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92,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择,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B. 铁、锌、碘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摄入
C. 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 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以减少“白色污染”
2. 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 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D.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3.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关键
②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分子的种类
③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④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随之发生了改变
⑤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⑥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⑦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A. 全部B. ①②③⑤⑥C. ①②③⑥⑦D. ①②④⑤⑥
4. 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
B. 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放热
C.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 复分解反应不可能同时生成水、沉淀和气体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蒜素(C6H10S2O)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易挥发,遇热或碱立即失去抗菌活性,但不受酸的影响。新鲜大蒜头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中并没有大蒜素,只含蒜氨酸(C6H11NSO3)。蒜氨酸受撞击后,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蒜氨酸转化为大蒜素。
5. 下列有关大蒜素和蒜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组成元素种类相同B. 两者碳元素质量分数不同
C. 大蒜素中硫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2:1D. 蒜氨酸中含SO3分子
6. 下列有关大蒜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拍碎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B. 煮熟食用比生食抗菌效果更好
C. 与醋一起食用抗菌效果变差D. 储存时不可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7. 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比反应生成NH3微观过程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中原子种类不断发生变化B. 过程中H原子数不断减少
C. 反应前后分子数未改变D. NH3不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8.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t2℃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0g
C. 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将硝酸钾溶液由t2℃降温至t1℃,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碘水检验米汤中是否含有淀粉B. 用酚酞可鉴别食盐水、盐酸和石灰水
C. 用加热法除去K2MnO4中KMnO4D. 用灼烧的方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10 将等质量的Zn、Fe、M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ZnB. FeC. Mg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共14分)
11.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是指采取措施实现CO2的排放和吸收互相平衡。
(1)“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_。
(2)自然界中CO2来源有______(任写一点),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会导致______效应。
(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①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这里的CO2捕集是一个______(填“物理”或“化学”)过程,此过程中CO2分子间隔______。
②2021年9月24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
1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I、如图是在实验室净化木兰溪水的流程。
(1)图中步骤①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⑤可采用蒸馏,为验证得到的蒸馏水是软水可以用______检验。
(3)在生活中可用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
(4)水能灭火,亦能“生火”。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有“投泥泼水愈光明”,其意是指高温条件下,投入的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而使燃烧更旺。试写出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II、二氧化碳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碳中和”的主要措施。
(5)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因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______。
(6)我国科学家研究用Ni﹣CS2催化剂,实现了CO2与H2O反应生成CH4和O2,原理如图,则该过程消耗的二氧化碳和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
(7)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______。
13. 如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实验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烟气脱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雨水在未被污染的大气中呈______(填“弱酸性、中性、弱碱性”)。
(3)再生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4)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1分)
14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若要用纯净物制取干燥的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该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选填A~E);
(3)若用图G所示装置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该装置不足之处是______;装置改进后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应从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进气。
15. 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是有的实验会伴随明显现象,有的实验并无现象,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化学变化进行研究,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实验内容一】探究反应是否发生
(1)实验一:向装有CuO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氧化铜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二:为呈现明显现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满二氧化碳广口瓶中滴加氢氧化钠浓溶液,发现小气球胀大,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3)实验三:为了证明NaOH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情况见图二、图三。
图一中的B溶液是______,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______数值相等。
(4)【实验内容二】探究实验三溶液反应后的溶质成分
【实验猜想】一:______
二:Na2SO4和NaOH
三:Na2SO4和H2SO4
四:Na2SO4、H2SO4和NaOH
兴趣小组成员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方案】为确认哪个猜想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反思】
(5)小组成员认为实验方案不能得出猜想三成立,若要检验猜想三,应改用______试剂。
(6)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有1小题,共5分)
16. 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20.0%的稀硫酸处理含Ba(OH)2的废液。向100.0g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最终得到2.33 g沉淀。请计算:
(1)配制490.0 g 20.0%的稀硫酸需质量分数为98.0%的浓硫酸____________g。
(2)废液中Ba(OH)2的质量分数。分别取样于试管中
步骤
现象
结论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向另一份滴加Ba(NO3)2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三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