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十九 数学古文化题练习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十九 数学古文化题练习附解析第1页
    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十九 数学古文化题练习附解析第2页
    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十九 数学古文化题练习附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十九 数学古文化题练习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十九 数学古文化题练习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下图为部分“卦”的符号,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2.甲骨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3.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与发明都曾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下列图形“杨辉三角”“中国七巧板”“刘微割圆术”“赵爽弦图”中,中心对称图形是( ).
    A.B.
    C.D.
    4.“斗”是我国古代称量粮食的量器,它无盖,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图形是“斗”的俯视图的是( )
    A.B.
    C.D.
    5.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如图,在某燕尾榫中,榫槽的横截面ABCD是梯形,其中AD∥BC,AB=DC,燕尾角∠B=α,外口宽AD=a,榫槽深度是b,则它的里口宽BC为( )
    A.btanα+aB.2btanα+aC.btanα+aD.2btanα+a
    6.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图1,点M表示筒车的一个盛水桶.如图2,当筒车工作时,盛水桶的运行路径是以轴心O为圆心,5m为半径的圆,且圆心在水面上方.若圆被水面截得的弦AB长为8m,则筒车工作时,盛水桶在水面以下的最大深度为( )
    A.1米B.2米C.3米D.4米
    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内切的图形来自我国古代的太极图,等边三角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等边三角形ABC的内心成中心对称,则圆中的黑色部分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是( )
    A.3π18B.318C.3π9D.39
    8.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创立了“割圆术”,现将半径为2的圆十二等分构造出2个矩形和1个正方形(如图),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B.8−43C.16−83D.20−103
    9.如图是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EFGH组成,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连结EG并延长交BC于点M.若AB= 13 ,EF=1,则GM的长为( )
    A.225B.223C.324D.425
    10.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得到一个恒等式.后人借助这种分割方法所得的图形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所示的矩形由两个这样的图形拼成,若a=3,b=4,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
    A.20B.24C.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针在晷面上所形成的投影属于 投影.
    12.如图,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点M表示筒车的一个盛水桶.当筒车工作时,盛水桶的运行路径是以轴心O(O在水面上方)为圆心的圆,且圆O的半径为5米.若筒车工作时,盛水桶在水面以下的最大深度为2米,则这个圆被水面截得的弦AB长为 米.
    13.古代中国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生丝三十斤,千之,耗三斤十二两.今有干丝一十二斤,问生丝几何?“意思是:“今有生丝30斤,干燥后耗损3斤12两(古代中国1斤等于16两).今有干丝12斤,问原有生丝多少?”则原有生丝为 斤.
    14.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现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我们称之为“杨辉三角”,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图中取一列数:1,3,6,10,…,分别记为 a1=1 , a2=3 , a3=6 , a4=10 ,…,那么 1a1+1a2+1a3+⋯+1a10 的值是 .
    15.如图1是将正方形分割成七个几何图形得到的七巧板,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图2是由七巧板拼成“熊”的几何图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CIJ的面积为2,则AE= .记点K到直线LG的距离为d,则 dAB =
    三、解答题(共9题,共59分)
    16.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数学成就,《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等都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文献.
    (1)某班准备从这4部数学名著中随机选择2部作为数学文化课程学习内容,用适当的方法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2)求恰好选中《九章算术》和《孙子算经》的概率.
    17.《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算经十书》最重要的一部,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数”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其意思可以理解为现在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还多出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还差4钱.
    (1)若共同买这一物品的人数为x人,则根据每人出8钱,还多出3钱,表示该物品的价格为 钱(用含x的式子表示);
    (2)计算购买3个该物品所需的钱数.
    18.中国古代在公元前⒉世纪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潜望镜,西汉初年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这样的记载:“取大镜高悬,恳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1所示,其工作方法主要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在图2中,AB呈水平状态,若入射角∠BCD=41°,∠CAE=37°(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D,AE为法线),求∠ABC的度数.
    (2)在(1)的条件下,若AB=11.2米.求点C到AB的距离(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37°≈0.60,cs37°≈0.80,tan37°≈0.75).
    19.图①是古代的一种远程投石机,其投出去的石块运动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据《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其原理蕴含了物理中的“杠杆原理”.在如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投石机置于斜坡OA的底部点O处,石块从投石机竖直方向上的点C处被投出,已知石块运动轨迹所在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50,25),OC=5.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斜坡上的点A处建有垂直于水平线OD的城墙AB,且OD=75,AD=12,AB=9,点D、A、B在一条直线上.通过计算说明石块能否飞越城墙AB.
    20.桑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采桑工具.图①是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画描绘的桑梯,其示意图如图②所示,已知AB=AC=1.6米,AD=1.2米.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当∠BAC=30°时,桑梯顶端D达到最大高度,求此时D到地面BC的距离.(参考数据:sin75°≈0.97,cs75°≈0.26,tan75°≈3.73,精确到0.1米)
    21.桔槔俗称“吊杆”“称杆”(如图1),是我国古代农用工具,始见于《墨子⋅备城门》,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如图2所示的是桔槔示意图,OM是垂直于水平地面的支撑杆,OM=3米,AB是杠杆,且AB=6米,OA:OB=2:1.当点A位于最高点时,∠AOM=127°.
    (1)求点A位于最高点时到地面的距离;
    (2)当点A从最高点逆时针旋转54.5°到达最低点A1时,求此时水桶B上升的高度.
    (考数据:sin37°≈0.6,sin17.5°≈0.3,tan37°≈0.8)
    22.在古代,智慧的劳动人民已经会使用“石磨”,其原理为在磨盘的边缘连接一个固定长度的“杠杆”,推动“杠杆”带动磨盘转动,将粮食磨碎.如图,AB为圆O的直径,AC是⊙O的一条弦,D为弧BC的中点,作DE⊥A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DA.
    (1)若AB=90cm,则圆心O到“杠杆EF”的距离是多少?说明你的理由;
    (2)若DA=DF=6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23.“九宫图”传说是远古时代洛河中的一个神龟背上的图案,故又称“龟背图”,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经常研究这一神话.数学上的“九宫图”所体现的是一个3×3表格,每行的三个数、每列的三个数、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如图.
    (1)求x;
    (2)在剩下的5个格子里,请你再求出一个格子里的数.(指出某号格子,直接写出对应的数即可)
    24.如图①,中国古代的马车已经涉及很复杂的机械设计(相对当时的生产力),包含大量零部件和工艺,所彰显的智慧让人拜服,如图②是马车的侧面示意图,AB为车轮⊙O的直径,过圆心O的车架AC一端点C着地时,地面CD与车轮⊙O相切于点D,连接AD,BD.
    (1)徽徽猜想∠C+2∠BDC=90°,徽徽的猜想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若BDAD=63,BC=2米,求车轮的直径AB的长.
    四、实践探究题(共16分)
    25.【问题背景】
    “刻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利用水流计时的工具.综合实践小组准备用甲、乙两个透明的坚直放置的容器和一根带节流阀(控制水的流速大小)的软管制作简易计时装置.
    【实验操作】
    综合实践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先在甲容器里加满水,此时水面高度为30cm,开始放水后每隔10min观察一次甲容器中的水面高度,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1)任务1:分别计算表中每隔10min水面高度观察值的变化量;
    (2)【建立模型】
    小组讨论发现:“t=0,ℎ=30”是初始状态下的准确数据,水面高度值的变化不均匀,但可以用一次函数近似地刻画水面高度ℎ与流水时间t的关系.
    任务2:利用t=0时,ℎ=30;t=10时,ℎ=29这两组数据求水面高度ℎ与流水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
    (3)【反思优化】
    经检验,发现有两组表中观察值不满足任务2中求出的函数解析式,存在偏差.小组决定优化函数解析式,减少偏差.通过查阅资料后知道:t为表中数据时,根据解析式求出所对应的函数值,计算这些函数值与对应ℎ的观察值之差的平方和,记为w;w越小,偏差越小.
    任务3:①计算任务2得到的函数解析式的w值;
    ②请确定经过(0,30)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使得w的值最小;
    (4)【设计刻度】
    得到优化的函数解析式后,综合实践小组决定在甲容器外壁设计刻度,通过刻度直接读取时间.
    任务4:请你简要写出时间刻度的设计方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判断得出答案.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C中的图形都不能找到一点,使图形绕这个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它们都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中的图形可以找到一个点,使图形绕这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从上往下看“斗”的俯视图是
    故答案为:C.
    【分析】俯视图就是从上往下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观察几何体,可得答案.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过点A,D分别作BC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E、F,如图,
    在Rt△AEB中,BE=AEtan∠ABC=btanα,
    在Rt△DFC,CF=DFtan∠DCB=btanα,
    ∵AE//DF,AE=DF,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AE⊥EF,
    ∴四边形AEFD是矩形,
    ∴EF=AD=a,
    ∴BC=BE+EF+FC=btanα+a+btanα=2btanα+a,
    故答案为:B.
    【分析】过点A,D分别作BC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E、F,根据锐角三角形的定义可得BE和CF的值,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得四边形AEF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EF=AD=a,根据BC=BE+EF+FC即可求解.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过点O作OC⊥AB于点C,交圆O于点D,
    ∴AC=12AB=4,
    在Rt△AOC中,
    OC=OA2−AC2=52−42=3,
    ∴CD=OD-OC=5-3=2,
    ∴筒车工作时,盛水桶在水面以下的最大深度为2米
    故答案为:B
    【分析】过点O作OC⊥AB于点C,交圆O于点D,利用垂径定理可求出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C的长,然后根据CD=OD-OC,代入计算求出CD的长.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作AD⊥BC于点D,作BE⊥AC于点E,AD和BE交于点O,如图:
    通过观察可知黑色部分刚好是一个半圆,圆心为点O,
    ∵圆O是△ABC的内切圆,
    ∴∠ABO=∠OBD=30°,
    OA=OB=2OD,BD=3OD,
    S△ABC=12·AD·BC=12(OA+OD)·2BD=33OD2
    S黑色部分=12·π·OD2
    ∴S黑色部分S△ABC=12·π·OD233OD2=3π18.
    故答案为:A.
    【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黑色部分刚好是一个半圆,所以面积就是圆的一半,根据内切圆的特点可得到∠ABO=∠OBD=30°,从而可以知道OB及BD与半径OD的关系,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出答案.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八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别连接AO,OB,OC,
    ∴OA=OB=OC=2,
    ∵将半径为2的圆十二等分构造出2个矩形和1个正方形 ,
    ∴∠1=∠2=30°,
    又∵OC⊥AD与点D,
    ∴∠3=30°,
    ∴OD=DC=1,AD=3,
    ∴一个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AE=3-1,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12×(3-1)² =4×(3-23+1)=16-83.
    故答案为:C.
    【分析】“割圆术”将半径为2的圆十二等分构造出2个矩形和1个正方形,阴影部分为八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只需要求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即可解决问题.先根据十二等分求出一等分的圆心角,从而求出∠3的度数为30°,在直角三角形ODA中求解AE,最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EB=90°,AB= 13 ,
    ∵大正方形ABCD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EFGH组成,
    故AE=BF=GC=DH,设AE=x,
    则在Rt△AEB中,有AB2=AE2+BE2,
    即13=x2+(1+x)2,由x>0解得x=2.
    过点M作MN⊥FC于点N,如图所示.
    ∵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EG为对角线,
    ∴△E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GF=∠NGM=45°,
    故△GN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GN=NM=a,则NC=GC﹣GN=2﹣a,
    ∵tan∠FCB= BFCF = 23 = NMCN = a2−a ,
    解得:a= 45 .
    ∴GM= GN2+NM2 = (45)2+(45)2 = 425 .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图可知∠AEB=90°,AB=13 ,EF=1,由弦图易得AE=BF=GC=DH,设AE=x,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x的值,过点M作MN⊥FC于点N,易得△E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EGF=∠NGM=45°,推出△GN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GN=NM=a,则NC=2-a,由∠FCB的正切函数可得a的值,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GM的值.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如图,
    ∵a=3, b=4,
    ∴AB=3+4=7,
    在Rt△ABC中,AC2+BC2=AB2,
    即(3+x)2+(4+x)2=72,
    整理得:x2+7x=12,
    ∵矩形的面积=AC×BC=(3+x)(4+x)=x2+7x+12=12+12=24.
    故答案为:B.
    【分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整理得出x2+7x=12, 再把矩形的面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代值即可得结果.
    11.【答案】平行
    【解析】【解答】解:因为太阳光属于平行光线,所以晷针在晷面上所形成的投影属于平行投影.
    故答案为:平行.
    【分析】根据太阳光是平行光线,可以判定晷针在晷面上所形成的投影属于平行投影.
    12.【答案】8
    【解析】【解答】解:OM与AB相交于点C,
    由题意可知OM垂直AB,则AC=BC,
    ∵由题意得OM=OA=5米,CM=2米,得OC=3米,
    在Rt△AOC中,则由勾股定理可得AC=OA2−CO2=52−32=4米,
    ∴这个圆被水面截得的弦AB=2AC=8米,
    故答案为:8.
    【分析】由垂径定理得AC=BC,在Rt△AOC中,则由勾股定理可得AC=OA2−CO2,计算求解即可.
    13.【答案】967
    【解析】【解答】解:设原有生丝为x斤,根据题意得
    x12=3030−31216
    解之:x=967.
    故答案为:967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可知生丝与干丝的比值相等,设原有生丝为x斤,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解.
    14.【答案】2011
    【解析】【解答】解:由 a1=1 , a2=3=1+2 , a3=6=1+2+3 , a4=10=1+2+3+4 ,
    ∴an=1+2+3+⋯+n=n(n+1)2 ,
    ∴1an=2n(n+1)=2(1n−1n+1) ,
    ∴1a1+1a2+1a3+⋯+1a10=2(1−12+12−13+⋯+110−111)=2011 ,
    故答案为: 2011 .
    【分析】由题意可得an=1+2+3+……+n=n(n+1)2,然后表示出1an,据此计算.
    15.【答案】32;3210
    【解析】【解答】解:∵∠DEL=90°,∠EGF=45°,
    ∴∠AEG=180°-90°=90°,
    ∴∠A=90°-45°=45°,
    ∵菱形ABCD,
    ∴∠C=∠A=45°,
    ∵∠CJI=180°-45°-90°=45°,
    ∴∠CIJ=180°-45°-45°=90°,
    ∴△CIJ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I=IJ
    ∵△CIJ是面积为2
    ∴12CI2=2
    解之:CJ=JI=2,
    ∴正方形④的边长和正方形⑤的直角边都2×22=2,
    ∴正方形②①的直角边长都为DE=22,
    ∴菱形的边长DC=DA=22+2+22=52
    ∴AE=AD−DE=52−22=32;
    过点K作KN⊥SQ于点N,
    ∵SK=2,∠KSN=45°
    ∴KN=SKsin45°−=22×2=1;
    ∵DL=DEsin45°=2222=4,
    ∴QL=DL−DQ=4−22,
    易证MQ∥DE,
    ∴△MLQ∽△DEL,设ML=MQ=x
    ∴MQDE=QLDL即x22=4−224
    解之:x=22−2,
    ∴MQ=22−2,
    ∴SQ=4−22
    ∴d=4−22+22−2+1=3,
    ∴dAB=352=3210.
    故答案为:32,3210.
    【分析】利用七巧板的构成,可得到∠DEL=90°,∠EGF=45°,即可求出∠AEG的度数和∠A的度数,利用菱形的性质可得到∠C,∠AJI,∠CIJ的度数,由此可证得△CIJ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CI=IJ,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CJ的长;再求出正方形④的边长和正方形⑤的直角边及正方形②①的直角边长;从而可求出菱形的边长AD的长;然后根据AE=AD-DE,代入计算求出AE的长;过点K作KN⊥SQ于点N,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KN,DL的长,根据QL=DL-QD可求出QL的长;再证明△MLQ∽△DEL,设ML=MQ=x,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可得到MQ,SQ的长,即可求出d的值;然后代入计算求出 dAB 的值即可.
    16.【答案】(1)解: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分别记为A,B,C,D,列表如下:
    则所有可能的结果为BA,CA,DA,AB,CB,DB,AC,BC,DC,AD,BD,CD;
    (2)解:由列出的表格可以看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有12种,并且这12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所有可能的结果中,恰好选中《九章算术》和《孙子算经》的结果有2种,即BD,DB,
    所以P=212=16.
    【解析】【分析】(1)此题是抽取不放回类型,根据题意列出表格,由表格可知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
    (2)由列出的表格可以看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有12种,其中恰好选中《九章算术》和《孙子算经》的结果有2种,从而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答案.
    17.【答案】(1)(8x−3)
    (2)解:根据题意得:8x−3=7x+4,
    解得:x=7,
    ∴8x−3=8×7−3=56−3=53,
    ∴53×3=159(钱).
    答:购买3个该物晶需159钱.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得:该物品的价格为(8x−3)钱,
    故答案为:(8x−3).
    【分析】(1)利用“总钱数=每人的钱数和+多出的钱数”列出代数式即可;
    (2)利用“总钱数不变”列出方程8x−3=7x+4,求出x的值,再求出答案即可.
    18.【答案】(1)解:根据题意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知∠ACD=∠BCD=41°,
    ∵ ∠CAE=37° ,
    ∴∠CAB=90°-∠CAE=53°,
    则∠ABC=180°-∠CAB-∠ACB=180°-53°-41°-41°=45°.
    (2)解:如图:做C到AB的垂线CF,
    在三角形ACF中,∠ACF=90°-∠CAB=37°,
    ∴AF=CF·tan37°=0.75CF,
    在三角形BCF中,∠FBC=45°,
    ∴BF=CF·tan45°=CF,
    ∵AB=AF+BF=0.75CF+CF=11.2,
    ∴CF=6.4m.
    【解析】【分析】(1)要理解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含义,入射角是∠BCD,反射角是∠ACD,∠CAB与∠CAE互余,从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出答案.
    (2)分别用CF来表示AF和BF,由已知的AB的长度可以列出等式,求解可得到答案.
    19.【答案】(1)解:由题意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50,25),点C的坐标为(0,5).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50)2+25,
    将(0,5)代入,得502a+25=5,
    解得a=−112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125(x−50)2+25=−1125x2+45x+5.
    (2)解:∵OD=75,
    ∴点D的横坐标为75.
    将x=75代入y=−1125(x−50)2+25,得y=20.
    ∵AD=12,AB=9,
    ∴BD=12+9=21.
    ∵21>20,
    ∴石块不能飞越城墙AB.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将抛物线的解析式设为顶点式,把点C的坐标代入解析式计算即可求解;
    (2)由题意易得点D的横坐标为75,于是把x=75代入(1)中的解析式计算求出y的值,根据线段的构成BD=AB+AD可求出BD的值,将BD的值与20比较大小即可判断求解.
    20.【答案】解:过点D作DE⊥BC于点E,如图,
    ∵AB=AC,∠BAC=30°,
    ∴∠ABC=∠ACB=75°.
    ∵AB=AC=1.6米,AD=1.2米,
    ∴CD=AC+AD=2.8(米).
    在Rt△DCE中,
    ∵sinC=DEDC,
    ∴sin75°=DE2.8,
    ∴DE=2.8×sin75°≈2.8×0.97=2.716≈2.7(米).
    答:当∠BAC=30°时,D到地面BC的距离2.7米.
    【解析】【分析】过点D作DE⊥BC于点E,先求出∠ABC=∠ACB=75°,再利用线段的和差求出CD的长,再结合sin75°=DE2.8,求出DE的长即可.
    21.【答案】(1)解:过O作 EF⊥OM ,过A作 AG⊥EF 于G,
    ∵AB=6 米, OA:OB=2:1 ,
    ∴OA=4 米, OB=2 米,
    ∵∠AOM=127° , ∠EOM=90° ,
    ∴∠AOE=127°−90°=37° ,
    在 Rt△AOG 中, AG=AO×sin37°≈4×0.6=2.4 (米),
    点A位于最高点时到地面的距离为 2.4+3=5.4 (米),
    答:点A位于最高点时到地面的距离为5.4米;
    (2)解:过O作 EF⊥OM ,过B作 BC⊥EF 于C,过 B1 作 B1D⊥EF 于D,
    ∵∠AOE=37° ,
    ∴∠BOC=∠AOE=37° , ∠B1OD=∠A1OE=17.5° ,
    ∵OB1=OB=2 (米),
    在 Rt△OBC 中, BC=sin∠OCB×OB=sin37°×OB≈0.6×2=1.2 (米),
    在 Rt△OB1D 中, B1D=sin17.5°×OB1≈0.3×2=0.6 (米),
    ∴BC+B1D=1.2+0.6=1.8 (米),
    ∴此时水桶B上升的高度为1.6米.
    【解析】【分析】(1)过点O作EF⊥OM,过点A作AG⊥EF于点G,根据题意可求出∠AOE的度数,在Rt△AOG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G的长,然后求出可求出点A位于最高点时到地面的距离.
    (2)过点O作EF⊥OM,过点B作BC⊥EF于点C,过点B1作B1D⊥EF于点D,分别求出∠AOE,∠B1OD,∠A1OE的度数,在Rt△OBC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的长,在Rt△OB1D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1D的长,然后求出BC+B1D的长,就是此时水桶B上升的高度.
    22.【答案】(1)解:连接OD,
    ∵D为弧BC的中点,
    ∴∠CAD=∠BAD,
    ∵OA=OD,
    ∴∠BAD=∠ADO,
    ∴∠CAD=∠ADO,
    ∵DE⊥AC,
    ∴∠E=90°,
    ∴∠CAD+∠EDA=90°,即∠ADO+∠EDA=90°,
    ∴OD⊥EF,
    ∴OD的长是圆心O到“杠杆EF”的距离,
    ∵AB=90cm,
    ∴OD=OA=45cm
    (2)解:∵DA=DF,
    ∴∠F=∠BAD,
    由(1)得:∠CAD=∠BAD,
    ∴∠F=∠BAD=∠CAD,
    ∵∠F+∠BAD+∠CAD=90°,
    ∴∠F=∠BAD=∠CAD=30°,
    ∴∠BOD=2∠BAD=60°,OF=2OD,
    ∵DF=63,
    ∴(2OD)2−OD2=(63)2,
    解得:OD=6,
    ∴S阴影=S扇形BOD+S△AOD=60π×62360+12×6×32×6=6π+93.
    【解析】【分析】(1)连接OD,根据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CAD=∠BA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D=∠ADO,则∠CAD=∠ADO,根据垂直的概念可得∠E=90°,则∠CAD+∠EDA=90°,进而推出OD⊥EF,则OD的长是圆心O到杠杆EF的距离,据此求解;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F=∠BAD,由(1)得∠CAD=∠BAD,则∠F=∠BAD=∠CAD=30°,由圆周角定理可得∠BOD=2∠BAD=60°,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F=2OD,结合勾股定理可得OD的值,然后根据S阴影=S扇形BOD+S△AOD进行计算.
    23.【答案】(1)解:由题意得:﹣5+3+⑤=⑤+x+12,
    ∴﹣5+3=x+12,
    ∴x=−52;
    (2)解:设①格子里的数为y,由题意得:
    y+③−52=−5+③+12,
    ∴y−52=−5+12,
    ∴y=﹣2,
    ∴①格子里的数为﹣2.
    【解析】【分析】(1)先求出 ﹣5+3+⑤=⑤+x+12, 再求出x的值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y−52=−5+12, 再求出y的值即可。
    24.【答案】(1)解:徽徽的猜想正确,
    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OD,

    ∵CD与⊙O相切,
    ∴OD⊥CD,
    ∴∠C+∠DOC=90°,∠ODB+∠BDC=90°,
    ∵OB=OD,
    ∴∠ODB=∠OBD,
    ∵AB为⊙O的直径,
    ∴∠ADB=90°,
    ∴∠A+∠OBD=90°,
    ∴∠A=∠BDC,
    由圆周角定理得:∠DOC=2∠A,
    ∴∠DOC=2∠BDC,
    ∴∠C+2∠BDC=90°;
    (2)解:∵∠A=∠BDC,∠C=∠C,
    ∴△CBD∽△CDA,
    ∴BCCD=CDCA=BDAD,即2CD=CD2+AB=63,
    解得:∴CD=6,AB=1,
    ∴车轮的直径AB的长1米.
    【解析】【分析】 (1) 题中给多个90°角,从∠C+∠DOC=90°入手,进行等量代换,然后整理思路重新证明; (2)、 明显由相似比进行计算。
    25.【答案】(1)解:变化量分别为29−30=−1(cm),
    28.1−29=−0.9(cm);
    27−28.1=−1.1(cm);
    25.8−27=−1.2(cm);
    (2)解:设水面高度ℎ与流水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为ℎ=kt+b,
    b=3010k+b=29
    ∴k=−0.1b=30,
    ∴水面高度ℎ与流水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为ℎ=−0.1t+30;
    (3)解:①由函数解析式,得当t=0时,ℎ=30;当t=20时,ℎ=−0.1×20+30=28;
    当t=30时,ℎ=−0.1×30+30=27;当t=40时,ℎ=−0.1×40+30=26,
    ∴w=(30−30)2+(29−29)2+(28−28.1)2+(27−27)2+(26−25.8)2=0.05;
    ②设ℎ=k1t+30(k1≠0),则w=(30−30)2+(10k1+30−29)2+(20k1+30−28.1)2+(30k1+30−27)2+(40k1+30−25.8)2=(10k1+1)2+(20k1+1.9)2+(30k1+3)2+(40k1+4.2)2=3000k12+612k1+12+1.92+32+4.22.
    ∵3000>0,
    ∴当k1=−6122×3000=−0.102时,ω最小,
    ∴优化后的函数解析式为ℎ=−0.102t+30,可使得ω的值最小;
    (4)解:时间刻度方案要点:
    ①时间刻度的0刻度在水位最高处;
    ②刻度从上向下均匀变大;
    ③每0.102cm表示1min(1cm表示时间约为9.8min).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给出的表格计算即可;
    (2)由题意设水面高度ℎ与流水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为ℎ=kt+b,将t=0时,ℎ=30;t=10时,ℎ=29这两组数据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3)①结合(2)中的解析式求出当t=0时,当t=20时,当t=30时,当t=40时的函数值,进而计算w即可;
    ②根据题意设ℎ=k1t+30(k1≠0),代入w计算化简,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4)根据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以相同的时间刻画不同高度即可.流水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水面高度ℎ/cm(观察值)
    30
    29
    28.1
    27
    25.8

    A
    B
    C
    D
    A

    (B,A)
    (C,A)
    (D,A)
    B
    (A,B)

    (C,B)
    (D,B)
    C
    (A,C)
    (B,C)

    (D,C)
    D
    (A,D)
    (B,D)
    (C,D)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六 函数应用型问题练习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六 函数应用型问题练习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二十四 真实情境练习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二十四 真实情境练习附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二十五 项目学习练习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数学热点探究二十五 项目学习练习附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践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