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北京卷)(考试版A4)
展开(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K-39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
B.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做燃料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可以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Fe2O3B.AlN
C.Al2O3D.SiO2
3.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成功举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D.大力推广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4.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fr Peace”(以水促和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他粒子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D.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5.垃圾分类能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应属于( )
A.厨余垃圾B.有害垃圾
C.其他垃圾D.可回收物
6.下列有关碳的用途中,主要体现了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做燃料B.活性炭除臭剂
C.金刚石玻璃刀D.C60做超导材料
7.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
8.碳酸钠可用于制造玻璃,其俗称是( )
A.生石灰B.石灰石C.食盐D.纯碱
9.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B.NO2C.CuD.O2
10.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A.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B.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C.二氧化碳 干冰 CO2D.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2
11.2024年5月1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已正式下水。福建舰航母飞行甲板的钢板表面镀镍,可以防腐和增加硬度,图为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镍属于金属元素B.图中n的值为16
C.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D.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g
12.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2Cl:“2”表示两个氯元素
B.P2O5:“2”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两个磷原子
C.Mg2+:“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2”表示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3.森林公园严禁游客携带火种进入景区。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携带火种”的是
A.B.
C.D.
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 CO2,则燃烧能生成 CO2 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CO 与 CO2 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15.金属钨可用作家用白炽灯泡的灯丝。工业制备高纯钨的主要反应为:,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6.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石油B.煤C.天然气D.酒精
化学与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17.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奶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维生素CB.纤维素C.淀粉D.蛋白质
18.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内壁上往往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厨房中常用的下列四种物质中,可以通过浸泡将水垢除去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食用油B.食醋C.食盐D.料酒
19.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更高。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氯化钾B.磷矿粉C.硝酸钠D.硝酸钾
20.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1.下列材料分类错误的是( )
A.氮化硼陶瓷—有机高分子材料B.储氢材料镧镍合金—金属合金材料
C.机动车轮胎—有机复合材料D.普通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
22.自然界存在很多结构奇特的分子,有一种分子结构酷似螃蟹(如图),被命名为螃蟹烯。螃蟹烯的化学式为C30H48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螃蟹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0g
B.螃蟹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螃蟹烯由30个碳原子、4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螃蟹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3.成语“釜底抽薪”用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
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4.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
B.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31.6 g
C.20 ℃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 ℃,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D.2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25.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14题,共45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2分)化学物质及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 牛肉 B 米饭 C 苹果
(2)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 元素。
27.(2分)近年来,我市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地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废旧报纸和铝制易拉罐应放入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28.(3分)能源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和天然气。
(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以下能源不能引起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是_______。
a.风力发电 b.核能 c.太阳能 d.天然气发电
29. (3分)蔡伦发明的造纸步骤为: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 …… →揭纸。
(1)切麻:将树皮、麻等原料切碎,此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浸灰水:将原料放进石灰水中沤浸。用生石灰制备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蒸煮:将原料放入桶中,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蒸煮过程中,将木柴架空的目的是 。
【科普阅读理解】
30. (5分)土壤酸化是农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我国南方部分稻田土壤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表现为部分稻田土壤的pH低于5.5。土壤酸化面积与强度仍在加剧。水稻和油菜是耐酸性较强的作物,但在土壤酸化程度逐渐加剧的情况下,水稻和油菜的生产明显受到影响。向土壤中加入熟石灰调节pH可有效改良酸性土壤。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土壤的pH对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原有土壤的pH为4.5,加入一定量的熟石灰,将土壤的pH分别调至5.0、5.5、6.0、6.5和7.0,需要加入熟石灰的用量如下表所示。
在同一土壤交替种植水稻和油菜,水稻、油菜产量随土壤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可以提高水稻和油菜的产量。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南方部分稻田土壤出现酸化的表现是 。
(2)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
(3)将pH=4.5的酸性上壤改良为pH=6.5,每公顷需要加入熟石灰的质量为 kg。
(4)依据图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A.稻田土壤酸性越强,水稻产量越高。
B.2016、2017、2018三年,土壤的pH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5)由图2可得出,油菜的产量与土壤pH的关系为 。
【生产实际分析】
31. (3分)复印用的墨粉中含有 Fe3O4粉末。制备 Fe3O4的主要流程如下。
(1)①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流程③反应前后,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2.(3分)以甲醇()和水为原料的车载制氢发电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
(1)甲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在一定条件下,微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氢燃料电池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3.(3分)依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
(2)氧气可选用E进行收集,其原因是_______。
34.(2分)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本实验需要称量氯化钠 g。
35.(2分)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
36.(3分)如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1)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写两条)。
(2)描述实验Ⅱ中C试管内反应的实验现象 。
(3)实验Ⅱ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37. (4分)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Y型管左侧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Y型管右侧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中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4)实验中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科学探究】
38.(6分)某小组同学对游泳馆内清澈湛蓝的池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溶质成分、池水处理方法和对环境的影响,展开连续性问题探究。
活动一: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水对蓝光的反射作用使水呈现蓝色,水越深蓝色越深。
(1)【交流讨论】光反射引|起池水呈现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子本身 改变。有同学质疑:池水呈现蓝色可能加入了硫酸铜。
(2)活动二:检验泳池水中是否加入硫酸铜。
(3)【实验小结】泳池水中含有硫酸铜。步骤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调查】同学们咨询了泳馆的管理人员,得知:
①池水是定期净化再利用的。②池水中硫酸铜起到抑制藻类繁殖等作用。
活动三:设计泳池水净化模拟实验装置(如图)。
(4)【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泳池污水于水槽中,再加入适量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用于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出来。10分钟后,打开水泵使水循环。
(5)【归纳提升】①为保证净化后的池水安全、卫生,还应增加的一个净水步骤是
②从爱护水资源角度分析,池水净化再利用的好处是 。
【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9.(4分)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5g,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剩余固体质量为16.9g。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
(2)计算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A原料
B原理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
CaCO3+HCl=CaCl+H2O+CO2↑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 CO 中的少量 CO2
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
B
除去 FeSO4 溶液中的少量 Cu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C
鉴别 NaOH 溶液和石灰水
取样,加入一定量的 CO2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土壤pH
4.5
5.0
5.5
6.0
6.5
7.0
熟石灰用量(千克/公顷)
0
1492
3154
4815
6477
8139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池水中含有的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
2.另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池水中含有SO42-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考试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将尿素和水以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广州卷)(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广州卷)(考试版A4),共8页。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湖南卷)化学(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湖南卷)化学(考试版)A4,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