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731544/0-1715679910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731544/0-17156799110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731544/0-17156799111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731544/1-17156799158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731544/1-17156799158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731544/1-17156799158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 如图,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45°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夹角的范围是( )
A 大于135°小于150°B. 小于90°
C. 大于90°小于135°D. 大于135°
2. 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1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A. ①B. ②C. ③D. ④
3.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C.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D. P点在S点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4. 如图,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选项中的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A. B.
C. D.
5. 如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科学书,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在不同位置所看到书的像。若凸透镜从较远处逐渐靠近书,则看到书像出现的顺序是( )
A. 甲→丁→乙→丙B. 甲→丁→丙→乙
C. 丙→乙→丁→甲D. 丙→乙→甲→丁
6. 小科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无法正常对焦,能拍出照片但有些模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手机镜头是凹透镜
B. 此时拍摄对象位于手机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 将合适的凸透镜放在手机镜头前某位置可以使成像清晰
D. 此时透过镜头的光会提前会聚成像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的前方
7. 小科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u=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B. 当u=25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虚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C. 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变大
D. 若把此凸透镜的镜面正对着太阳光,能在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20cm处找到一个最小的亮斑
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C. 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
D. 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9.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相关操作并得到了相关数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B. 表格中x=30
C. 第7次实验得到的是倒立的像D. 实验中,随着物距的减小,所得的像先变小后变大
10. 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11. 如图所示,小聪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可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即可
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可将透镜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就能使像移到光屏中心
C. 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后,屏上能看到一个缩小的实像
D. 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若要在屏上继续成清晰的像,需换用焦距更长的凸透镜
12. 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如图,用乙透镜进行实验,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等于它的两倍焦距时,光屏上成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像;用甲、丙透镜进行实验时,只把透镜放在乙透镜原来的位置,不改变物距,移动光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甲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B. 用甲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C. 用丙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D. 用丙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13.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明把夜光显示的手表置于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当手表与光屏分别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此时手表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的像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二、填空、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14.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15. “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图是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图解。
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的;
资料2:一般情况,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会改变传播方向(如图)。
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导致空气的密度不同。由此可知,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导致空气的密度不同,下层密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上层;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会__________(选填“偏向”或“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所以光从海面上密度较大的空气斜射入上方密度较小的空气,传播方向改变后进入人的眼睛。而人总是感到光是来自直线的,进入人眼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就是物体的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6. 一位同学用如图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甲透镜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换用焦距为10cm的乙透镜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若实验中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17. 完成下题:
(1)在图甲中,烛焰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相当于人眼有某种视力缺陷,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后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能成清晰的像,则甲图的成像情况相当于___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看物体,要使甲图的光屏上能成清晰像,可以在烛焰的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添加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18. 在模拟“视力缺陷矫正”的活动中,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模拟__________视眼,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采用;
①只移动光屏,则光屏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或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__透镜。
19. 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小明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cm;
(2)小明按图2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__________的实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移动距离s′__________s。(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0. 完成光路图。
21. 在右侧大概画出长方形的像
四、分析题
22. 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破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能观察到A、B、D形状的像。但看不到C形状的像,请解释原因。
A.B.C.D.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cm
50
40
35
x
25
20
15
像距/cm
12.5
13.3
14
15
16.7
20
30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掌起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四)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四)科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效果评测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效果评测科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经纬线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59度,东经10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