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奠(diàn)基 亘古 秩序 鲜(xiǎn)为人知
B.昼(zhòu)夜 狂澜 嗥(há)鸣 沥尽心血
C.澎湃(bài) 报歉 荒僻 锲(qì)而不舍
D.憎(zēng)恶 诘问 呜咽(yè) 大庭广众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人生的道路如同那起伏的山川,时而 ,时而 在这没长的旅程中, ,如同那盘立在风雨中的岩石,任凭岁月沧桑,始终屹立不倒; ,如同那海游流水,不断地向前奔流,从未停歇。
A.秀美 壮丽 坚定 努力B.平缓 陡峭 努力 坚定
C.秀美 壮丽 努力 坚定D.平缓 陡峭 坚定 努力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老旧小区的改造成为了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一环。
B.清明假期,各地开展了广泛的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人们在致敬英雄中传播红色基因。
C.构成2024武汉马拉松点滴同忆的,不止有咨日美景,还有活力无限的城市风貌。
D.正能量作品里藏着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民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标注史书,要懂得中国历史;标注医书,要饼得中医理论;标注农书,要懂得中国古代农学;标注典籍,都需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
B.“围炉煮茶”最早源于中国古代文人茶事。古朴的茶桌椅、精致的茶器,三五好友围炉夜话,这是历史记载巾的冬天生活。
C.传世名篇在镜头下以影像方式呈现,为人们带来别具一格的诗意体验。众多观众跟随光影作品穿越千年,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
D.我们从当代文化的潮流巾能洞察年轻人的过节需求:有正能世可汲取,能满足互动社交的需求,能张扬个性的表达。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老山界(节选)
(一)
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
“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墟民攀读起来。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起来了。
她说她现在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苟捐杂税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悔老百姓。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向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5.下列对选文(一)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的( )
A.“照着习惯”说明男人不了解红军,也可以看出军阀对百姓的欺压程度之深。
B.瑶民深受苟捐杂税之苦,“早些来就好了”说明瑶民抱怨红军未能及早到来。
C.了解到红军和自己同样不易,瑶民“道歉”的行为体现出百姓真诚朴实的内心。
D.“还是”反映出红军高度自觉,关心人民疾苦,即使送整袋子米也不觉得勉强。
(二)
自己的队伍来了,我们烧了些水给大家喝。一路前进,天黑了才到山脚,果然有许多竹林。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宇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宇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6.下列对选文(二)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的( )
A.“奇观”指神奇的自然景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偏僻山区独有的山川面貌。
B.“奇观”向读者展现了一支不畏艰险、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
C.“奇观”形象写出了山路的陡峭,也暗示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绵延不绝。
D.“奇观”间接传达出作者对红军战士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叹之情。
(三)
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7.下列对选文(三)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处处”表现了女医务工作者对战友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B.“矮子”展示了红军一夜攀登的效果,反衬老山界的高耸。
C.“笨重”体现出红军因人员、装备的繁冗而导致战斗力不强。
D.“仍旧”表现了红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翻越高山后的兴奋。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吴孝子
孝子吴姓,忘其名,鲁之恩县东邻人。少孤,喑哑不能言。性敏,能以己意揣母意。每日,母思食何物,必呀呀请母命,而后诣郭购之回。
一日,正担水入肆门,适梅公子盛服至,误泼水溅公子服,怒而叱,肆中执事人急趋至,拱谢曰:“公子莫怒,此吴家哑孝子也。”公子惊询其事迹,转怒为喜,假青蚨①赠之,孝子坚却不敢受。执事人举无名指示之,盖凡哑指均以无名指为母,孝子见之,知公子怜伊有老母,始伏地稽首拜,感激非常。
担水毕,携钱归,见母方倚间②坐,遽欢喜呼啸而奔。母见钱惊问何来者子呀呀指划不能道一字。 母恐其因贫,误行窃。遍问邻右,亦不知其所从来。叱使膝立,自状仗遍问执事人,始知实是公子持赠,始诵佛而回。
(选自《夜雨秋灯录》,有改动)
注释:①青蚨:钱的代称。②间:里巷的门。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梅公子盛服至 适:恰好B.能以己意揣母意 揣:揣测
C.孝子坚却不收受 坚:坚决D.急趋至,拱谢曰 谢:感谢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呀呀指划不能道一字
A.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呀呀/指划不能道一字
B.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呀呀指划/不能道一字
C.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呀呀指划/不能道一字
D.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呀呀指划/不能道一字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孝子虽然口不能言,但很机敏,照顾母亲无微不至,努力满足母亲的心愿。
B.梅公子大声呵斥吴孝子水泼溅到华服,后经人解劝才明白自己行为的唐突。
C.梅公子得知吴孝子实际情况后并未追究,还赏给他饯,吴孝子始终都不接受。
D.吴孝子的母亲担心儿子因为家里贫穷而偷钱走上歪路,四处打听钱财的来源。
11.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担水毕,携钱归,见母方倚闾坐,遽欢喜呼啸而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 0 分 )
四、(20分)
12.解释语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李超,淄之西鄙人。偶一僧来托钵,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旦夕从而徐习之。居三月,李自谓穷其师技,遂轻之,欲遣其师去。李走至酒肆,市佳酿以拜谢其师。师不受,但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尔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
徐: 轻: 遣:
走: 市: 但:
13.古诗文默写。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五、(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在心里点灯的人
张倾文
①那年月,人们吃得并不丰富。有一种客家红烧肉,深深刻在我的童年美味食谱上,想起来就仿佛闻见那股肥厚甜腻的香气。
②我唯独见过吃不腻这种红烧肉的人,就是算命先生“盲佬”。这个“佬“字,带有尊敬抬举的意思。那时在我们乡下人眼里,一个气定神闲、见过世面、出口成章、有如神算的盲人先生,无疑是一个“大仙”。他是我们那个小地方唯一一个虽不是城里人,却不种地,还能天天吃肉的人
③盲佬的盲是天生的,他不像很多盲人那样戴墨镜,他的眼睛不停地眨,两个眼球时不时转动一下,始终看不到黑眼珠,都是眼白。有时候他定定地面朝一个方向,似乎看着什么,那样的时刻我总觉得他是看得见的,可是并不知道他望向哪里。
④他是如此与众不同,他的装备却很简单,一根竹竿,一个斜挎的军用包。他拿竹竿的动作就像拿一根超长的筷子或一支笔,食指和拇指轻轻夹着一根手指粗的竹竿,“嗒嗒嗒”地点着地。他走路自有他的节奏,一听那声音我就知道盲佬来了。他那个宝贝军用包,永远是鼓鼓的、里面有一个圆钵,每当他坐下来,多数是拿出钵来吃红烧肉的。
⑤天生好奇的我闲来无事就跟者盲佬走街串卷,帮他引路,听他说话,倒像一个徒弟,跟着他见识了很多人和事。盲佬会“感应”。一日他走过一条巷子,站住,对一个在人堆里闲聊的大爷说:“你最近是不是生过病?”
⑥“哎呀盲佬,你真是太厉害了,我三天前刚病了一场!”
⑦“对,我说的就是三天前。”
⑧“是什么大病吗?”
⑨“不严重,没关系,”
⑩“那太好了,我也觉得不要紧。感冒。”
⑪“平时饮食方面注意养肺,没问题,别担心。”
⑫那个人不停地拱手道谢。
⑬私下里,盲佬并不避讳对我解释其中的奥秘,他说:“说话中气不足,必是身体有恙或小病初愈。”
⑭有人问:“育佬,我们这边上学不方便,我想把小孩这大他姑家,因为他姑家在镇上,你说去那边上学好还是不好?”
⑮盲佬闭上眼睛捻起右手,做若有所思状,沉吟片刻后睁开眼睛说:“非常好呀,你这个小孩不得了,到镇上学习成绩会非常好,而且身体很棒,对姑姑也孝敬,姑姑会很喜欢他。”盲佬告诉我,当一个人决定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被肯定还是被否定,他终究会去做,谁都知道镇上比乡下好。这个人一来怕小孩离开家不习惯,二来怕亲戚家为难。问与不问,他都必然会送孩子去镇上。
⑯现在回想起来。盲佬算命靠的是人情世故的经验和投机取巧、他指点迷津的方法和心理咨询师解开心结的思路是异曲同工的。
⑰未必没有人看出来盲佬的小把戏,但在那些艰难单调的日子里,一句吉言就是一个希望、一个安慰,甚至是一种支撑生命的力量,没有人愿意拒绝和破坏盲佬带来的美好。
⑱13岁那年暑假,因为在学校里总受欺负积压了委屈,加上因某事被爸爸骂了几句,那天走在盲佬身边,我格外没精神。路过一棵大槐树,盲佬叫我坐下歇歇。他摸摸我的脑袋,郑重地说:“阿文,不瞒你说,我是糊弄人混饭吃的,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可是你相信我,你长大了一定会很有出息。”我抬起头看盲佬,满心的委屈一下子变成眼泪释放出来,哭了个痛快。
⑲后来,我上学离家,回去得越来越少,很少再见到他。15岁那年回去。再没见到他的踪影,就像他从来没有出现过。
⑳多年以后,我问过好多“大师”同一个问题:“我爷爷现在病得厉害,医生说可能挺不过春节,请您看看他能不能过今年这一关?”迄今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不对吧,你爷爷1986年就去世了”。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被“大师”忽悠以后选择沉默:接受“大师”的假,就等于接受自己的脆弱。
㉑见过太多的假天师、假隐士,我越发地怀念盲佬。他给我的那份暖意,我无以为报。我想,他虽然眼睛看不见,心里却有一盏灯。
14.说说第⑰段中“育佬的小把戏”具体指什么。
15.第⑱段讲述了肓佬劝慰“我”的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征?
16.作者写多年后,问过好多“大师”同样的问题,揭示了哪两种社会现象?
17.说说本文以“在心里点灯的人”为题有什么作用。
六、(共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作业是学业精进的重要途径,是能力增长的重要手段。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与作业打交道,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思考、享受,亦或徘徊、焦虑甚至懊悔。这些校内校外、大大小小、或长或短的作业过程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路上值得回忆的情节。
请选取其中的一次作业经历,以“我的作业故事”为题,白定巾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C.澎湃(bài)——pài,报歉——抱歉,锲(qì)而不舍——qiè;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第一空,秀美:形容美丽、秀丽,常用于描绘景色优美或事物精致。平缓:形容地势、坡度逐渐降落或上升,不陡峭,也可以形容事物的进展或变化不激烈。此处形容人生的轻松时期,“平缓”更符合语境;
第二空,壮丽:形容壮观、宏伟,常用于形容景色、建筑等宏大、雄伟的景象。陡峭:形容地势急剧上升,坡度很大,常用于形容山势或事物的快速发展。此处形容人生的艰难挑战,“陡峭”更符合语境;
第三空,坚定:形容意志坚强,不动摇,不轻易改变决心或信念。努力:形容人付出极大的力气或精力,不断求进取,力求达到目标。此处形容面对困难时坚定的意志,“坚定”更符合语境;
第四空,坚定:形容意志坚强,不动摇,不轻易改变决心或信念。努力:形容人付出极大的力气或精力,不断求进取,力求达到目标。此处描述不断前进的动力。“努力”更符合语境;
故选D。
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B.语序不当,可将“各地开展了广泛的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改为“各地广泛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有误,“标注典籍,都需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前面的三个分句不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分句是对前面三个分句的总结,所以“农学”后应该使用句号来结束前面的列举。
故选A。
5.B 6.A 7.C
【解析】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B.“‘早些来就好了’说明瑶民抱怨红军未能及早到来”说法错误。根据选文(一)中“我们一路上的经验,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今天对瑶民,我们也要试一试”“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可知,此处“早些来就好了”写出了瑶族人民盼望红军到来已久,渴望能够摆脱军阀的统治。
故选B。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奇观’指神奇的自然景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偏僻山区独有的山川面貌”说法错误。根据选文(二)中“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宇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可知,这里的“奇观”指的是:从山脚向上望,火把排成许多“之”宇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
故选A。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笨重’体现出红军因人员、装备的繁冗而导致战斗力不强”说法错误。根据选文(三)中“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可知,“笨重”不仅仅指装备落后,“行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等,都是翻山的挫折。红军战士在这种条件下能够翻越老山界,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
故选C。
8.D 9.B 10.C 11.他(吴孝子)挑水完毕后,带着钱回家,看到母亲正靠在门边坐着,立马欢喜地叫喊起来奔向母亲。
【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D.加点词解释不正确。“急趋至,拱谢曰”句意:赶紧走过来,拱手给公子道歉。谢:道歉。
故选D。
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结合“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呀呀指划不能道一字”分析,“母见钱”中“母”是主语,“见”是谓语,“钱”是宾语,故在“钱”后断句;“惊问何来”中省略了主语,“惊问”是谓语,“何来”是宾语,故在“来”后断句;“孝子呀呀指划”中“孝子”是主语,“呀呀指划”是谓语,故在“划”后断句;再结合句意“母亲看到铜钱,很是吃惊,就问从哪里来的?孝子嘴里呀呀的说着,手拼命比划,可是就讲不出一个字”可断句为:母见钱/惊问何来/孝子呀呀指划/不能道一字。
故选B。
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吴孝子始终都不接受”理解不正确。结合“执事人举无名指示之,盖凡哑指均以无名指为母,孝子见之,知公子怜伊有老母,始伏地稽首拜,感激非常”可知,最后吴孝子接受了梅公子的赏钱。
故选C。
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中注意重点字词“毕(完毕),携(带着),方(正),倚(靠),闾(门边),遽(立刻),呼啸(呼喊)”要理解正确。
【点睛】参考译文:
有个孝子姓吴,名字已经忘了,是山东的恩县东邻村人。很小就没了父亲,是个哑巴不能说话。人很聪明,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揣摩母亲的心意。每天,母亲想吃什么食物,他一定呀呀请示母亲,然后去市场上买回母亲想吃的食物。
有一天,正当他挑着水要进店铺的大门时,正好梅公子穿着很光鲜的衣服走了过来,不小心被他的水溅到了衣服。梅公子非常生气大声责骂他。店铺里管事的人赶紧走过来,拱手给公子赔礼:“公子您别生气,这是吴家的哑巴孝子啊。”公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了他的事迹,听完之后转怒为喜,当即问当铺的掌柜暂借了铜钱送给他。孝子坚决拒绝不肯收下,当铺里管事的人就举起自己的无名指给他看。但凡语言障碍人事都知道无名指代表母亲。孝子看到这样,明白这位公子是怜悯他家中有老母,这才跪在地上磕头,感激的样子非同一般。
挑完水,带着钱回家,看到母亲靠着墙坐在那里,于是就高高兴兴的大声叫嚷着跑过去。母亲看到铜钱,很是吃惊,就问从哪里来的?孝子嘴里呀呀的说着,手拼命比划,可是就讲不出一个字。母亲担心他是因为家里穷,一时糊涂去偷窃。问遍了周围邻居,谁也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来的。母亲无奈,就喝叱他跪下,自己拄着拐杖问了店铺管事的人,才知道这钱是公子赠送的,这才念诵佛号回到村里。
12. 徐:慢慢地 轻:轻视 遣:打发 走:跑 市:买 但:只、只是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李超早晚都跟着僧人慢慢地学习他的技艺。徐:慢慢地。
②句意:李超自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师傅的技能,轻:轻视。
③句意:李超想打发他的师傅离开。遣:打发。
④句意:李超跑到酒馆。走:跑。
⑤句意:买些好酒来向师傅表示感谢。市:买。
⑥句意:师傅没有接受李超的酒,只是让李超试一下他的技艺。但:只、只是。
【点睛】参考译文
李超,是淄川西部地区的人。有个和尚偶然来到他家化缘,说:“我是少林寺出来的,会一点武术,我想把它传授给你。”李超听了很高兴,就早晚跟随他,慢慢地学习武艺。学习了三个月,李超自以为已经学完了师父的本事,就轻视师父,要打发他走。这天,李超请教师父饮酒,又买了好酒来拜谢师父。师父不领情,只是叫李超试着演习一下他学到的武艺。李超就脱下衣服,在手上唾了一口,摩拳擦掌了一番。那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已经仰面跌倒在一丈多远的地方了。和尚拍手大笑道:“你还没有学到我的全部本事呢。”李超以手撑地,惭愧而又沮丧地向他请教。
13. 万里赴戎机 散入春风满洛城 马上相逢无纸笔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戎机、纸、惟、漫天、作”等字词容易写错。
14.具体指算命靠的是人情世故的经验和投机取巧。 15.敏锐(敏感、心细、同理心强、共情能力强)、真诚(诚实)、热心(热忱)。 16.(1)很多“大师”都在欺骗(忽悠)人。
(2)很多人不愿因接受自己的脆弱,在被“大师”忽悠后选择沉默。 17.点明(交代)了文章的记叙(回忆)的对象(主人公)——从写作内容的角度
表达了作者对“盲佬”的赞美(感激)之情——从抒发情感的角度
揭示了主人公热情、真诚的美好品质——从内涵的角度
【解析】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第⑯段“现在回想起来,盲佬算命靠的是人情世故的经验和投机取巧、他指点迷津的方法和心理咨询师解开心结的思路是异曲同工的”可知,盲佬的小把戏指的是他通过观察和了解人们的心理状态,利用人情世故的经验和投机取巧的方式,给出一些模糊但让人感到宽慰的预言,以此来获得人们的信任和感谢。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根据第⑱段“盲佬叫我坐下歇歇。他摸摸我的脑袋,郑重地说:‘阿文,不瞒你说,我是糊弄人混饭吃的,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可是你相信我,你长大了一定会很有出息’”可知,盲佬在“我”情绪低落时能够察觉到并给予关心和安慰,表现出他的敏锐和同理心;他坦诚自己算命的真相,体现了他的真诚;他还用话语鼓励“我”,展现了他的热心和善良。因此,盲佬的个性特征可以概括为敏锐、真诚、热心。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主旨分析。
根据第㉑段“我问过好多‘大师’同一个问题:‘我爷爷现在病得厉害,医生说可能挺不过春节,请您看看他能不能过今年这一关?’迄今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不对吧,你爷爷1986年就去世了’”可知,很多“大师”都在使用虚假的方式给予预言,没有揭示真实情况,因此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伪大师以欺骗或忽悠的方式谋利的现象。同时,根据第⑳段“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被‘大师’忽悠以后选择沉默:接受‘大师’的假,就等于接受自己的脆弱”可知,很多人在被“大师”欺骗后,不愿意承认自己被欺骗,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脆弱时寻求了这样的安慰,因此选择沉默,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脆弱,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不安时,有时会倾向于逃避现实,寻找虚假的慰藉的社会现象。
17.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把握标题的含义,从文章内容、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
标题中的“在心里点灯的人”指的是盲佬,这个标题明确了文章是以盲佬为主角,围绕他的故事展开叙述的。用“点灯”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盲佬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盲佬虽然视觉失明,但他的善良、真诚、机智像一盏灯照亮了他人,尤其是“我”的生活。标题中的“点灯”暗示了盲佬内心的光明,他用他的智慧和热情给予他人希望和安慰,揭示了他人性中的温暖和美好品质。标题中的“在心里点灯”充满诗意,让读者对主人公如何在心里点灯产生好奇,从而激发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标题暗示了文章主题,即即使在困境中,人们也需要内心的光明和希望,盲佬的行为启示人们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成为他人心中的“灯”,照亮他人的生活。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18.例文:
我的作业故事
我还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天,母亲牵着我的手,带我走进一家打印店。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愧疚。因为我知道,母亲正在用她的方式,帮助我解决作业的困扰。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天空中飘着细细的雪花,我和母亲手挽手,步履蹒跚地走进打印店。我低头看着手中的作业,心跳如鼓,嘴唇微微颤抖。打印店的老板,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叔,笑着对我们说:“小同学,作业有什么问题吗?”我抬头看着他,嘴角勉强扬起一个微笑,但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却无法掩饰。
母亲在旁边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轻声细语:“别怕,妈妈在这里。”我看着她,感受到了她深深的爱和鼓励。我开始慢慢地讲述我的作业问题,每当我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母亲就会轻轻地握住我的手,给我力量。我能感受到她的温暖,像阳光一样照亮我心中的恐惧。
妈妈帮助我将不会的题,重新整理,又找了很多扩展的素材,带我一起去打印社把难题和素材打印了回来,然后,母亲陪我一起完成了作业。她坐在我旁边,一边指导我,一边鼓励我。每当我完成一个题目,她就会给我一个微笑,像是给我最大的奖励。在母亲的陪伴和鼓励下,我逐渐克服了对作业的恐惧,也找回了自信。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母亲的爱就像一座山,坚定而宽广,让我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现在回想起来,我明白了母亲的付出和牺牲。她用自己的方式,教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克服恐惧。我深深地感谢她,因为是她让我明白,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战胜困难。同时,我也感到深深的愧疚,因为我曾让母亲为我操心。但我知道,母亲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她的爱,是我前进的力量。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更加努力学习,不让母亲再为我操心。现在面对作业,我已经很从容,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我永远不会忘记妈妈辅导我作业的经历,我想对母亲说:“妈妈,谢谢你,我会加油的!”这是我对母亲的承诺,也是我对未来的决心。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我的作业故事”为题进行创作。“校内校外、大大小小、或长或短的作业过程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路上值得回忆的情节”,可以回忆你做作业中令你难忘的人和事,表达你对某一次作业经历的思考,重点突出自己通过作业的精进过程和个人成长体验,或者赞美某种品质、怀念某个对您产生影响的人;或许你曾经因为作业而焦虑、懊悔,也或许因为作业收获了快乐、进步,习作可以详细写自己的心理感受,从而突出表达的主题。习作可以围绕“热爱知识、师生情、友情、坚持、精进”等方向立意。
第二,文体及选材。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习作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写作业的故事,比如一次艰难的数学题解答、一次有挑战的课外项目作业、一次创新实验的作业、一次手工作业等,文章主旨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比如,师生情、友情、亲情等;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渴求;文章可以采用加叙加议的写作方法,开头要铺垫好作业的背景,中间段落详细叙述作业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和情感体验;文章的结尾可以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突出中心,加深文意。文章可以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可以运用心理描写,重点描绘自己做作业时的心理状态,从而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主旨。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文言基础知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0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