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9——专题15)(55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十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主题二分赃与调整__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十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主题一理想变为现实__俄国十月革命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十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主题一觉醒与革命__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十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主题二进步与冲击__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十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主题一正义与邪恶__第二次世界大战 试卷 0 次下载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0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主题二理论与实践__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0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主题二理论与实践__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共2页。
史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
——摘编自余伟民等《世界通史(第三编)》
史料二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1)据史料一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提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它不适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根据史料二,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提示] 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模式和经营方式,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以此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学者研究——苏联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 就苏联模式本质而言,它是在俄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为回应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化挑战……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模式……苏联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以10多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凭借这一成就,苏联模式在当时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长时期内,苏联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作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
——摘编自陈怡《斯大林模式
与执政党的现代化》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概括苏联模式的历史影响。
[提示] 基本特征: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以工业化为核心,优先发展重工业。历史影响: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提供借鉴;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样板;积累一系列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唯物史观——苏联模式的影响
(1)从积极方面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初步尝试,它使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国,为其二战期间的斗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对保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2)从消极方面看,由于这种模式的经济体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党的干部和机关特殊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越来越脱离群众;最终也成为制约苏联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0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主题一理想变为现实__俄国十月革命,共2页。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0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主题一正义与邪恶__第二次世界大战,共2页。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能力探究训练题专题一0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第5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主题二进步与冲击__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