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2-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二(新高考Ⅱ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02-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二(新高考Ⅱ卷)(解析版)第1页
    02-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二(新高考Ⅱ卷)(解析版)第2页
    02-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二(新高考Ⅱ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2-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二(新高考Ⅱ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02-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二(新高考Ⅱ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Ⅱ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选取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关联教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切合当今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脉搏;现代文Ⅱ沿用2023新高考Ⅱ卷赏析句意的题型,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诗歌鉴赏选用热度最高的诗评题,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读写结合题,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已经讲过,户是基本经济单位。但一户中并不是全体成员都参加农业劳动;孩子只是有时候到田地里去,女人通常也不参加农业劳动。农业主要是男人的职业。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劳动分工是产丝地区的一个特点。它说明了蚕丝工业的发展是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在家庭缫丝业兴旺时期,女人忙于缫丝时,男人正忙着准备稻田。另一方面,从丝业得到的收入可与农业收入比拟。这也使人们有可能靠小块农地生活下去。因此农田的大小一直保持在有限的范围内,农业所需的劳动量也相应地有所限制。
    为说明村里的劳力和土地是如何恰当安排的,我可引用几个统计数字。成年男子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农业劳动者,年龄在15至55岁之间,总数共450人。如果将2758.5亩耕地平均分配给劳动者,每人将得6.1亩。上文我已经说明了工作速度、稻的生长所需时间,以及得出一个人可耕种约7亩地的结论。从技术上来说,我已经表明了使用铁耙耕作使得大部分劳动成为非常个体性的。集体工作不比个体劳动增加多少收成,效率也不会提高很多。目前的技术已决定了这样大小的一片土地需要多少劳动量。因此,我们也有了每个农业劳动者能种多少亩地的近似数字。这一事实对土地占有、对农田分散的制度、对分家的频率以及对小型的户都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丝业的衰落打乱了传统协调的经济活动。缫丝工业被现代工厂接收后,农田的大小仍然同过去一样。由工业变化而剩下的妇女劳动力不能为这种小块农田所吸收。这种失调的情况可以从妇女在村里闲暇时间较多这一情形中观察到,也可以见于妇女人口从农村到城镇的高度流动性中。在邻近的村庄里农田较大,在适应工业变化的新情况过程中,妇女劳力被农业所吸收。这说明传统的劳动分工是出于实践的安排,而不是由于非经验的原因。它是经济调节的一个部分。在男子只靠自己劳动,而农田不能再扩大的情况下,农业是不需要女劳力的。唯一需要女劳力的场合是紧急灌溉或排水的时期。控制水有时候需要立即行动,女人便毫不犹豫地去车水。
    一户里的男子在同一农田里工作。他们之间没有特殊的分工。每个人做同样的工作,除在插秧时,孩子不插秧而是给成人递秧苗。所以大部分劳动是个体性的。
    (节选自费孝通《江村经济》,有删改。文章调查对象为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村落“江村”)
    材料二
    “千万工程”(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顺应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注重在保护好自然生态和改善好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将乡村建设与乡村经营结合起来。在强调村庄整治的同时也强调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在强调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强调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探索生态富民实现路径。不断助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公共产品转化为民生福利,走生态立村、美丽生财、村民共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对标未来乡村经营要求,可以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激发未来乡村经营新动能。特别是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阶段,围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改革兴村、发展强村、经营富村,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着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有机实现,不断让乡间“沉睡”资源变为城乡“流动”资产,努力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千万工程”的一条典型经验就是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统筹城乡的系统思维。从县域切入努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通的制度壁垒。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浙江绿领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大批新农人、新农匠、新农商和新头雁,积极推进“两进两回”行动计划,促使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大力开展“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着力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促进城市非农产业向乡村辐射、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不断提升乡村发展人气、活力与水平。
    对标未来乡村发展要求,可以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主线,构建未来乡村发展新格局。特别是要以县域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着力破除土地、资本、户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制约,积极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节选自郑淋议《“千万工程”开启未来乡村新实践》,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村的孩子有时候去田地里劳动,妇女则通常不参加农业劳动,这说明一户中并不是全体成员都参加农业劳动。
    B. 江村男女分工的特点主要受当地特有的经济构成影响,家庭缫丝业兴旺时期,女子忙于缫丝事业,男子忙于准备稻田。
    C. 江村农业使用铁耙耕作使得大部分劳动成为非常个体性的劳动,而且这种技术使得集体工作也根本无法增加收成。
    D. 材料一第三段“失调的情况”,指的是丝业的衰落打乱了传统协调的经济活动,妇女在村里闲暇时间多,或流动到城镇。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可以看出,江村人有可能依靠小块农地活下去,是因为家庭缫丝业可以带来跟农业差不多的收入。
    B. 从材料一的地图可看出,密布的河流是江村水稻种植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地理条件不利于蚕丝业的持续发展。
    C. “努力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村民”,是因为人民有共同富裕的向往,同时也是“千万工程”意义所在。
    D. 目前县域之内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千万工程”的制约性因素,譬如土地、资本、户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贵州杂交水稻制种大户陈良东流转村民闲置的土地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每年可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就业。
    B. 大学生袁孝鑫回到家乡,创办“下庄布谷”植物扎染工坊,在家乡大力发展扎染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C. 浙江省湖州市人栾金祥,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回国后在家乡创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广大蟹农创收。
    D. 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村,利用当地特有乡村风光资源,成立观光马队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4万元。
    4. 简述材料一第一段的论证思路。
    5. 结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谈一谈应该如何振兴江村经济。
    【答案】1. C 2. B 3. D 4. ①从户的角度提出“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劳动分工是产丝地区的一个特点”的观点。②分析原因:女人忙于缫丝时,男人正忙着准备稻田;从丝业得到的收入可与农业收入比拟。③得出结论:江村农田的大小一直保持在有限的范围内,农业所需的劳动量也相应地有所限制。
    5. ①促使科技进乡村,淘汰铁耙耕作等旧式农具农机,使用新型农机。②成立农户缫丝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③因地制宜,利用江村水乡资源,发展旅游业。④吸引外地资本进入,保护环境,开发本地资源,尤其是水域资源。⑤开展职业教育,培育一批新农人、新农匠、新农商和新头雁,尤其要让那些“闲暇时间多”的妇女掌握一门技能。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融合,多修建桥梁、公共厕所、交通设施。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根本无法增加收成”错误。原文是“集体工作不比个体劳动增加多少收成,效率也不会提高很多”,由此可知,选项说法太过绝对。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但这种地理条件不利于蚕丝业的持续发展”错误。地图中房屋、店铺、学校和合作丝厂都在河流附近,“缫丝工业被现代工厂接收后,农田的大小仍然同过去一样。由工业变化而剩下的妇女劳动力不能为这种小块农田所吸收”可知,密布的河流是江村水稻种植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文中只提到现代工厂影响家庭缫丝业的发展,没有提到地理条件对蚕丝业的影响。选项说法于文无据。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是“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生态文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关键词。
    A. 是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不是“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B.是个人创办植物扎染工坊,振兴乡村,并不是“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C.是个人回乡创业,带动广大蟹农创收,并不是“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D.“成立观光马队农民专业合作社”符合“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个要求。
    故选D。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户是基本经济单位。但一户中并不是全体成员都参加农业劳动;孩子只是有时候到田地里去,女人通常也不参加农业劳动。农业主要是男人的职业。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劳动分工是产丝地区的一个特点”可知,第一段从户的角度提出“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劳动分工是产丝地区的一个特点”的观点。
    由“在家庭缫丝业兴旺时期,女人忙于缫丝时,男人正忙着准备稻田。另一方面,从丝业得到的收入可与农业收入比拟。这也使人们有可能靠小块农地生活下去”可知,女人忙于缫丝时,男人正忙着准备稻田;从丝业得到的收入可与农业收入比拟,这层意思是对原因的分析。
    由“因此农田的大小一直保持在有限的范围内,农业所需的劳动量也相应地有所限制”可知,这句是由上文内容得出的结论。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江村是江南村落,农田的大小一直保持在有限的范围内,农业所需的劳动量也相应地有所限制。振兴江村经济,需恰当安排村里的劳力和土地,“促使科技进乡村”,淘汰铁耙耕作等旧式农具农机,使用新型农机。
    江村有合作丝厂,据“‘千万工程’(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顺应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知,振兴江村经济,可以成立农户缫丝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据“对标未来乡村经营要求,可以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激发未来乡村经营新动能。特别是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阶段,围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可知,振兴江村经济,可走生态立村、美丽生财、村民共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利用江村水乡资源,发展旅游业。
    江村水资源丰富,据“注重在保护好自然生态和改善好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将乡村建设与乡村经营结合起来”及“大力开展‘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的倡议,振兴江村经济,可吸引外地资本进入,保护环境,开发本地资源,尤其是水域资源。
    缫丝工业被现代工厂接收后,农田的大小仍然同过去一样。由工业变化而剩下的妇女劳动力不能为这种小块农田所吸收。据“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浙江绿领培育行动计划’”的要求,振兴江村经济,可以开展职业教育,“培育一大批新农人、新农匠、新农商和新头雁”,尤其要让那些“闲暇时间多”的妇女掌握一门技能。
    据“对标未来乡村发展要求,可以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主线,构建未来乡村发展新格局”可知,振兴江村经济,需构建未来乡村发展新格局,故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融合,多修建桥梁、公共厕所、交通设施。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南渡记①
    宗璞
    莲秀二十五岁嫁到吕家,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里,她的生活就是侍候老太爷。现在很多亲友都往南边去了,留下的也各自闭门不出。除凌京尧来过一次,不见任何人出现。
    天越来越热了。一天黄昏,老太爷在院中闲坐,忽听有人轻轻敲门,随即推门进来。“搬到这里来了。”来人说。
    “缪老爷,”莲秀大声在老人耳边说,“是缪老爷。”她很感动,到底人家心里惦记着啊。一面扶老人,搬椅子,一面让人沏茶。
    (1)缪东惠衣着还是那样清雅,态度还是那样从容。老人和他相识多年,许多见解不同,人是极熟的。去年还为小娃②送药,现又来看望,心里高兴。相让坐下,谈笑风生。
    渐渐说到时局,缪东惠叹道:“战事起了快一年了,简直看不出希望!去年上海失,南京陷,现在武汉也吃紧了。只要是中国人,谁不中心如焚,五内俱结!可是大局已如此。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百姓生活安定,这一方面我是尽力而为。想想多少爱国志士,也是处处以百姓为重。凡事从这方面考虑就通畅得多。”他素来口齿清楚,现在也是抑扬顿挫。
    老人听出话中有话,于是带笑说:“我终日枯坐斗室,老病相缠,外头的事,知道很少。有什么高见,便请直言。”
    “如果我的话不合您的意思,也请务必考虑,为亿万生灵的利益考虑。”缪东惠诚恳地说,“今年元旦成立了华北临时政府,半年来遭到不少反对,炸的烧的打枪的撒传单的都有。据我看,这样的骚扰对百姓来说,只能是帮倒忙,只能使日本人更用高压手段。有人说,我们是幸而亡国,不幸就要灭种啊!我看有道理。若有一个能使政安民和的政府,不让日本人直接管事,老百姓少吃多少苦头!这样的政府必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才能立得起来,其实只要挂名即可,不用做什么事。尝读史书,每服冯道③为人。那样不顾毁誉,肯真为天下苍生出力的,才是了不起!”
    老人哈哈一笑说:“我无文才武略,怎比得古人!”停了片刻,用力看着东惠,“你的逻辑很奇怪。(2)政安民和,是谁的天下?”他没有力气拍案而起,心里反觉平静,目光又有些茫然。
    “我是真为大局着想——如公不出,如苍生何?”缪东惠努力说出了这句话。
    老人微笑,端起茶杯举了一举,意思是送客。他的手猛烈颤抖,茶水泼洒出来。莲秀忙上前接过,看了客人一眼。缪东惠只好站起。老人也扶着莲秀站起,笑着说:“缪先生无艺不精,何时又学了苏秦?这亡国救民之论,还请别处发表。”
    缪东惠无奈,躬身告辞。
    莲秀送客回来,原以为老人会发脾气,把缪某大骂一通,却见老人在里屋安静地靠在床上,把玩着那柄龙吞虎靠镌镂云霞的宝剑,似乎已忘记有谁来过,把剑一举,说:“可怜这剑,只挂在墙上。”(3)“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④”老人惨然一笑。
    ……
    不觉又过了半月。一天傍晚,夕阳晕红已退,满院蝉鸣。忽有杂乱的脚步声,走进三个中国人,三个趾高气扬的中国人。那为首的板着脸对吕老人说:“我们是江市长派来的,请老先生出任维持会委员。”说着递过一张大红聘书,约有一尺半长,烫金字闪闪发光。
    老人见来了伪员,纹丝不动,仍一手捻须,一手拿过靠在椅边的拐杖,挡住聘书,说:“请转告江朝宗,我是中国人,不任伪职。”
    来人对老人的态度似有准备,并不争竞,把聘书放在桌上。又拿出一张请帖,说:“市府明天宴会,请光临。聘任的事,三天内见报。告辞。”随手把请帖交给莲秀,转身就走。
    “扔出去!把这些都扔出去!”老人突然暴怒。用手杖敲地,大声喝道。随扔了手杖,一把抢过请帖来撕,但纸太硬,撕不动,就向那几个人扔去,纸又太轻,飘飘地落下了。
    那为首的人口头冷笑,又说一遍:“三天内见报。”
    老人愤怒已极,挺直身子,把手杖用力向他扔去,手杖落地的声音很无力,紧接着是沉重的关廊门声。莲秀忙上前扶住老人,让他缓缓靠在椅背上。老人急促地喘息,莲秀为他揉胸捶背,轻声唤着:“老太爷,老太爷,莫生气,莫生气!”
    吕贵堂等老人渐渐平静,先问莲秀:“是不是托凌老爷转缪老爷,想个法子拖一拖?”
    “不用去!哪里也不用去!”老人高声说,“我有办法,你们不用担心!”
    莲秀和贵堂交换着眼光。她有几分猜到老人的办法,却又不敢那样想。
    ……
    莲秀轻轻推开正房门,只见老人端正地躺在矮榻上,双目微睁,面容平静,一点声息俱无。“老太爷,老太爷!”莲秀恐怖地大喊,想推醒他。可是永远做不到了。
    凌京尧和吕贵堂大步赶来。京尧见条案上有一张纸,用一个安眠药空瓶子压着,纸上写着核桃大的毛笔字“生之意已尽死之价无穷”,另有一行“立即往各报发讣告”。这是老人的遗嘱了。
    京尧一见这遗嘱,更明白老人是以一死拒任伪职,不禁百感交集,身子不觉伏了下去,跪在榻前痛哭。莲秀反镇定了,陪着跪下,一面拭泪,说:“凌老爷别哭了,老太爷就仰仗您了。”
    发讣告,布置灵堂,将老人入殓。该做的事都做了,众人陆续散去。(4)京尧慢慢走出房门,看见院中青草踩折一片,那没有踩到的,仍旧欢快地生长。
    【注】①节选自长篇小说《南渡记》第五章,有删改。小说以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大学南迁为背景,表现了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命运遭际与情感、精神世界。文中吕老人(吕清非)是前清举人,参加过同盟会,曾任民国国会议员。赵莲秀是他的续弦夫人。②小娃:吕清非的外孙。③冯道:五代时人,先后在后唐、后晋等五个王朝任职。④出自北宋贺铸《六州歌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缪东惠所述“炸的烧的打枪的撒传单的都有”来看,华北伪临时政府的成立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激烈反抗。
    B.缪东惠欲借历史上冯道的事例为自己的游说增加说服力,无奈吕老人很有自知之明,不愿跟古人相提并论。
    C.当吕老人高声说自己有办法对付敌人的时候,他应该已经下定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莲秀对此也有几分预感。
    D.针对汉奸所说维持会聘任之事“三天内见报”,吕老人遗嘱立即发讣告,他是用生命彻底破除敌人的诡计。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1)运用反语,讽刺了缪东惠看似清雅、从容,实则虚伪、圆滑的汉奸文人形象。
    B.句子(2)中吕老人用反问的语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伪政府为日本人效力的卖国本质。
    C.句子(3)中的吕老人借古人词句抒发情怀,流露出无力杀敌、壮志难酬的悲凉心绪。
    D.句子(4)从凌京尧的视角写院中青草,联系时代背景,可知寻常景物中寄托着深意。
    8.同样是拒任伪职,吕老人对待缪东惠和三个伪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5分)
    9.文本在叙事上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说明。(6分)
    6.B(“吕老人很有自知之明,不愿跟古人相提并论”理解偏颇。老人看似自谦,实则委婉表达了不愿做冯道之流的决心)
    7.A(“运用反语”错误。文中“清雅”“从容”应为实写,外在的风雅与内在的丑陋形成反衬,强化了缪东惠汉奸文人的形象特点)
    8.不同:①老人对缪东惠态度相对平和,拒绝方式委婉而略带嘲讽;②老人对三个伪员毫不客气,拒绝方式激烈决绝、不留余地。(2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原因:①老人与缪东惠原有交情,且缪惠东作为文人来游说的方式也比较“诚恳”;②而三个伪员明目张胆地做汉奸,且态度趾高气扬,蛮横霸道。(3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文本完全按照顺叙方式叙述情节,以吕老人拒任伪职这一事件为中心,逐次展开,有条不紊。②文本始终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在基本保持全知视角的同时,又穿插吕老人、莲秀、凌京尧等人的有限视角,灵动而富于变化。③文本的叙述腔调平和内敛,作者不作任何直接的议论抒情,而将强烈复杂的情感隐含于客观冷静的叙述中。④文本的叙述语言与作品中人物身份特征相契合,大量采用书面用语,呈现出鲜明的书卷气息。(6分,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虞舜享国五十载,而有苗犹弗率。明王圣帝,谁能去兵哉?“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来尚①矣。老子有曰:“佳兵者,不详之器。”盖言慎也。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而后乃及于中国变幻百出而日盛月新。中国至今日,则即戎者以为第一义,岂其然哉?虽然,生人纵有巧思,乌能至此极也?
    (摘编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②。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蒐秋狝③,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曩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其次,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巡狩省方,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冢宰与百官布令于军曰:“入罪人之地,无暴圣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见其老幼,奉归勿伤。”既诛有罪,王及诸侯修正其国,举贤立明,正复厥职。
    (摘编自《司马穰苴兵法·仁本》)
    【注释】①尚:久。②正:政治。③春蒐秋狝:蒐、狝,打猎。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火药[A]机械之窍[B]其先凿[C]自西番[D]与南裔[E]而后乃及[F]于中国[G]变幻百出而[H]日盛月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人,指“中和仁爱”,与《过秦论》“才能不及中人”中的“中人”词义不同。
    B.凶,灾荒,收成坏,与《齐桓晋文之事》“凶年免于死亡”中的“凶”词义相同。
    C.鼓,击鼓进攻,与《诗经·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的“鼓”词义不同。
    D.田,土地,与《桃花源记》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田”词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舜帝作为有道明君,在位五十年,有苗部落还是不愿意接受他的统治,仍旧需要使用武力来征服。
    B.宋应星认为把发展兵器当作第一要义是不正确的,但他认为兵器研制还是要进行,不能停止发展。
    C.古代明君贤王,既制定礼乐法度教化百姓,也设置刑法惩罚罪人,还举兵讨伐道德败坏的诸侯。
    D.两则材料都对战争有所论述,认为战争是有必要的,但老子认为,兵器乃不祥之物,不能发动战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曩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4分)
    译文:
    (2)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4分)
    译文:
    14.出于爱民的考虑,哪些情况下不能发动战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10. BEG
    11. D(田,在这里是“打猎”的意思)
    12. D(文中只涉及老子对兵器的态度,“不能发动战争”于文无据)
    13.(1)从前的时候,追击溃逃的敌人不超过一百步,追踪主动撤退的敌人不超过九十里,这是用来表示礼让。
    (采分点:曩者,过去,以前;奔,动词作名词,逃跑的敌人;是,代词,这;各1分。句意1分)
    (2)诸侯都心悦诚服,外国也来臣服,诉讼和战争都没有了,这就是圣明君主的治理。(采分点:说,通“悦”;狱,诉讼,案件;圣德之治也,判断句;各1分。句意1分)
    14. ①农耕时节与疾病流行时节 ②别国遭遇国丧和灾荒时 ③严寒酷暑时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译文】宋先生说:用兵是圣人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舜帝在位长达五十余年,而有苗部族仍然没有归附。(即使)贤明的帝王,谁能够放弃战争呢?“武器的功用,就在于威慑天下”,这句话由来已久了。老子说:“好的兵器,是不吉祥的东西。”大概老子的话是说对待兵器要慎重啊。用火药制造枪炮的技巧,最早由西番和南裔开创,而后传到中国,变化百出而且日新月异。时至今日,从事战争的人把发展兵器放到了第一位,难道这种想法正确吗?虽然这样,即便人类有着巧妙的构思,武器的发展怎能到此为止呢?
    材料二:
    【译文】古人以仁爱为根本,以正义的方法处理国家大事,这就叫做政治。政治达不到目的时,就要使用权势。权势总是出于战争,而不是出于中和与仁爱。因而,杀掉坏人而使大众得到安宁,杀人是可以的;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进行战争,也是可以的。作战的原则是: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作战,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双方的民众。所以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准备,必定危险。即使天下已经平定,全国欢腾,每年春秋两季还是要用打猎来进行军事演习,各国诸侯也要在春天整顿军队,秋天训练军队,这都是为了不忘战争准备。
    从前的时候,追击溃逃的敌人不超过一百步,追踪主动撤退的敌人不超过九十里,这是用来表示礼让。不杀尽丧失战斗力的敌人,并哀怜它的伤病人员,这是用来表示仁爱。等敌人布阵完毕再发起进攻,这是用来表示诚信。从前的君王治理天下,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任用贤德的人,设官分职,并且分封诸侯,区分等级,按照爵位高低给以不同的俸禄。这样,诸侯都心悦诚服,外国也来臣服,诉讼和战争都没有了,这就是圣明君主的治理。
    其次,贤王制定礼乐法度,设置五刑来治理国家,发动战争讨伐不义。亲自巡视各诸侯的领地,访察地方,对那些玩忽命令、触犯法纪、败坏道德、逆天行事和迫害功臣的国君,便通令各国诸侯,公布他的罪行。冢宰和百官向军队宣布命令说:“进入该国的地区,不准亵渎神位,不准打猎,不准破坏水利工程,不准烧毁房屋建筑,见到老人和儿童,要护送他们回家,不准伤害。”惩办了首恶后,天子和诸侯们还要帮助整顿好那个国家,选用贤能,另立明君,调整、恢复其各级官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饮酒
    【明】林鸿
    儒生好奇古,出口谈唐虞。
    倘生羲皇前,所谈乃何如。
    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我愿但饮酒,不复知其余。
    君看醉乡人,乃在天地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书人喜欢谈论远古,一开口就是古人之事,作者对他们的做法不敢苟同。
    B.古人终究已经死去,但是思想还存留于作品之中,后人可以借鉴其中精髓。
    C.诗人希望沉醉酒乡,末句“乃在天地初”与陶潜“复得返自然”表达意旨相同。
    D.本诗语言平易近人,不以空洞说教训示,却在推心置腹的话语中表明态度。
    16.林鸿乃明代“闽中十才子”之首,对读书之事颇有心得。结合诗歌内容,概括作者对读书人的忠告。(6分)
    15.(3分)C(陶渊明的“复得返自然”是厌弃黑暗官场,本诗主旨不同。)
    16.(6分)①不要空谈古人,要汲取思想;②不要空读万卷书,要重视实践;③不要为读书所累,要坚守本心。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魏征援引《荀子·王制》中的“舟”“水”之喻,提醒唐太宗“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2)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下阙“ , ”两句,巧用班超及司马相如之典,句短气促,鼓舞人心。
    (3)古代诗文中常出现“朝”和“夕”二字,或表示时间早晚,或表示时光飞逝。比如“ , ”。
    17.(6分)(1)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2)快投笔 莫题柱(3)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朝闻道 夕死可矣/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美在任何的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个轮船码头的上面。
    等船,在划子上,在暮秋夜里九点钟的时候。有一点冷的风。天,与江,都暗了;不过,仔细的看去,江水还(①)着黄色。中间所(②)着的一条深黑,那是江的南岸。
    岸上的房屋是一排黑的轮廓。
    一条趸船在四五丈以外的地点。模糊的电灯,平时令人不快的,在这时候,在这条趸船上,反而,不仅是悦目,简直是美了。在它的光围下面,聚集着一些人形的轮廓。不过,并听不见人声,像这条划子上这样。
    忽然间,在前面江心里,有一些黝黯的帆船顺流而下,没有声音,像一些巨大的鸟。
    一个商埠旁边的清晨。
    几大片鱼鳞般的云(③)在浅碧的天空里。山岭(④)着古铜色的衣,褶痕是大有画意的。水汽腾上有两尺多高。有几只肥大的鸥鸟,它们,在阳光之内,暂时的闪白。
    月亮是在左舷的这边。
    颜色十分清润的,是远洲上的列树,水平线上的帆船。
    江水由船边的黄到中心的铁青到岸边的银灰色。有几只小轮在喷吐着煤烟:在烟囱的端际,它是黑色;在船影里来,淡青,米色,苍白;在斜映着的阳光里,棕黄。
    清晨时候的江行是色彩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飘 ②横 ③布 ④披 B.①浮 ②横 ③粘 ④披
    C.①飘 ②画 ③布 ④裹 D.①浮 ②画 ③粘 ④裹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美在古老的城外,一个轮船码头的上面,乃至任何的地方”,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黄”“青”两字后面都可以加逗号,作者却有意不加,为什么?
    (4分)
    18.B
    19.①原句更能突出观察的立足点是“轮船码头的上面”。②原句将镜头由远逐渐拉近,更具有画面感、空间感。(①也可以答成:原表达以“轮船码头的上面”结尾,与下一段开头“等船”衔接的更加紧密。每点2分,共4分。)
    20.参考答案:这是因为:句子不加逗号,语气更连贯、更顺畅,更能摹绘出江面上几种色彩紧密相连的情景。(共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关于太阳是早晨更近还是中午更近,两小儿各执一词,使得孔子“不能决也”。今天我们从科学角度来分析。
    一小儿是 ① 推断太阳远近,并不可靠。太阳升起时,以树木、房屋和一小角天空为背景,背景之小可衬托出太阳之大;加上天空较暗,也使得太阳看上去要大一点。到了中午,太阳以辽阔的天空为背景,就显得小了。另一小儿则是根据体感的凉热来推断,同样不可靠。 ② ,直射热量比较高,所以人们觉得热;而早晨太阳斜射大地,加上夜里地面热量已消散,所以人们觉得凉快。
    那么,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观测者更近?可以肯定的是,观测者在地球上的位置会影响测算结果;而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会使得观测者与太阳的距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科学家经过多次精确测算最终得出的结论,可大致表述为:在同一观测点,有些时期太阳早晨比中午更近, ③ ,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21.下列句子中的“肯定”和文中加点的“肯定”,含义相同的一项(3分)
    A.由于难以肯定,所以我较为相信,开始是六先令,后来是七先令。
    B.她猜测同桌的那只铅笔盒来自遥远的大城市,而价钱肯定非同寻常。
    C.衷心感谢评委会对我在发现青蒿素及其治疗功效等方面贡献的肯定。
    D.“修辞立其诚”,这句话虽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A
    22.参考答案:①根据太阳的大小/根据视觉上的大小;②中午太阳直射大地;③有些时期则相反/有些时期比中午更远(每点2分,共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语言文字运用II中,两小儿的观点都有貌似充分的理由,使得孔子“不能决也”;经过科学分析,我们才得出正确的结论。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学会科学分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一:
    这是一道典型的读写结合类材料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审题立意。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含义。材料提到了《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两个小孩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了关于太阳远近的不同观点,并且各自的理由看似都很充分,导致孔子无法做出裁决。但通过科学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接着,材料指出,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科学分析。
    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关键点:
    基于这些关键点,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立意方向:
    在写作时,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立意方向,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同时,要注意文体的选择和标题的拟定,使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有力,并且符合原创性和个人隐私的底线要求。最后,要确保文章的字数不少于800字,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分析与决策:强调在做决定时,应该基于事实和科学分析,而不是仅凭感觉或偏见。
    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倡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该具备求真、批判和理性的科学精神,以正确处理和解读信息。
    提升科学素养:呼吁个人和社会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理性面对信息:在海量信息面前,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伪存真,避免被误导。
    事物的判断需要依据合理的分析和证据。
    单纯的主观观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学会科学分析对于处理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分析能力是必备的素质。
    写作分析二: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主要讲述了孔子面对两小儿各有理由的观点无法决断,而通过科学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故事,并指出在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学会科学分析。
    从审题立意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科学分析的重要性:强调在信息繁杂的时代,科学分析能够帮助我们辨别是非,获取真相。
    理性思考:材料中的孔子无法决断,启示我们要避免盲目跟从,学会理性思考。
    客观看待问题:两小儿的观点貌似有理,这提醒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各种观点和信息。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分析需要扎实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信息时代的挑战与应对:探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运用科学分析应对各种信息。
    在确定立意时,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深入阐述。文体方面,议论文、记叙文均可。例如,通过讲述自己或他人在面对复杂信息时,运用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经历,来体现科学分析的重要性。(应鸣阅读与写作)
    写作时需注意紧密结合材料,突出“科学分析”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保证观点清晰,论证有力。
    审题立意分析如下:
    材料解读:材料讲述了两小儿的观点看似有理,孔子却无法决断,而通过科学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故事,强调了在信息时科学分析的重要性。
    立意角度:
    强调科学分析的价值和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信息繁杂的时代辨别真伪,做出正确的判断。
    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分析,例如保持客观、理性,运用科学方法和工具等。
    可以思考在信息时代,人们为什么需要学会科学分析,以及不进行科学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也可以结合现实,指出在某些领域或问题上,科学分析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文体选择:可以写成议论文,通过逻辑严密的论证来阐述观点;也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科学分析的重要性。
    在写作时,要注意选准角度,紧紧围绕“科学分析”这一关键词展开论述,同时要注意结合材料,避免偏离题意。
    写作分析三:
    这道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是基于一个经典的故事——《两小儿辩日》,结合现代的信息时代的背景提出问题。故事中,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各自持有看似合理的观点,令孔子无法裁决。后来通过科学分析,我们知道了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并不是早午变化的原因。
    首先,对材料进行审题,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心思想是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众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和信息,我们需要具备科学分析的能力来辨别真伪,得出正确的结论。
    接下来,立意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各种观点和理论层出不穷,没有坚实的科学素养,很容易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因此,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知识更新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知识不断产生,旧的理论可能被淘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认知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态度决定成败:面对复杂问题时,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轻易下结论,而是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来得出结论。
    教育的反思:当前教育体系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信息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等,但同时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提升自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应鸣阅读与写作)
    综上所述,这篇作文应当围绕信息时代背景下,个人如何通过科学分析来获取真实的知识、形成正确的判断这一核心主题进行论述。文章可以结合个人经历、社会现象或历史案例来丰富内容,同时也要注意文体的选择和文章结构的安排,以确保观点明确、论证严密、逻辑清晰。

    相关试卷

    05-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五(新高考九省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05-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五(新高考九省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5-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五(新高考Ⅱ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05-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五(新高考Ⅱ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5-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五(新高考Ⅰ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05-2024高考语文临门冲刺押题卷五(新高考Ⅰ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