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Mg:24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到下方的答题框中)
1.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列生产过程一般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高粱酿酒B. 海水晒盐C. 焚烧垃圾发电D. 燃放烟花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焚烧垃圾发电,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燃放烟花,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 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B. 蒸发
C. 熄灭酒精灯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反应B.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 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发生放热现象,如甲烷燃烧,有的发生吸热现象,如碳还原二氧化碳,故选项不正确;
B、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例如人类利用的水能、风能、潮汐能等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故选项不正确;
C、在化学反应中并不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如氧化钙和水反应也是放热反应,故选项不正确;
D、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 比较:空气中氧气质量分数比氮气大
B. 分类: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混合物
C. 分析:CO与CO2均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均由分子构成
D. 推理: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可推知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比氮气小,符合题意;
B、煤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由C、O元素组成,它们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使用天然气,应该贴上下列标志中的
A. 易燃气体B. 腐蚀品
C. 有毒品D. 自燃物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天然气为可燃性气体,该选项符合题意;
B、天然气不属于腐蚀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不属于有毒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不属于自燃物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高氯酸铵(NH4ClO4)可作火箭推进剂,在其分解过程中,不可能生成的是
A. Cl2B. H2OC. COD. 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氯元素。可能产生氯气,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可能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氧元素,可能生成氧气,该符合题意;
故选:C。
7.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g水变为10g冰,该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该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该变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氧化汞分解的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变成冰没有反生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针对的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是因为燃烧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与水,二氧化碳与水逸散到空气中,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加,是因为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质量增加,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D.氧化汞分解的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分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变化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8. 工业制备硝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 。该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氮元素化合价是
A. +3B. +2C. +5D. +4
【答案】A
【解析】
【详解】化合物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所以该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氮元素化合价是+3。
故选A。
9.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稳定性
B. 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 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D. 污染空气的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解性、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试管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可垫上陶土网加热,集气瓶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
C、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0.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A. F2B. O2C. SiH4D. SiF4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前有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4个氟原子,反应后为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X中含有1个硅原子和4个氟原子,化学式为SiF4 ;
故选D。
11.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C+O2CO2↑B. HgOHg+O2↑
C. 2NaOH+H2SO4=Na2SO4+2H2OD. CuSO4+2NaOH=Na2SO4+Cu(O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用高锰酸钾排水法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C 蒸发食盐水时,先将水分蒸干,再停止加热
D.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故选项说法错误;
B、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蒸发皿中带蒸发液体还剩少量时,便要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温,完成实验过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 在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3:20B. 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发生改变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铜单质中铜元素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故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B.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C.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D. 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氧分子,说明氧分子未反应完,不属于反应物、生成物,故反应物为氯化氢与氧气,分子个数比为4:1,生成物为氯气与水,分子个数比为2:2=1:1。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该反应涉及的氧化物只有水一种,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物中含有两种分子,混有未反应完的氧分子,故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1,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生成物为氯气与水,氯气是由氯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5. 在反应中,和足量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已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6B. 28C. 30D. 32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33g-21g=12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
x=28。
故选B。
16. 古籍《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A. 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利于其发火
B. 松木发火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C. “发烛”发火会放出热量
D. 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提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其发火,故A正确;
B、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可以燃烧,松木发火说明其具有可燃性,故B正确;
C、“发烛”发火即火柴燃烧,燃烧会放出热量,故C正确;
D、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其发火,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不能随意改变,故D错误。
故选D。
17. 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缩小
B. 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C. 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D. 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压液化时,气体变成液体,则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缩小,二氧化碳分子大小不变,故A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痕迹,也不会使物体损坏,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故B说法正确;
C、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故C说法正确;
D、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并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8. 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电吹风等电器应人走即关,避免引起火灾
B.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 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点火检查
D. 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含石油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吹风等电器应人走即关,避免引起火灾,故A正确;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固体小颗粒,应严禁烟火,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故B正确;
C、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煤气的浓度,但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C不正确;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含石油气的空气清新剂,以免发生火灾,故D正确。
故选C。
19.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化石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 只要使煤充分燃烧就不会产生污染物
C.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D. 人类需要的能量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在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煤充分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故C正确;
D、人类需要的能量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比如摩擦能生热,故D正确;
故选:B。
20.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A正确;
B.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性质不完全相同,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B正确;
C.饼干在空气中会逐浙变软,是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C正确;
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觉定反应的剧烈程度,因为纳米铜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而不是物质种类决定反应的剧烈程度,故错误。
故选:D。
二、理解与应用
21. 化学用语能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化学信息,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水分子______。
(2)氦气______。
(3)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
【答案】(1)3H2O
(2)He (3)
(4)O2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子由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
【小问2详解】
氦气由氦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e;
【小问3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小问4详解】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O2。
22. 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数字序号或者化学方程式回答问题:
(1)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
(3)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
(4)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
【答案】(1) ①. ③ ②.
(2)④ (3)②
(4)⑤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③;
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④;
【小问3详解】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故选②;
【小问4详解】
蜡烛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⑤。
23.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项目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图所示:
(1)该茶叶样品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其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冲茶时茶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混合物 (2)3:3:1
(3)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茶叶样品中含蛋白质、茶多酚等,属于混合物;
【小问2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茶多酚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6:2=3:3:1;
【小问3详解】
冲茶时茶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
24.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1)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缓慢氧化的有______。
A.煤炭燃烧 B.植物光合作用 C.人的呼吸
(2)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的流程示意图:
①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主要发生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能利用上述方法分离氧气和氮气的依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______不同,将液态空气升温最先逸出的物质主要是______(填化学式)。
③这样制得的“工业液氧”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 ①. B ②. C
(2) ①. 物理 ②. 沸点 ③. N2 ④. 混合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A、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发光放热,属于剧烈氧化;
B、植物光哥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人的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属于缓慢氧化;
故①选B;②选C;
【小问2详解】
工业制氧气是根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此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液氮的沸点较低,故最先逸出的物质主要是氮气,化学式为:N2;
这样制得“工业液氧”除了氧气还有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
25. 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互鉴。
(1)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氧、硅、镁、铝等元素,如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x的数值为______,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2)博物馆保存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
(3)酿制葡萄酒需要加入二氧化硫来除菌、抗氧化和保鲜,二氧化硫属于______(填“氧化物”或“酸”“碱”“盐”)。
(4)烹饪时常用到加碘食盐,加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5)古人多以炭黑作为黑色颜料,敦煌壁画中黑色的人物轮廓历久弥新,这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稳定”或“活泼”)。
【答案】(1) ①. 2 ②. 失去 ③. Mg2+
(2)稳定(或不活泼)
(3)氧化物 (4)元素
(5)稳定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则:12=2+8+x,得:x=2;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符号为Mg2+。故填:2;失去;Mg2+。
【小问2详解】
博物馆保存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填:稳定(或不活泼)。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填:氧化物。
【小问4详解】
食用加碘盐是指在氯化钠中加入一种叫碘酸钾(KIO3)的物质,碘单质化学式为:I2,碘属于非金属元素,这里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而不是微观概念的粒子,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小问5详解】
古人多以炭黑作为黑色颜料,敦煌壁画中黑色的人物轮廓历久弥新,这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填:稳定。
26. 宋代《武经总要前集》中记载,火灾时“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麻搭,以八尺杆系散麻二斤,醮泥浆皆以蹙火。”
(1)“向火蹙水注之”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2)麻搭灭火需要蘸泥浆的原因之一是泥浆可以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将可燃物与______隔绝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3)燃烧反应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如我国的长征七号火箭利用煤油和液氧作为推进剂,液氧的作用是______。煤油可由石油炼制得到,煤油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降温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或氧气(答出一条得分)
(2)空气 (3) ①. 助燃剂 ②. 混合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蒸发可迅速吸收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同时大量的水分汽化后形成水蒸气,能阻止空气或氧气进入燃烧区,可以起到隔绝空气或氧气的作用。所以“向火蹙水注之”的灭火原理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或氧气。故填:降温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或氧气。
【小问2详解】
泥浆可以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空气。
【小问3详解】
液氧具有助燃性,所以利用煤油和液氧作为推进剂,液氧的作用是助燃剂;煤油可由石油炼制得到,石油和煤油都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所以煤油属于混合物。故填:①助燃剂;②混合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7. 我国空间站的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包括水处理、电解制氧、二氧化碳去除、尿处理等子系统。
(1)在水处理子系统中,有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筛除废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______操作原理相同。
(2)在电解制氧子系统中,获得氧气的方式为水通电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
(3)去除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②空白方框中的微粒示意图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4)尿液中含有水、尿素、钠离子、氯离子等,写出其中一种阳离子的符号______。
【答案】(1)过滤 (2) ①. ②.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 ①. 11:2##2:11 ②. C
(4)Na+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水处理子系统中,有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筛除废水中大分子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过滤操作原理相同,均可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物质分离;
【小问2详解】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为:44:8=11: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8、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0、4、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C、4个H,故应补充物质的化学式为:CH4,微粒示意图为:。
故选C;
【小问4详解】
尿液中含有水、尿素、钠离子、氯离子等,钠离子属于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Na+。
三、实验与探究
28. 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I:某同学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操作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1)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图1中x______。
(2)图2中②表示的是______(填“块状”或“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3)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总质量①______②(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