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解析版】.docx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01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02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03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01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02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8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docx、专题08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网络式”复习法:即采用章、节、标题、要点四个层次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编织记忆网络。
    2.提高“回头率”:为了防止遗忘,就要采用提高“回头率”的`方法,即看完一节、一章、一部分之后,再回头扫视一遍,这样知识得到了系统的巩固,效果很好。
    3.“空想法”:所谓空想法就是不看课本回想看过的内容;或看课本的大纲填充细节。
    4.树形图:复习时,可以在每门考试科目众多的参考书中,选出一本较有代表性的参考书,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
    5.梳理错题法:把综合复习阶段做过的所有习题重新浏览一遍。把曾经做错并改正后的题重点看一遍。
    6.“齐头并进”法: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复习的学科多,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学科和学科之间不可偏废。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
    考情分析2
    知识建构3
    考点一 功和功率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4
    考法01 功4
    考法02 功率4
    \l "_Tc2418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5
    \l "_Tc4643"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5
    考点二 机械能8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8
    考法01 动能和势能8
    考法02 机械能及其转化9
    \l "_Tc2418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0
    \l "_Tc4643"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0
    考点三 杠杆1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14
    考法01 杠杆的概念14
    考法02 杠杆作图题15
    考法0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5
    \l "_Tc2418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7
    \l "_Tc4643"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7
    考点四 滑轮20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20
    \l "_Tc2418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2
    \l "_Tc4643"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2
    考点五 机械效率26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26
    考法01 机械效率26
    考法02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6
    \l "_Tc2418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8
    \l "_Tc4643"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9
    考点一 功和功率
    考法01 功
    1. (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2022年2月6日,不服输、敢拼搏、懂团结的中国女足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如图所示是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足球能被头顶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如果外力全部消失,足球将保持静止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员一直对足球做功
    2. (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小华参加校外劳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①她用力搬一筐玉米,未能搬起;②她又用力推筐,仍未推动;③在小明的帮助下,他们将这筐玉米抬起并放到手推车上;④接着他们用水平力推着手推车沿水平路面前往仓库。则( )
    A.①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B.②中小华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C.③中他们对这筐玉米做了功 D.④中他们对手推车没有做功
    考法02 功率
    1.(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物体A重5N,如图1,A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从M匀速直线运动到N用时3s;如图2,在A上放置一个钩码,A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在另一水平面从Р匀速直线运动到Q用时2s。

    (1)在MN,PQ段,A的速度分别为v1、v2,A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v1 v2,f1 f2;(均选填“>”、“=”或“<”)
    (2)A从M运动到N,F1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A所受重力做的功为 J。
    2. (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图甲为某款智能机器人,质量为30kg,底部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150cm2,它在某次引领接待工作中沿直线行走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N/kg)
    (1)求智能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求智能机器人在0~6s内行走的距离和0~10s内的平均速度;
    (3)在0~6s内,智能机器人受到的水平阻力为重力的0.05倍,求此段时间内智能机器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1.体育课上,老师通过改变音乐的节奏来控制同学们完成20个仰卧起坐的快慢。调节后改变了同学们做仰卧起坐时( )
    A.功率的大小B.做功的多少C.所需力的大小D.重心上升的高度
    2. 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恒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经过A、B、C三个粗糙程度不同的区域,且三个区域的距离均为3m,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在B区不做功 B.拉力在C区所做的功为20J
    C.拉力在A区做功的功率为30W D.拉力在A、C区做功的功率相同
    3. 小明用力斜向下将篮球掷向地面,篮球碰到地面后斜向上反弹,篮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A、B两点,如图所示。从A到B的过程中,下列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
    A.a=4,b=0 B.a=5,b=2 C.a=6,b=0 D.a=7,b=2
    4.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图为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A. 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才能前进,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 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不做功
    C. 打出去的冰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球具有惯性
    D. 运动员在冰面上沿曲线向前滑行时,其运动状态未改变
    5. 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巍巍珠峰再次见证历史!如图所示。在他们从山脚下到峰顶的过程中,体重(含装备)越大的队员一定( )

    A.做功越多 B.功率越大 C.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
    6. (2023·山东德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王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同一木块先后以速度v1和v2沿同一水平木板匀速直线滑动相同的距离,且v1>v2,则第一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第二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第一次拉力做的功 第二次拉力做的功。(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 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60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4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 W。(g取10N/kg)
    8. 如图所示是大刚同学两手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如图乙所示,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已知每只手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200N,该同学的质量为 kg,若他在10s内做了10个“俯卧撑”每次肩膀上升的高度为40cm。该同学10s内做功的功率为 W(g=10N/kg)。

    9.(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如图是一款爬绳机,这款爬绳机可以不消耗人的体能,轻松攀爬、下降,可用于消防救援、矿井救援及桥梁检测维修等等。爬绳机的质量为10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在某次爬升中,将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从地面匀速提升12m高,用时1min。(g取10N/kg)求:
    10. 智能机器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某台全自动扫拖一体机器人主要由锂电池组、扫地模组、吸尘模组、拖地模组、升降模组和车轮模组等组件构成,它既可以扫地,也可以拖地。小强同学在面积为S1=27m²的空房间(矩形ABCD)内,用这台机器人打扫家庭卫生。

    (1)机器人扫地过程中,若在1×103s内总共做了2.4×104J的功,则机器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W?
    (2)机器人底部构造如图甲所示,两块面积均为S2=1.8×10-2m2的抹布固定在转盘O1、O2上,在升降模组控制下,下降并压迫地面,利用两块抹布旋转擦洗和加压拖地。机器人在瓷砖地面上拖地时,两块抹布对瓷砖地面的压力为12N,两块抹布对瓷砖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3)机器人拖地过程可用如图乙所示的简化模型进行研究,关门后,机器人(用⊙O表示)从图示位置开始,贴近墙壁AB沿着弓形路线拖洗地面,在地面上拖出水带(水的痕迹)的宽度均为d=0.3m,其中平行于墙边AB的任意相邻的两条水带都不重叠,当机器人拖出第15条水带到达墙角C处时,刚好将整个房间的地面拖洗了1次。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为F=20N,牵引力的功率为3W。忽略墙边和墙角处机器人沿着弓形路线无法拖洗的地面面积,设机器人沿着弓形路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求机器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沿着弓形路线将整个房间的地面拖洗1次?
    考点二 机械能
    考法01 动能和势能
    1.(2023·四川绵阳·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飞船从发射塔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第四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2.(2023·辽宁抚顺·中考真题)如图是国产防火救灾无人机TB001携灭火弹起飞的情景。请回答:

    (1)无人机的机翼形状上凸下平,使飞机获得升力,其原理是什么?
    (2)执行投放灭火弹任务时,保持匀速飞行的无人机投弹前后的动能怎样变化?为什么?
    3.(2023·辽宁盘锦·真题)小萌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时发现这样的现象:①车速度越大,停止蹬车后滑行距离越远;②车在滑行时,地面越光滑滑行的距离越远。
    (1)根据现象①,小萌做了如图甲的探究实验: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撞击置于水平木板上的物块,观察物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以下A、B两种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用质量相同的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滑下
    B.用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
    (2)在图甲中画出小车在斜面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动能大小与 有关;
    (4)物块被撞击后在做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所受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根据现象②,小萌又做了如图乙的探究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三种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分析图乙可知: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 。在滑行的整个过程中,小车在毛巾和木板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 W2(选填“”、“ ”或“” )。
    考法02 机械能及其转化
    1. (2023·泰安·中考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舟六号“快递员”给空间站携带了各类补给物资,是世界现役的上行载货能力最强的货运飞船。在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B.飞船携带的各类补给物资质量变小
    C.飞船的重力势能变大
    D.飞船的机械能不变
    2.(多选题)(2023·山东日照·中考真题)2022年8月14日,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跳水决赛在日照市游泳中心跳水馆完美收官,为助推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图所示,某次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站立在跳台上的A点,然后保持直立姿势从跳台上竖直向上弹跳后腾空,至最高点B处后自由下落,至C点落入水中。关于上述运动过程运动员腾空后的机械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运动员在C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B.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D.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1. 【新情境】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率先冲过终点线,如愿获得冠军,这是杭州亚运会诞生的首枚金牌。下列与本项赛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漂浮的赛艇受到浮力的作用
    B.运动的赛艇具有动能
    C.摇动双桨时,手对桨没有做功
    D.冲刺阶段,赛艇变快,赛艇的机械能变大
    2. 【跨学科】小华到家乡某区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若在该河段开展野外漂流活动,皮划艇从A点行驶到C点时,其重力势能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3. 【新科技】一小球从某高度由静止释放后,利用安装在手机中具有录音和显示声音波形的APP(软件),记录小球碰撞地面发出的声音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小球( )
    A.每次下落过程重力做功均相同 B.每次弹起时的动能逐渐减小
    C.每次碰撞的最大形变程度逐渐增大 D.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4.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水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描述的是长江水具有动能
    B.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描述的是黄河水具有重力势能
    C.水力发电时建造拦河大坝是为了防止水流太急冲坏发电机组
    D.利用水能发电时,从上游奔腾而下的水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
    5.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组成的全新飞行乘组,将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空间站胜利会师。火箭发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运动的
    B.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火箭飞行方向改变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加速上升过程中,“神舟十六号”飞船动能保持不变
    6. 【新科技】(多选题)小昕用手机APP模拟频闪拍摄,每隔相同时间记录小球竖直下落时所在位置,如题图能正确描述小球下落过程中物理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7.【传统文化】《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水力舂米机械——水碓(duì),如图所示。水碓工作时,水流推动大轮转动,从而使石锤抬高,石锤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然后石锤落下, 能增大,再对下方臼中的稻米做功。
    8. 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中国选手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比赛中获得95.25分,刷新了U型场地技巧比赛的历史最高纪录。如图所示,若把运动员和滑板当做一个整体,用“小方块”表示。当运动员沿着U形赛道斜面向上滑时,在图中作出“小方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运动员从U形赛道的最低端向上滑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9.【探究名称】排球被垫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排球的材质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垫球的力度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球内的气压有关。 猜想四:可能与 有关。
    【实验器材】排球若干,打气筒,球类专用气压、标有刻度的长杆等。
    【进行实验】

    (1)为了探究猜想三,准备三个完全相同(球内气压可调节)的排球,分别标①、②、③号,如图甲所示。
    (2)实验前应使三个排球的 不同。
    (3)实验时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度竖直向上垫球,测量排球被垫起的高度,并记录h1、h2、h3。
    【分析论证】若h1、h2、h3不相等,则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交流与评估】
    (1)本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2)源源同学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并自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器材。在探究猜想二的实验过程中,他应该多次将同一排球下压至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然后静止释放,再测量每次球被弹起的高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拓展】排球上升至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排球受到 (选填“非平衡力”或“平衡力”)作用。
    10.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情景。小球从同一斜面上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已知。
    (1)实验中小球的动能由 能转化而来;
    (2)分析可知, 图中的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最大;
    (3)比较甲乙两图可探究 与 的关系;
    (4)根据甲丙两图得到的结论,请对汽车驾驶员说一句安全警语 。
    考点三 杠杆
    考法01 杠杆的概念
    1.(2023·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劳动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某学校劳动教育课堂上,以下劳动场景中,利用了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A. 利用撬棒撬大石块B. 用手拿石块
    C. 用钢丝钳剪铁丝 D. 用羊角锤拔钉子
    2.(2023·攀枝花·中考题)图甲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是由两个杠杆组合而成,图乙为两水平杠杆AO1B、DCO2组合的示意图。已知桶盖重5N,重心位于DC中点的正上方,AO1=30cm,O1B=20cm,桶盖和连接杆的尺寸如图乙所示,脚踏杆AO1B和竖直连接杆BC的质量不计。

    (1)杠杆AO1B是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若要把桶盖翻开,脚对踏板A处的压力至少为 N。
    3.(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图1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搬运巨木时的场景,简化装置如图2所示:O为轻质杠杆AB的转轴,OA∶OB=1∶3,物块用轻质细绳系在A端,工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此时杠杆水平平衡、物块重1200N,底面积为0.25m2,不计转轴摩擦。
    (1)图1中,横杆属于 杠杆,垫上石块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
    (2)为将图2中物块恰好拉离地面,求工人所用的拉力;
    (3)剪断图2中A端细绳,求物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考法02 杠杆的作图题
    1.(2023·鞍山·中考题)图甲是一种常用的移动指示牌,图乙是它的模型,图丙是被风刮倒的指示牌,请在图丙中画出:将指示牌扶起的最小力及其力臂。
    2.(2023·辽宁本溪·中考真题)如图甲晾晒架,挂衣服时可以把它看成杠杆,图乙为其简化示意图。请在乙图中作出:

    (1)当挂较重的衣物时,为了使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最小,请在B、C、D三点中选择一点,作出该点所受到的拉力F2;
    (2)晾晒架A点受到的支持力F1及其力臂l1。
    考法0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其中杠杆的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
    (1)实验中,杠杆在 位置平衡最便于测量力臂;
    (2)如图乙所示,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左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或者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5cm,杠杆都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力的 和力臂有关;

    (3)小海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进行了4次实验。杠杆平衡时的部分数据已填入表中,其中图丙是第4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请将杠杆右侧的阻力数值填入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 F2l2;
    (4)小海与小兰对实验过程进行交流,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并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侧的钩码施力,会出现什么现象?于是他们共同进行了如图丁的探究。
    ①画出图丁中F1的动力臂l1;( )
    ②多次改变拉力F1的作用点在杠杆上的位置进行实验,发现杠杆平衡时,F1l1都是大于F2l2,其原因可能是 。
    1.【新科技】如图所示,是仿照人的手臂设计的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 )
    A.夹起食物的筷子B.拔钉子的羊角锤 C.剪铁丝的钢丝钳D.起瓶盖的开瓶扳手
    2.【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的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40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N的空桶,OA长为1.2m,OB长为0.6m。使用时,人向下拉绳放下空桶,装满重为100N的水后向上拉绳缓慢将桶提起。硬棒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桔槔为省力杠杆
    B.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拉力为20N
    C.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桔槔为费力杠杆
    D.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拉力为40N
    3.【传统文化】图1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搬运巨木时的场景,简化装置如图2所示,则下列杠杆中与之同类的是( )

    A.夹起食物的筷子 B.拔钉子的羊角锤 C.托盘天平 D.钓鱼竿
    4. 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汽车方向盘 B. 门把手 C.小白同学家的水龙头 D.雨刮器
    5. 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重物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6. 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 OB=4OA,物体C重为100N,则动力F= N,这是 杠杆。
    7.(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图甲为多人赛艇。划桨时,桨可绕侧舷上的固定轴转动,从而使赛艇运动。图乙为划桨时桨的简化平面图,其中O为固定轴,AB为赛艇的运动方向,桨上OC长为0.8m,OD长为2m,F1为人划桨的力,F2为水对浆的作用力。
    (1)划桨时,桨对水的作用力大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桨的作用力大小;
    (2)桨为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请写出一种与桨类型相同的杠杆: ;
    (3)已知图乙中F2为200N,F1与CD的夹角=30,F1、F2均与AB平行。要划动桨,F1至少多大?(sin30=0.5,不考虑桨的重力)

    8.如图所示,O为支点,杠杆AB平衡时,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9. 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小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 如图甲所示已静止的杠杆,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2) 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以符号表示);
    (3)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目的是 ;
    (4) 如图丙所示的园艺剪,工人师傅用该剪刀修剪树枝时,应把树枝放在剪刀的 位置, 树枝最容易被剪断(选填“A” “B”或“C”);
    (5)如图丁是小芳根据所学杠杆知识制作的杆秤示意图,使用时,将待称量的物体挂在秤钩上,用手提起 B或C处的秤纽,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D,使秤杆达到水平平衡时即可读出待称物体的质量。此杆秤秤砣质量为400g,秤砣最远可移至E点(秤杆和秤钩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E的长度如图所示。则杆秤的最大称量是 kg。
    10.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以无穷的智慧弥补了人类有限的力量,使工作更省力、更便捷,这些工具统称为机械。杠杆便是其中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如图所示,AB是一根长为1.6m的不计质量的杠杆,可以绕O点转动,在距O点0.4m的B端悬挂一质量为90kg,边长为30cm的匀质正方体合金块M,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求:
    (1)合金块M的密度为多少;
    (2)A端施加的竖直向下拉力FA的大小。

    考点四 滑轮
    1.(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组装了甲、乙两种滑轮,用来提升同一物体,G物=200N(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要使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甲=200N,并向上移动4m
    B.F甲=100N,并向上移动2m
    C.F乙=200N,并向上移动1m
    D.F乙=400N,并向上移动lm
    2.(2023·常州·中考题)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和定滑轮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行方式。

    3.(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基建强国,如图1所示的塔吊是基建的常用设备,其结构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模型。已知物体质量为120kg,动滑轮的重为300N,在绳子自由端施加拉力F后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5m。不计绳重和一切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
    (2)10s内拉力F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4.(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小李同学在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猜想:如果忽略绳重与摩擦,绳端拉力F 可能与被提升木块所受的重力、木块上升的高度、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动滑轮的直径这些因素有关。
    (1)若小李探究绳端拉力F与动滑轮直径的关系,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一:按图安装动滑轮;
    步骤二: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并记录;
    步骤三:换用 的动滑轮,使同一木块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读出拉力F的值并记录;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多做几次实验;
    (2)步骤四的目的是: ;
    (3)若小李五次实验测得F分别为:1. 8N、1. 8N、1. 8N、1. 8N、1. 8N,则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因素相同时,
    1.如图所示,取两根光滑木棍,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棍上,再按图示的绕法依次绕过两根木棍,缓慢拉动绳子,两根棍靠拢。若想用更小的力也能让木棍靠拢,则下列说法中可行的是( )

    A.将木棍的表面变得粗糙些 B.将绳子在木棍上多绕几圈
    C.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 D.缩短木棍的长度,使其质量变小
    2. (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小区使用的一种垃圾投放装置的示意图,人向下拉吊把就能打开垃圾桶桶盖,非常方便、卫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滑轮是动滑轮
    B.装置中的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
    C.绳子拉起桶盖时,桶盖可视为费力杠杆
    D.蓝色垃圾桶看起来是蓝色,是因为它吸收蓝光
    3.(多选题)工人使用如图的装置提升重物,不计滑轮与绳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关于滑轮与力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定滑轮,拉力等于物重 B.甲是定滑轮,拉力小于物重
    C.乙是动滑轮,拉力等于物重 D.乙是动滑轮,拉力小于物重
    4.(多选题)(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图甲所示为工人师傅乘坐吊篮在高空粉刷楼体外墙的情景,吊篮可在电动机的作用下实现升降,其简化结构原理如图乙所示。吊篮的质量为40kg,两名工人及工具的总质量为200kg,某次吊升过程中,吊篮在30s内匀速上升了6m。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关于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吊篮的动能不变
    B.吊篮的机械能守恒
    C.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为800N
    D.电动机拉动绳子的功率为480W
    5.小明用如图装置提升重为G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其中A滑轮的作用是 ,小明对绳的拉力为 。

    6. 技馆中安装有升降座椅,同学们坐在椅子上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就可以将自己和座椅一起提起,如图甲所示。请在升降座椅的简图图乙中画出绳子的绕线情况。

    7.(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某校组织学生参加观军事博物馆,学生发现潜水艇的形状如图所示,头部粗,尾部细,由此提出疑问。若潜水艇头部细,尾部粗,所受的体阻力是否不同?同学们选取完全相同的模型A和B照图乙组装进行探究所挂物重的质量均为0.5kg(g=10N/kg)。

    (1)图乙的两个滑轮为 作用是 模型所受拉力是 N(忽略沉重和摩擦);
    (2)探究过程如图丙所示,t0时刻重物开始下落,t1时刻发现模型B运动较快,说明模型B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液体阻力较 ;
    (3)实验中液体阻力大小是通过模型运动快慢来体现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
    8.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重30N,B重5N,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N;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 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9. 如图,小明用一个动滑轮和几个相同的杠铃片自制了一个健身器,已知动滑轮的质量为5kg,每个杠铃片的质量为10kg。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小明通过握杆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提升杠铃片的过程中,求:

    (1)杠铃片在0.5s内上升0.2m,杠铃片的速度;
    (2)动滑轮下挂着两个杠铃片,握杆对绳子拉力的大小;
    (3)动滑轮下挂着四个杠铃片,杠铃片上升了0.1m,在此过程中握杆对绳子的拉力做的功。
    10.自南阳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以来,各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如图甲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上的“塔吊”示意图,其配重箱A重4000kg,起重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滑车B,如图乙为滑车B及滑轮组中钢绳的穿绳示意图,滑车B内装的电机可卷动钢绳提升重物C。现用该装置吊起重8×103N的物体C,若不计起重臂、滑车、钢绳、动滑轮重及摩擦,g取10N/kg,请完成以下问题。

    (1)滑车B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这一过程中电机对钢绳的拉力为 N;
    (2)若悬挂重物C的钢绳与动滑轮下挂钩的接触面积为5cm2,则挂钩承受的压强为多少?
    (3)若配重箱A到支点O的距离为5m,则滑车B可向右移动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4)若电机在25s内将物体C竖直向上吊起10m,则电机克服物体C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考点五 机械效率
    考法01 机械效率
    1.(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将重为200N的货物10s内匀速提升6m,拉力为150N。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1.8m/s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拉力做功的功率是90W D.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为100N
    2.(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小明用沿斜面向上150N的推力,将总重为500N的小车匀速推到斜面顶端,用时20s。已知斜面高1.2m,长5m。此过程中小车移动的速度为 m/s,小明推小车的功率为 W,他做的有用功为 J,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考法02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用图所示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过程中,缓慢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向上做 运动。第 1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时间为 3s,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为 m/s;
    (2)第4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分析 1、2、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 (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分析 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换用更轻的动滑轮B. 加快提升物体的速度

    4.(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明和爸爸自驾到海边游玩,小轿车不慎陷入水平沙滩无法行驶,请来救援车帮忙,如图甲所示,救援车固定不动,利用绞盘、绳子、轻质滑轮将车拉出沙滩。若小轿车的质量为1.2t,轮胎底部与沙滩接触的总面积为0.2m2,整个拉动过程中小轿车移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小轿车被匀速拉动时绞盘的拉力F恒为2×103 N。(g=10N/kg)求:
    (1)小轿车静止时对沙滩的压强是多少?
    (2)小轿车被匀速拉动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在此过程中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则小轿车受到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滑轮轮轴处摩擦不可忽略)

    1.【传统文化】据《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如图,人们借助辘轳从井中汲水。转动摇把,使绳子在轴筒上不断叠绕,从而将水桶从井中提出。以下方法可以提高辘轳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水桶的重力B.增大桶内的水量 C.增大转动的速度D.增大轴筒的直径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汽车被水平匀速拉动1.2m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00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4m/s
    B.拉力F做的功为1200J
    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00N
    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480W
    3. 小刚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已知动滑轮重2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为5N B.有用功为10J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5m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4.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40N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3m,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拉力 N。增大重物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会 (选填“提高”、“降低”或“不变”)。

    5. 在旧房改造工地,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拉升建筑材料。顶端的滑轮属于 (选填“定”或“动”)滑轮;工人师傅用此装置是为了 (选填“省力”或“省功”)。某次,工人师傅在50s内用大小为500N的拉力F将重为800N的建筑材料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不计绳轮摩擦。则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建筑材料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N。
    6.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动滑轮的重力为20N,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考虑绳重和轴摩擦)。
    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计算第4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7.如图甲所示,用滑轮组拉重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0.5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A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a。不计绳重、滑轮轴处摩擦,绕滑轮组的绳子承受最大力为600N,人双脚与地的接触面积为300cm2。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拉力的功率;
    (3)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8.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小明选用了几乎没有摩擦的滑轮组,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力G,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下拉动绳子的自由端,示数记为F,同时记下提升物块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数据记录及运算结果如表。
    请将表中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9. 将重力为1680N的建筑材料放在工地的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3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4%。试求:
    (1)将建筑材料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3)电动机对钢丝绳的拉力F是多少?

    10.【传统文化】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通常用于从井中提水。如图所示是古代民间的提水设施辘轳,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桶等部分构成。某次取水时井绳拉着质量为10kg的水缓慢上升了4m,水桶的质量为1kg,在这一过程中,人做的总功为500J,g取10N/kg。求此次取水的过程中
    (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辘轳的机械效率多大?
    (3)人克服井绳重力与摩擦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功和功率
    3.2.1 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2.2.6 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2.3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途径。
    ①命题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功率的计算和应用等。
    ②解读: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主要判断对物体是否做功,难度较小,常见题型为选择题。
    功的计算常与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综合起来一起考查,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功率的计算和应用常结合速度、功、二力平衡进行比较功率的大小或计算,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机械能
    ①命题点: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等。
    ②解读: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及大小变化的判断;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常结合实例进行考查,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是中考的热点,难度中等,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杠杆
    ①命题点:力和力臂的作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与应用等。
    ②解读:力和力臂的作图是中考的热点,主要考查画力的示意图、作动力臂或阻力臂、作最小动力,难度中等,常见题型是作图题。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中考热点,常与压强、浮力知识综合起来考查,难度中等偏上,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
    杠杆的应用是考查的热点,难度较小,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滑轮
    ①命题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等,
    ②解读: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是中考考查的重点,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
    滑轮组主要考查滑轮组的绕绳、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的计算,难度中等,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
    机械效率
    ①命题点:滑轮组和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
    ②解读:滑轮组和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往往结合功和功率、压强和浮力等知识,涉及计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作为压轴题,难度较大,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考查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等环节,难度中等,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实验探究题。
    知识
    概念
    理解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 。
    (2)计算公式: W = Fs
    (3)单位:焦耳(J)
    关于克服阻力做功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如果运动的方向与一个力(阻力)的方向相反,我们就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
    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3)公式:功率=功/时间P=
    (4)单位:W、kW,1kW=1000W
    (4)功率的测量
    测量人爬楼梯、引体向上的功率等。
    如果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沿力的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力F的功率:
    P=W/t=Fs/t =Fv
    篮球位置
    A
    B
    动能/J
    a
    b
    重力势能/J
    6
    10
    知识
    概念
    理解
    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大小跟 、 有关。
    (2)重力势能: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大小跟 、 有关。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5)机械能守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 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1)物体具有能量不一定做功。
    (2)一个物体具有的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0
    0.20
    2.0
    0.10
    2
    2.0
    0.15
    2.0
    0.15
    3
    2.0
    0.15
    1.5
    0.20
    4
    1.5
    0.10
    ( )
    0.15
    知识
    概念
    理解
    杠杆
    (1)描述杠杆特征的五个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与阻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F1 L1=F2 L2
    (3)生活中的杠杆
    ①若l1>l2,则F1<F2,为 杠杆;
    ②若l1= l2,则F1=F2,为 杠杆;
    ③若l1<l2,则F1>F2,为 杠杆。
    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若乘积相等就平衡,否则沿着乘积大的那端转动。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10
    0.5
    20
    2
    1.5
    10
    1.0
    15
    3
    2.0
    15
    1.5
    20
    知识
    概念
    理解
    滑轮
    (1)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 ,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费 。
    (4)滑轮组
    ①使用滑轮组时,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②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
    F= G,拉力移动的距离s=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 F/N
    绳子自由端
    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
    2.0
    5
    1.0
    15
    66.7%
    2
    4.0
    5
    1.8
    15
    74.1%
    3
    4.0
    10
    1.8
    30
    74.1%
    4
    6.0
    5
    2.5
    15
    知识
    概念
    理解
    机械效率
    (1)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计算公式:η=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η= EQ \F(W有,W总)=_______
    不计绳重、摩擦力时,机械效率
    η= EQ \F(W有,W总)= EQ \F(Gh, Gh+ G动h)= EQ \F(G, G+ G动)= EQ \F(1, 1+ EQ \F(G动,G))
    (4)斜面的机械效率
    η= EQ \F(W有,W总)=________
    (5)杠杆的机械效率
    η=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做功多少、物体提升的高度等因素无关。
    机械效率的测量
    实验次数
    拉力F/N
    物体的重力G/N
    机械效率η
    1
    40
    60
    75%
    2
    60
    100
    83.3%
    3
    80
    140
    87.5%
    4
    100
    180
    次数
    物块的
    重力G/N
    提升的
    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拉力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2
    0.20
    0.4
    1.0
    0.80
    0.8
    50%
    2
    6
    0.20
    1.2
    2.0
    0.80
    1.6
    75%
    3
    8
    0.20
    2.0
    相关试卷

    专题06 密度+压强(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密度+压强(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6密度压强讲练原卷版docx、专题06密度压强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运动和力(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运动和力(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5运动和力讲练原卷版docx、专题05运动和力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内能+内能的利用(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内能+内能的利用(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4内能内能的利用讲练原卷版docx、专题04内能内能的利用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8 机械能和简单机械(讲练)-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