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755887/0-1716133477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755887/0-17161334774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755887/0-17161334774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755887/0-171613347746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755887/0-17161334774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755887/0-171613347752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755887/0-171613347755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5755887/0-171613347758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讲67 群落的结构-【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
展开1、落实考点。一轮复习时要在熟读课本、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后,要找出重点和疑点;通过结合复习资料,筛选出难点和考点,有针对地重点复习。这就需要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和运用,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的考试并不仅仅是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并要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不过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3、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点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错题。错题整理不是把错题抄一遍。也不是所有的错题都需要整理。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2023-67【群落的结构】
Teaching Prcess
2.课堂教 学内容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种群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群落具有怎样的时空结构?
群落中各个种群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
不同的生物群落中,生物与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系统组分的地位:生态位
系统组分间的关系:种间关系
系统的时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
系统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具有立体、动态的结构
生物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 种群 的集合。
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②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③特征:包括物种组成、 、 、季节性、生态位、群落演替等。
(1)意义: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物种的丰富度: 。(3)规律:①不同的群落物种数目和数量比例 (有/无)差别。②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4)影响因素:科学研究发现物种丰富度与 , , 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5)优势种
温度 水分 光照
(1)概念: 。(2)特点:① 。 ② 。(3)实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水稻和稗草,牛和羊等(4)坐标曲线图: ①两种生物生存能力差别大: 。 ②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当: 。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此消彼长”“相互抑制”
(5)如果用能量流动图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 、 的重叠范围
空间 食物
附:(1)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 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 _______转变为____ ____。(2)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________。
(1)概念: 。(2)举例:羊与草、狼与兔等(3)用坐标系表示捕食关系: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点拨】同种鲈鱼中的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为捕食还是种间竞争关系?为什么?
(4)捕食能量关系图:
(5)关于捕食关系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生物数量多的一般为被捕食者
先增加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者为捕食者
判断: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K值的数据为 ,捕食者的数量为 时,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1)若两种生物的最大数量有明显差异,一般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如图1中A为被捕食者。(2)若两种生物数量相当,则从变化趋势看,先到达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到达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如图2中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
方法技巧: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技巧
(1)概念: 。(2)举例: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与人,蛔虫和人,噬菌体和细菌等(3)用坐标系表示寄生关系:
(4)特点: 对 有利;对 有害。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寄生者 寄主
(5)寄生能量关系图:
(6)思考:寄生与捕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后者强调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前者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 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而宿主一般不会死亡。捕食中的被捕食者将被杀死或造成身体器官的明显残缺,寄生中的寄主不会出现这些变化。(捕食致伤致残甚至致死,寄生只致病)
(1)概念: 。(2)举例:藻类和真菌(地衣)、大豆和根瘤菌等(3)用坐标系表示互利共生关系: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4)特点: 在数量上二者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①概念: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_______,但是分开后,各自_____________; 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举例:
双方都受益,分开也能独立生活
河里生活着一种无齿蚌,和鳑鮍鱼共生在一起。当雌鱼快产卵时,就游到河蚌身边,把产卵管插进贝壳缝隙里,将卵产在蚌体内,雄鱼则紧随其后,也把精子产在蚌体内,使卵受精。受精卵在蚌体内孵化成小鱼,逐渐长大。当小鱼即将离开蚌体时,蚌将自己的幼子寄存在小鱼的鳃腔中,鱼又成了小蚌的“保姆”了。小鱼到处游动,待小蚌能独立生活时,便从鱼鳃中脱落,沉到河底,逐渐长大成蚌。
总结:区别辨析下列几对关系 ①捕食与竞争的区别: 是不同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并不以获取对方当食物为目的; 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②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区别: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种间竞争。
③捕食与寄生的区别:前者强调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后者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 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而宿主一般不会死亡。④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前者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后者是从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⑤原始合作与种内互助的区别:前者是指 生物之间通过互助共同发展;后者是指 生物之间通过互助共同发展。
⑥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的区别:前者是指对 都有利的一种种间关系,但并没有发展到彼此相依为命的程度,如果解除这种关系,双方都能正常生存。而后者是 之间不能分开的一种种间关系,双方分开后,会出现双方或其中一方不能正常生活的现象。
教材隐性知识:(1)源于选择性必修2 P29“练习与应用”:试分析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既有利于维持物种丰富度,又能促进被捕食者
教材隐性知识:(1)源于选择性必修2 P29“练习与应用”:
《诗经•小雅•小宛》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不产子,因此捕捉“螟蛉” 当作“义子”来养育。南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尾上的毒针刺入螟蛉体内,并在其身上产卵。所以, 他认为螟蛉不是“义子”,而是蜾蠃幼虫的食物。这两种生物存在怎样的种间关系?
【答案】广义捕食。(拟寄生)广义的捕食包括植食、肉食、拟寄生等。拟寄生的特点为总是导致寄主死亡,这与寄生有本质区别。
(1)原因: 、 和 等随季节而变化。(2)结果: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 的变化。(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 、____ 的情况以及与 的关系等。(2)研究内容①动物: 、 、 以及与 的关系等。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 、 、植株 以及与_______ 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 的生态位。(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 的结果。(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 环境资源。
例1.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
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2)b处动物在群落中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何关系?
提示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提示 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
(3)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 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从而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从而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4)立体农业和四大家鱼的混养的生态学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5)【点拨】①海洋、湖泊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分布 (有/无)垂直结构吗?决定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的因素有 。②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对养鱼的池塘实行立体养殖的目的是 。
阳光、温度、食物和溶解氧等
有利于群落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
③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1.玉米田中,玉米植物有高有矮, (是/否)说明玉米有垂直结构? 理由是 。
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而一片玉米田中的所有玉米是一个种群
(1)调查方法:
许多土壤动物(如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各种昆虫)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不适合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原因
6.探究•实践: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丰富度统计方法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1)准备 ①制作取样器选择直径为5cm的硬质金属饮料罐,在距离顶端5cm处剪断。这样的取样器容积约为100mL。②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层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铲子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
注意: 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
(3)采集小动物 ①诱虫器采集法在去底花盆中放一个金属网,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置在金属网上。为了使空气流通,土壤与花盆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隙。然后,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
注意: 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将土壤动物杀死固定,防止腐烂
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
例2.根据根据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我们应选择( )的诱虫器呢?
②简易采集法 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要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则可以用吸虫器采集; 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
【思考1】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
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思考2】如果要采集大量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吸虫器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3】如果要采集大量甲螨作为标本来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吸虫器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观察(最好);普通光学显微镜(4倍物镜和5倍目镜)
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
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特征。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记录表
土壤动物—螨类(资料)
(5)统计与分析:①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 是不同的。②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 ,群落结构也 。
讨论2:如果要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P31)
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
讨论1:如果要调查植物类群丰富度调查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拓展)
2.样方最小面积的确定
具体做法: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样地内植物的种类数也在增加,当物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通常把曲线开始变缓处所对应的面积作为最小面积。
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一般情况下:乔木:最小面积为100m2灌木,最小面积为25m2草本,最小面积为1m2在调查群落的丰富度,也可以同时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
例3.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 A. 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 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 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 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附1】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不能再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为保护生态环境,应 。
例4.(江苏高考题)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某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
A.S1 B.S2 C.S3 D.S4
附1.(判断)利用趋光性诱杀红棕象甲(一种昆虫)与使用灯光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原理相同( )
拓展:物种多样性就是由物种丰富和物种均匀度决定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越大,物种多样性就越大。调查物种丰富度时,同时统计各物种的种群数量,是为了更好了解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例5.(2021·湖南高考真题)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例6.(2021·河北高考真题)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为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
例7.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例8.(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一个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该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凹型B.用性引诱剂来诱杀种群内的个体,对生殖后期的个体最有效C.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由目前的稳定型转变为增长型D.与其它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的杀虫剂抗性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
种群的存活曲线是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图示只能表示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不能得出该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凹型,A错误;
例8.(2021·浙江高考真题)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错误;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
例9.(2021·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会发生变化。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 )A.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B.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C.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D.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
净生产量通常是指从无机营养生物(自养生物)的光合成生产量以及化学合成生产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而言,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变化趋势是增加后减少再稳定,B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和乔木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因为对光照的竞争不占优势,故其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小,C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会增多,但植物个体总数不一定越来越多,D错误。
填空默写:1.(选择性必修2 P22)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性必修2 P23)物种丰富度: 。3.(选择性必修2 P24)原始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性必修2 P24)互利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性必修2 P24)捕食: 。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
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
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6.(选择性必修2 P24)寄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性必修2 P24)种间竞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择性必修2 P27)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
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
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
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精讲79 胚胎工程-【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 这是一份精讲79 胚胎工程-【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教学过程,概念图,课堂练习巩固,典型习题,规律总结,胚胎工程的原理,胚胎工程的应用,胚胎移植,植入多个胚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讲78 动物细胞工程-【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 这是一份精讲78 动物细胞工程-【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教学过程,概念图,课堂练习巩固,典型习题,规律总结,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讲77 植物细胞工程-【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 这是一份精讲77 植物细胞工程-【备战一轮】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教学过程,概念图,课堂练习巩固,典型习题,规律总结,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