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第一初级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第一初级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 24分)
1.班级开展“自律助我成长”主题活动。活动结束后,小文完成了一篇心得体会。老师建议他检查、修改后再次提交,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4分)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觉 zūn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毕达哥拉斯曾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建一种井然的秩序,为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bèng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我们更优秀。
(1).语段中加点的字,小文拿不准读音,请你帮他注音。
①不能称他为自由的 ②秩序
(2).语段中注音处的汉字小文拿不准,请你帮他在田字格内用规范的正楷书写。
①zūn 守 ②bèng 发
2.本次活动的一个环节是“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8分)
【任务】同学们正在交流课内古诗词名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名句填空。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中华广袤肥沃的土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涵养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背井离乡,戍守边关,范仲淹以“浊酒一杯家万里,(1) ”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面对边塞的壮丽风光,岑参诗情所至,一联“(2) ,(3) ”红白映衬、色彩鲜明;文人失意,以词抒怀,辛弃疾以“(4) ,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苏轼也借用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得到重用、为国立功:“(5) ,(6) ”;文天祥则以死明志,“(7) ,(8) ”的豪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班级开展“读万卷书”主题活动,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6分)
(1)小豫想选一幅插图作为宣传海报。A、B两幅备选图中,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简述理由。
A. B.
(2)小豫想用一组排比句分享自己阅读的方法,请你仿照画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
同学们,阅读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了解时代背景和写作目的;走进人物,描绘朴实无华的人物画卷;
走进 ;走进 。
4.学校正在开展“探寻文化遗产”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4分)
(1)活动中,同学们要把收集到的一些文化遗产项目汇编制作成一本小册子,已经拟了两个栏目,请你仿照示例再拟两个。
栏目一:了解传统工艺 栏目二:追寻古式建筑
栏目三: 栏目四:
(2)活动拟邀请陈教授参加学校1月5日下午三点在校礼堂举办的“探寻文化遗产”专题讲 座,请你代校学生会拟写一则邀请函。
5.在介绍河南历史名城的时候,小豫准备了下面这段材料,请帮他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 (2分)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 。作为十三朝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神都洛阳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华夏历史命脉始终相依,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洛阳向世人展示其魅力所在。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交会相融,“五都荟洛”、龙门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熠熠生辉。 ?洛阳一名始于战国时期,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谓“阳”,故名洛阳。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6分)
大道至简
①现在,扶贫,大家都致富,周晨也想致富。
②不过,周晨是个哑巴。大家都替他想办法,可以做雕刻,黟(yī)县雕刻蛮出名的,还可以做别的事。周晨摇着头,他不要政府帮扶,他用手语表示,自己行,能脱贫。
③这个年轻人,有些过于好强了。
④好强,是好性格,可过于好强,不能面对自己缺点,就是坏毛病,就是不自量力。
⑤周晨有点不自量力,竟然承包了一片香榧(fěi)园。
⑥香榧是一种坚果,能吃,去壳炒过,果仁金黄,带着一股香味,吃在嘴里香、脆,口感好。当然,香榧也能入药。“助消化,益筋骨,聪耳明目”,古书说的,不会错。黟县出产香榧,极品的,因为外壳黑色,这儿的人又称之黑果。
⑦可是,这咋行?最近,生意大多不好做,这不找赔吗?大家都担心,都劝,周晨,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发财也要一步一步来,看准了出手,千万别冒失。
⑧周晨不,愣是承包了。
⑨香榧开花,绿黄色,小小的,花香四溢,整个镇子都飘着香榧花儿的香味。大家嗅了,看看周晨的香榧,由于管理得法,枝叶青葱。这个周晨,香榧到时朝哪儿销售啊?大家操心,着急,叹气。
⑩香榧成熟,周晨请人摘了。
⑪他自己炒着,忙着,然后到处寻找商店,想将炒熟后的香榧卖出去。
⑫这时,微信群里就出现了一条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周晨的香榧,千万别买,不地道。”镇上人见了,都气得呼呼的。这是谁啊?这么缺德,说人家香榧不地道,就说出原因啊。大家看看发帖人名字,是网名“大道至简”。有人就在下面留言:“哥们儿,太不地道了吧?你说周晨香榧不地道,说说原因啊。”“大道至简”随后跟帖:“我尝了,他的香榧太香了,什么香啊?尝不出来,不会是加了化学药剂吧?”
⑬镇上人更怒了,香,就加入了化学药剂啊?胡说。
⑭有人禁不住问:“什么香?”
⑮“大道至简”说,脆、爽外,有香榧香,还有各种草木清香,世间有那样迷死人的香味吗?不可能,绝对假的。
⑯大家听了,都好奇了,就有人去了周晨那儿,称了几斤炒香榧,回家吃了,就咂巴着嘴,再去称几斤,再吃了,就在后面跟帖:“真的,周晨香榧有荷花香味,有百合香味,有迎春香味,还有……反正很多。”
⑰镇上人知道了,纷纷去吃,纷纷夸赞。跟帖也如过江之鲫,一个挨着一个说好。
⑱“大道至简”急了:“世间有那样的香味吗?”
⑲有人诚实地回答:“没。”
⑳“大道至简”说:“没,就有问题,大家千万注意。”
㉑这个“大道至简”是谁啊?咋就和周晨过不去?镇上人纷纷猜测,是周晨的冤家对头,可这小子不惹事,见人就笑,见谁有困难都帮忙,从没冤家对头。难道是同行?同行竞争嘛?可镇上几家销售香榧的老板,都还帮着周晨,也不像啊。大家最后一致认定,这个“大道至简”,一定心怀叵测,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发。得,周晨嘴不能说,不能辩解,大家不能让他白白受冤,得替他出头打抱不平。打抱不平最好的方法,村长吴艺说,就是请工商部门来鉴定一下。
㉒反正,工商局就在旁边,隔着一道拱桥。
㉓于是,吴艺和左邻右舍就去了,接待的是一个眉眼细长的女孩,叫朱曾。
㉔吴艺说:“我们不能让人冤枉周晨。”
㉕左邻右舍都点头,义愤填膺。
㉖朱曾听了经过,笑着答应,去了周晨家,吃了一个香榧,咂巴嘴,再吃一个,又吃一个。然后才检查,才化验,随后就举起大拇指对周晨道:“小子,真聪明。”
㉗周晨一笑,很得意。
㉘吴艺和邻人都放心了,忙问:“这果子那么香,究竟怎么回事?”朱曾看看周晨,周晨点点头。朱曾说,这个周晨啊,将炒香榧改革了。他提前在春夏时期,将刚绽苞的各种花儿摘了,阴干,放在那儿,等到炒香榧时,提前将这些花儿浸泡水中,然后,将剥壳的香榧果仁泡在这水中。再炒之后,果仁当然就有各种花儿的香味了。
㉙大家听了,都鼓掌,然后纷纷建议,要挖出那个可恶的“大道至简”,不许他再胡说。
㉚可是,“大道至简”仿佛知道似的,玩了蒸发,不见了影子。
㉛周晨的香榧,销售越来越红火,一月时间,全部售完,不是给了镇上商店,是和新加坡一个厂家签订了合同。周晨的香榧当然不够,还得收购,镇上人的香榧也被高价买下。周晨规定,炒香榧不能用机器,这样香榧易碎,质量不好,得人工加工。于是,镇上年轻人都成为了工人。
㉜周晨办起一个公司,名叫“大道至简”。
㉝大家看了,恍然太悟,原来,网上贴帖子的竟然是周晨自己,他想出这么个宣传产品的方法啊。
㉞周晨摇着头,用手语告诉大家,这个方法不是自己想的,是别人想的。说着,他指着星期天特意来帮忙的朱曾。
㉟朱曾得意地笑了,叮嘱道:“‘大道至简’只有一条,就是质量至上。小子,不然本美女可是要罚款的。”
㊱周晨笑呵呵地点头,脸上一片阳光。
㊲朱曾也一脸微笑,犹如阳光。
㊳整个小镇,此时更是罩在一片温暖的阳光里,黑瓦粉墙,纤尘不染。
(作者:余显斌。有删改)
6.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将下面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7.请联系上下文,赏析第㉖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朱曾听了经过,笑着答应,去了周晨家,吃了一个香榧,咂巴嘴,再吃一个,又吃一个。然后才检查,才化验,随后就举起大拇指对周晨道:“小子,真聪明。”
8.文末三次出现“阳光”,用意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9.对于周晨的“炒作”,有人觉得是妙计,有人觉得方法不当,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大道至简”的内涵和小说内容加以评价。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共10分)
文本一
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
①阅读不是谁的专利,而应是全民的生活方式。
②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踏上这道阶梯的,不该只是少数人。无论是立足于知识社会之需、学习型社会之义,还是着眼于提升国民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都需要着力建设书香中国,厚植学习土壤,培育阅读氛围。阅读不该是部分人的专享,而应是“阳光普照下,雨露共生长”。我们追求全民阅读全覆盖、无盲区的目标,“一个都不能少”。
③既然是“一个都不能少”,就应该照顾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的阅读需求。早在2017年9月,由五个部门联合实施的“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就正式启动,旨在用无障碍阅读解决盲人群体的“阅读难”困境。
④既然是“一个都不能少”,就应该照顾农村贫困人口的阅读需求。在乡村,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阅报栏等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村村有书屋的图景。这些书屋已成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某种程度上,知识普惠,就是要拉平知识获取上的城乡鸿沟,让农村人也读得起书、学得起知识。
⑤当下,增强普惠性阅读资源的供给,为全民阅读提供软硬件支持,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对政府而言,搭建完善的全民阅读社会基础设施,提供阅读均等化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社会力量来说,提供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普惠性图书产品与服务,让农村人口能无差别、低成本获取知识资源,也大有可为。近几年,短视频等工具的出现,确实带动了“一屏万卷”阅读风尚的形成。但也要看到,碎片化、散点状的浏览播放,仍难替代系统化、专业化的“书面阅读”。只不过,不论是内容供给上的匹配度相对不足,还是纸质书价格普遍偏高,都成了培育农村阅读氛围的掣肘。
⑥让更多人参与阅读,还需要多方发力支持,其中,电商平台就能发挥积极作用。比如,近日某电商上线的“快乐读书月”活动,用5000万元读书基金对中外经典名著、畅销图书等进行专项补贴;在世界读书日之前,该电商联合国内30余家出版社及图书出版公司,让平台近8亿用户以低价实现“悦读”。
⑦“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不断降低阅读门槛,让农村贫困人口读得起书,让城乡知识获取鸿沟渐次缩减,是对知识普惠的应有注解,也是推进“全民阅读”的内在要求。
(作者:子衿。有删改)
文本二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节选自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全文是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布局的。
B.浏览播放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时尚,可以取代传统的“书面阅读”。
C.文本一第⑥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电商平台能为推进全民阅读发挥积极作用。
D.阅读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书,选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11.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12.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是围绕“阅读”展开的,却各有侧重。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①十年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师伐我 当余之从师也 为人师表
B.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 亲密无间
C.公与之乘 昔人已乘黄鹤去 骑马乘舟
D.故逐之 温故而知新 一见如故
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5.选文中的曹刿与鲁庄公形象鲜明,特征明显。如果跨越时空,你愿意和谁做朋友?请阐述理由。
16.曹刿认为“民从”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结合内容分析其是运用何种手法来说明“民从”的重要性的?
【链接材料】
白公胜得荆国,不能以府库①分人。七日,石乙入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白公弗听也。九日,叶公入,乃发大府②之货以予众,出高库③之兵以赋民,因而攻之,十有九日而禽白公。
(节选自《淮南子·道应训》,有删改。)
【注释】①府库:指收藏财物和兵器的地方。②大府:国家收藏财物的地方。③高库:国家收藏兵器的地方。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7.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或“翻”字。
18.诗歌颈联是流传千古的佳句,请从情感和哲理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四、名著阅读(4分)
19.班级组织小说类名著联读活动,同学们发现不同小说中的人物可以进行分类比较。请从以下A、B两组小说中,分别选出一个人物,形成一组,结合具体情节从人物性格(形象)的相似点这个角度进行比较。
A《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
B《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人民日报》曾有这样一段话:“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让思维转个弯,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工作学习中我们时常会遇到棘手的时候,换个角度勇敢尝试,就会拥有更广阔的视角,做出更理智的决断;遇到烦恼时,不妨让心态转个弯,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人生中适时地转个弯,或许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愿你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更有适时转弯的智慧,去发现人生的无限可能!”
(1)请以“转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年固始县第一初级中学第二次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语 文
一、【答案】
1.(1) chēng zhì (2).①遵②迸
2. 【答案】 燕然未勒归无计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了却君王天下事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 【答案】(1)示例:我选A,主体部分是两本卷着的书构成一个望远镜,上方有“4.23世界读书日”的字样。图画意思:世界读书日是每年的4月23日。读书可以开阔视野,读书像望远镜一样,能让人看得更远,能更清楚看清远处的风景。倡导人们能关注读书日,热爱读书。
示例:我选B,图中的主体部分是一双手打开一本书,书中心光明一片,从中长出一株金色的小树,熠熠生辉,树旁星光闪闪。书的光芒还照亮下方的“世界读书日”等字样。寓意是告诉读者,书籍可以点亮世界,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光明和美好。
(2) 走进故事,体会精彩纷呈的生活百态 走进环境,感受独具魅力的地域风情(走进语言,品味典雅通俗的优美意境;走进自己,联系自身经历产生情感共鸣。)
4.【答案】(1) 遍数历史文物 欣赏地方艺术(探访名胜古迹、品味民俗风情)
(2)示例
邀请函陈教授:
你好!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民俗相关知识,我校学生会拟开展专题综 合性学习活动。特邀请您于1月5日下午三点在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身 边的文化遗产”专题讲座。期待您的到来!
校学生会
×年×月×日
5. 【答案】 而洛阳则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 洛阳之名始于何时?从何而来?
二、
【答案】6.①认为他过于好强,不自量力。②香榧长势良好,需要找到销售渠道。③“大道至简”在网上造谣周晨的香榧加化学药剂。④都放心了,建议挖出“大道至简”不许他再胡说。
7.①“再”“又”突出朱曾品尝之多、品味之细,两个“才”字突出她检查之缓、程序之繁。②暗示她心知肚明,只不过在给大家做“演示”,与众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也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或:以此显现香榧经过了严格的审查,证明了香榧的质量,为她夸赞周晨、让众人放心做了充分的铺垫。
8.①周晨脸上洋溢着“阳光”,展现出他创业成功的幸福和喜悦。②把朱曾的微笑比作阳光,表现了她帮助周晨脱贫致富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③整个小镇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阳光里”,赞美了小镇的人情淳朴,温馨和睦,互助互爱,亲如一家。
9.示例一:“大道至简”指产品质量至上,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真正的致富之道。周晨的“炒作”并未违背这个原则,他精心选花取香,对香榧进行改革,且生产时不用机器,全用人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正是质量至上的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周晨是哑巴,自我宣传障碍重重,利用舆论规律,“炒作”效果更佳,从原文看,大家并未觉得不妥,而是对他的创意感到佩服,说明是妙计。
示例二:“大道至简”讲求产品质量至上,本质是对消费者负责,诚信待人。诚信应贯穿于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宣传。可周晨用“炒作”的办法把大家骗得团团转,镇上人焦急、愤怒、替他鸣不平,甚至到工商部门讨说法,他看在眼里,却无动于衷,想办法与大家周旋,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实际上辜负了大家的心意,方法实属不当。
【答案】10.B
11.首先引用名言,提出本段论点“阅读不该只是少数人的专享”;接着具体阐述倡导全民阅读的理由(必要性):知识社会之需、学习型社会之义,提升国民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最后强调阅读不该是部分人的专享,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
12.①文本一论述的是“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的观点,侧重论述实现全民阅读的具体做法,需要政府、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②文本二侧重论述的是读书的方法和态度。“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而应推敲细思”“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介绍了读书的态度,“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书亦可请人代读”等介绍了读书的方法。
【答案】13.C
14.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15.示例一:曹刿。曹刿心思缜密,行事谨慎,并且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与爱国情怀,他是一位让人敬佩的人物,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愿意和他做朋友。
示例二: 鲁庄公。鲁庄公虽然资质平庸、行事急于求成、不够谨慎,但他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谦虚好学,与他做朋友能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愿意和他做朋友。
16.示例:对比手法。白公胜将用不义的手段获取的不义之财持守在手,即使他人晓以利弊也不肯分给民众,而叶公注重民心向背,将获取来的财物和兵器分配给民众,并借助民众来攻打白公胜,最终大获全胜。链接材料将白公胜和叶公的行为进行对比,进而突出了“民从”的重要性。
【答案】17.“空”的意思是“白白地”“徒然”,诗人离别多年,被贬归来,本以为可以和好友相聚,结果却是朋友凋零。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翻”的意思是“反而、倒好像”“却似”,诗人离开家乡多年,回到家乡,无人知晓,惊觉时间飞逝,已不复当初。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怅惘。
18.示例:饱含情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着人们。蕴含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19.【答案】示例一:书名:《骆驼祥子》和《西游记》。
人物: 祥子和唐僧。
相似点:他们都有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祥子想要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为此他不怕辛苦,拼命拉车体现了这一点;唐僧为了取得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仍旧坚持不懈体现了这一点。
示例二:书名:《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物: 祥子和保尔。
相似点:都具有反抗精神。祥子作为一个老实人,在杨家拉车时,被像下人一样使唤来使唤去,祥子开始没有生气,只是默默忍受下这一切,但最终,祥子忍无可忍,将钱甩在杨家太太的脸上,让她结算四天的工钱,体现了这一点;保尔被神甫毒打,并且被针对,保尔在神甫家的厨房里等候补考的时候,把一撮烟末儿撒在神父预备做复活节糕的面团上体现了这一点。
邀请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51,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0”;两手之间是数字“5, 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