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01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02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03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04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05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06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07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联网,重点突破,大肠杆菌,T2噬菌体,转化因子,DNA是遗传物质,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②模型二,蛋白质的结构,酶的合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重学科基础·倡导回归教材
    ①RNA ②双螺旋结构 ③有遗传效应 ④线粒体 ⑤碱基排列顺序⑥间期 ⑦半保留复制 ⑧细胞核 ⑨核糖体 ⑩酶 ⑪蛋白质的结构
    1.(必修2 P42问题探讨)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的结构比较稳定,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等。2.(必修2 P45正文)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3.(必修2 P45相关信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而不用14C和3H标记的原因:S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中,而P几乎都存在于DNA中,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中都含有C和H。4.(必修2 P46思考·讨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易分析结果。
    5.(必修2 P46科学方法)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6.(必修2 P50图3-8)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这一端称作5′-端,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3′-端。DNA的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从双链的一端开始,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另一条单链则是从3′-端到5′-端。
    7.(必修2 P53正文)1958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8.(必修2 P56拓展应用)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 bp/s,果蝇DNA的电镜照片中有一些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果蝇DNA上形成多个复制泡,这说明果蝇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可同时从不同起点开始DNA复制,由此加快DNA复制的速率,为细胞分裂做物质准备。
    9.(必修2 P57~58思考·讨论)基因的遗传效应是指基因能够复制、传递和表达性状等。10.(必修2 P59正文及小字)DNA上分布着许多个基因,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艾滋病病毒等。对这类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11.(必修2 P62非选择题)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两种生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12.(必修2 P65图4-4)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需要DNA解旋,但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转录方向为合成的RNA的5′→3′。13.(必修2 P67图4-6)tRNA中含有碱基对并有氢键,tRNA的3′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14.(必修2 P67思考·讨论)密码子的简并对生物体生存发展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碱基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15.(必修2 P69小字)翻译时少量的mRNA可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的原因是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核糖体上的肽链越长,则其与mRNA分子结合得越早。16.(必修2 P69图4-8)某些RNA病毒含有RNA复制酶,能进行RNA复制;某些RNA病毒含有逆转录酶,能进行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
    深化学科思维·体现知识运用
    1.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1)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重点1 基因的本质和DNA的结构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2.归纳概括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两标记”和“三结论”(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两次标记的目的不同。
    (2)遗传物质发现的三个实验结论。①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 ”,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②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 。
    3.“遗传物质”探索的四种方法
    4.DNA的结构(1)结构图解。
    (2)厘清DNA结构的两种关系和两种化学键。
    (3)双链DNA的碱基之间的关系。①双链DNA分子中常用公式:A=T、C=G、A+G=T+C=A+C=T+G。②“单链中互补碱基之和”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之和”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③某单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
    考向1 围绕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考查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1.(2022·浙江1月选考)S型肺炎链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
    解析:步骤①中,酶处理以水解蛋白质和DNA,时间可以长一点,以便使底物完全水解;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是实验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步骤④中,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更能得到实验结果。
    2.为研究搅拌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两组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测定上清液中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的百分比和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搅拌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完全分离B.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搅拌时间不能短于3 minC.搅拌5 min时,上清液含32P的原因是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都含32P
    解析:由表格可知,上清液35S百分比都没有达到100%,说明通过搅拌不可能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完全分离;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搅拌时间短于3 min,上清液35S百分比会减小;达到4 min后,延长搅拌时间上清液35S百分比不再增大,说明搅拌时间不能短于3 min;被侵染细菌成活率为100%,说明被侵染的细菌没有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搅拌5 min时,上清液含32P的原因是有部分含32P标记的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中;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数含32P。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2018·浙江4月选考)(   )(2)肺炎链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018·浙江4月选考)(   )(3)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2022·河北卷)(   )
    (4)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2020·浙江1月选考)(   )
    (5)(2023·河南联考)烟草花叶病毒 (填“能”或“不能”)侵染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
    考向2 围绕DNA分子的结构,考查理解能力3.(2022·广东卷)λ噬菌体的线性双链DNA两端各有一段单链序列。这种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自连环化(如图所示),该线性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主要原因是(   )A.单链序列脱氧核苷酸数量相等B.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C.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D.自连环化后两条单链方向相同
    解析:单链序列脱氧核苷酸数量相等和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都不是该线性DNA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原因;据图可知,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这是该线性DNA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主要原因;该线性DNA分子自连环化后两条单链方向相反。
    4.(2023·河北衡水模拟)研究发现自然界可见的DNA分子的构象有三种,A-DNA、B-DNA、Z-DNA,其中B-DNA 是最常见的DNA分子的构象,但A-DNA和Z-DNA 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B-DNA中多聚G—C区易形成Z-DNA。在邻近调控系统中,与调节区相邻的转录区被Z-DNA抑制,只有当Z-DNA 转变为B-DNA后,转录才得以活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三种DNA分子的构象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Z-DNA可能具有更紧凑的双螺旋结构C.DNA聚合酶更容易跟B-DNA相结合而调节转录起始活性D.在生物体内DNA双螺旋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解析:三种DNA分子的构象虽有不同但都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因此DNA的两条单链间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DNA中多聚G—C区易形成Z-DNA,G—C之间的氢键数目多于A—T之间的氢键数目,因此推测Z-DNA具有更紧凑的双螺旋结构;RNA聚合酶更容易跟B-DNA相结合而调节转录起始活性;在生物体内DNA分子的三种构象都存在,所以在生物体内DNA双螺旋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1.图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DNA分子复制:DNA→DNA。
    重点2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2)转录:DNA→RNA。
    (3)翻译:mRNA→蛋白质。①模型一。
    [特别提醒] 区分DNA复制与转录的起点与范围(1)起点问题: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一次,每个复制起点只起始一次;而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基因可多次转录,因此转录起点可多次起始。(2)范围问题:DNA复制时,是以整个DNA分子为单位进行的,产生两个相同的子代DNA分子。转录时,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产生一段RNA,该RNA分子的长度远小于DNA分子。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的基因表达
    3.中心法则与遗传信息的传递类型
    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考向1 围绕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2023·山东卷)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进行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分析,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B.甲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C.丙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D.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3′端指向解旋方向
    解析:据图分析,图甲时新合成的单链①比②短,图乙时①比②长,因此可以说明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①和②两条链中碱基是互补的,图甲时新合成的单链①比②短,但②中多出的部分可能不含有A、T,因此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①和②两条链中碱基是互补的,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新合成的单链①与②等长,图丙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①和②两条单链由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而来,其中一条母链合成的子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那么另一条母链合成的子链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5′端指向解旋方向。
    2.(2023·浙江1月选考)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多聚核糖体上合成同种肽链的每个核糖体都从mRNA同一位置开始翻译,移动至相同的位置结束翻译。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3′端向5′端移动B.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C.图中5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mRNA上开始翻译,同时结束翻译D.若将细菌的某基因截短,相应的多聚核糖体上所串联的核糖体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由题图中合成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翻译过程中,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互补配对;5个核糖体不是同时结合到mRNA上,而是依次结合到mRNA的起始密码子上,也不是同时结束;由题意可知,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因此基因截短会影响mRNA的长度,从而影响核糖体数目。
    (1)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DNA复制的场所。(2019·天津卷)(   )(2)“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则催化该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a链上任意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2022·浙江6月选考)(   )
    (3)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   )(4)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   )(5)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6)蛋白质合成通常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且携带肽链的tRNA会先后占据核糖体的2个tRNA结合位点。(2019·海南卷)(   )
    (7)(2022·湖南卷)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C1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导致第 位氨基酸突变为 ,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解释突变体叶片变黄的机理: 。(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
    基因突变影响与色素形成有关酶的合成,导致叶片变黄
    考向2 围绕遗传信息传递机理的应用,考查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3.(2023·浙江6月选考)紫外线引发的DNA损伤,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方式修复,机制如图所示。着色性干皮症(XP)患者的NER酶系统存在缺陷,受阳光照射后,皮肤出现炎症等症状。患者幼年发病,20岁后开始发展成皮肤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修复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B.填补缺口时,新链合成以5′到3′的方向进行C.DNA有害损伤发生后,在细胞增殖后进行修复,对细胞最有利D.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
    解析:由图可知,修复过程中需要将损伤部位的DNA序列切断,因此需要限制酶的参与;同时修复过程中,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需要依次连接,要借助DNA聚合酶;填补缺口时,新链即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到3′;DNA有害损伤发生后,在细胞增殖前进行修复,可保证DNA复制的正确进行,对细胞最有利;癌症的发生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累积突变的结果,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
    4.(2021·河北卷改编)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B.放线菌素D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C.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D.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
    解析: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DNA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羟基脲会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故会抑制DNA复制,但不会影响DNA转录;DNA复制和转录都需要DNA作为模板,故放线菌素D处理后,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会受到抑制;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会使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延伸;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会使药物只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减弱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
    5.在人类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红细胞中的ε-珠蛋白基因(基因1)和γ-珠蛋白基因(基因2)的表达情况不同,具体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图中 代表“—CH3”。A.两种珠蛋白基因在不同时期进行了选择性表达B.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对其的识别C.a链为这两种珠蛋白基因转录的模板链D.甲基化修饰是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方式
    考向3 围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查生命观念
    解析:据图可知,胚胎发育早期,ε-珠蛋白基因表达,γ-珠蛋白基因不表达,而胚胎发育中期,ε-珠蛋白基因不表达,γ-珠蛋白基因表达,说明两种珠蛋白基因在不同时期进行了选择性表达;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序列,因此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对其的识别;在转录过程中,DNA模板链被转录方向是从3′端向5′端,RNA链的合成方向是从5′端向3′端,因此转录的模板链是b链;甲基化修饰不影响基因中碱基序列,影响的是基因的转录,因此是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方式。
    6.(2023·湖南卷)酗酒危害人类健康。乙醇在人体内先转化为乙醛,在乙醛脱氢酶2(ALDH2)作用下再转化为乙酸,最终转化成CO2和水。头孢类药物能抑制ALDH2的活性。ALDH2基因突变导致ALDH2活性下降或丧失。在高加索人群中该突变的基因频率不足5%,而东亚人群中高达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于高加索人群,东亚人群饮酒后面临的风险更高B.患者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应避免摄入含酒精的药物或食物C.ALDH2基因突变人群对酒精耐受性下降,表明基因通过蛋白质控制生物性状D.饮酒前口服ALDH2酶制剂可催化乙醛转化成乙酸,从而预防酒精中毒
    解析:ALDH2基因突变会使ALDH2活性下降或丧失,使乙醛不能正常转化成乙酸,导致乙醛积累危害机体,东亚人群中突变的ALDH2基因频率较高,故与高加索人群相比,东亚人群饮酒后面临的风险更高;头孢类药物能抑制ALDH2的活性,使乙醛不能正常转化成乙酸,导致乙醛积累危害机体,故患者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应避免摄入含酒精的药物或食物;ALDH2基因突变人群对酒精耐受性下降,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酶制剂不会被胃蛋白酶消化,故饮酒前口服ALDH2酶制剂能加速乙醛分解为乙酸,有利于酒精的分解,预防酒精中毒。
    拓展新视野·培养新思维
    情境材料 RNA介导的基因沉默即RNA干扰(RNAi)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RNAi主要是对mRNA的作用过程进行干扰,起作用的有miRNA和siRNA。miRNA是由内源基因编码产生,其可与目标mRNA配对;siRNA主要来源于外来生物,例如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病毒会产生异源双链RNA(dsRNA),dsRNA经过核酸酶Dicer的加工后成为siRNA。
    具体干扰过程如图所示。
    问题探究 (1)过程①所用的酶、原料分别是什么?提示:过程①为转录过程,所用酶为RNA聚合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2)过程③中miRNA与目标mRNA配对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提示:mRNA是翻译的模板,miRNA与目标mRNA配对会导致翻译终止。(3)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病毒通过形成siRNA实现基因沉默,其意义是什么?提示:使宿主细胞的基因表达终止,而病毒基因指导的蛋白质能顺利合成。
    1.(2023·江苏连云港模拟)研究发现MMP-9基因的表达产物会促进癌细胞转移。科研人员将某种人造双链RNA转入癌细胞中,以干扰MMP-9基因表达,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转录,由RNA聚合酶与MMP-9基因起始密码子结合启动B.①~④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①和③C.据图推测沉默复合体可将双链RNA转变为单链D.沉默复合体通过降解MMP-9基因的mRNA降低癌细胞的转移风险
    解析:过程①是转录过程,该过程RNA聚合酶与基因结合的起始位点是启动子,而非起始密码子;结合题图分析可知,①是转录过程,DNA与RNA的碱基互补配对,②是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的过程,③是单链RNA与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的过程,④是剪切过程,①~④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①和③;据图可知,人造双链RNA与沉默复合体结合后变为单链RNA,故推测沉默复合体可使双链RNA解旋,将双链RNA转变为单链;结合题意“MMP-9基因的表达产物会促进癌细胞转移”,故沉默复合体通过降解MMP-9基因的mRNA,终止其翻译过程,使其表达产物无法产生,进而降低癌细胞的转移风险。
    2.(2023·江苏扬州期末)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研究表明miRNA可导致基因“沉默”,是参与细胞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分子。miRNA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产物能形成发夹结构是由于  . .  。 
    解析:(1)过程①转录形成的RNA能形成发夹结构是由于RNA分子内有两个片段碱基互补配对(或RNA分子内碱基互补片段通过氢键结合)。
    RNA分子内有两个片段碱基互补配对(或RNA分子内碱基互补片段通过氢键结合)
    (2)过程②大分子的miRNA前体通过核孔,依赖于核孔的     。过程③催化水解的化学键位于     .之间。 
    解析:(2)大分子的miRNA前体通过核孔,依赖于核孔的选择透过性。过程③指的是在Dicer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发夹结构的miRNA变成双链RNA,故该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位于磷酸与核糖之间。
    (3)miRNA使相关基因“沉默”的主要机制是沉默复合体中的    能与靶基因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进而阻止了基因表达的    过程继续进行。 
    解析:(3)miRNA使相关基因“沉默”的主要机制是沉默复合体中的miRNA能与靶基因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进而阻止了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继续进行。
    (4)科学家向3日龄意大利蜜蜂雌蜂幼虫体内分别注射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的miRNA,测定72 h内雌蜂细胞中DNMT基因的mRNA含量和DNMT活性,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①实验中“对照组”应注射     .    。设计DNMT基因的miRNA时,最好依据该基因的      (填“启动子序列”“外显子序列”或“内含子序列”)。 
    解析:(4)①实验中“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或等量实验组使用的溶剂)。设计DNMT基因的miRNA时,最好依据该基因的外显子序列,因为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非编码区,不会进行转录过程;而内含子序列经过转录后,会被剪切掉才能变成成熟的mRNA。
    等量生理盐水(或等量实验组使用的溶剂)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7实验与探究微专题2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7实验与探究微专题2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突破,葡萄糖溶液+酵母汁,酵母汁和B溶液,双缩脲,细胞伸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73~345,②③④⑥,信息或信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7实验与探究微专题1教材基础实验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7实验与探究微专题1教材基础实验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联网,重点突破,砖红色沉淀,甲紫溶液,提取绿叶中的色素,DNA和蛋白质,一和二,18O,②标记重捕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6生物技术与工程微专题2细胞工程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6生物技术与工程微专题2细胞工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联网,重点突破,重点1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重点2动物细胞工程,细胞膜的流动性,PEG融合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素能提升3遗传微专题2遗传的分子基础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