是中国古代官名。太子少师与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少”,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多为加官赠官的官衔。
D.炀帝,是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炀、灵为恶谥,文、宣为美谥。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明十一年,魏主(孝文帝)以平城地寒,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秋九月庚午,至洛阳。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帝曰:“庙算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等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一,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曰:“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李冲曰:“陛下将定鼎洛邑,宗庙宫室,非可马上行游以待之。愿陛下暂还代都,俟群臣经营毕功,然后备文物、鸣和鸾临之。”韩显宗上书:“窃闻舆驾令夏不巡三齐当幸中山往冬舆驾停邺当农隙之时犹比屋供奉不胜劳费况今蚕麦方急将何以堪命愿早还北京,以省诸州供张之苦,成洛都营缮之役。”又:“洛阳宫殿故基,皆魏明帝所造,前世已讥其奢。今兹营缮,宜加裁损。顷来北都富室,竞以第舍相尚;宜因迁徙,为之制度。”建武二年夏,魏主欲变北俗,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三年春,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初,魏主迁都,变易旧俗,并州刺史新兴公丕皆所不乐。帝以其宗室耆旧,亦不之逼,但诱示大理,令其不生同异而已。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
不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常卿,中国古代官职名,一般指太常寺卿,属于掌管军事的长官,原名为奉常。
B.稽颡,又称“叩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C.斧钺,泛指兵器,亦指杀戮。在上古指作战用的兵器,也是军权和统治权的象征。
D.定鼎,传说禹铸九鼎保存在王朝建都的地方。可指古代帝王定都,亦可指建立王朝。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乐元年夏四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江南。时嘉兴、苏、松诸郡,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八月,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原吉上言:“江南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嘉、湖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亘绵五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湖,入三泖。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苗稼。拯治之法,宜浚吴淞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吴松江袤二百余里,广百五十余丈,西接太湖,东通海。前代屡疏,以当潮汐,沙泥淤积,旋疏旋塞。自吴江长桥至下界浦约百二十余里,虽稍通流,多有浅窄。又自下界浦抵上海南仓浦口,可百三十余里,潮汐壅障,茭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臣相视得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茆港,径入大江:皆广川浚流。宜疏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俟既开通,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御暴流。”疏上,行之。役夫凡十余万。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百姓暴体日中,吾何忍!”于是水泄,农田大利。二年春正月,复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往苏、松疏通旧河,以大理寺少卿袁复副之。九月戊辰,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功成,还朝。三年夏六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佥都御史俞士吉、通政使赵居任、大理寺少卿袁复赈济苏、松、嘉、湖饥民。嘉靖元年,巡抚李克嗣开吴淞江。至是,克嗣用华、上、嘉、昆四县民力,开吴淞江四千余丈,十余年无水旱之忧。
(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五,有删节)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侍郎,职官名,本为宫廷近侍,唐以后,为各部长官之副职,官位渐高。
B.都察院,明清时官署,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
C.广袤,指土地的长和宽,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到北的长度叫“袤”。
D.布衣,古代的布为平民所穿,故以“布衣”借指平民。后也称没做官的读书人。
【全情境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贞观二十一年冬十二月,龟兹王伐叠卒,弟诃黎布失毕立,浸失臣礼,侵渔邻国。上怒,戊寅,诏使持节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等将兵击之。上谓侍臣曰:“朕少长兵间,颇能料敌。今昆丘行师,处月、处密二部及龟兹用事者羯猎颠①、那利②每怀首鼠,必先授首。”
次年冬十月,阿史那社尔引兵自焉耆之西趋龟兹北境,分兵为五道,出其不意,擒而斩焉者王薛婆阿那支。龟兹大震,守将多弃城走。社尔进屯碛台,去其都城三百里,遣伊州刺史韩威帅千余骑为前锋,左卫将军曹继叔次之。至多褐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其相那利师众五万拒战。锋刃甫接威引兵伪遁龟兹悉众追之行三十里与继叔军合龟兹惧将却继叔乘之龟兹大败逐北八十里
龟兹王布失毕既败,走保都城,阿史那社尔进军逼之,布失毕轻骑西走。十二月,社尔拔其城,使安西都护郭孝恪守之。社尔进军攻之四旬,擒布失毕及羯猎颠。那利脱身走,潜引西突厥之众并其国兵万余人袭击孝恪。孝恪营于城外,龟兹人或告之,孝恪不以为意,将入城,那利之众已登城矣,城中降胡与之相应,共击孝恪,矢刃如雨,孝恪不能敌,将复出,死于西门。后旬余日,那利复引山北龟兹万余人趣都城,继叔逆击,大破之,斩首八千级。那利单骑走,龟兹人执之,以诣军门。
社尔前后破其大城五,遣左卫郎将权祗甫诣诸城开示祸福,皆相帅请降,凡得七百余城,虏男女数万口。社尔乃召其父老,宣国威灵,谕以伐罪之意,立其王之弟叶护为主,龟兹人大喜。社尔勒石纪功而还。龟兹王布失毕等至京师,上责让而释之,遣归国抚其众。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太宗讨龟兹》)
[注]①羯猎颠,唐朝龟兹大将。②那利,唐朝龟兹宰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锋刃甫接威/引兵伪遁/龟兹悉众追之/行三十里与继叔军合/龟兹惧将/却继叔乘之/龟兹大败/逐北八十里/
B.锋刃甫接威/引兵伪遁/龟兹悉众追之/行三十里与继叔军合/龟兹惧/将却/继叔乘之/龟兹大败/逐北八十里/
C.锋刃甫接/威引兵伪遁/龟兹悉众追之/行三十里/与继叔军合/龟兹惧/将却/继叔乘之/龟兹大败/逐北八十里/
D.锋刃甫接/威引兵伪遁/龟兹悉众追之/行三十里/与继叔军合/龟兹惧将/却继叔乘之/龟兹大败/逐北八十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大夫之死称为“卒”。文中指龟兹王之死。
B.戊寅,此处指干支纪日中的戊寅日,其前一天是丁丑日,后一天是己卯日。
C.刺史,汉武帝时始置,其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职任监察,官阶低于郡守。
D.勒石纪功,建立或成就功勋后将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典出于汉代卫青“燕然勒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讨伐龟兹,是因为诃黎布失毕继其兄成为龟兹王之后,渐渐地对唐王朝不行使臣属国的礼节,并不断地挑起事端,和邻国发生武力冲突。
B.阿史那社尔率领部队借道焉耆,兵分五路,很快就活捉并斩杀了焉耆国王薛婆阿那支,让龟兹军队中很多守城将士感到非常害怕,选择弃城出逃。
C.龟兹军队大败后,布失毕退守其都城。阿史那社尔经过四十天的攻打,终于占领了龟兹都城,生擒了国王诃黎布失毕、大将羯猎颠和宰相那利等人。
D.阿史那社尔先用武力攻下龟兹五座大的城池,又派权祗甫到各个城池劝降,总共得到七百多座城池。他亲自召集当地父老,向他们宣传大唐的国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那利单骑走,龟兹人执之,以诣军门。
(2)龟兹王布失毕等至京师,上责让而释之,遣归国抚其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闰三月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 上怒,谓房玄龄等曰:“德参欲国家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宫人皆无发,乃可其意邪!”欲治其谤讪之罪。魏征谏曰:“贾谊当汉文帝时上书,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自古上书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唯陛下裁察。”上曰:“朕罪斯人,则谁复敢言?”乃赐绢二十匹。他日,征奏言:“陛下近日不好直言,虽勉强含容,非曩时之豁如。”上乃更加优赐,拜监察御史。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可得数百万缗。”上曰:“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卿未尝进一贤,退一不肖,而专言税银之利。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桓、灵俟我邪?”是日,黜万纪,使还家。冬十月上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上引弓四发殪四豕有豕突前及马镫民部尚书唐俭投马抟之,上拔剑斩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注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上悦,为之罢猎,寻加光禄大夫。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注: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在洛阳开天策府,唐俭为天策府长史。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十月/上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上引弓/四发殪四/豕有豕突/前及马镫/
B.冬十月/上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上引弓/四发殪四/豕有豕突/前及马镫/
C.冬十月/上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上引弓/四发殪四豕/有豕突/前及马镫/
D.冬十月/上猎于洛阳苑/有群豕突出林中/上引弓/四发殪四豕/有豕突前/及马镫/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申,壬为天干第八位,申为地支第六位,古人常用干支相配之法来纪年月日。
B.御史,原为史官,后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主要职能为监督军政要务,正风肃纪。
C.尧舜是古史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桓、灵是东汉末世桓帝与灵帝两位昏君的并称。
D.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也指记录帝王言行的职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借“工匠谈论何为良弓”的故事表明自知不能尽晓天下之理,随即广开言路,向五品以上京官了解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
B.皇甫德参上书激怒了唐太宗,魏征进谏认为应体谅臣子的忠贞之心,太宗于是赐皇甫德参绢二十匹,同时授予其监察御史的官职。
C.唐太宗以史为鉴,以尧、舜为榜样,重视贤才轻视银钱,并因此罢黜不进贤才而专言税银之利的治书侍御史权万纪。
D.十六年夏四月壬子,唐太宗提出要看一看起居注,结果被褚遂良、刘洎反驳了一通,最后放弃了。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2)陛下近日不好直言,虽勉强含容,非曩时之豁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乾德元年春正月,初以文臣知州事。五代诸侯强盛,朝廷不能制,每移镇受代,先命近臣谕旨,且发兵备之,尚有不奉诏者。帝即位初,异姓王及带相印者不下数十人。至是,用赵普谋,渐削其权,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夏四月,设通判于诸州,凡军民之政皆统治之,事得专达,与长吏均礼。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属诸藩,于是节度使之权始轻。三年三月,初置诸路转运使。自唐天宝以来,藩镇屯重兵,租税所入,皆以自赡,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者甚少。五代藩镇益强,率令部曲主场务,厚敛以入己,而输贡有数。帝素知其弊。赵普乞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悉送汴都,无得占留。每藩镇帅缺,即令文臣权知所在场务。凡一路之财,置转运使掌之,虽节度、防御、团练、观察诸使及刺史,皆不预签书金谷之籍,于是财利尽归于上矣。八月,选诸道兵入补禁卫。先是,帝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拣其骁勇者升为上军。至是命诸州长吏择本道兵晓勇者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复立更戍法,分遣禁旅守边城,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佚。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皆赵普之谋也。帝谓宰臣曰:“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如是邪!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详覆之。”帝复问赵普以文臣有武干者,普以左补阙辛仲甫对,帝遂用之为四川兵马都监。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是/命诸州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
B.至是/命诸州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
C.至是/命诸州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
D.至是/命诸州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镇,又叫移藩,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也泛指官员调任。
B.场务,五代、宋时盐铁等专卖管理机构,宋时又普遍被当作税收机构。
C.大辟,死刑,古五刑之一,罪犯被判凌迟或者车裂之刑。
D.详覆,宋刑部设有详覆官,负责复核刑案,文中即复查审议。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采用集政权于皇权的施政制度,在各州设通判之职,统一管理军民事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又削夺节度使对属下支郡的管理权。
B.为加强中央财权,赵普请求让各地除了必要开支外,余金帛全送至京城;太祖设转运使掌控各地财务租税收入,各地财权逐渐收归中央。
C.太祖又设立了更法,分批派遣禁军守边境城市,让们在各地往来,以便兵习于勤苦、劳逸均等。
D.太祖想任用文官治军,接受了赵普的以文官中有军事才能的左补阙辛仲甫做四川兵马都监的建议。太祖认为文官即使贪腐,危害也比武官小得多。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
(2)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皆赵普之谋也。
忽视结构、语境断句出错
考生解错古代文化知识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是积累不够;二是理解不准确,不能准确分清皇帝的年号、庙号等;三是不注意结合文意理解古代文化知识,忽视选文内容对某文化知识的提示等。
准确理解,重视推断
1.注重积累,分类记忆。一是根据教材注释积累,对教材注释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分类记忆。如教材对特定时间的称谓的注释:①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如“朝菌不知晦朔”(《逍遥游》)。②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③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④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如”奄奄黄昏后”(《孔雀东南飞并序》)。⑤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也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如“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并序》)。二是根据备考资料、文化知识图书积累,进一步扩大积累范围。
2.准确理解,避免差错。古代传记文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化知识,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意义。如“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等),“年号”(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等。
3.调动积累,对比推断。考场上,一要善于调动积累,将选项表述与教材注释的文化知识对比,通过分析,判断选项解说的正误。二要善于利用原文进行推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 易错点30 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文件包含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易错点30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原卷版docx、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易错点30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 易错点29 诗歌鉴赏之错误理解诗歌句意,文件包含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易错点29诗歌鉴赏之错误理解诗歌句意原卷版docx、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易错点29诗歌鉴赏之错误理解诗歌句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 易错点28 文言文阅读之不明句式、结构、词义、用法,硬译错误,文件包含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易错点28文言文阅读之不明句式结构词义用法硬译错误原卷版docx、高考语文易错题精编易错点28文言文阅读之不明句式结构词义用法硬译错误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