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②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
③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④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选自袁行霈《境与象》)
材料二:
①诗歌意境,从表现对象分,有“物意境”“事意境”“情意境”“理意境”。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②所谓“物意境”,也叫“物境”,就是以“物”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山水诗、咏物诗、山水画、花鸟画中多有此类意境。“物境”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这些都是“物境”名句,一个个逼真如画,历历在目,令人有“处身于境”、目悦神怡之美感。
③所谓“事意境”,也叫“事境”,就是以事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叙事诗、咏史诗和写人诗中多有此类意境,此外古典戏曲、小说和散文中也往往有此类佳作。事境有大有小,有时一句诗就是一个事境,如“少小离家老大回”“风雪夜归人”“落花时节又逢君”;有时一首诗是一个事境,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和《卖炭翁》。事境的审美特点是“近”,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所以才能获得“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④所谓“情意境”,也叫“情境”,就是以“情”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抒情诗、抒情小赋、抒情散文和音乐、戏曲中多有此类意境。在古典诗歌中,有直抒其情成境者。如赵嘏《忆山阳》:“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多惭江上鸥。”金圣叹评云:“看他四七二十八字,中间杂用‘愁’字、‘怜’字、‘忧’字、‘伤’字、‘叹’字、‘惭’字, 凡若干悲苦字成诗,知先生怀忧,真有甚深者也?”但更多的是借景抒情而成境者。如汉乐府《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又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李白是写情境的圣手,他有许多这方面的名句,诸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李白笔下,风、水、月皆成为情的化身,而又是那样亲切自然,尽情尽理,真是大家风范。
⑤所谓“理意境”,也叫“理境”,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如果说“情境”的审美特点是求“美”的话,那么“理境”的审美特点则是求“真”。玄言诗、哲理诗、议论散文、寓言、写意画中多有此类意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都是直言其理的名句,还有借景言理的,如崔颢《黄鹤楼》一诗,金圣叹评云:“他何曾是作诗,真是直上直下放眼恣看,看见道理却是如此。”什么“道理”呢?就是“黄鹤” 飞了,“昔人”去了,甚至他们早都死了,而“楼”还存在着。生命是有限的,空的,只有“楼”是无限的,实的。所以,感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便是这首诗的道理。这些道理是通过昔人、黄鹤、楼、白云、此地、千载等时空意象表现出来的。前者所举名句,或理,或意,都浸泡在浓郁的感情里;后者所举的“道理”则隐含在意象之中。所以朱光潜先生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
(选自古风《意境探微》)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与境交融之后生成意境,意境可以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B. “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
C. “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特殊手法的作用,旨在表明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可见意境的形成不一定借助特殊的艺术手法。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境”讲究的是逼真如画,历历在目,具有令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
B. 《长恨歌》体现了一首诗是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事境,可给读者“亲切不泛”的美感享受。
C. 抒情诗、抒情小赋和抒情散文中多有“情境”,这种“情境”有的是直抒其情,有的是借景抒情。
D. “情境”求“美”,“理境”求“真”,“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理意境”观点的一项是( )
A.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5. 杜甫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崔颢有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请结合材料分析以上诗句中境与象的关系。
【答案】1. B 2. D 3. C
4. 材料一的第三段首先指出“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然后点明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这是西方英美意象派的看法,接着作者举出了中国古诗中大量的例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是错误的。
5.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了木叶和江水意象,无边的空间,无尽的时间,因空间的寥阔、时间的绵亘而易悲凉为悲壮;“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通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意境。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描写了黄鹤、白云、千载等意象。诗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这些意象,让人感到生命是有限的,空的;通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交融,为读者营造了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意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这一比喻的意思是象生于境,没有境就没有象” 错误,结合材料一第②段“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可知有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D.“‘情’‘理’在同一诗作中不能兼而有之”错误,诗歌“还有借景言理的”,第⑤段原文“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赤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它绝不说抽象地未受情感饱和的理”。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观点。
第⑤段原文:所谓“理意境”,也叫“理境”,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理境”的审美特点则是求“真”。玄言诗、哲理诗、议论散文、寓言、写意画中多有此类意境。
A.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诗人以欣欣之笔,描写田园的自然风光,土地、房屋、榆柳、桃李等平常事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展现了田园清淡平素的天然之美,使人悠然神往。
B.出自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译文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此句语调苍凉悲壮,诗人登楼眺望,在苍茫广阔的图景之中,流露出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C.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诗人在描写景物中,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雄心,含有深刻的理趣,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最能支持“理意境”观点;
D.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此句描写了诗人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诗人无限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
在材料一第三段中,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接着指出“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 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这就阐明了作者认为.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这是西方英美意象派的看法,而中国古典诗歌并不符合这种 理论。接着作者举出中国古诗中大量的例子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比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等诗句的意境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从而得出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是错误的这一结论。整段文字论证过程环环相扣,论据充分有力,充分表现了文章论证的严密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
在材料一中,作者提到“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所以解答此题,应首先将四句诗中的“象”找出来。所谓“象”,就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
杜甫诗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此句刻画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寄情于景,深沉地抒发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不难找出“昔人、黄鹤、楼、白云、此地、千载”就是其所描绘的“象”。而这些“象”的结合,则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读者产生了“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境,所以此处的境是对具体的“象”的升华,给了读者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①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咯咯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
②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它又不是梦,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记起的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
③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在一次回营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战斗机的围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护了我。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发我一枝枪!”
④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于是,我仍是全营中唯一没有武器的人,穿着军装,但没有枪。
⑤“我一定要一枝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
⑥钟敲了十二下,已经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种夜的馨香,纯洁恬静,自由舒畅。我越发想起了枪。
⑦“我要一枝枪!”这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鲁,我明白了,是他引来这难以平伏的思潮。
⑧小鲁是战友的儿子。昨天傍晚,小义惊喜地跳进来报告,“妈妈,小鲁大哥哥来了!”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沿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
⑨孩子扒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羡慕地端详他。“叔叔!”突然,孩子改变了对他的称呼,道:“你怎么没有枪?”
⑩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停了半晌,才说:“我说我要一枝枪,他们说还要慢一慢。”当然,现在给新战士发一枝枪,已经不是问题了,从第一批工农拿起系着红缨的梭镖起,我们就知道,没有枪,要付出什么代价!
⑪我伸手开了灯,床前的玫瑰花儿立即跳回窗帘上去了。小鲁明天就要出发,昨晚硬给小义留了下来,说是要和解放军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间,电灯还亮着,柔和地照着两个人。小鲁眉毛乌黑,舒展两臂,像要展翅奋飞。孩子那毛茸茸的头,略仰着脸,似乎在问:“叔叔,你有枪吗?”
⑫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同年的秋末。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那一天,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家里没有男人,房东是位大嫂。
⑬“大嫂,你家大哥呢?”
⑭她没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⑮“牺牲了,一起七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
⑯忽然,小鲁在梦中皱了皱眉,一个翻身,把小义抱在怀里。年轻的战士,你梦见了什么?梦见自己还没有一枝枪吗?我给他们关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洁白的月光,一只纺织娘时断时续地在唱。生活在行进,时而严峻、鲜明,时而又温和、含蓄,絮絮地向我们披心沥胆。
⑰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营长说;“让我上去缴一枝枪。”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
⑱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突然给我送来一枝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枝。
⑲“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
⑳一枝左轮,六颗子弹,用一块大红绸子裹着,这就是我拿到武器时的情景。小鲁,年轻的战士,不用我说,你能懂得我当时的心情……
㉑一点了,生活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我们离过去又远一天了,但是,历史是不会消亡的,也决不重复。小鲁,现在你不会等自己同志牺牲以后再有一枝枪的。
㉒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一直到我转业的时候,交给组织,一把左轮,五颗子弹。还有一颗,我用了。
㉓虽则是轻风徐来,但凉气更重了。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他们盖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我拉直小鲁挂在椅背上的军衣,轻轻地给他们关上了电灯,掩上了门。
㉔回到床上,我却无法入睡。一闭眼,又仿佛看见战斗机在我头上盘旋、低飞,侧着身子俯冲、扫机枪。我伏在一片开阔地上,还带了一个妇女会的姑娘。敌机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飞越低,毫无顾忌地在我们头上削过去,搅起地上的灰土。姑娘脸色有点苍白,伏着一动不动。我愤怒,但没有屈辱的感觉,因为我想起我有一枝枪,我到底有了枪。我朝那直插下来的飞机打了一枪。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战斗,在保卫自己,保卫解放了的土地。敌机尾巴一沉,朝上飞去,小心地在上空盘旋扫机枪。他怕了,他胆怯了。
㉕钟敲两点了,窗帘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墙。真是该睡了,天明还有工作呢!我们的夜纯洁恬静,自由舒畅,她守护我,我也守护她。
㉖天亮了,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
㉗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
1962年1月5日(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仍是全营里中唯一没有枪的人”,“仍是”“唯一”表达了“我”作为文工团的兵不受重视的抱怨和委屈。
B. 小义一开始叫小鲁“大哥哥”,后来又突然改称“叔叔”,这种称呼的改变,表现出小鲁因没有枪受到孩子的质疑。
C. “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鲁西南的这种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D. “呶了呶”“呆呆的”可以看出大嫂的痛惜和悲伤,而“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写出了她的愤怒与不甘。
7. 下列对“枪”在句子中的内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这里的“枪”是实指,指一枝用来射击的枪,是抵抗敌人、保家卫国的武器。
B. “‘你怎么没有枪?’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小义认为军人都应该有枪,小鲁虽然是一名军人,可他还没有枪,因而脸红,这里的“枪”是军人身份的象征。
C. “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我”接过的枪是营长的那枝枪,这枝“枪”也意味着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D. “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这是“我”在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旨在表达“我”相信小鲁终有一天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枪。
8. 本文结尾处写到的“花”,与《百合花》中写“我”看见通讯员“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中的“花”,有什么不同?
9. 茅盾评价茹志鹃的小说风格近于“静夜箫声”,可见其具有“诗化”特点。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诗化小说”的理解。
【答案】6. C 7. D
8. ①本文结尾处,小义送给小鲁纸花,代表了和平年代小义对解放军的敬意;小鲁小心地把花放进内衣口袋,包含着对自己解放军身份的珍视。
②《百合花》中,“枪筒里插了一枝野菊花”这一细节使小通讯员形象更饱满鲜活,虽然是战争年代,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
9. ①淡化故事情节。文章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回忆、梦境的画面串联情节。
②虚化人物形象。用简笔勾勒人物,不过多着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将人物交融到小说的情境氛围里。
③文章语言富有诗意,抒情性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玫瑰花图案“从床前跳回窗帘”“悄悄爬上墙”,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
④作品主题不着力揭示战争之恶,而是凸显了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都要保家卫国,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
⑤叙事方式采用现在的生活与回忆、梦境交织穿插的叙事方式,虚实交融,意境诗化。
⑥视角选材方面,通过女性视角,描写温馨的夜色和孩子们安睡的场景,笔触细腻。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我’作为文工团的兵不受重视的抱怨和委屈”理解错误,由第④段“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可知抱怨是因为资源短缺,发不出枪;
B.“小鲁因没有枪受到孩子的质疑”理解错误,称呼的改变表现的是孩子对解放军的敬重,表现了小鲁作为解放军在孩子心中的份量;
D.“愤怒与不甘”理解错误,应是对抗战资源短缺的无奈;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D.“旨在表达‘我’相信小鲁终有一天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枪”理解错误,这里的“枪”象征着小鲁在军旅生活中磨炼的坚强意志和保家卫国的本领。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本文第㉖段“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以及尾段“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写小义送给小鲁纸花,代表了和平年代小义对解放军的敬意,而小鲁小心翼翼地将这朵纸花收藏在内衣口袋里,这象征着他对自己作为一名解放军身份的珍视和自豪。“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代表了美好的希望,预示了小鲁美好的前途。
《百合花》中通讯员“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这一细节可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枪筒里意外地插着一枝野菊花,这一细微之处为小通讯员的形象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深度。尽管身处残酷的战争环境,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并未被硝烟所吞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化小说的理解与分析。
诗化小说,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作答时,可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语言以及叙事视角等方面分析。
①淡化故事情节。文章从“我”的梦境开始,回忆当年自己没有枪、向连长要枪等情景;接着写战友的儿子小鲁到来,他也没有枪,引发我的回忆,当年房东大嫂叙述她家大哥和另外七个人牺牲也是因为没有枪;接着回到现实,写自己给儿子和小鲁关窗子等,回忆其营长牺牲,自己得到了一支枪,以及自己带着一个姑娘遇到敌机,因为有枪并不畏惧,向敌机开枪;最后回到现实,写小鲁辞行,自己对他的祝福。总之,文章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回忆、梦境的画面串联情节。
②虚化人物形象。用简笔勾勒人物,不过多着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将人物交融到小说的情境氛围里。文中涉及到的形象,如第③④段写营长,只是简单写“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发我一支枪!’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第⑱段“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突然给我送来一支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 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支。‘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至于营长如何牺牲等都没有涉及,描写很简单;房东大嫂也一样,只是写她的语言和表情,如第⑮段“‘牺牲了,一起七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
③文章语言富有诗意,抒情性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玫瑰花图案“从床前跳回窗帘”“悄悄爬上墙”,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还有第㉓段“虽则是轻风徐来,但凉气更重了。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他们盖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渲染一种温馨恬静的气氛,表现和平年代生活的安稳美好。
④作品主题不着力揭示战争之恶,而是凸显了不管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都要保家卫国,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文中没有残酷的战争过程描写,而是围绕当年“我”需要一支枪跟敌人斗争,如今的小鲁也会有一支枪保家卫国,从而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关于人性美,如营长牺牲后把他的枪给了“我”,牺牲之前还在惦记“我”要枪的事。
⑤叙事方式采用现在的生活与回忆、梦境交织穿插的叙事方式,虚实交融,意境诗化。小说开篇前两段写梦境,“我”因为没有一支枪而遭到敌机的欺凌,引发了回忆;然后转入对十几年前经历的回忆“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我一定要一支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接着又回到现实,写小鲁到来,“我”夜晚睡不着,回忆当年的事,直到第二天早晨小鲁离开。
⑥视角选材方面,如第⑪段“我伸手开了灯,床前的玫瑰花儿立即跳回窗帘上去了”“小鲁眉毛乌黑,舒展两臂,像要展翅奋飞。孩子那毛茸茸的头,略仰着脸”,第⑯段“窗外是洁白的月光,一只纺织娘时断时续地在唱”等,通过女性视角,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和孩子们沉睡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细腻的情感。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做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
甫又善A陈时事B律切C精深D千言E不少衰F世号G诗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其忍弃之”的“其”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的“其”,二者表达的语气是不一样的。
B. “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相同。
C. “未有如子美者”的“如”可理解为“比得上”,与《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不同。
D. “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是杜审言的后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等地漂泊。后参加科举落第后困居长安。
B. 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并且大力赞扬自己。
C. 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受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他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暗地里却怀恨在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
(2)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14. 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应该受到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 BDF 11. B 12. C
13. (1)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
(2)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
14. ①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②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③文思敏捷、卓有才干。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这句话意思是: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甫又善陈时事”是完整的主谓句,“律切精深”“千言不少衰”形容杜甫善于写文章,“世号诗史”为世人起的称号。据此断句为: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有误,意思不同。“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解释为:思考、思念;《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惟”解释为“只有”。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C.“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与原文不符。结合原文“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分析,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琬因为受他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皇帝从此很少和录用人才了。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
(1)赖:依赖。绪业:继承的祖业。自七岁属辞,且:将近。死沟壑:会死在荒郊外。
(2)放旷:为人旷达放荡。自检:自我约束。切:贴合实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结合“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可概括出: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
结合“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可概括出: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
结合“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可概括出:文思敏捷、卓有才干。
【点睛】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适逢安禄山叛乱,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疲困衰弱想要从鄜州投奔皇帝临时的临时驻地。(中途)被寇贼捉住。至德二年,杜甫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琬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皇帝从此很少和录用人才了。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自身前往鄜州探视。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表荐杜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不穿衣服,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杀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将出去的时候,帽子被帘子的钩钩住好几次,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严武的母亲,严武的母亲跑去相救严武才作罢,只杀了章彝。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一天大醉后死去,时年五十九。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元稹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昌黎韩愈对于(杜甫的)文章慎重地许可,之于诗歌,唯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可以相信他们说的。
(二)(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B. 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激发的基调。
16. 结合全诗,简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5. D 16. 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前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确实描绘了一幅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但这首诗的基调并非昂扬激发,而是流露出一种萧索、凄凉之感。诗人通过对落日余晖、浮云无定、燕雀与鸳鸾错置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多舛的感慨,以及归隐之意。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赏析。
①诗中的“荣华东流水”一句,将荣华比作东流的水,暗示了世间的荣耀和富贵如同流水一般转瞬即逝,无法把握。这样的表述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深刻感慨。
②通过“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两句,诗人形象地描绘了一个颠倒的世界,本应在高洁的梧桐树上筑巢的鸳鸾却栖息在荆棘之中,而平凡的燕雀反而安然地生活在梧桐之上。此处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中君子失意、小人得志的现象感到不满和愤慨。
③整首诗从登高望远写起,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特别是最后两句“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意思是:还是回家去吧,我也学欲学冯谖,弹剑高歌,感叹行路真难。此处透露出诗人对仕途艰难、理想难以实现的个人遭遇的悲愤和无力感,以及因此产生的归隐之意。
(三)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的景象进行了描写,痛心不已。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写梦幻中的天姥山天黑之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开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一幅奇妙精美的画面,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
【答案】 ①. 佛狸祠下 ②. 一片神鸦社鼓 ③. 熊咆龙吟殷岩泉 ④. 栗深林兮惊层巅 ⑤.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⑥. 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佛狸、殷、巅、猿啸”等字词容易写错。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经部,收录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自汉武帝以来,儒家超越了诸子百家,儒家文化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做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______。史部,收录的主要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为止,总称为“二十六史”。子部,收录的是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的著作。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______,鲜活有力。集,即文集,集部则是古代诗词文集的汇编。
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____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盎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 ),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是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充盈;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正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______的殿堂。
18.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流砥柱 源源不断 蔚为大观 古色古香
B. 擎天之柱 生生不息 蔚为大观 美轮美奂
C. 中流砥柱 生生不息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D. 擎天之柱 源源不断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B. 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庞然大楼,不仅非常庞大,而且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C. 使用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这座楼宇却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D. 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虽然它是一座庞然大楼
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B.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C.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D. “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而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答案】18. B 19. A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中流砥柱”,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力量。“擎天之柱”,比喻担负重担的人。此处,是形容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界中担负重任,与“动荡艰难的环境”无关,应使用“擎天之柱”。
第二处。“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生生不息”指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此处应该是让中国文化的发生没有终止,应使用“生生不息”。
第三处。“蔚为大观”形容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此处次是形容“国学”的美好盛大,如使用“富丽堂皇”则对象不当,应使用“蔚为大观”。
第四处。“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调和情调。“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此处是把中国文化比作殿堂,而该处是修饰“殿堂”,如使用“古色古香”则对象不当,应使用“美轮美奂”。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概括下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子部”起到弥补“史部”不足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测,括号内的内容重点是在指出“史部”的不足,与前文所述优点形成转折关系,因此用“然而”开头最恰当;
从前面来看,用“钢筋水泥”做主语和前文联系更紧密,前面句子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后,即“然而钢筋水泥……”。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前面说“体系划分”,那后面应该先说分为四大部类,再说“经史子集”的内容;“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应移到“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之后;
语病二是成分残缺,“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缺少主语,在句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
语病三是句式杂糅,“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应改为“而‘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故选B。
(二)(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款大受市场追捧迅速出圈成为社会文化话题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偶文创产品。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社区,它的人气甚至超过了其原型——国宝级文物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玩偶因何大受年轻人欢迎?有人说是因为它做工精致、手感舒适, ① 。这一文创产品无论站姿款还是奔跑款都俏皮生动,正好击中年轻人的心坎。“萌”的背后,是机智、包容、快乐、向善。“萌文化”发源于动漫,一开始用来形容二次元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某些特质,以及人们对此类人物形象的情感共鸣。事实上,“萌文化”成为网络上的流量密码早已有之,如搞怪的皮卡丘和绿鱼人头套等。
“马踏飞燕”玩偶走红的背后是“萌文化”的盛行,“萌文化”的背后, ② 。商品属性、产业化运作和逐利化取向,使大众文化一度遭到“低俗、肤浅”的批评。然而,从“马踏飞燕”玩偶的成功,足以看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可以优势互补。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等传统文物属于典型的精英文化范畴,它们历经时代淘洗而流传下来,审美旨趣高雅,具有永恒的经典性。然而,精英文化曲高和寡,其覆盖范围大多是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人群。精英文化这“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何才能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 ,显然就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大众文化广泛的覆盖度、巨大的影响力,又可以大大拓宽精英文化的传播范围,使那些经典作品中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地被人们熟知和接受。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 ①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萌”;②是我国大众文化的崛起(或“回归”);③借助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或“乘上大众文化的翅膀”)。
22.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款文创产品,它是一个“马踏飞燕”毛绒玩偶,大受市场追捧,迅速出圈成为社会文化话题。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补写。
①处,根据“有人说是因为它”,可知此处应填另一原因,结合本段中的“萌”,可填“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的‘萌’”。
②处,结合此处后的“大众文化一度遭到‘低俗、肤浅’的批评。然而,从‘马踏飞燕’玩偶的成功,足以看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可以优势互补”,可概括为“是我国大众文化的崛起(回归)”等。
③处,根据前句中“如何才能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可知此处应填一种方法,根据后文的“大众文化广泛的覆盖度、巨大的影响力”可概括为“借助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或“乘上大众文化的翅膀”等填空。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要求把长句改为短句,可把修饰成分改为几个短句,在需要的地方加上主语。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款大受市场追捧迅速出圈成为社会文化话题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偶文创产品”,句子主干是“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款文创产品”,然后把“大受市场追捧迅速出圈成为社会文化话题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偶”化为三个短句“它是一个‘马踏飞燕’毛绒玩偶”“大受市场追捧”“迅速出圈成为社会文化话题”放在主干之后。
五、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生命充满劳绩,仍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赌书泼茶的那份闲情逸致,而应更是身处困顿之时,依然不忘抬头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脑瘫诗人”余秀华不惧命运不公和病痛折磨带给她的伤害,用摇晃的步伐写出最坚定的诗句,读者评论她的诗“像阳光透过水晶,折射出她的灵魂和光芒”。但也有许多人在平凡忙碌的生活中,尤其是身处困顿、遭受挫折、被病痛折磨之时,感受不到任何一点生命的诗意。
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此有何思考和感悟呢?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为我校文学社组织的以“生命的诗意”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苟且与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大众耳熟能详的话,其实正是一句“对生命的诗意”的最好的阐释。通过品味“苟且”与“远方”,我们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这杯沸茶中沉淀的“诗意”。
苟且与苦难,也许是每个人都曾经历,都不可避免的。古代剑豪亚索曾说过:“死亡如风,常伴吾身。”天才会有天才的痛苦,霍金就因渐冻症而瘫坐轮椅。凡人亦有凡人的痛苦,史铁生在大好年华双腿残疾,张定宇身患不死的癌症——渐冻症,《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角,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有些苦难我们可以克服,但是有些却似乎怎么也不可战胜。但无疑的一点是,“苟且”扎根在每个人身上,且伴随一生。
可是你发现了吗?霍金在仅有的生命里做出了不知何其伟大的物理贡献;史铁生在生命的灰色中创作出对有生命独到见解的篇章;张定宇在金银潭一线勇抗疫情,蹒跚却坚定地走在抗疫战斗的路上……在生命苟且的折磨之中,他们不屈不挠,永远在奋斗的火焰中释放能量与光彩!如同高尔基的海燕,如同雪莱的云雀,绽放了生命最悠长的诗意。
比起那些遥不可及漫无目的的流浪,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远方”。
曾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觉得生命平庸而冗长,不知道哪里会有“诗意”,他找到大师求教,大师用温水泡了一杯茶,年轻人喝下,却觉无香无味;大师再用沸水泡了一杯,示意年轻人再饮,年轻人顿觉茶香四溢、味佳舒心。其实生命就是如此,如果没有沸水的冲击,没有磨难的历练,生命的“远方”是不是也变得寡然无趣?苟且之中,更出诗意。那些没有被痛击流血的生命,也许亦可将美好的诗意当成概念来认知,却很难体会到它的内在。
那么,我们如何在战胜困难时也体会到诗意?
特拉瑞斯曾说:“每次失败,我都向着这座山奔跑,直到耻辱再也追不上我!而当我站在山顶,我总觉得那时的凡间比星辰更明亮。”是的,只有跌了再爬,爬了再跑才能摆脱泥潭,永远趴在失败的地方,那你是永远也战胜不了挫折的。人生没有巧可以取,唯有坚定目标,重拾斗志,再次投入抗争的洪流,介于“再起”与“失败”之中,其实就已经让心中“生命的诗意”,绽放出比星辰还明亮的光芒。
人生如此,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更不应在摔倒时自暴自弃,我们应在人生大大小小的“苟且”之中,去奋斗,去死缠烂打,哪怕生命已经遍体鳞伤,但那,才是生命最美好的诗意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材料由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话统领,接下来分别列举了外卖小哥雷海为与“脑瘫诗人”余秀华的事例,他们或身处困顿,或经受病痛折磨,但都追求诗意的生活。材料最后一句话指出,也有人与他们处在相同的境地,但却没有感受到生命的诗意。可见,材料的关键词是“诗意”。外卖小哥雷海为在底层的生活中坚持读诗,内心充满力量和向往,超越平凡的生活,未来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脑瘫诗人”余秀华在困顿的命运里尝试写诗,乐观自信,坚定执着,心里有爱,眼里有光,灵魂高贵,超越普通甚至卑微病痛的躯体,活成灿烂暖阳,温暖有情。综合两位人物的经历,再结合荷尔德林的名言,我们能够挖掘出这篇作文要求我们写的是身处困顿与底层时的一份内心的安定、宁静与从容的诗意,具体内涵有热爱自然,热爱文学,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生命至上。考生要注意,对“诗意”的理解不要局限于“诗歌”本身,也不要局限于某种“闲雅”的生活方式,而是来自内心的对美好的体验、感受和表达。这种美好,可以来自自然,也可以来自社会生活。
2.构思选材。题目要求为年级组织的以“生命的诗意”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写一篇文章,考生可以谈什么是生命的诗意,阐述“诗意”的内涵,并由此展开分析为什么要追求生命的诗意,诗意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对此要注意点出“诗意”重在精神享受和心灵追求,而非外在的某些形式。此后,则应注意重点针对材料最后,身处困顿、病痛、失意时人们是否选择诗意生活的不同选择,反思自身,说明当我们自身处于同等境况下时,应怎样去对待。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BEH【解析】句意,B【解析】A,B【解析】B,①孔子教育弟子不择时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