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735259/0-17157391330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735259/0-17157391331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735259/0-17157391332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河南省鹤壁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班级拟举行“沉浸书香,做书香少年”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语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书香·感知经典美】
1.下面是小语准备的读后感,其中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你帮他判断。(共4分)
朱光潜的《谈交友》让人感慨朋友之间有两样东西不能吝啬:友爱与信义。我不禁联想起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和李白,他们虽然性格大相 ① (经 径)庭,但却建立了最纯粹的友谊。朋友之间产生分歧不要紧,偶尔有些争执也正常,重要的是坦诚相对。朋友就像 ② (暮 幕)色中那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让人安心。有了朋友,我们的成长之路定会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2分)
A.qiáng cuì zíB.sè suì zíC.qiáng suì zhíD.sè cuì zhí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书香·探寻诗文美】
2.小语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补写。(8分)
【书香·好书推荐】
3.小语准备给同学们推荐“大家小书”这套丛书,请你根据下面的序言帮他完成思维导图。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都是大家,是学有专长的老一辈学者;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丛书既有经过时间检验的名家著作的重新出版,也有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了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作品,以满足普通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大家小书”的开本小,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
(摘编自《大家小书〈序言〉》)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
【书香·畅所欲言】
4.小语想用下面这幅漫画作为“书香·畅所欲言”环节幻灯片的配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解说其寓意。(4分)
【书香·浸润成长】
5.小语想用下面这段话作为班会结语,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语句,根据语境帮他补写完整。要求:语意连贯,格式一致。(2分)
同学们,书是钥匙,它能开启智慧之门;______,______。希望同学们每天拿出一点时间阅读,沉浸书香,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坚持做书香少年!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传承不断的家脉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也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有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五十余里路程,步行,我十三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⑦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需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这比我父亲冒雪步行五十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⑧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⑨我供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然而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⑩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作者:陈忠实。有删改)
6.文章题目为“传承不断的家脉”,请梳理文中家脉“传承不断”的事例,补全下面的内容。(4分)
(1)______,“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
(2)爷爷会写一手好字,父亲为乡亲写春联,“我”为村人写对联。
(3)______,“我”骑自行车送女儿去补习俄语。
(4)父亲卖粮卖树卖柴也要供“我”和哥哥上学,“我”在颇不轻松的情况下供三个孩子上学。
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2分)
(2)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2分)
8.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认为前文已有多处对父亲的叙写,第⑧⑨段再增加篇幅写父亲是赘笔,没有必要。你同意吗?简要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共11分)
山羊
①泪水已经浸透了我的心,这可恶的梦……
②我又看到了儿时那只山羊,它站在圈边吃着青草,时不时抬头看看,是那样的惬意。我拿些草走过去,逗得它不停地“咩咩”叫。“我该去上学了,你自己在家呆着吧,等我放学回来喂你。”我贴在羊耳边轻轻说着。它似乎知道我要走了,用头不停地蹭我的身体,好像一个撒娇的孩子。我刚一转身,它猛地咬住了我的衣角,今天又不好出去了。上次因为它见到我离开家,整整叫了一下午,等我再次回家,它的声音已经嘶哑了,听着心里真不是滋味。它已经是我家里的一员了。
③这只山羊,是姥爷为了缓解我家的经济压力送来的,是用它来挣钱的。一只母山羊可以生出很多小山羊,把羊崽子卖了就可以挣一些钱。这些钱将是我们家积蓄的一大部分,每年都为家里增加不少收益。因为羊来时太小,还不能吃食,我央求母亲给它买个奶瓶,买一袋奶粉来喂它。母亲迟疑了很久,在该与不该之间纠结着,因为家里的每一笔支出都要考虑现实生活。最后母亲同意了,买了一个奶瓶、一袋奶粉。
④羊有了“活路”,我的心里自然很高兴。每天我天蒙蒙亮就起来,把外面的灶烧着给羊烧开水,水开了就冲奶粉。起初没有经验,冲完了就拿给它;羊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在那里站着一动不动。后来母亲说等那奶凉凉,温了以后用奶嘴对着羊的嘴不停地逗它,这样就会吃了。果然,这方法很奏效,羊很快就把奶一饮而尽。我拿着空奶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想应该是幸福吧!
⑤很快这只羊长大了,母亲就在村子里找到了一只强壮的公羊,成就了它们一段美好的“姻缘”。这只羊生产时,它不停地“咩咩”叫,到后来那声音几乎听不到了,不是它不再叫,而是你只能看到它嘴巴的开合……我几乎要哭出来了,连忙问:“妈,它这样还能活吗?”母亲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说:“放心吧,没事。”看着母亲的表情,我猜母亲也没有见过羊生产,内心也有担忧,为了让我镇定才说没事。注视良久,母亲再也看不下去了,她健步走过去做起了“接生婆”。当小羊羔顺利产下,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很是欣慰、喜悦。
⑥三只小羊羔在羊妈妈的照料下,飞速生长,健壮的小羊们很快被羊贩子相中。它们最终还是逃不过羊的命运。它们似乎也明白要发生的事情,被卖时居然那么的安静……看着四个蹄子被捆绑得结结实实的小羊,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泪水不住地从眼里溢出来……
⑦就这样,我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流一次泪水。小羊来了又走,羊贩子进门又出⋯⋯当初健壮的母羊,终于也老了,它没有了来时的精气神,剩下的就是沉默。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中年妇人,她对母亲说要买下这只母羊,母亲迟疑了很久,但那人一个劲地说呀说呀。母亲还是坚持着没有卖。
⑧那天晚上,母亲很晚没有睡,我睡醒一觉看着母亲问:“妈,您怎么还不睡?”母亲说:“孩子,我跟你商量个事,现在这人都去打工挣钱了,我也想找个地方去上班,咱们也要想办法过日子,这羊……”突然她哽咽了,没有继续说下去。我顺从地“嗯”了一声。那天的夜好长,我有些害怕,好像要失去了什么一般。
⑨天刚亮,昨天那个妇人又来了,我躲到了屋里,透过门缝看着,我想一切已经成了定局——这羊要“走”了。双方点了头,那人把羊拉住要走,突然我听到母亲说:“等等,等等……”话音一落母亲依偎在羊身边,对着羊的耳朵轻轻地说:“对不起,苦了你了……”之后,泪如雨下。打我记事到现在没有见到过母亲如此伤心。那羊贩子露出不屑的表情:“为了个畜生,不值得,不值得。”母亲没有说啥,起身回过头去说:“走……吧!”那羊似乎听懂了,只叫了一声,迈着步子离开了……
⑩梦醒了,我擦了眼泪坐起来。“该起了,别晚了,快吃饭了。”母亲早在厨房里叫我了。我走到厨房,鬼使神差地问了句:“妈,您还记得咱们家以前那只母羊吗?”母亲踌躇了,转过身去,轻轻地说:“怎么能忘,唉……当时……”她没有说完。我听出来声音不对,马上说:“妈,今天的饭真好吃!”
(作者:太孟南。有删改)
10.文章详细记叙了山羊在“我”家生活的过程,请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3分)
11.请参照示例,结合文中描写山羊的相关语句,说说你对这只山羊的认识。(4分)
示例:这是一只有功劳的山羊,姥爷为了缓解“我”家的经济压力送来,每年都为家里增加不少收益。
12.文章第⑤段、第⑧段与第⑩段三次写到“我”与母亲的对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分析母亲在三次对话中的心情。(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小题。(共12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凡先生①之游②,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③,即呼老兵退卒④,询⑤其曲折⑥。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⑦中发书而对勘⑧之。或径行⑨平原大野,无足⑩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⑪。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⑫之。
(节选自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释】①先生:顾炎武。②游:出外游历。③厄塞:险要的关口。④退卒:退休的差役。⑤询:询问。⑥曲折:详细情况。⑦坊肆:街市中的客店。⑧对勘:核对校正。⑨径行:独自行走。⑩足:值得。⑪:诸经注疏:各种儒家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⑫熟复:仔细认真地复习。
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共3分)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结合甲文,你认为孔子在修身和做人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分)
16.乙文中顾炎武的学习方法和甲文中孔子讲的学习方法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7.“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连用了两个“期”字,有什么作用?(2分)
18.下列诗句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四、名著阅读(5分)
19.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5分)
(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范爱农、衍太太……这些人物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你结合相关具体内容,简单谈一谈理由。
(2)名著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请从《西游记》中任选一个人物,依照示例,结合有关情节简要分析。
示例:唐僧——他好坏不分、易信谗言,他不能识别变化为普通人的妖怪,责怪悟空将其打死,念紧箍咒惩罚悟空,甚至赶走了悟空;他又意志坚定,路经女儿国时不受诱惑,坚持去西天取经。
五、作文(50分)
20.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50分)
初中生活丰富多彩,交友、阅读、运动……这些生活的点滴总能带给我们一些快乐,一丝感动。
文题一:请以“______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二: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选择文题一须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评价卷三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1)D(2分) (2)①径 ②暮(每空1分,共2分)
2.①星汉灿烂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尚思为国戍轮台 ⑤乡书何处达
⑥归雁洛阳边 ⑦断肠人在天涯 ⑧逝者如斯夫(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3.①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作品 ②篇幅短小(每空2分,共4分)
4.画面左边站在标着“读书”字样的书本上的人发出了“看得更远了!”的感慨;而画面右边平地上的人抬头仰望,但看不了太远,一脸迷茫。(2分)寓意读书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要多读书。(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5.示例一:书是良药它能医治愚昧之症示 例二:书是灯塔它能指引前进之路(比喻1分,格式1分。共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6.(1)上学前父亲送“我”毛笔和仿纸(3)父亲冒雪为“我”送干粮(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7.(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村人围观父亲写字比作“花瓣围绕着花蕊”,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写春联时受欢迎的场面,表达了“我”的自豪之感和对父亲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父亲会写一手毛笔字对孩子的积极影响。(修辞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运用外貌(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披着一身雪,扛着馍向“我”走来的样子,表现出父亲冒雪走五十余里为“我”送干粮的辛苦与艰难,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描写方法任答一种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8.①父亲是个热爱知识的人。他是一位农民,但不止专注于农忙,他会打算盘,会写一手好字,会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在土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②父亲是个重视教育的人。在“我”上学前一天晚上,父亲为“我”准备了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还有和哥哥合用的砚台;家里条件不好,他卖粮卖树卖柴,也供“我”和哥哥读中学。③父亲是个关爱孩子的人。他冒雪步行五十余里给“我”送干粮。④父亲是个勤俭、耐劳、热心的人。他努力供孩子读书,为乡亲们写春联。(每点2分,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不同意。(1分)因为第⑧⑨段交代父亲有诸多与常人无二的特点,但卖粮卖树卖柴供孩子读书的文化意识,是与众不同的。(2分)从而使“我们”家的家脉传承不断,突出了本文的主旨。(1分)(共4分)
10.①姥爷为了缓解“我”家的经济压力送来的 ②母山羊“结婚”了,并生下小羊 ③母羊老了,被卖掉(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1.示例:这是一只可怜的山羊,来“我”家时特别小,只能喝奶粉,那么小就离开妈妈很可怜;长大后生了好多次小羊羔,全被卖掉了,不能与自己的孩子相伴也很可怜;山羊老了,最终又被卖掉就更可怜了。(符合要求,合理即可,4分)
12.第⑤段中,母羊生产时,母亲也感到忐忑和担忧,但为了安抚“我”故作镇定;第⑧段中,母亲很晚没有睡,与“我”商量要卖母羊时的突然哽咽表现了她此时沉重、无奈和不舍的心情;第⑩段中,母亲在“我”问起以前那只母羊时没有说完的话,表现了她愧疚自责、伤心难过的复杂心情。(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得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13.(1)指有才德的人 (2)到 (3)④(每空1分,共3分)
14.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做老师了。(意思对即可,2分)
15.①要有宽容大度的待人胸怀;②要有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节操;③坚守志向。(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6.二者都注重经常复习、学思结合。乙文中顾炎武载书自随,在马背上默诵,仔细认真地复习,这与甲文中孔子所讲“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一致的;乙文中顾炎武遇到“与平日所闻不合”之处就“发书而对勘之”与甲文中孔子所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的方法是相似的。(答出相似之处每点1分,分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7.示例一:两个“期”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将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中。表达出诗人思归却欲归不得归的愁苦之情。
示例二:两个“期”字,即指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问归期”而“未有期”,表达出诗人与家人都期待团聚的深情和诗人思归却不得归的愁苦与无奈。
(分析合理即可。2分)
18.B(2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9.(1)示例一:长妈妈。长妈妈在鲁迅儿时悉心照顾他,给他买心爱的《山海经》,但她喜欢切切察察,不拘小节,甚至在睡觉时摆“大”字,同时又懂得许多规矩和道理。因此,长妈妈朴实、善良、勤劳而又愚昧迷信的农村妇女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示例二:衍太太。衍太太催促鲁迅在父亲临死时大声叫喊父亲,致使父亲显得很痛苦;怂恿小孩子冬天吃冰;挑唆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但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却很严格。因此,衍太太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爱搬弄是非、虚伪阴险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任答出名著中的一个人物1分,结合相关情节2分,分析人物形象2分。共5分)
(2)示例一:猪八戒——他贪吃贪睡、缺乏坚定的意志,常提出散伙回高老庄;他又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时,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示例二:孙悟空——他桀骜不驯、敢于反抗压迫,大闹天宫,自封齐天大圣;他又聪明机智,在“三打白骨精”中透过令人迷惑的假象认清妖怪的真面目,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任答出名著中的一个人物1分,结合具体情节从两个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每方面2分。共5分)
五、作文(50分)
20.略。豪情壮志
曹操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______,若出其里”(《观沧海》)来展现他的博大胸襟和伟大抱负;诸葛亮用“②______,③______”(《诫子书》)教育儿子要淡泊宁静、志存高远;陆游用“僵卧孤村不自衰,④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自己不以衰老自弃,仍想为国戍边的志愿。
思乡之情
王湾借“雁足传书”的典故,用“⑤______?⑥______”(《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淡淡的思乡愁绪;马致远用“夕阳西下,⑦______”(《天净沙·秋思》)写出了日暮时分异乡人浓重的乡愁。
感慨之思
于古诗文中,我们邂逅圣贤,惜时前行。孔子看江河奔流,发出“⑧______,不舍昼夜”的慨叹,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论语〉十二章》)
大家小书
内容——既有名家作品,也有①______。
形式——既指②______,也指开本小。
主要事件
来历
①______
幼崽时
“我”喂小羊喝奶
长大后
②______
生育后
小羊羔被卖,“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结局
③______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课内迁移法: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______
(2)所至厄塞
词语推断法:至死不渝
______
(3)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查阅字典法:①发射;②出发;③抒发;④打开。(摘自《古汉语字典》)
______(填序号)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乡镇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乡镇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乡镇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乡镇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05,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5,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9页。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7d216d876601fa4cad6d0b1b40c872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