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课件(多选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课件(多选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许多化学反应,细胞质基质,较多小,燃烧较弱,大量大,燃烧猛烈,肝脏研磨液,产生气泡数目,新鲜程度,无机催化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精梳·攻教材】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1)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______________,统称为细胞代谢。(2)主要场所:____________。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1)实验条件与结果:
(2)结果分析及结论:
【名师点睛】 化学反应加快的机理(1)加热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无机催化剂和酶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酶作用模型分析:(1)数学模型:
(2)模型分析:①整体分析:无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____,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是____。②分段分析:ca段是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a段是_________________。③应用分析: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则b点在纵轴上将______移动。(3)酶的催化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________。与无机催化剂相比,___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4)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______条件下快速有序地进行。
二、酶的本质1.酶本质的探究历程:
【名师点睛】 鉴定酶的两种方法(1)试剂鉴定法:用双缩脲试剂与酶作用产生紫色反应→酶为蛋白质。(2)酶解法:蛋白酶处理丧失活性→酶为蛋白质;RNA酶处理丧失活性→酶为RNA。
【辨·清易错】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 )分析:酶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不是调节作用。2.酶在细胞内、内环境和体外都能发挥催化作用。( )3.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分析: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在核糖体上合成。4.酶提供了反应过程中所必需的活化能。( ) 分析:酶不提供能量,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5.加热与加入酶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二者作用机制是相同的。( )分析:加热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入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6.酶分子在催化化学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 )分析:短时间内,酶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其数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写·练表达】(必修1 P80“拓展应用”3延伸)如图表示A、B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后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则A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B酶活性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酶被蛋白酶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
【精练·提能力】1.(多选)(2024·张家口模拟)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动物肝脏内高浓度、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下列关于过氧化氢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B.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率比Fe3+高C.在肝细胞的高尔基体中合成D.适合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选A、B。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A正确;酶具有高效性,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Fe3+高,B正确;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C错误;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但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高温时易分解,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适合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提升·关键能力——比较与分类分析酶与动物激素的“一同”“三不同”
2.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在使用无机催化剂和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②表明催化化学反应的效率较低B.上述实验验证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的特点C.曲线①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D.ab的差值说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解析】选D。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表明催化化学反应的效率较高,A错误;此过程揭示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不能验证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的特点,B错误;曲线①表示无机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C错误;ac的差值表示无机催化剂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c的差值表示酶所催化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b的差值说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D正确。
【加固训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活力论”认为生物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活力”(构成生物体的非物质因素)所支配的。活力论否定生命的物质性,并将生命活动看作是由凌驾于物质之上的“活力”引起的。下列观点或事实支持“活力论”的是( )A.海尔蒙特认为酵母中存在着非物质的特殊活性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功能的潜能或活力B.施旺将葡萄汁加热煮沸杀死酵母细胞后,葡萄汁就不会再发酵成酒C.毕希纳根据“无细胞的发酵”提出:细胞中每一种化学反应都是由特定的酶催化的D.拉瓦锡根据糖发酵过程的定量分析结果提出:发酵只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A。17世纪,海尔蒙特提出酵母及其他生物中存在着特殊活性成分,这是可以使个体或器官具有不同功能的潜能或活力。这是“活力论”对酵母菌发酵现象的解释,A正确。施旺将葡萄汁加热煮沸杀死酵母细胞后,葡萄汁就不会再发酵成酒,据此,施旺提出,活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活性成分必须在细胞活力存在下才能起作用,否定“活力论”,B错误。毕希纳根据“无细胞的发酵”提出:细胞中每一种化学反应都是由特定的酶催化的,所有的生命过程,都可以解释为酶作用的结果,否定“活力论”,C错误。拉瓦锡根据糖发酵过程的定量分析结果提出:发酵只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呼吸不过是一种燃烧形式。这是用“机械论”对发酵现象进行的解释,D错误。
考点二 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精梳·攻教材】一、酶的特性1.高效性:(1)含义: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比____________更显著。(2)数学模型:①曲线___与___对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②曲线___与__对比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专一性:(1)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化学反应。(2)数学模型:说明:能够催化底物A水解的是_____,不能催化底物A水解的是_____,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物理模型:说明:图中A表示____,B表示被A催化的底物(或反应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1)实验原理:①淀粉和蔗糖都是________糖,其水解产物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______糖。②斐林试剂能检测溶液中有无______糖。③淀粉酶能催化______水解为还原糖,不能催化______水解。
(2)实验步骤与结果:
(3)实验结果分析:①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产生了________,淀粉被水解。②2号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没有被水解。(4)实验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______水解,不能催化______水解,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
4.作用条件较温和:(1)在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2)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__________遭到破坏,使酶永久性失活。(3)低温时,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但是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不会失活。(4)图甲为不同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说明pH的变化不影响酶的__________;图乙为不同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说明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的________。
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3)实验结论: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______的温度条件,温度____________都会影响酶活性。
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①酶促反应原理:2H2O2 2H2O+O2。②鉴定原理: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O2的生成速率,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来检验O2的生成速率。
(2)实验步骤和结果:(3)实验结论: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____条件,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活性。
【名师点睛】 严格控制自变量的两个措施(1)温度的控制:酶与底物接触前分别控制温度。(2)pH控制:先用不同pH的溶液处理酶,再加入底物。3.影响酶促反应的其他因素:(1)底物浓度:说明:O~A段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A~B段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酶浓度:说明:①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______。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都是通过影响反应物与酶接触的机会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但并不影响酶活性。
【辨·清易错】1.酶制剂适宜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 )分析:酶制剂应在低温、最适pH下保存,不能在最适温度下保存。2.酶的催化效率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分析:温度、pH不适宜时,酶的催化效率可能低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以过氧化氢为底物,肝脏研磨液提供过氧化氢酶。 ( )分析: 由于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以过氧化氢为底物。4.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用淀粉和蔗糖作底物,不用碘液检测。 ( )
5.探究酶的最适pH实验中,进行预实验能确定有效pH范围,减小实验误差。( )分析:预实验能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不能减小实验误差。6.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将底物与酶混合后再调节pH。( )分析: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应在预设条件下混合,即应该先调节底物和酶液的pH,再混合。7.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 ( )8.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实验组加适量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分析: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实验组加适量酶液,对照组加等量无机催化剂。
【写·练表达】1.(必修1 P82“探究·实践”拓展)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使酶永久失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必修1 P85“科学·技术·社会”延伸)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菌性溶菌酶不能抵御真菌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菌细胞壁的成分不同,而酶具有专一性
【精研·破疑难】【命题研究】【典例】泥鳅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温度对泥鳅肠道内各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指导泥鳅的培养温度和投放的饲料类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 。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实验过程中提取的消化酶可置于 条件下保存。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饲养泥鳅时用来提高其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 聚焦考查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情况。
饲养水温控制在35~55 ℃,并且多投放淀粉类饲料
【解析】(1)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消化酶的种类;pH和温度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故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实验过程中提取的消化酶可置于最适pH和低温条件下保存。(2)由图可知,在35~55 ℃各种酶活力均较高,且淀粉酶活力最强,故可知饲养泥鳅时可用来提高其产量的措施有饲养水温控制在35~55 ℃,并且多投放淀粉类饲料。
【破解策略】“四步法”分析酶促反应的曲线模型
高考警示钟酶活性实验探究中的“三宜”“五不宜”
【精练·提能力】1.(多选)(2024·石家庄模拟)德国科学家施旺通过实验发现,将盐酸与胃腺分泌物中的一种物质混合后,该混合物对肉类的分解作用远大于盐酸的单独作用,后来证明这种物质就是胃蛋白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胃蛋白酶的分泌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B.盐酸的存在说明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时需要适宜的pHC.口腔中的肉类食物残渣不能被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胃蛋白酶对肉类的分解作用一定大于盐酸的单独作用
【解析】选A、B、C。胃蛋白酶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A正确;盐酸的存在使胃液pH降低,而胃蛋白酶可以在其中保持活性,说明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时需要适宜的pH,B正确;口腔中肉类食物残渣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而口腔里的酶主要是唾液淀粉酶,不能水解蛋白质,蛋白质的水解需要蛋白酶,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正确;施旺的实验只能证明盐酸和胃蛋白酶的混合物对肉类的分解作用大于盐酸的单独作用,比较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单独作用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探究,D错误。
【从教材走向高考】2.(必修1 P83“进一步探究”延伸)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检测加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曲线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解析】(1)图1实验结果显示,加入板栗壳黄酮后酶促反应速率比对照组低,说明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从教材走向高考】2.(必修1 P83“进一步探究”延伸)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检测加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2)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的作用具有_____ 性。图2中的B和C为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机理的两种推测的模式图。结合图1曲线分析,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 (填“B”或“C”)。
【解析】(2)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这说明酶促反应的发生需要酶与底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图2中的B的作用机理显示板栗壳黄酮与酶结合后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脂肪无法与脂肪酶发生结合,从而实现了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该抑制作用会导致脂肪的分解终止,此种抑制不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缓解,C图显示的作用机理为板栗壳黄酮和脂肪竞争胰脂肪酶上的活性位点,从而减少了脂肪与胰脂肪酶的结合概率,进而是酶促反应速率下降,此种抑制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缓解,据图1可知,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促反应速率低于对照组,且增加脂肪浓度,反应速率依然比对照组低,因此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B。
(3)为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有 。(需答出两点) ②由图3可知,加入板栗壳黄酮,胰脂肪酶的最适pH变 。 ③若要探究pH为7.4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pH为7.4条件下,设置一系列板栗壳黄酮的 ,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活性,并计算其差值。
是否加入板栗壳黄酮和不同pH
【解析】(3)①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是否加入板栗壳黄酮和不同pH。②由图3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效率最高的pH约为7.4;加入板栗壳黄酮,胰脂肪酶的最适pH由7.4变成了7.7,即变大。③若要探究不同浓度的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为板栗壳黄酮浓度,因变量为酶促反应速率,因此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pH为7.4条件下,设置一系列板栗壳黄酮浓度梯度,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活性,并计算其差值。
【加固训练】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腺苷三磷酸降解转化成肌苷酸,能极大地提升鱼肉鲜味。肌苷酸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降解又导致鱼肉鲜味下降。某兴趣小组探究影响鱼类鲜味下降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pH和温度,因变量是ACP的相对活性B.不同鱼ACP的最适温度和pH不同,直接原因在于不同鱼体内的ACP基因不同C.放置相同时间,草鱼在pH约5.0、温度约60 ℃条件下ACP相对活性最高D.pH低于4.2,温度超过55 ℃,对鳝鱼ACP活性影响的机理不同
【解析】选C。由图示曲线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温度和鱼的种类,因变量是酸性磷酸酶(ACP)的相对活性,A错误;不同鱼的ACP的最适温度和pH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鱼体内的ACP基因不同,直接原因在于不同鱼体内的ACP结构不同,B错误;由图可知,放置相同时间,草鱼在pH约5.0、温度约60 ℃条件下酸性磷酸酶(ACP)相对活性最高,C正确;pH低于4.2与温度超过55 ℃,鳝鱼ACP都会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失去活性,影响机理是相同的,D错误。
【感悟高考】1.(2023·广东选择考)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红茶制作包括萎凋、揉捻、发酵、高温干燥等工序,其间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生成适量茶黄素是红茶风味形成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B.发酵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多酚氧化酶的活性C.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不会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D.高温灭活多酚氧化酶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和特性。红茶制作时揉捻的作用是使茶叶成条,同时使茶叶细胞破碎,使其释放的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A正确;发酵过程的实质就是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将温度设置在酶的最适温度下,使多酚氧化酶保持最大活性,才能获得更多的茶黄素,B正确;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会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C错误;高温条件会使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D正确。
2.(2023·浙江6月选考)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C.250 s时Ⅰ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解析】选C。本题考查酶的催化作用及其高效性的相关实验研究。H2O2分解产物是H2O和O2,其中O2属于气体,会导致压强改变,A正确;据表分析可知,甲中溶液是酶或无机催化剂等,乙中是底物,应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B正确;三组中的H2O2溶液均为2 mL,则最终产生的相对压强应相同,据表可知,250 s之前(200 s)Ⅰ组反应已结束,但Ⅱ组和Ⅲ组压强仍未达到Ⅰ组的终止压强10.0,故250 s时Ⅱ组和Ⅲ组反应仍在进行,C错误;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对比Ⅰ、Ⅱ组可知,在相同时间内Ⅰ组(含过氧化氢酶)相对压强变化更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正确。
3.(2022·北京等级考)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顺序有误的是( )
【解析】选C。在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向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A正确;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正确;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分别在设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待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都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C错误;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除去解离液后,再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染色,D正确。
【预测高考】锁定新情境:蜂蜜的营养价值与淀粉酶值 蜂蜜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酸类、酶类、维生素、矿物质等。淀粉酶值(1 g蜂蜜在1 h内水解1%淀粉的毫升数)是评定蜂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淀粉酶值越高,蜂蜜营养价值越高。蜂蜜经不同温度处理后,分别测定淀粉酶值,结果如图所示。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考向:1.(物质与能量观)蜜蜂细胞内合成淀粉酶的场所是 ,淀粉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 。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
【解析】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相对于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
锁定新情境:蜂蜜的营养价值与淀粉酶值 蜂蜜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酸类、酶类、维生素、矿物质等。淀粉酶值(1 g蜂蜜在1 h内水解1%淀粉的毫升数)是评定蜂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淀粉酶值越高,蜂蜜营养价值越高。蜂蜜经不同温度处理后,分别测定淀粉酶值,结果如图所示。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考向:2.(分析实验结果)淀粉酶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 。从淀粉酶值的角度分析,蜂蜜的加工储藏及使用温度最好不要超过 ℃。
【解析】 2.由图可知,淀粉酶值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逐渐降低。淀粉酶值在70 ℃后急剧下降,因此蜂蜜的加工储藏及使用温度最好不要超过70 ℃。
锁定新情境:蜂蜜的营养价值与淀粉酶值 蜂蜜是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酸类、酶类、维生素、矿物质等。淀粉酶值(1 g蜂蜜在1 h内水解1%淀粉的毫升数)是评定蜂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淀粉酶值越高,蜂蜜营养价值越高。蜂蜜经不同温度处理后,分别测定淀粉酶值,结果如图所示。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考向:3.(设计实验思路)假蜂蜜是用纯化的葡萄糖、果糖、色素、蜂蜜香精等原料生产的,并且添加了工业淀粉酶,与天然蜂蜜外观极为相似。但是假蜂蜜添加的工业淀粉酶与天然蜂蜜中淀粉酶的性质有很大差异。请根据下面两表检测结果,简述区别假蜂蜜和天然蜂蜜的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检测指标最明显)。
检测等量天然蜂蜜和假蜂蜜的淀粉酶值在45 ℃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随时间延长淀粉酶值下降最明显的为天然蜂蜜,不明显的为假蜂蜜
天然蜂蜜贮存过程中淀粉酶值变化情况单位:mL·(g·h)-1
假蜂蜜贮存过程中工业淀粉酶值变化情况单位:mL·(g·h)-1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分离定律 课件(多选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数据统计,分离定律的解读,等位基因,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一对相对性状,有性生殖,显性性状,符号类,基因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课件(多选版) (2),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基因突变,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增添或缺失,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紫外线,亚硝酸盐,等位基因,新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课件(多选版) (1),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DNA的一条链,RNA,mRNA,核糖体,氨基酸,tRNA,密码子,碱基互补,RNA复制,逆转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