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第三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题
展开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0题;共20分)
1.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美丽内蒙古的第一步。下列做法与这一思想不相符的是( )
A . 改善内蒙生态 B . 发展公共交通 C . 积极植树造林 D . 垃圾任意堆放
2.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蒸发溶液 B . 过滤 C . 振荡试管 D . 称量10.05g固体
3.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可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钼合金。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钼是非金属元素 B . 钼原子带4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 M可表示1个钼原子 D . 钼原子的质量是95.96g
4. 下列去“污”的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 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脂 B . 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C . 用汽油除去衣物上的油污 D . 用热水除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5. 工业上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如图所示是抗积碳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技术可减缓温室效应加剧 B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C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6. 赤峰某冶炼厂处理废气中的NO2 , 通常采用反应4NO2+O2+4NaOH=4NaNO3+2X,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 H2O2 B . H2O C . NO D . H2
7. 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只含有Ag B . 滤液呈无色 C . 滤液中的溶质是Cu(NO3)2 D .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8. 化学实验是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中,没有利用对比方法的是( )
A . 研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B . 研究燃烧的条件 C . 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D . 研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9.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0.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的溶液 C . t2℃将2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得到70g a的溶液 D . 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共2题;共16分)
11. 【化学与工程】
杭州亚运会以“绿色、智能、文明、节俭”为理念,向世界传递亚运精神。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面相关问题。
(1) 绿色——绿色场馆建设中首次使用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你知道需控制的室内物质有(填化学式,写一种);主火炬燃料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化学式为CH3OH),甲醇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绿色燃料除甲醇外还可使用氢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智能——亚运会上能歌善舞的机器狗等中国科技力量震撼世界。机器狗芯片主要由单晶硅片构成,单晶硅片由硅元素组成,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机器狗外形材料之一采用了可回收的轻质环保材料铝合金,由于该合金具有性能,故称为“防锈铝”。
(3) 文明——开幕式上,“桂花鼓”为各个代表团运动员加油助威,桂花是杭州市市花,从微观角度解释花开时能闻到香味的原因,雕刻“桂花鼓”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 节俭——租赁的场地自行车馆赛道的地板采用北欧松木,北欧天气寒冷,植物生长很慢,松木密度更(填“大”或“小”)一些,即使磕碰也不容易留下坑洞。节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日常生活中的节俭方式有(写一种)。
12. 【化学与技术】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染料——靛蓝的制作工艺,其流程如图所示:
(1) 浸泡桶中将茎叶渣和液体分开的操作是。
(2) 向滤液中加入石灰水后需在搅拌机中搅拌,其目的是。
(3) 石灰水中的溶质是(填名称),它是由氧化钙与水反应制成的,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4) 靛蓝浊液中的物质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在沉积炉中作用产生沉淀,此沉淀是(填化学式),其能吸附悬浮状的靛蓝,加速其下沉。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共1题;共7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
琉璃
琉璃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元明以来,山西是琉璃工艺品的主要产地,尤以阳城、平遥、汾阳、文水等地为主。平遥古城内至今仍大量保存着宋、金以至元、明、清各代比较完整的建筑琉璃构件和各种精美的琉璃器皿。琉璃的制作工序是:把含有金属氧化物的二氧化硅碾成粉末,做成“涂料”,以陶为胎,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涂料”,再入窑焙烧,形成一层薄而密的彩色釉。
“玻璃”制品在清中期以前常被误认为是“琉璃”制品。琉璃与玻璃的成分、性能及用途比较如下表所示: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 平遥古城内至今仍大量保存着宋、金以至元、明、清各代比较完整的建筑琉璃构件,说明琉璃具有(写一条)的化学性质。
(2) 琉璃的制作工序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工序是。
(3) 写出琉璃中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琉璃可用于制作流光溢彩的饰品,其主要原因是。
(4) “琉璃”与“玻璃”的化学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写一条),制玻璃的反应之一是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钙(CaSiO3)和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物质性质与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共1题;共6分)
14. 知识结构化是知识本身的需要,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素养。请你根据碳单质与一氧化碳的结构化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 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主要现象为。
(2) 二者都具有性。
(3) 石墨是由构成的。
(4) 金刚石可用于(写一种用途)。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3)4分,共6分)(共1题;共6分)
15. 某同学为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克,加入二氧化锰0.5克,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9.7克。请回答下面问题:
(1)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克。
(2)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3)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共2题;共15分)
16. 【实验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下图装置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 认识仪器:仪器a的名称是。
(2) 实验原理:图1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实验操作:向a中加入固体药品的操作是 。
(4) 实验现象: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图2,现象是。
(5) 问题与交流: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需要将图2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17. 【科学探究】
2023年9月,《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为推动各国深化碳中和转型、弥合全球碳中和进展提供了重要信息。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基于该思路,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碳中和”的一系列内容展开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之旅。
(1) 任务一:分析“碳中和”的思路
【分析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主要来自动植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种思路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另一种思路是。
(2) 任务二:探究“海洋固碳”原理
【查阅资料】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据测算,地球上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35%为海洋中的海水、浮游植物、藻类生物等所吸收。
【分析讨论】
同学们结合生物学知识,认为藻类生物与浮游植物一样,都是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这一方法属于“生物固碳”。
【做出猜想】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是水溶解了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对猜想进行验证。
(3) 【反思评价】
同学们认为步骤③中发生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
(4) 小刚认为“海水固碳”的主要原理应该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但同学们认为他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
(5) 【总结提升】
同学们再次查阅资料获得了北太平洋不同深度的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 , (二氧化碳含量的一种表示方法)的图像,请你分析在0~1000m水深范围内,二氧化碳分压随海水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原因是。
(6) 任务三:了解“人工固碳”技术
【查阅资料】“人工固碳”就是用各种手段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储存或者利用。其方法之一是将捕捉的二氧化碳压缩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天然气田、深海进行封存。
【成果分享】
通过项目化学习,同学们了解了“碳中和”的思路、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设计了宣传海报在社区内进行宣传活动,请你与同学们一同完成海报内容。
第Ⅱ卷
第Ⅱ卷的注释
下载试卷 全部加入试题篮
平行组卷 答题卡下载 在线测试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发布测评
查看全部试题答案解析
详情
试卷分析
(总分:70)
总体分析
题量分析
难度分析
知识点分析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70分
题数:17
难度系数:0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1 12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3
四、物质性质与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每空1分,(3)4分,共6分)
15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6 17
第Ⅱ卷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B
鉴别活性炭粉和铁粉
点燃,观察是否有火星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D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少量氯化钾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名称
主要成分
其他成分
性能及用途
琉璃
二氧化硅最多达到90%
金属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铅)约8%~10%
具有特殊的金属色泽,可用于制作流光溢彩的饰品、有釉的陶制建筑用品等
玻璃
二氧化硅92%~99%
金属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铅)只占1%左右
具有非常好的透光度和折光率,可生产试管、烧杯等化学仪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软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用橡胶塞塞紧瓶口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原理是水溶解了二氧化碳
②用注射器盛装100mL水,将针头扎过橡胶塞,并将水全部推入软塑料瓶中,振荡
软塑料瓶先变硬,振荡后恢复原状
③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振荡
液体变浑浊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17页。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第八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第八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