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Zn-65 Mn-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溶解
C. 检查气密性 D. 连接仪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不能再量筒中溶解物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下列元素缺少会引起贫血的是
A. 铁B. 碘C. 钙D. 锌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故选项符合题意;
B、碘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节约用水
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
B. 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节约用水,此选项正确;
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此选项正确;
D.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此选项错误。
故选D。
4.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砷属于非金属元素B. 砷的质子数为33
C. 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D. x=5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砷的质子数为33,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3=2+8+18+x,x=5,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和乙烯都是有机物
B. 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改变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2∶3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乙烯是有机物,但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 此选项错误;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此选项错误;
C. 该反应是:2CO2+6H2C2H4+4H2O,因为反应中有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此选项错误;
D. 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44):(6×2)=22∶3,此选项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升温至t2℃。根据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KCl
B. t1℃甲烧杯中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C. t2℃时甲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t1℃时,溶解度:氯化钾大于硝酸钾,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甲中固体全部溶解,乙中固体部分溶解,则甲烧杯中的溶质是KCl,不符合题意;
B、t1℃时,甲中溶质全部溶解,甲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饱和,符合题意;
C、t2℃时,甲、乙中固体均全部溶解,甲、乙烧杯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均相等,故t2℃时,甲、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学会识图能发展化学思维。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C.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 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该选项不正确;
B、由于、,则刚开始时,等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硫酸反应时,铁产生氢气较多,但当金属过量时,锌和铁消耗的硫酸质量相同,则产生氢气质量相同,该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7,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溶液pH减小,且盐酸pH<7,最后溶液pH<7,该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反应过程中水质量增大,且反应结束后,水质量不变,该选项正确。
故选A。
8. 保护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快递纸箱属于下列图示中的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快递纸箱属于可回收物;
答案:B。
9.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班级劳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清扫灰尘B. 擦拭黑板C. 教室消毒D. 花草浇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清扫灰尘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擦拭黑板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教室消毒是利用消毒剂中的有效成分与细菌、病毒中的蛋白质作用 ,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因此教室消毒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花草浇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10.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通过气味区别氮气和氨气——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 水结成冰——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 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却向后退——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相同,通过气味区别氮气和氨气,是因为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此选项正确; ·
B. 水结成冰是状态变化,分子大小不变,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
C. 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却向后退,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选项正确;
D.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1.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萘和石蜡都是非晶体
B. 银和石墨都是导体
C. Al2O3和K2CO3都是盐
D. (NH4)2SO4和CO(NH2)2都是铵态氮肥
【答案】B
【解析】
【详解】A、萘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不符合题意;
B、银和石墨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均属于导体,符合题意;
C、氧化铝是由Al、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铵含铵根离子,属于铵态氮肥,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下列对生产生活中的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A.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 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武德合金熔点高
C. 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亚铁
D. 鞋底上刻花纹——增大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珠分散成无数小的油滴随水流走,洗涤剂能乳化油污,此选项错误;
B. 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是因为武德合金熔点低,此选项错误;
C. 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是因为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此选项错误;
D. 鞋底上刻花纹,目的是增大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3.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则能加快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 使用杠杆可以省力,则省力的机械一定是杠杆
【答案】C
【解析】
【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反应速率加快,但是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是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符合题意;
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故速度保持不变,是平衡状态,符合题意;
D、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但是省力的机械不一定是杠杆,如滑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如图所示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甲:NaCl溶液滴入锥形瓶前后,天平始终平衡,说明此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乙:红磷和白磷都不燃烧,可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C. 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玻璃棒带正电
D. 丁: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甲: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普遍遵守的规律,NaCl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此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错误;
B. 乙: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唯一性,当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时,才可对比出该条件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红磷和白磷都不燃烧,因为该实验不止一个变量,不能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此选项错误;
C. 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只能说明两个金属箔片上带有同种电荷,无法说明玻璃棒带哪种电荷,此选项错误;
D. 丁: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此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4小题作图1分,其余每空1分,共31分)
15. 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并确保其气密性良好。
操作1:将5mL水一次性注入到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滤瓶内,轻轻振荡,发现95℃热水无明显变化。
操作2:若将操作1中注入的水改成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相同实验,观察到95℃热水立即沸腾。
(1)设计操作1的目的是______。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95℃热水立即沸腾的合理解释是______。
【答案】(1)排除水的干扰
(2)2NaOH+CO2=Na2CO3+H2O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溶剂水,设计操作1的目的是排除水的干扰。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小问3详解】
95℃热水立即沸腾的合理解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
16.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主要习俗有吃粽子、挂艾蒿、佩香囊等。
(1)南方的咸味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饮用水、瘦肉、食盐,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2)北方人更偏爱甜味的红枣粽子,有些人吃粽子喜欢蘸白糖。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得到白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3)绑粽子的棉线属于______纤维(选填“天然”或“合成”)。
(4)粽子的塑料外包装不能随意丢弃,是为了减少“______”的发生。
(5)佩带香囊能闻到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瘦肉 (2)吸附
(3)天然 (4)白色污染
(5)微粒在不断运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糯米富含糖类,饮用水富含水,瘦肉富含蛋白质,食盐富含无机盐,则南方的咸味粽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瘦肉。
【小问2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异味、色素、有毒气体,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得到白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小问3详解】
绑粽子的棉线是由棉花做成的,属于天然纤维。
【小问4详解】
塑料或塑料制品丢弃后会形成白色污染,粽子的塑料外包装不能随意丢弃,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发生。
【小问5详解】
佩带香囊能闻到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微粒在不断运动,具有香味的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
17.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a仪器逸出,操作时要注意______;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______。
(2)乙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蒸发操作,当______时停止加热。
(3)实验丙中观察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有关。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所加液体液面要高于长颈漏斗下端 ③. 密度比空气大
(2)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
(3)溶质的种类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是长颈漏斗;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a仪器逸出,所加液体液面要高于长颈漏斗下端,使长颈漏斗形成液封;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小问2详解】
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小问3详解】
丙实验中高锰酸钾、碘为溶质,汽油为溶剂,故对比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18. 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G是最清洁燃料、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G的化学式为______。
(2)E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反应③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H2 (2)导线
(3)复分解反应 (4)
【解析】
【分析】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的浓溶液可做干燥剂,可推出B为硫酸,G是最清洁燃料,可推出G为氢气,H是蓝色沉淀,可推出H为氢氧化铜,A能与D转化为H和I,D能与B转化为I和J,可推出D可能是氢氧化钠,则A是硫酸铜,I为硫酸钠,J为水,A能与C转化为E和F,C能与B转化为F和G,C可能是铁,F为硫酸亚铁,E为铜,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G为氢气,化学式为:H2;
【小问2详解】
E为铜,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
【小问3详解】
反应④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反应③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
19. 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对膨松剂能使油条膨胀这一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围绕膨松剂的成分和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某膨松剂配料表成分: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钙[Ca(H2PO4)2]、玉米淀粉。
②玉米淀粉是一种填充剂,不参与反应。
任务一:揭示膨松剂使油条膨胀的原理
【提出问题】使油条膨胀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猜想二: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1)【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使油条膨胀的气体即来自发面、醒面过程中碳酸氢钠与磷酸二氢钙的反应,又来自油炸过程中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适合作膨松剂吗?
任务二:探究碳酸钠能否作膨松剂
(2)【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碳酸钠不适合作食品的膨松剂。
【讨论交流】
(3)同学们认为若想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拓展延伸】
(4)“臭粉”(主要成分为NH4HCO3)也是膨松剂中的一种,其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氨气,放出的气体量大,膨松效果好,但氨气极易溶于水。制作下列食品时,不适合用臭粉作膨松剂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油炸面食B. 烘焙饼干C. 蒸馒头
(5)存放膨松剂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写一条)。
【答案】(1) ①. 酸 ②. 产生气泡
(2) ①. 等质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②. NaHCO3+HCl=NaCl+CO2↑+H2O
(3)碳酸钠受热是否能生成气体 (4)C
(5)保持干燥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步骤:取少量磷酸二氢钙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pH<7,实验结论:磷酸二氢钙溶液呈酸性。因为猜想一成立,所以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小问2详解】
实验结论:甲中气球膨胀的更大,说明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小问3详解】
根据猜想可知,同学们认为若想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碳酸钠受热是否能生成气体。
【小问4详解】
A. 臭粉可作油炸面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臭粉可作烘焙饼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蒸馒头时产生的水气能使氨气极易溶于水,膨松效果不佳,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小问5详解】
膨松剂溶于水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存放膨松剂时的注意事项是:保持干燥。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 某兴趣小组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33.2g高锰酸钾固体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0.0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求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答案】(1)3.2 (2)解:设生成MnO2的质量为x
x=8.7g
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答: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9%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3.2g-30.0g=3.2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磷酸二氢钙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定溶液的pH
pH<7
磷酸二氢钙溶液呈______性。
猜想一成立。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二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测定pH
Na2CO3溶液的pH=8
NaHCO3溶液的pH=11
Na2CO3溶液碱性太强,影响食物口感
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盐酸
相同条件下,______。
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中考三模2021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中考三模2021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Fe-56Cu-64,对于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乐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乐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