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7课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主题一碰撞与传播__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7课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主题一碰撞与传播__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1——专题8)(74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7课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主题一碰撞与传播__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7课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主题一碰撞与传播__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共2页。


    史料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主体是……耶稣会传教士……也译著了大量西学书籍,着力介绍天文历法、测量等技术。鸦片战争后,开明官吏、外交人员、留学生、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以及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成为推动西学东渐的主体力量。甲午战后,西方文化和学术思想真正开始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也……客观上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汪信砚《西学东渐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根据史料及所学,指出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提示] 由被动到主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渐进性(或历史阶段性);内容丰富;途径多样。
    历史解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1)建立教会、教堂,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性活动。传教士通过布道的形式向中国人宣传“归化”西方的思想,愚弄和控制教徒思想,在精神上麻痹中国人民,企图使中国人民驯服地接受殖民主义奴役,放弃民族自信。
    (2)建立教会学校,以造就为其服务的知识界。
    (3)创办报刊,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列强创办的报刊以传播西方文化为名,奴化中国人民的思想,竭力为帝国主义侵华罪行作辩护。
    (4)开办医院、育婴堂等所谓的“慈善机构”,用治病作为传教的手段。
    (5)掠夺文物,给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学者研究——近代中国的移民及华工的贡献
    史料一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 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家,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史料二 他们(指华工)不仅是开采金矿的主要力量,而且也是开采银矿、铜矿、煤矿等各种矿藏的主要力量。华工占加州农业工人的百分之七十五,他们参加田园劳动,参加排涝、筑堤、防洪防潮等工程,使不毛之地变成肥沃良田……华工参加修筑铁路的功绩也十分卓著,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筑,有五分之四是由华工承担的。
    ——摘编自梁碧莹《美国与中国的“苦力”贸易》
    (1)据史料一,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跨地域转移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 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移民潮;移民规模扩大,主要移往东南亚;移民心系祖国,推动中国近代化。影响:使东南沿海地区丧失大量劳动力,是华工的灾难和血泪史;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近代华侨投资办厂,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依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工的历史贡献。
    [提示] 促进了美洲、大洋洲经济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动了拉美新族群的形成。
    学者研究——商贸文化交流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料一 天津成为通商口岸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绔,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
    史料二 鸦片战争后,一些买办开始穿西式服装。之后西式服装进入中华大地……西式服装……遍布大街小巷。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在吸收了西装等西方元素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中国传统朴实的特征……新式旗袍摒弃了传统旗袍长袖和过于宽大等特点,吸收了西式女装窄小、贴身的优点,给中国服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华梅《中国近现代服装史》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提示]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提示] 穿着西式服装越来越普遍;传统服饰借鉴西方服饰的优点实现了革新;从模仿西方服饰外观到接受西方人的服饰审美观。
    历史解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相关试卷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0二近代西方的国家社会治理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第53课世界近代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主题二进步与传承__近代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文化传播: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0二近代西方的国家社会治理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第53课世界近代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主题二进步与传承__近代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文化传播,共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7课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主题二传承与保护__近现代文化传承载体与遗产保护: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7课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主题二传承与保护__近现代文化传承载体与遗产保护,共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4课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主题二革新与转变__近现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改革: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4课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主题二革新与转变__近现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改革,共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八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第37课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主题一碰撞与传播__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