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全解全析)01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全解全析)02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全解全析)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全解全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白醋清除水垢B.汽油洗油污
    C.用稀盐酸洗去铁锈D.用波尔多液给鱼塘消毒
    【答案】B
    【解析】A.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白醋中含醋酸,酸碱中和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错误;
    B.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的相似相溶的性质,是物理变化,B选项正确;
    C.用稀盐酸洗掉铁锈后溶液变黄,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错误;
    D.波尔多液是硫酸铜溶液,利用铜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原理,为化学变化,D选项错误。
    故选B
    2.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
    B.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
    C.温室大棚用二氧化碳作气肥,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D.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有重要意义
    【答案】B
    【解析】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要补充维生素可以多食用蔬菜和水果等,不能通过保健品补充各种维生素,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可作温室大棚的气体肥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从海洋中获取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施用碳酸氢铵后用土盖住,目的是防止其分解产生氨气降低肥效,不符合题意;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难溶性的钙盐,食醋能与钙盐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起到除去水垢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因此为了安全,需要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需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因此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要用干布擦拭,符合题意;
    故选D。
    4.某同学演示酸碱中和实验,并利用反应后的溶液获得 Na2SO4固体,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溶解 B. 稀释
    C. 中和 D. 蒸发
    【答案】A
    【解析】
    A、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该选项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操作正确;
    C、滴加稀硫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使反应充分进行,该选项操作正确;
    D、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液滴飞溅,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A。
    5.我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与系统”荣获2023年国际“镁未来技术奖”。镁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镁的元素名称是Mg B.镁离子电子层数为3
    C.镁原子质量为24.31 D.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D
    【解析】A、镁的元素名称是镁,符号为M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镁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60个碳原子:C60 B. 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
    C. 溴化钠:BrNa D.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B
    【解析】
    A.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C,选项错误;
    B.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铵根离子是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铵根离子表示为:,选项正确;
    C.化学式先读的后写,溴化钠表示为:NaBr,C选项错误;
    D.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选项错误;
    故选:B。
    7.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之间有间隔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分子体积变小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答案】D
    【解析】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闻到,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故A错误;
    B、氧气经压缩后储存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氧分子体积不变,故B错误;
    C、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分子在不停运动,故C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的分子构成(即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宏观则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8.慧慧同学将维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所示)放入水中,发现有许多气泡产生,她得出了 下面的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C.维生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有机物 D.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
    【答案】A
    【解析】A. 维C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碳酸氢钠,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此选项正确;
    B. 人体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此选项错误;
    C. 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碳酸氢钠属于无机物,此选项错误;
    D. 淀粉不能溶于水,充分搅拌后不可形成溶液,此选项错误。
    故选A。
    将尿素和水以1:10的比例混合喷洒在农作物上,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配制杀虫剂尿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结合图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1搅拌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图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图2中溶液为尿素的饱和溶液 D. 图2溶液能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答案】D
    【解析】A. 图1搅拌能加快尿素的溶解,此选项错误;
    B. 20℃时,尿素的溶解度是108g,所以10g尿素加入100g水中全部溶解,图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1%,此选项错误;
    C. 20℃时,尿素的溶解度是108g,所以10g尿素加入100g水中全部溶解,图2中溶液为尿素的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D. 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氮元素在植物体内被转化为有机氮,促进植物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A、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然后蒸发可得精盐,不符合题意;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会稀释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错误;符合题意;
    C、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可除去过量的铁和生成的铜,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为减少汽车尾气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可以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丁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丁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及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其质量比为28:88=7:2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天工开物》中关于“烧石成灰”的记载如下:“每煤饼一层,垒石(堆石灰石)一层灼火燔之(灼烧石灰石)。” “烧酥石性以水沃(淋)之,亦自解散。”“水调粘合,用以砌墙。”下列对记载内容的阐释,错误的是( )
    A. “煤饼”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 B. “灼火燔之”时,碳酸钙发生了分解反应
    C. “以水沃之”时,发生的反应吸收热量 D. “用以砌墙”的原理是Ca(OH)2+CO2=CaCO3↓+H2O
    【答案】C
    【解析】A、“煤饼”的主要成分是碳,碳燃烧放出热量,其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故A正确;
    B、“灼火燔之”时,即灼烧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
    C、“以水沃之”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热量,故C错误;
    D、“用以砌墙”,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D正确;故选:C。
    13.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A、图中实验,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剧烈,可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过程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变瘪更明显,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铁、银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而银丝表面无变化,说明银不如铜活泼,即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铜、银,故B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不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14.(7分)我国正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
    (1)“深海”:2024年1月1日将正式开始商业运营,这是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全长323.6米。有24层楼高,2125间客房,最多可载乘客5246人。很多大型邮轮的燃料都是液化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其燃烧时能量转化是 转化为热能。
    (2)“深空”:2023年6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41颗卫星,创下我困航天发射一箭多星新纪录。铝合金和钛合金常用于航天器的制造,这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其具有的优良性能是 (答一条)。
    (3)“深地”:2023年10月26日,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达到8056米、全面迈入高难地层钻进阶段。石油经综合利用可得到的产品有 (答一种)。
    (4)“深蓝”: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宝库。目前世界上60%的镁都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我国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镁离子电池项目荣获“国际镁未来技术奖”。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答案】(1)化学能
    (2)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强(合理即可)
    (3)油漆、合成纤维、塑料、化肥(合理即可)
    (4)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解析】(1)液化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其燃烧时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与组成的其纯金属相比,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强等
    (3)将石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小分子,再把它们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所以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有油漆、合成纤维、塑料、化肥等;
    (4)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5.(4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2月1日,我国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完成验收。被誉为“液态阳光”的甲醇,作为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特点,是全球公认的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工业上可以将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每制备1吨甲醇可以消耗1375吨二氧化碳,并且相同质量的甲醇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汽油减少约26%,颗粒物减少约80%,它还可以从二氧化碳中再生,实现碳循环。
    (1)根据短文,写出甲醇作为燃料的特点 (1点即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制备甲醇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新途径
    B.相同质量的甲醇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汽油少
    C.甲醇作为燃料有利于实现碳循环
    (3)工业上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
    【答案】(1)燃烧高效、排放清洁或可再生等
    (2)ABC
    (3)
    (4)温度为210℃,有分子筛膜
    【解析】(1)根据短文可知: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特点;
    (2)根据短文:“每制备1吨甲醇可以消耗1375吨二氧化碳,并且相同质量的甲醇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汽油减少约26%,颗粒物减少约80%,它还可以从二氧化碳中再生,实现碳循环。”可知ABC正确;
    (3)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利用CO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4)由图可知,有分子筛膜、温度为210℃时,甲醇的产率最高,此时是合成甲醇的最佳条件。
    16.(5分)塑料大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某企业以农作物秸秆和淀粉等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1)风筛机的作用是 。
    (2)浸泡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混合器中搅拌的作用是 。
    (4)经挤出机塑化后,物料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有一定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 。
    (5)使用该塑料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
    【答案】(1)除去泥土
    (2)Na2CO3+CaCl2=CaCO3↓+2NaCl
    (3)使增塑淀粉、渗透碳酸钙的秸秆粉混合均匀
    (4)化学变化
    (5)白色污染
    【解析】
    (1)由图可知,风筛机的作用是除去泥土。
    (2)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浸泡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3)混合器中搅拌的作用是:使增塑淀粉、渗透碳酸钙的秸秆粉混合均匀。
    (4)经挤出机塑化后,物料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有一定变化,说明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5)由塑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所以使用该塑料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
    17.(5分)在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综合考虑使用环境和药品等因素,选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请计算:
    (1)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9.6g氧气,所消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答案】(1)1:16
    (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
    所消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20.4g÷10%=204g。
    答:所消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204g。
    18.(4分)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上图装置的顺序依次为 。
    (3)若用装置G检验二氧化碳,则X溶液为 。
    (4)将二氧化碳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水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所示,烧杯内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1)
    (2)BFD
    (3)澄清石灰水
    (4)
    【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故填:BFD;
    (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烧杯内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故pH变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6分)生活中经常采用果蔬洗盐清洗蔬菜和水果。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极大的
    兴趣,希望可以自制果蔬洗盐,于是踏上了揭秘果蔬洗盐的项目化学习之旅。
    任务一:认识果蔬洗盐
    【调查咨询】通过超市、电商等渠道,了解到常用果蔬洗盐有柠檬酸型和碳酸氢钠型两种。
    【查阅资料】使用波尔多液作杀虫剂的果蔬,其农药残留以碱性物质为主。有机磷成分的杀虫剂中,有机磷在碱性环境中可以迅速分解。
    【交流讨论】
    (1)波尔多液作杀虫剂的果蔬,用 果蔬洗盐浸泡效果更佳。
    任务二:探究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的成分
    同学们在超市中买到某品牌的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该产品配料表显示其中含有NaCl、、。
    【教师指导】AgCl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进行实验1】
    (2)为验证该果蔬洗盐中含有NaCl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反思评价】
    (3)小明质疑步骤②结论,认为该方案不能证明该果蔬洗盐中含有,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任务三:测定各成分质量分数
    【信息检索】
    ①碳酸氢钠固体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约50℃时开始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②碳酸氢钠固体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进行实验2】同学们精确称取该果蔬洗盐样品5.00g,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测出其中含有2.30g 和1.61g 。
    【小组交流】
    (4)该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任务四:自制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
    【成果展示】
    (5)通过对果蔬洗盐的一系列探究,同学们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自制了300g的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并编制了该果蔬洗盐的使用说明。请你补充完整(见上表)。
    【答案】(1)柠檬酸型
    (2) 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3)HCl+NaHCO3=NaCl+H2O+CO2↑
    (4)21.8%
    (5)密封保存与阴凉干燥处
    【解析】(1)由[查阅资料]可知,使用波尔多液作杀虫剂的果蔬,其农药残留以碱性物质为主。柠檬酸型果蔬洗盐其溶液呈酸性,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其溶液呈碱性,则应该用柠檬酸型的果蔬洗盐浸泡效果更佳,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残留的农药去除;故填:柠檬酸型。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稀硝酸将碳酸钠反应完全;再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有气泡产生;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
    (3)因为该产品配料表显示其中含有NaCl、Na2CO3、NaHCO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也可以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所以该方案不能证明该果蔬洗盐中含有Na2CO3。HCl+NaHCO3=NaCl+H2O+CO2↑
    (4)该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
    (5)因果蔬洗盐中含有碳酸氢钠,由[信息检索]可知,该自制的碳酸氢钠型果蔬洗盐应密封保存与阴凉干燥处。
    20.(4分)截至2024年3月14日,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乘组航天员飞行时长将达到140天。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了解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和能源
    【查阅资料】
    (1)中国空间站的能量主要来自柔性太阳电池翼,可将 转化为电能。
    任务二:学习舱外航天服处理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咨询老师】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
    【小组交流】
    (2)为了保障航天员有适宜的呼吸环境,必须处理产生的,目前飞船上常采用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来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任务三:模拟碳酸锂处理实验
    【咨询老师】碳酸锂和碳酸钠化学性质相似。
    【模拟实验】
    航天器返回地面后,需将吸收生成的碳酸锂进行处理,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兴趣小组同学用碳酸锂溶液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
    【反思评价】
    (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专业处理方法采用的是方案1而非方案2,理由是 。
    任务四:设计航天精神的宣传标语
    (4)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航天故事,兴趣小组同学在校园文化角开展了《讲好航天故事》征文活动,并征集了宣传标语,请你也设计一条体现中国航天精神的宣传标语: 。
    【答案】(1)太阳能/光能
    (2)
    (3)方案1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锂,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合理即可)
    (4)“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致敬中国航天人”;“星辰大海,无畏探索,中国航天,铸就辉煌!”航天精神,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创造辉煌。合理即可
    【解析】(1)中国空间站的能量主要来自柔性太阳电池翼,其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光能)转化为电能,故填:太阳能(光能);
    (2)飞船上常采用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来吸收CO2,即氢氧化锂(Li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3)方案1,氢氧化钙和碳酸锂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锂,氢氧化锂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故填:方案1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锂,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合理即可)
    (4)“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致敬中国航天人”;“星辰大海,无畏探索,中国航天,铸就辉煌!”航天精神,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创造辉煌。合理即可。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施用碳酸氢铵后用土盖住
    碳酸氢铵难溶于水
    B
    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可溶性钙盐
    C
    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
    天然气可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
    用干布擦拭被雨淋湿的自行车
    铁与氧气、水会反应生成铁锈
    温度/℃
    20
    40
    60
    80
    100
    尿素溶解度/g
    108
    167
    251
    400
    733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B
    测定柠檬汁的pH
    取样,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对照
    C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灼烧闻气味
    D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
    加过量铁粉、过滤
    A.探究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B.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C.探究CO2与NaOH的反应
    D.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果蔬洗盐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②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含有
    ③取少量①中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几滴

    含有NaCl
    果蔬洗盐
    配料:NaCl、、
    净含量:300g
    使用方法:
    ①1kg水添加约15g洗盐
    ②果蔬浸于水中,浸泡3min
    ③捞出,清水冲洗
    保质期:24个月
    贮存方法:
    实验方案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氢氧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2
    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水是生命所需,必不可少,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深圳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深圳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湖南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湖南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4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