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安徽省各地中考模拟卷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 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题)
1. 化学与健康息息有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甲醛溶液用于浸泡食品,使其保鲜 B . 油脂会使人发胖,不要食用油脂 C . 常用“加铁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D . 用霉变的花生做食品
2. 2023 年杭州亚运会于 9月 23 日开幕。火炬“薪火”以氢气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 . 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C . 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D . 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3. 每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每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钉的原子序数为68 B . 每是金属元素 C . 每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 D . 每的元素符号是 Er
4. 草莓具有芳香气味,其中含有乙酸乙酯(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酸乙酯中含有O2 B . 乙酸乙酯中碳、氢和氧的质量比为12:1:16 C . 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D . 能闻到草莓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5. 下图是实验室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稀硫酸性质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 . 量取水的体积 B . 稀释浓硫酸 C . 倾倒稀 硫酸 D . 测稀 硫酸的pH。
6. 下图表示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把煤制成蜂窝煤可使煤充分燃烧 B . 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 . 夜间发现厨房内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 D . 家用燃料更新为天然气,是因为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7. 根据某抗酸药的包装(如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酸钙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 淀粉属于糖类 D . 铝箔属于金属单质
8. 学好化学,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没有关联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9.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生成乙酸的方法,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涉及四种氧化物 B . 催化剂的质量不断减少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 . 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1:1
10. 利用图1装置研究 的分解反应,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2中的a点对应的操作是推动注射器活塞 B . 对比b点和e点不能验证反应速率与 H2O2的浓度有关 C . 对比c点和e点可以验证反应速率与 H2O2的浓度有关 D . 该实验不能证明MnO2 对 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1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2. 时,向各盛有10g水的Ⅰ、Ⅱ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 2中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b B . 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由 降温至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升温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g溶液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共5题)
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地球上淡水资源丰富,无须节约用水 B . 热分离法不能大规模用于海水淡化的原因是能耗大、成本高 C . 热分离法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中,水分子的种类不变 D . 石墨烯海水淡化膜所用的分离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相似
(3) 利用石墨烯海水淡化膜进行海水淡化的原理是,可用来检验海水淡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4) 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均属于碳单质,写出碳单质的一种化学性质:。
14. 根据下列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2)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组装一套能随时控制反应开始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填字母)。
(3) 若使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选填“a”或“b”)口进入。
15. 在进行“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时,兴趣小组对金属垃圾(主要成分是铁、铜、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Ⅰ、Ⅱ的名称为。由此流程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填字母)。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2) 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 请写出步骤②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倡导金属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是。
16. 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同学们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
【知识回顾】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常温下具有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性质。
(1)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填化学式)。
(2) 欲要同时证明 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两点性质,在图1的A与B装置中,你认为选用(选填“A”或“B”)装置进行操作更合理。
(3) 【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支持镁条燃烧
可用于灭火,是否也可熄灭燃着的镁条呢? 某实验小组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见图2),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镁(选填“能”或“不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4) 小组实验后讨论,对初中教材中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代为表达:。
(5) 【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研究 NaOH 与( 的反应。用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水分别进行实验,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和温度的变化如图乙、图丙所示。
图乙中能表示 NaOH 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曲线是(选填“a”或“b”)。
(6) 写出 NaOH与(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结合图乙、图丙可得到的结论是。
(8) 推入 NaOH溶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能否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并说明原因:。
17.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林同学用 100 g98%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反应。
(1) 计算理论上生成: 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 实验中实际得到SO2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是。
下载试卷 全部加入试题篮
平行组卷 答题卡下载 在线测试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发布测评
查看全部试题答案解析
详情
试卷分析
(总分:27)
总体分析
题量分析
难度分析
知识点分析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题数:17
难度系数:0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 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Ⅱ卷 主观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14 15 16 17
选项
物质性质
物质用途
A
Ca(OH)2具有碱性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于制氮肥
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
D
食醋具有酸性
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取样,分别加少量水溶解后,测温度
B
除去 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通过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证明某固体中含有碳酸盐
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考化学一模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化学试题,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