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5常见地貌景观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展开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第1~2题。
1.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2.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的照片。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花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峰丛洼地地貌区,区内由几座相连的山峰簇拥,山峰主要由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组成。下图为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左江花山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可能形成的岩石是( )
A.花岗岩B.大理岩
C.砂岩D.页岩
4.左江花山地貌在形成过程中可能( )
A.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B.流水冲蚀作用对地貌影响最大
C.山峰之间有封闭性溶蚀洼地发育
D.生物起到的作用较小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弯曲河道,即河曲。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冰川侵蚀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6.河曲多出现在河流的( )
A.源头
B.河流上游
C.中下游
D.入海口附近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人间第一清静境”。普陀山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外力侵蚀,垂直节理发育,四周山体崩塌,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据此完成第7~8题。
7.普陀山的岩石主要是( )
A.沉积岩B.侵入岩
C.变质岩D.喷出岩
8.图中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
A.海浪侵蚀B.冰川溶蚀
C.风力侵蚀D.风化作用
下图为某同学所拍摄的我国东北某地的自然风光图(图1)及在周边拾得的与该景观形成直接相关的代表性岩石的图片(图2)。据此完成第9~10题。
9.图1景观是( )
A.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
B.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
C.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
D.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
10.图2岩石( )
A.可能为石灰岩
B.喷出冷凝而成
C.可能为变质岩
D.具有层理结构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第11~13题。
图1
图2
11.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
A.中国
B.巴西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12.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
A.湖泊B.冰面河
C.塌陷沉积D.冰下河道
13.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在(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下图为自然界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甲作用形成的岩石有( )
①黄土 ②板岩 ③砂岩 ④花岗岩 ⑤页岩 ⑥流纹岩
A.①②B.②③
C.③⑤D.④⑥
15.下列地貌景观的形成与上图中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乙B.②—丙
C.③—甲D.④—丁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碳酸钙过饱和而沉淀形成。钙华沉淀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达到最大值(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CO2+CaCO3↓+H2OCa2++2HC)。
材料二 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淀与溶解。
(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的条件。
(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云贵高原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
1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和 。
(2)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 。
(3)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下图)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其“玉颈”变细是受 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上图中的 (填数码)。
答案:
1~2.1.C 2.A 第1题,甲图所示景观是典型的风蚀蘑菇,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第2题,由乙图可以看出,“南天一柱”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由此可知该景观受海水影响较大,是受海水长期侵蚀形成的。
3~4.3.B 4.C 第3题,花山岩石属于石灰岩,其经变质作用后形成大理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砂岩和页岩属于沉积岩。故选B项。第4题,花山岩石为石灰岩,因此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其喀斯特地貌形态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并且生物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选C项。
5~6.5.C 6.C 第5题,图中曲折蜿蜒的河流形态是流水不断侵蚀和堆积形成的,故选C项。第6题,河曲一般出现在地势平坦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故选C项。
7~8.7.B 8.A 第7题,根据材料分析,普陀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第8题,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分析,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图中地貌为海浪侵蚀地貌。
9~10.9.A 10.B 第9题,从图中景观看,图1是火山口,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故选A项。第10题,图2岩石具有气孔构造,属于喷出岩,故选B项。
11~13.11.C 12.D 13.B 第11题,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即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的陆地区域,加拿大纬度较高,存在大陆冰川。第12题,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很多,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隧道中的水流挟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因而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第13题,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多,水量大,挟带泥沙多,堆积量较大。
14~15.14.C 15.A 第14题,读图可知,侵蚀产物会被搬运,则丙为搬运,同时被搬运的还有风化产物,则乙表示风化,物质搬运到低处沉积,因此丁为沉积,则甲为固结成岩作用。由此判断甲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黄土,还没有固结成岩,①错误;板岩为变质岩,②错误;砂岩为沉积岩,③正确;花岗岩属岩浆岩,不是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④错误;页岩为沉积岩,⑤正确;流纹岩为岩浆岩,不是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⑥错误。综上所述,C项正确。第15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固结成岩、风化、搬运、沉积。图①表示岩石从中间破裂,应为风化作用导致,A项正确;图②表示冲积扇,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项错误;图③表示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C项错误;图④表示河谷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项错误。
16.答案:(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CO2,放出O2,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O2,产生CO2,使钙华溶解。
(2)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淀多(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减,水中CO2易逸出)。
(3)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而云贵高原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长期稳定的溶蚀作用,形成峰丛、峰林。
17.答案:(1)岩浆岩 变质岩
(2)③ ②
(3)风化和海水侵蚀 ②
解析: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②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熔化。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台湾的“女王头玉颈”是在长期的风化和海水侵蚀作用下不断变细的。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5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5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8植被与土壤: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8植被与土壤,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7河流地貌的发育: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新疆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7河流地貌的发育,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