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东局子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六)(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Cl 35.5 O 16 N 14 S 32 Ca 40 Na 23 Fe 56 Cl 35.5 K 39 Mg 24 Al 27 Zn 65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采用向溶液中加水的方法将食盐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 海水“晒盐”
C. 蒸馏法淡化海水
D. 食醋除水垢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采用向溶液中加水的方法,将食盐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蒸馏法淡化海水,是除去杂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食醋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将其除掉,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生铁B. 澄清石灰水
C. 臭氧D. 人体呼出的气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生铁是铁碳合金,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臭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化学物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下列物质有关应用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B. 明矾:用于净水
C. 烧碱:用于食用碱D. 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故A正确;
B、明矾有吸附性,可将水中的悬浮颗粒凝结为大颗粒固体而利于其沉降,可用于净水,故B正确;
C、烧碱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中。食用碱的成分为碳酸钠,故C错误;
D、氯化钠是人体必需的盐类物质,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D正确。故选C。
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烧碱易潮解,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C、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雾产生,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符合题意。
故选D。
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为
A. 元素B. 单质C. 分子D. 原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里的“碘”、“钙”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7. 硒是制造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所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硒原子的中子数是34
C.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 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硒元素汉字名称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硒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8.96-34≈35,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是“1”,不是“g”,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选项B可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为34,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此选项表述正确;
B、有盐和水生成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此选项不正确;
C、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不是离子,此选项不正确;
D、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钙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碳酸钙不属于活泼金属,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
9. 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3B. 46C. 92D. 96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则=,解得x=46,故选B。
10.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水,如果有沉淀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完全变质
B. 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钙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D. 取样,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水,如果有沉淀产生,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完全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酚酞试液不可能呈无色,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钙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则溶液部分变质,该选项设计合理;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故选C。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最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因此锌元素摄入的越多越好
B. 用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C. 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各种营养元素的摄入要适量,错误;
B、用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汽油溶解了油污,错误;
C、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水,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错误;
D、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正确。
故选D。
12.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实验室中的相关药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用到的三种金属丝均已打磨干净):①稀盐酸、铝、铜、银;②硫酸铜溶液、铝、银;③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铜;④硫酸铝溶液、铜、银。其中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稀盐酸不能和银、铜反应,不能比较银和铜的活泼性,不能用稀盐酸、银、铝、铜检验;
②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银不如铜活泼,铝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铝、银检验;
③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不能和硫酸铝溶液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可以用铜、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验;
④铜、银都不能和硫酸铝溶液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泼性,不能用硫酸铝溶液、铜、银检验;
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③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13.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 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 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 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应,因此丁可以是单质碳,选项B正确;
C.若甲是碳酸钠,如果跟硫酸反应则乙是硫酸钠,但硫酸钠转变成的丙不能和氯化钡反应,则丁不可以是氯化钡,选项C错误;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C。
14. 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氧化铜在空气中与碳混合灼烧会将主要成分碳反应掉,故不符合题意;
B.过量的铜粉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与银,单质银可通过过滤除去,故符合题意;
C.加水时放热的固体是氢氧化钠,吸热的固体是硝酸铵,无明显热量变化的是氯化钠,故符合题意;
D.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都会熄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C。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和固体混合物与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体的质量为
B. 和的混合物含量为,则混合物中元素与元素的质量比为
C. 密闭容器中和混合气体与足量反应,得到,则混合气中元素与元素的质量比为
D. 和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质量为,则该混合物中元素的含量为30%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O3+2HCl=CaCl2+H2O+CO2↑,MgCO3+2HCl=MgCl2+H2O+CO2↑,则有2HCl~CO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4.4g,故A说法正确;
B、分析FeSO4和Fe2(SO4)3的元素组成可知,混合物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4)=1:2,混合物含S量为a%,O的含量为2a%,混合物中Fe的含量为1-3a%,则混合物中Fe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1-3a%):2a%,故B说法错误;
C、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y,则有, 解得y=2.8g,则混合气中C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故C说法错误;
D、设混合物中Mg的质量为A,生成氢气的质量为B,则有,
,则有、,解得A=1.2g,B=0.1g,则该混合物中Mg元素的含量为,故D说法正确;
故选:A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
16. 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①食盐②金刚石③生石灰④食醋⑤熟石灰⑥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用序号填空。
(1)可用于清除水垢的是_____;
(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3)可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_____;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
(5)可用于食品袋中做干燥剂的是_____;
(6)可用于裁切玻璃的是_____。
【答案】(1)④ (2)⑤
(3)① (4)⑥
(5)③ (6)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生活中可用醋酸除去水垢,故填:④;
【小问2详解】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显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以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而改良土壤,故填:⑤。
【小问3详解】
食盐有咸味且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以食盐可作调味剂和防腐剂,故填:①。
【小问4详解】
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故填:⑥。
【小问5详解】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于食品袋中做干燥剂,故填:③。
【小问6详解】
金刚石硬度大,所以可于裁切玻璃,故填:②。
17.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容易___________电子,变成_______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2)原子序数为 20 的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
(3)图 D 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X=_______。
(4)A、B、C、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序号)。
(5)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答案】 ①. 19.00 ②. 得到 ③. 阴离子 ④. 金属 ⑤. Ca2+ ⑥. 7 ⑦. BC ⑧. B
【解析】
【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负电荷,变成阴离子;
(2)原子序数为20的元素,为钙元素,由“金”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Ca2+;
(3)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2+8+X=18,X=8;
(4)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A、B、C、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
(5)A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18.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极上出现气泡,并汇集到玻璃管上端。通过验证可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玻璃管b中收集到10mL气体,则试管a中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mL。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且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中B. 用洗菜的水浇花
C.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D. 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答案】(1) ①. 氧气##O2 ②. 20
(2)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玻璃管a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玻璃管b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故实验结束后,若玻璃管b中收集到10mL气体,则试管a中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20mL;
【小问2详解】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小问4详解】
A、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中,会污染水源,应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B、用洗菜的水浇花,“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题意;
D、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四、简答题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甲烷的燃烧_______;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
【答案】(1)
(2)
(3)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甲烷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C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g。
(2)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t3°C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5)将t3°C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到t2°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1)10 (2)
(3) ①. 饱和 ②. 3:10
(4)蒸发结晶 (5)乙>甲>丙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溶解度曲线,t1°C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10g。
【小问2详解】
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甲=乙>丙。
【小问3详解】
t3°C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将4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剩余甲物质40g-30g=10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3:10。
【小问4详解】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小问5详解】
将t3°C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到t2°C,甲乙析出晶体,溶液仍然是饱和的,t2°C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而由于原溶液是等质量,因此乙中的溶剂比甲多,则乙中溶质质量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原溶液质量相等,丙溶解度最小且比t2°C的也小,则所得甲、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
21. 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很多化学知识,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1)《考工记》中记载了青铜的成分,青铜属于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开工天物》记载了“淘洗铁砂”、“生熟炼铁”等钢铁冶炼过程,现代工业可以选用氢气冶炼赤铁矿,氢气的产生途径有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熟相合,炼成则钢”,将生铁炼成钢时,一定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开工天物》中比较了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某化学小组为验证铜、锡、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个实验。
实验①:铁片、10%的稀硫酸实验②:铁片、10%的硫酸铜溶液
实验③:锡片、10%的稀硫酸实验④:锡片、10%的硫酸铜溶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对比实验①、③,可以判断出铁和锡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对比实验②、④,可以判断出铁和锡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省去实验②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答案】(1)混合物 (2) ①. Zn+H2SO4=ZnSO4+H2↑(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电解水) ②. C+O2CO2 (3)A
【解析】
小问1详解】
青铜属于合金的一种,含有多种物质,所以青铜是混合物。
【小问2详解】
氢气的产生途径有,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将生铁炼成钢,即减少生铁中的碳含量,发生的反应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小问3详解】
A、实验①和实验③中的金属都和酸能反应,可以根据产生气泡的快慢可判断出铁和锡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该选项正确;
B、实验②可以得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实验④可以得出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不能得出铁和锡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该选项错误;
C、省去实验②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由实验①③得出铁比锡活泼,由实验④可以得出锡比铜活泼,因此由①③④能够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选项错误。
故选:A。
五、实验题
22.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酒精灯 ②. 集气瓶
(2) ①. AC##AD ②. 2KMnO4K2MnO4+MnO2+O2↑
(3) ①. BD ②. ③. 干冰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为酒精灯、集气瓶,故填:酒精灯;集气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或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AC或AD;2KMnO4K2MnO4+MnO2+O2↑;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故填:BD;;干冰。
23.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重要的调味品。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F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答案】(1)
(2)复分解反应 (3)
(4)生产玻璃(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B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所以B是盐酸,碳酸钠和E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E是氯化钙,A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A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G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小问2详解】
反应①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此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小问3详解】
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F是碳酸钠,可用于制洗涤剂、制玻璃等。
24. 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液中共含有硫酸铜、硫酸、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四种溶质,每个厂各含其中两种。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对两个厂的废液成分进行探究。
(1)取甲厂的废液观察,废液呈蓝色,结合溶液中物质共存的原理可推知,甲厂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将所取废液部分倒入试管中并加入足量锌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对乙厂废液中的成分进行了验证。
①请写出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可以代替实验一中Ba(NO3)2溶液的是___________。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答案】 ①. 硫酸铜、硫酸 ②. 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产生大量气泡 ③. 无色酚酞溶液(合理即可) ④. 溶液变红色(与上一空对应) ⑤. 碳酸钠、氢氧化钠 ⑥.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⑦. C
【解析】
【分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
【详解】(1)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液中共含有硫酸铜、硫酸、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四种溶质,取甲厂的废液观察,废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硫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均不能共存,故甲厂废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硫酸,将所取废液部分倒入试管中并加入足量锌片,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产生大量气泡。
(2)乙厂废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①实验一中发生反应是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NO3)2+Na2CO3=BaCO3↓+2NaNO3。
②A、稀盐酸和碳酸钠不能生成沉淀,不能代替实验一中Ba(NO3)2溶液,故A不正确;
B、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实验二的判断,故B不正确;
C、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显中性,可以代替实验一中Ba(NO3)2溶液,故C正确;
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影响实验二现象,故D不正确。故选C。
六、计算题
25.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根据尿素的化学式计算:
(1)尿素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
(3)在120kg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答案】(1)4##四
(2)8 (3)56
【解析】
【小问1详解】
尿素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填:4或四;
【小问2详解】
尿素是由尿素分子构成,一个尿素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因此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1+1+2+4=8个原子,故填:8;
【小问3详解】
120kg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20kg×=56kg,故填:56。
26. 碳酸钠中常会含有杂质氯化钠。现取该样品11.3g溶于一定量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然后逐滴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钙溶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110g,过滤,得到滤液200g。计算:
(1)所用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10.1%(2)6.2%
【解析】
【详解】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质量,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
设氯化钙的质量为,碳酸钠的质量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解得=11.1g
=10.6g
=11.7g
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总质量
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1%;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2%。A.闻气体气味
B.称固体质量
C.读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选项
实验目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碳粉中混有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B
除去硝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银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C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分别加水溶解
D
鉴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乙厂废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乙厂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
实验二:取实验一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乙厂废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Ba(NO3)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乙厂废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
实验二:取实验一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天津市河东区东局子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河东区东局子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n,3g,其中含氧元素4,1%), 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